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话,都需要是佛经之中的原话,或者是大贤在其中的经文注解,若是脱离了这两项的,那就是错误的,会被旁边的四个人直接判负。
无论你说的多么的天花乱坠。
那也是错误的。
所以大多数人在辩经的时候,最开始都是清楚的,脑子清晰的,但是辩论到了后面,随着对方施展出来的压迫、咄咄逼人、唇枪舌剑之后,脑子略微有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别人挖坑的时候。
只需要说错一句话,那就全盘皆错,当然,坐在地上的学经僧也可以辩驳站着的人,规则是一样的,只要你问出了错误或者是反问的他无话可说,也算是胜利。
故而,陆峰压根就没有给对方反问和思考的机会。
他言语越来越快,甚至未用跺脚、跺手发出声音的方式来震撼对方,他只是不断的诘问,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对方也越来越慌乱,宛若自己真的来到了刚入寺庙的时候,第一次来辩经,遇见了那些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学僧,被他们辩驳的一无是处的样子。
未战胆先怯。
陆峰的脑子无比的清明,更重要的是,他一只手还在不断的持咒,那种大慈悲韵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逐渐叫对方不敢直视陆峰的眼睛,不敢听陆峰的话,不敢去想那些辩驳的话。
仿佛说出来辩驳对方的话,就是对上师本尊的不尊敬一样。
陆峰的言语就像是高原上的神山,一下一下的梗进对方的心里。
叫对方完全不敢抬头去看陆峰,到了最后,就连嗓子眼也堵住了一座山,张开嘴,“啊啊啊”,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样的感觉在辩经之中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严重,在他心中,块垒丛生!
到了最后,他更是无力地倒在地上,脸都被憋成了红色,眼珠子都快要凸出来,痛苦的捂住了自己的胸口,捶打着自己的胸口。
陆峰收起来了念珠,再度对着他行了一礼,跨过这位僧人,走向了下一位僧人,说道:“请赐教。”
他就像是明尊手里的金刚杵。
能破一切虚妄。
一往无前,携带着那“势”,朝着前面肆无忌惮的压了下去!
那第二名僧人也有淡淡的韵味残留,但是那种韵味就和卓格顿珠未曾给陆峰灌顶,但是许他三次使用密咒留下来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就如从一处布满了供香的地方走出来,身上还残留着那供香的香味一样。
那种能嗅到却抓不到的东西。
就是韵味。
有,但是说不出来准确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感受。
这些僧人给陆峰的感觉就是如此。
明法长老凝视着陆峰的背影,眼神极其的阴鹜,但是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他只是看了一眼身边的智云,不咸不淡的说道:“此子,好深厚的佛缘啊。”
智云上师双手合十,行礼,说道:“明法长老谬赞了。”
明法长老没有兴趣搭理智云。
他也开始持咒,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至于说明知长老,自始至终,除了护法神的气息出现,他眼皮子动了一下之外。
其余的时刻,他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就这样坐在法座上,似乎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不管是前面出现了“护法神”的气息,还是现在陆峰暴露出了超过学经僧手段的“持咒士”手段,都无所反应。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的反应,若是他动,那就是此处一定有人违规,不用他动手,他身后的侍从僧就会上前阻止,同样能阻止一切的人还有代表主持尊者的侍从僧。
只要他敲动法磬。
一切也都会停止。
但是都没有,因为这一切,都属于合法的规则之内,陆峰并不清楚,“持咒士”和“神巫”,都属于密法域这个超凡领域的一种人,只不过区别就是“持咒士”比不上修行有成的大僧侣,因为在许多大僧侣看来,“持咒士”缺了三密之中的其中两密。
身、意、口三密,“持咒士”只得其中一位,只得神咒,永远不得大圆满,超脱世界,不得无二智慧,那也只是一位力量强大的持咒士罢了,不得无解智慧,难以领悟佛陀本尊之加持。
就和有的瑜伽士一样,只修气脉明点,不修行其余之手段,只不过这些人是不是外道,是由僧侣定义的,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定义权并不在他们手中,所以在僧侣的家族之中,有很多都有瑜伽士、持咒士和神巫,更有甚者,有的神巫,自己就是一个大家族。
“护法神”和“持咒士”,都是在学经僧辩论之间允许存在之物。
至于为何允许存在?
