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年脚步一顿,又转身大步往外走,蹙眉说道:
“真不省心,人家这才回来与养父养母见面,我都不在今日登门,他这会儿倒跑去充什么贵客。”
第43章 棋局
无人驾驶的车马停到大门前, 陆嫣立在父亲身后望向随车马一道来的数十位锦衣青年,领头的一看便知是薛家的大公子。
车厢门扇被推开,她许久未见的“弟弟”披着一件靛蓝披风从里面出来, 又转身迎出了一个穿着浮纱单衣的少女。
少女单薄的背后,有赤绸发带因风飘扬, 一下一下,软软地拂在“弟弟”的衣襟前。
陆嫣看着裴暄之跟着那少女身后下了马车,又立在风中与薛家大公子说着什么。
她如今还是经常分不清他到底是人还是鬼, 也想不起来他究竟是如何长到这么大的。
这么多年, 关于裴暄之的许多事,她似乎都有些朦胧。
记忆中最真实的, 还是他小时候的事。
只记得很多年前,她才六七岁的光景, 还在任上的祖父离世不久,父亲科考又落了榜。
爹娘带着她、大姐和两个弟弟搬到外祖家乡下荒宅居住。
家里的仆人散尽,为供父亲继续准备科考,娘亲已经将家里的东西典当得差不多了。
那是一个仲夏的雷雨夜, 她被雷声惊醒, 想要去找娘亲睡, 行过腐朽的廊桥, 却远远见到一个女子抱着一个婴儿坐在堂屋里。
那女子面覆白纱, 只是披着一身月白菱纱披风随意地坐在那里。
她肌肤皎洁若雪,眉目之间冶艳明媚,整个人犹如出水明珠, 让那老旧昏暗的堂屋也因她明辉熠熠。
纵是后来搬到长安,陆嫣此生也还未再见过一个比那女子更令她惊艳的人。
那女子怀里的婴儿白生生、粉乎乎的,安安静静地睡在襁褓中, 浅浅地呼吸着,不时皱皱小鼻子,打个小小的哈欠,很快就又睡了过去。
女子挥了挥袖,地上四个大箱子被打开,里面满是金银珠宝,她起身将襁褓放到桌上,轻轻捏着婴儿柔软的小脸玩儿,语调轻柔地说道:
“既然你们夫妇二人如此心诚,愿意与我交换,那这四箱财物留给你们夫妇,我这个孩子,就交给你们抚养了,叫他裴暄之就好了。”
阿暄身体不好,但自幼就很漂亮,可大姐和弟弟们都不喜欢他,却也总想方设法去扒他那大得能圈住他的金项圈。
那夜的事娘让她发誓不许说出去,所以大姐和弟弟们都不知道新添的衣裳饭食、束脩笔墨、仆从车马,其实都是阿暄的口粮。
娘也不喜欢阿暄,时常对着他一个婴儿斥责发火。
有时莫名就要拔下簪子扎他几下,将原本连啜泣都费力的小婴儿扎得哇哇大哭,娘才会恍恍惚惚地笑起来。
原先她不懂娘为何会这样,直到她看到爹书房里藏着一幅画像。
画的正是那夜抱着孩子坐在堂中的,阿暄的娘,只是她怀里的阿暄被换做了一束清荷。
娘照样每天温柔端庄地伺候爹读书,却把怨气都撒在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女人,和一个孩子身上。
她十岁那年,阿暄四岁。
他是家里衣衫最破烂的孩子,比家里的看门狗地位还低。
家里的剩饭狗若不够吃,他也就没有饭吃。
那年除夕,她给了阿暄几个铜板,让他去买了五串糖葫芦,大姐、她、两个弟弟,一人一串,再分给跑腿的阿暄一串。
阿暄很开心,二弟都将糖葫芦吃完了,他还只是端详来,端详去,闻一闻,嗅一嗅,像小猫一般。
许久,他一边咳嗽着,一边很是稀罕虔诚地伸出舌尖去舔糖衣。
可他还没舔上,那串糖葫芦被娘一把夺过给了二弟,一指指在阿暄眉心,将他掀翻在雪地里。
“贱人种子,少爷的东西你也敢肖想?”
她也只能像以前每一次一样,看着他红着眼睛地从雪里爬起来,毕竟……
这家里的一切已经是她们家的了,她虽然可怜他,但也不想真的将什么分给他。
有人说他是一种很下贱的妖物,那种妖物最能勾出人心底的欲念,以此为欢。
虽听着很旖旎,但妖物到底是妖物,凶起来肯定很吓人,他若知道了真相,会不会真的抢走弟弟的东西呢?
娘的疯,三弟的失踪,跟他有没有关系呢?
“颜师姐,这是陆二姑娘。”
“二姑娘,这是我夫人,姓颜,名浣月。”
广阔明亮的明堂内,陆嫣忽地回过神来。
眼前的少女做了个灵修界的礼诀,轻声说道:“二姑娘好。”
陆嫣下意识学着她回礼,但却并不熟练,而后才反应过来,行了个万福,道:“颜姑娘……颜夫人好。”
颜浣月见陆家堂屋内的陆老爷陆科,大姑娘陆娥,二姑娘陆嫣,还有那小公子陆琛,虽都想要表现得热情一些,但终究也只能做到客客气气。
果然如裴暄之当日所说,这家待他不算太好,但想来应该也不至于太差,否则他恐怕连回这里都不想回。
陆老爷陆科略凑向裴暄之,问道:“阿暄,你看饭菜是摆到何处?”
