夏有仪在若晨宫听到宫女传来的消息时,并没有流露出惊讶之色,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事。
她侧头望向窗外,外面冷风呼啸,吹动着树木,发出“哗哗”的声音。
“寒冬就要来了啊。”夏有仪感叹出声。
屋内火盆燃得正旺,按理说应该十分温暖,可夏有仪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她望着窗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
三日前。
岭西国使臣刚刚到达大朔国,元效帝知道消息后立马派人前去接他。在见到使臣的那一刻,元效帝就已经猜到了他这次过来的用意。
能当上一国之君的人,自然不是省油的灯。
元效帝将自己的猜想告诉皇后,皇后知道后心中大惊。
夏有仪是她唯一的女儿,皇后自幼就对她万分疼爱,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夏有仪从小到大都未离开过皇后身边。
她怎么可能让她的女儿嫁到岭西国那么远的地方?
这是皇后在听到这事后内心的第一想法,可她也知道,兹事体大,容不得她妇人之仁。
元效帝和皇后深思熟虑过后,一同前往若晨宫,打算去问问夏有仪的想法。
元效帝跟夏有仪说了岭西国使臣的事,也跟她提起使臣这次不远万里而来,不可能只是为了参加册封大典,十有八九还是想和大朔国政治联姻。
“有仪,若你不愿意,朕会想办法拒绝使臣。”
夏有仪听后,眼神微微一动。她低头沉默了好久,最后还是抬眸望向元效帝。
“父王,我愿意嫁去岭西国。”女子淡淡的声音响起。
皇后一直在旁边听着父女俩的谈话,在听到夏有仪接受了和亲一事后,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往外面走去。
*
册封大典结束后,怀良一行人从临华殿出来,温零露不禁感慨道:“没想到公主殿下就这样被嫁到岭西国去了。”
本以为今日只是单纯的太子册封大典,不成想岭西国的使臣突然向元效帝提亲。看元效帝的反应,他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事,也答应了让公主前往和亲。
宁清想起一周前与夏有仪在房间里谈话的场景,夏有仪曾经无比期望能离开皇宫,见见外面的世界。可如今这一日真的到来了,却似乎并不是那么的让人开心。
她是离开了这座皇城,但那岭西国,又何尝不是另外一座囚笼?
宁清终于知道为何当初夏有仪说,公主出嫁自然能离开皇宫时,语气中透露着一股伤感之意。估计她早就知道,她的婚事,并不由自己做主。
怀良几人也在一旁叹气。他们虽然与夏有仪接触不深,但公主殿下待他们极为友善,如今听闻她即将远嫁,心里难免为她感到遗憾。
和亲的公主承载着两国友好交往的使命,众人也都知道,夏有仪若真嫁过去岭西国,只怕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皇城。
她这一去,便是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与好友了。
宁清一行人沉默着走在石板路上,谁也没有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太子册命诏书内容参考了康熙帝册封胤礽为皇太子时的诏书。
第45章 大朔国10
若晨宫内。
夏有仪正坐在圈椅上, 呆呆地望着窗外。
彩云和琉璃站在寝殿门口,担忧地望向里面。
她们是夏有仪的贴身宫女,本来被夏有仪派到了华清园, 照顾宁清几人,直到前两日才返回若晨宫。
今日是太子册封大典,彩云和琉璃身为宫女, 如往日一般在若晨宫内陪着夏有仪, 外面却突然传来公主即将要去岭西国和亲的消息。
两人心中一惊, 急忙往夏有仪的方向看去。
夏有仪听到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反应, 只是轻声叫彩云和琉璃退下去,说是让她自己一个人静静。
然后她便在窗户前,坐了整整两个时辰。
彩云和琉璃想上前劝说, 但又怕自己贸然上去会惊动到她, 只能在一旁暗自着急。
宁清刚到若晨宫,看到的就是两位宫女在夏有仪寝殿门前来回徘徊的场景。
“怎么了?”宁清走到两人面前,开口询问。
彩云见到宁清后眼睛微微一亮,出言道:“姑娘, 您来了。还请您帮我们劝劝公主殿下吧,她从早上到现在都未用膳, 这如何能行?”