是因为农奴之子,是无法获得“护法神”和“持咒士”之手段的。
许多农奴之中挑选的学经僧,五十多岁才可获得“善知识”学位,只是因为他们二十余岁通过辩经考试,可是要打三十年的工,才能换够“大布施”的钱,不过更多的农奴出生学经僧,到老也是学经僧。
然后被遣散,离开,下场……
没有能说出来的,可以叫人欣慰的下场,这也是陆峰想着完成任务就离开这里的原因,在这里,除了最上面的那些人,其余所有人,都不叫做人,陆峰逐个走过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倒在地上,看着那些对他有恶意的学经僧无一人愿意投降。
他一个个的辩驳过去,直到那些对他有恶意之人倒在地上,方才看向了还活着的那几位学经僧,这几位学经僧立刻将自己身上的僧袍脱下,折叠起来,双手供奉给眼前的陆峰。
看到这里。
那位代替主持尊者的侍从僧敲动了法磬,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这响声穿过后院,穿过辩经院,来到辩经院外的广场上。
所有听到这声音的人都鼓起了脖子,不约而同的,如同等待大鸟归来的雏鸟一样,全部都看向一个地方。
陆峰接过了那些人的僧衣,也脱下来了自己的僧衣,恭敬的供奉在了那位代表主持尊者的侍从僧面前。
侍从僧看了他一眼,从自己身上拿出来了一张纸条,展开。
明法长老闭着的眼睛没有张开,他知道,事情结束了。
这个叫做扎萨的学经僧,在获得“善知识”的路上,畅通无阻了。
第23章 隐藏的后山
明法长老闭上眼睛,就算是他,也不能改变本来就定下来的题目,定下题目之后,他们在大经堂的释迦位之前,立下过誓言,任何人不得违背。
若是在这里出招,那么他就是坏了规矩,按照道理,就算他是长老,也要罚畜二九,鞭笞三十。
更重要的是,他会受到誓言的制裁。
更何况明知长老就在他的身边,若是不对,侍从僧也可以敲动法磬,打断他的询问。
在这里动脑筋,无任何的作用。
“扎萨,你很不错。”
明法长老认真的夸赞了他一句话,未有任何的阴阳怪气,他说道:“你之六字大明咒,居然已经有了如此殊胜的效果,实属我意料之外,若你挑选上师本尊,我对六字大明咒亦有研究,你可来询问,为你灌顶。”
看到扎萨僧将僧衣放在了他的身前,明法长老随意的提问了一个分内问题,挥挥手就叫他过去智云上师那边。
到了智云上师,智云上师自然不会为难陆峰。
智云上师挑选了一个最简单和基础的问题叫陆峰回答,陆峰一张口就答出来了问题。
智云上师满意的点头。
尘埃落定。
侍从僧敲打法磬。
陆峰站在一边,智云上师说道:“和我来罢,扎萨。”
智云上师先带着陆峰离开,明法长老也要离开,明知长老就说道:“偌,明法。”
明法长老立刻双手合十,回头礼拜:“明知师兄。”
明知长老说道:“我有一件事情要询问你,你先莫走。”
明法长老牙齿都要咬碎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愤怒心在一瞬间被他的慧剑斩杀干净。
他复又心平气和的说道:“是,明知师兄。”
他盘膝坐在了法座之上,面对明知长老,明知长老说道:“过不久之后的法会,明法,你挑选的经僧,挑选出来没有?”
明法长老说道:“回明知师兄的话,那些人我都挑选出来了,分别是……”
他居然一个又一个的将那些僧人的法号都说了出来。
明知长老也不骄不躁,他也坐在了明法长老的身边,静静地听着他将所有的法号都吐出来。
也未曾知道他是记下来了还是没有记住。
这边,明知长老叫住了明法长老。
那边,智云带着陆峰离开。
走出了辩经院的时候,所有的目光都盯着陆峰。
见到未有其余人走出来。
那些僧人都极其震惊。
欲要窃窃私语。
可是他们身边,早就站着手持鞭子的护法僧。
这些护法僧不善的盯着所有人,这些学经僧若是敢在这里交头接耳,那护法僧的鞭子,就会如活蛇一样抽打在他们的身上,疼的他们滚在地上,苦不堪言。
所以诸位僧人只能以目相视。
不解良久。
因为往年获得“善知识”学位之人,也为数不少,至少是有十六个人,就算是更多也有可能——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学经僧数量繁多,可是那些穿上红衣的僧人,数量很少,每一年也就是那么一些个。
大量的学经僧供养着和他们相比,数量极少的红衣僧人。
但是只有一个的。
这么多年,可能也就这么一次!智云上师什么话都没有说,带着陆峰就朝着“山上”走。
无尽白塔寺之所以称之为无尽白塔寺。
是因为寺庙后山的“塔葬台”。
寺庙之中的高僧,都是以塔葬的形式,埋葬在了后山的塔葬台之中,又因为那些塔葬台被刷成了白色。
所以叫做“无尽白塔寺”。
顺着那朝着后山走的路行走,智云上师走的又急又快,他对陆峰嘱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谁可以作为上师,谁绝对不可以作为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