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张行赶紧摆手:“胡扯的……被你扯害臊了,胡编的。”

  李定无语一时,然后认真教导:“这种事情不要胡编……其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说凡俗,巫族渡海突袭的事情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我没有说天的事情,也没有说龙的事情。”

  张行微微一怔:“苦海里的那条龙,是不是特别厉害?晋地有没有护地真龙,挡得住吗?”

  “人家不是一般的厉害,是那种还是巫的时候能跟黑帝爷、赤帝娘娘打的有来有回那种厉害,什么护国护地的真龙没用。”李定正色道。“但它在这件事情里面,注定无用……因为一旦它亲自出动,黑帝爷不会放过他的!我知道你的辩术……如果说黑帝爷愿意放过它,那就是它此举必然直接再遭天谴,那样的话巫族就一点希望都没了,又或者说,咱们死了都值了,活该。”

  张行再度无言。

  十月二十,仪仗抵达武周山下。

  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让人联想到刘文周的武周山如屏风一般当面展开,而圣人难得出观风行殿,眺望盛景,心情一扫之前小半年的种种憋闷,一时愉悦之下,遂令队伍就在安营扎寨,提早休息,并让皇后率公主、皇子等人外加随行大员、要员一起出来围幕野炊。

  张行正好当值,本欲趁机摸鱼滚蛋,却见白有思也随皇后一起出来,便干脆重新立定。

  看了一会,他忽然意识到一个情况——虽说存在感不强,但是自家那位少丞、齐王殿下何在?

  仔细一想,好像作为圣人难得的成年儿子,一开始西巡的时候他是打前站,后来大长公主突然去世,他就应该是后卫。

  如此说来,如今这位齐王殿下如果不是因为大长公主丧事留在关中,便应该是辍在后面,只是不知道如果是还在后面,那究竟是在汾阳宫还是在太原。

  但也有可能直接回东都了。

  好像还有个小公主留在西都了,这样的话,除了几位皇孙、两个未成年皇子、齐王和那个小公主,其余圣人全家都在这里。

  啧,闺女儿子一大堆,明显都不是皇后嫡出,偏偏个个都堆出假笑,绝不敢有半点突出和落后,生怕让亲爹注意到自己。

  这才多大年纪,就晓得天家无情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武周山下忽然有骑兵打断了圣人的天伦之乐。

  那是十余骑典型的巫族部落骑兵,他们佩戴者弯刀、弓箭,骑着劣马,从北面山坳中闪出……甫一出现,便被长水军的外围警戒给团团围住……但出乎意料,对方出示了一些信物后,迅速被准许进入队伍内部。

  十余骑继续直趋观风行殿,抵达三百步外,复又被外面的一位鹰扬中郎将拦住,然后中郎将与那些骑兵交谈一二后,立即不顾一切,往围幕这里过来。

  兵部尚书段威当仁不让,主动弃宴避席去迎。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保持了雍容,因为这很像是被安置在边境的那些巫族部落,这些天看的太多了,张行同样麻木,估计接下来,就是一场圣人兴高采烈下的赏赐。

  “请陛下即刻动身!”

  出乎意料,段威与这些巫族部落骑士交谈后,不顾一切来到跟前,粗气连连直接下拜。

  “这是什么人?出了什么事?!”圣人面色严肃,当场质询。“张口便让朕走,成何体统?”

  “这是多年前被曹中丞収降后带到此地的巫族部落,安置在武周山对面,负责监视苦海,素来可信。”段威依旧在地上粗气连连。“他们说,苦海上有不下二十万东部巫族之众,密密麻麻浮海而来……”

  武周山下,一时死一般的沉寂。

  荒唐!

  已经被李定和罗盘洗脑的张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词……图什么啊?不过日子了?东部巫族所有兵马加一起都没有二十万!这兵部尚书怎么当的?