裴暄之却问道:“怎么不见孙夫人?”
陆娥说道:“娘又发病了……裴掌门没跟你们一道回来吗?”
陆嫣看了她一眼,含笑说道:“阿暄,水云小院已收拾好了,舟车劳顿,你与你夫人稍去歇歇,接风宴摆在东轩处可好?”
裴暄之颔首道:“按二姑娘的意思就好。”
颜浣月跟着他在陆家走了走,整个陆家不大,一切却都很小巧雅致。
水云小院就是从东南处辟出了一点地方建了个单独的,很紧凑的小院子。
他们来时,院子里的随从正在院中潇潇竹林下在捡着被风吹落的几片竹叶。
一见他们,皆默然行礼,而后都退到檐廊下的一间小屋去了。
颜浣月走到大门内檐下,仰头打量着小院上空重檐叠瓦间的天井,看着方方正正的蓝天下悠然的竹枝。
含笑道:“你以往就住在这里吗?”
裴暄之说道:“住了些时日。”
颜浣月顺着檐廊走到东厢,轻轻推开门,见内里摆放着兰花,还用炭盆捂着热气。
一张木质横床上,摆着一个小几,上面放着一盘棋。
她过去拈起一只雪白的棋子,仔细看了看,说道:“芙蓉白玉子,你哪儿来的这么好的东西?”
裴暄之缓缓立在她身后,目光掠过她耳畔的玉珠,若无其事地说道:“你喜欢的话这次就带回去摆在房中,这会儿无事,要不要我陪师姐下一局?”
颜浣月将棋子放回棋笼里,负手坦然说道:“我不太善弈,就不丢这人了,何处可以沐浴?我去洗一洗。”
裴暄之带她去了正房后的一处小轩,里面正是热气氤氲的汤池。
他刚回转到东厢,坐在铺着锦垫的横床上,轻轻往棋盘上摆了两个棋子,院外就传来一阵喧闹。
有人快步跑过来敲了敲院门,说道:“快给裴小郎通报一声,薛三公子登门来访。”
他推开横床边面向内院的窗。
见院内的人刚从小房子出去将门打开,一身赤缇锦衣的薛景年身后跟着陆琛,就立在门外台阶下,开门的瞬间,恰巧与他四目相撞。
薛景年掐诀道:“裴师弟,少见,听闻你们到了,我特来看看。”
裴暄之盘坐在横床上,眸色清冷,唇边含着浅淡的笑意,“外面冷,我不便相迎,薛师兄进来坐坐吧。”
薛景年身后的陆琛着急忙慌地躬身抬手道:“薛小郎请。”
薛景年对着陆琛说道:“别给我来这套虚架子,我与你并非同门,不是来见你的,你不必急着恭迎。”
陆琛有些懵。
裴暄之手上拈着一枚棋子,淡淡地说道:“这里是陆家,陆家人不恭迎,薛师兄想令谁恭迎?”
薛景年仍旧立在阶下,目光往院内扫了一遍,问道:
“颜浣月呢?不是说她也来长安了吗?我们自幼一起长大,虽成了婚但也不是永远与人隔绝了,往后或许还会一同出任务,她第一次来长安,我带她在长安逛逛,你不会有意见吧?”
裴暄之垂眸看着棋盘,轻描淡写地说道:“颜师姐若愿去,我怎会有意见?”
薛景年闻言正要踏上台阶,忽地被人提了一下后颈衣领扯下了台阶。
薛元年在陆琛的陪同下立在阶下,拱手道:“裴小郎,在下与幼弟今日登门叨扰,实在失礼了。”
裴暄之临窗颔首行礼,道:“薛道友请来饮一杯热茶吧。”
薛元年一来,薛景年立即先蔫了二分,规规矩矩地跟在大哥身后进了东厢。
陆家父子令人上了茶水茶点,这才出了小院。
薛景年立在一盆兰花前,也不多与裴暄之说话。
薛元年见裴暄之才开始着手摆棋局,便直接坐到他棋盘对面,敛着衣摆说道:“小郎,切磋切磋,如何?”
裴暄之伸手清分了棋子,言道:“道友先请。”
薛元年笑道:“唉,裴小郎人真好,一开始就让我先行……”
说着也未曾打算客气,拈起白棋看似随意地落下一子。
裴暄之避其锋芒,远远地落了一颗黑子。
薛元年见裴暄之起手就是极为保守的一子,心里有些诧异。
他见过裴暄之在长安与苏姮华的一局棋的棋谱,分明从一开始就杀伐果断,不留后路。
薛元年继续落子试探,裴暄之始终只守不攻,直到形成围合绝气之势。
裴暄之随手将黑子落下,波澜不惊地说道:“承让。”
薛元年笑道:“小郎这一局下得真手软,你离开长安时横杀苏姮华那一局,在下也曾见过棋谱,元年还以为你原该是个心狠之人呢。”
裴暄之抬眸,亦笑道:“苏师姐棋缓善谋,布局长久,才显得我棋狠,我学了她一些棋路,而今日薛道友棋狠,才衬得我棋缓。”
薛元年轻笑道:“那看来棋狠棋缓,小郎都有办法,不是个刻板之人,到了棋盘上很难令人揣测路数啊。”
裴暄之望了一眼窗外二人,起身下了横床,远远地看着,“是不是个刻板之人倒难说,但我向来只喜欢执棋、观棋,不太喜欢到棋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