“对啊对啊, 姑娘您和公主殿下关系甚好, 您说的话她一定能听进去。”琉璃也在一旁道。
夏有仪即将远嫁岭西国一事, 已经在朝中上下传得沸沸扬扬。彩云和琉璃跟随夏有仪多年, 也猜到她是因为和亲一事心情不好, 所以才不敢轻易上前。这会一看到宁清, 两人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开口向她求助。
宁清来到大朔国后, 偶尔有空就会过来若晨宫,与夏有仪聊天。两位宫女知道她们关系不错,这才提出让宁清帮忙劝劝夏有仪。
宁清轻轻颔首,从彩云手中接过食盒,往寝殿内走了进去。
夏有仪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并没有从椅子上回过头,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你们将饭菜放在桌上吧,我晚点自然会吃。”
“有仪姐,是我。”宁清看着夏有仪的背影,出声道。
夏有仪微微一愣,终于转过身来,对上宁清的视线。
“是阿宁啊,抱歉,我还以为是彩云她们。”
宁清将食盒内的饭菜拿出来,摆在圆桌上。
“要用膳吗?”她轻声问道。
夏有仪没有再拒绝,从圈椅上起身,走到圆桌前坐下。
宁清将筷子递给她,夏有仪伸手接过。
一直留意着屋内动静的彩云和琉璃,在看到夏有仪拿起筷子后,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后默契地退了下去。
接下来的事就交给天极派这位姑娘吧。
宁清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夏有仪用膳,她吃得极慢,细嚼慢咽,吃相斯文。
没一会,夏有仪放下手中的筷子。
“不吃了吗?”宁清看了看桌上的饭菜,有些惊讶,她并没有吃多少。
夏有仪微微叹息:“吃不下了。”
她这会心情低落,并没有多少胃口用膳。
宁清在心里纠结了好一阵,还是忍不住问道:“有仪姐,你一定要嫁去岭西国吗?”
她知道这事后内心一直喘不过气,这会看到夏有仪连饭都吃不下,担心她的同时也为她感到不甘。
夏有仪静静地看着宁清,开口道:“婚姻大事,由不得我做主。和亲一事,我除了遵从,别无选择。”
宁清道:“可是你与岭西国太子从未见过面,也不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就这样莫名地嫁与他,不会觉得命运不公吗?”
夏有仪对上宁请的眼神,少女一脸愤懑不平,像是在为她感到不值。
她心中微微一动,随后认真地说给宁清听。
“我嫁去岭西国,实际上也是为了维系两国之间的关系。若不这样做,两国交战,受苦的只会是无辜百姓。我身为公主,理应为大朔国的子民着想。”
“我自幼便知道我的婚事由不得我做主,如今前往岭西国和亲,也在我的猜想之内。虽然也有些不甘心,但这就是我作为公主,无法逃脱的宿命。”夏有仪的声音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
世人皆以为她身为公主,身份尊贵,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自然无忧无虑。却不知公主这个身份,给她带来荣华富贵的同时,也束缚着她的一举一动。
这所谓的公主身份更是一道枷锁,一道她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
“你是公主没错,可同时你也是夏有仪啊!”宁清随即开口,她的神情中带着一丝不解,“我认识的有仪姐,不该就这么认命。”
夏有仪轻叹一声:“阿宁,你要知道,我是皇家子女。身居高位者,当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我首先是大朔国的公主,其次才是夏有仪。”
“自出生到现在,我享受了十八年的公主荣宠,如今也是时候要承担公主这个身份的责任了。”
“总要有人付出,国家才能安定。我不能只享受百姓对我的拥护与爱戴,却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临阵脱逃。”
夏有仪的话语轻轻地落在宁清心上。
宁清一怔,无言以对。她微微垂头,肩膀也耷拉下来。
夏有仪见少女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开口转移她的注意力:“这不是还有一周嘛,阿宁,这段时间你可以多给我讲讲外面的事吗?”
上次两人分别时,宁清跟她说有空要继续给她讲外面的世界,夏有仪一直记在心里。
宁清闻言一愣,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半晌,她轻声道:“有仪姐,你想去皇城外看看吗?”
夏有仪一时没反应过来,她轻轻地眨了眨眼,神情怔愣。
察觉出她的犹豫,宁清缓缓道:“我会想办法带你出皇宫,你不用担心会被其他人发现。我的御剑术可以日行千里,一日的时间足够我们来回了。”
夏有仪心里有道声音一直在叫喊,她深呼出一口气,最终还是顺从了自己的内心。
“好。”
宁清道:“既如此,明日卯时我在华清园等你,可好?”
夏有仪点头同意。
宁清又指了指夏有仪身上华贵的衣裙:“这衣服可能不太方便出行,你如果不介意,明天可以先将就着穿我的衣裳。”
夏有仪没有拒绝,两人拉着手在寝殿内聊了许久。
夜幕降临,宁清向夏有仪告别:“有仪姐,我先回去了,明日见。”
夏有仪也朝她挥手道别。
*
翌日卯时。
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
夏有仪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华清园,她昨晚就交代了彩云和琉璃不用跟随,并嘱咐说她今日要和天极派的朋友相聚,晚上再回若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