  “荒唐!”圣人咽了口口水,当场呵斥。“东部巫族所有兵马加一起都没有二十万之众……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会不会有可能是来降的人太多,或者船比较多,在海上铺陈的比较开,小部落没见识?”司马长缨相公主动开口询问。“以为是东部巫族大举来攻?”

  圣人立即去看自己的兵部尚书。

  “臣知道。”

  段威依旧在地上粗气连连。“臣知道……陛下说的极对,司马相公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圣人和皇后千金之躯,还有诸位皇子、公主,金枝玉叶一般,难道要冒险不成吗?臣已经派遣长水军中武艺最精湛、最有勇略、往来最迅速的赵将军亲自率人去侦察了……请圣人现在赶紧收拾起来,暂避一二。”

  周围的宫人、內侍、官吏、士卒多已经惊骇起来。

  张行倒是目不斜、身不摇的……他心里其实已经开始慌了,但是架不住他见惯了生死,而且还有个罗盘做根底,如今怎么说都还能装。

  而这又引得身后秦宝、小周、王振几人多有敬佩之色。

  便是那几个一直仗着自己修为高冷脸的几个伏龙卫也都忍不住多看了张行几眼……也就是钱唐早早被张行假公济私安排留守,负责张含和白塔的保卫工作,否则此时恐怕也要黯然起来的。

  “朕不动。”圣人沉思了片刻,冷言相对。“朕不信都蓝有这个胆量……他图什么?渡海来劫持朕,带兵少了必败无疑,带兵多了,一旦拖延就是被北地西四镇和西三卫给包住灭族的下场!他图什么?”

  众人皆不敢言。

  段威在地上想了一想,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干脆点头:“陛下说的极有道理。”

  现场气氛明显一松。

  但就在这时,武周山西面,忽然又驰来约十余骑,俱明光铠长兵大弓配三马,除了两处明光当胸外,全身涂朱,头上也插着朱红色羽毛,明显是边境上最高等级的哨骑、信使。

  然后,直冲最显眼的观风行殿。

  这个时候,别处不知道,反正观风行殿这旁边已经彻底鸦雀无声了,很多人都在两股战战,张行也已经麻木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罗盘兜底说有惊无险了,还能咋地?

  果然,片刻后,还是段威匆匆去迎,然后气喘吁吁来报,却将一封书信递上:“成义公主遣心腹星夜走白道险关来报,陛下巡视马邑的消息传到时,都蓝可汗正好在汇集头人盟誓,立即下令,举东部巫族全族之兵十五万众渡海来劫驾!突利可汗态度暧昧,虽然聚众,却将精锐部属拖到领地最中心,引而不发,有坐视观望之心……书信内是信物,不是这些话,这些话是口信。”

  圣人沉默不语,伸手欲接自己堂姐的书信,却居然颤抖不停,然后几次伸手,几次缩回。

  “陛下,走吧!”段威将装了不知道什么信物的书信小心摆到御案上,诚恳劝谏。“立即走吧!”

  “好。”圣人面无表情站起身来,不顾皇后皇子公主,试图转身回自己的观风行殿。

  “陛下。”牛督公忽然上前拦住。“如果巫族敌众已经登陆,就不要用观风行殿了……乘马吧!”

  “对。”圣人立即点头,复又向一侧走去。

  皇后匆匆起身,被白有思扶助,其余北衙公公们也都一拥而上,慌乱去扶公主、皇子,场面一时混乱。

  圣人摸到了一匹马,在牛督公的引导下翻身上去,便欲往南缓缓而行。

  却又被刑部尚书卫赤给拦住:“老臣冒昧,陛下要去什么地方?”

  “走白狼塞,回汾阳宫。”皇帝伸手一指。

  “恕老臣直言。”卫赤拽着马缰喟然以对。“陛下如果准备回汾阳宫,请脱掉衣服,扔下所有人,让牛督公和白常检,还有几个军中好手护送,直接运行真气,飞往汾阳宫……”

  “那是皇帝能干的事情吗?”圣人忽然暴怒,当众抽了对方一鞭。

  脸上挨了一鞭的卫赤丝毫没有半点不满,只是继续诚恳来对:“那就请陛下转身向东,去白登山下的云内城……因为这附近,能装下这么多人的大城,可以据城而守待援的大城,只有云内,何况那里也能等到幽州总管的精锐援兵……去汾阳宫,只能脱掉衣服,单人逃离,否则因为距离太远,会被漫山遍野的巫族骑兵给追上、兜上的。”

  皇帝想了一想,直接打马向东,走不过数步,终究还是耐不住恐惧,胯下一紧,慌乱提起速来。

  观风行殿内外,乱作一团。

  张行叹了口气,四面去看,看到一脸愕然的白有思,打了个招呼:“你家张十娘的丈夫,是个纸上谈兵的废物。”

  说完,不管白有思如何茫然,这位副常检先去将案上书信收起,然后直接俯身抱起一个才四五岁的小公主,转身朝秦宝牵来的黄骠马上一放,便翻身上马,去追跑的比兔子还快的毛人圣人去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苦海行(14)(8.2k2合1)

  “皇非皇,王非王,千骑万乘走北邙。”

  圣人的逃亡引发了营地的连锁效应,虽然还没有看到任何敌人,但已经有失控的姿态了。

  坦诚说,都蓝可汗的大举突袭超出了所有人预料,出现这种混乱情况不足为奇。但是,混乱居然是从最核心地区开始蔓延,未免显得有些让人沮丧。

  当此时机,看着在午后阳光下纵马驰骋、宛如回到自己青春的圣人,看着被他扔下的满地大魏皇室成员,张行莫名有了一种奇特的历史参与感,然后想到了那句完全不搭界的历史童谣来——随便啥吧,反正,这绝不是白登之围的剧情。

  其实,混乱并不代表无效,尤其是都蓝可汗此时很可能刚刚登陆……况且,宫人、太监、金吾卫虽然一个比一个乱,可是外围军队意外的保持了韧性。

  首相苏巍是个世传老书生不提(他爹就是前朝首相),可军国制度下的关陇门阀成员们天然具有军事教育与历练传统,这个时候,圣人固然失态,但从另一位相公司马长缨往下,两位尚书,一位郡守,三卫大将军,十八位中郎将,都展现出了极强的素质,愣是维持着大略阵型,一面追赶着圣人,一面兜住了混乱旳內侍、宫人、太监,往云内城而去。

  并在当晚之前蜂拥而入,来到了云内城下。

  到了城下,天色已暗,但司马长缨依然指挥若定,他就在城头上端坐,当场分划。

  乃是以刑部尚书卫赤弹压城内秩序,检验军资,迅速安定人心;

  以兵部尚书段威组织信使、哨骑,往四面所有军队屯点发出勤王号令,并专门探听军情;

  以马邑郡守王仁恭清点物资,分划城内屯区、检验城防缺口……并直接拆民房加固城防;

  然后又以左屯卫大将军司马化达领长水军右翼三中郎将守北城,右骁卫大将军张世安领中垒军右翼三中郎将守西城,右候卫大将军李安远领射声军右翼三中郎将守南城,并临时指派仓促折返的长水军左翼第一中郎将赵光领长水军左翼三中郎将守东城;

  这还不算,又以中垒军左翼、射声军左翼合计六位中郎将,分属段威、卫赤两位尚书,以备城内调用;

  最后,金吾卫自归北衙诸公公统揽,护卫圣人、皇后、诸皇子皇孙。

  一切安排好了,这位相公方才与首相苏巍一起去城中心郡府面圣。

  圣人是如何反应不提,只说张行,他早一步进城,带着小公主从容入了郡守府,刚刚找到一位公公放下小公主,闻得这番安排,自然一时啧啧称奇。

  随即,马上就听到了对应的旨意,说是圣人非但全盘认可了司马相公的安排,还临时加长水军左翼第一中郎将、绰号摩云金翅大鹏的赵光为右武卫将军。

  同时,临时提拔殿内监、皇后幼弟萧余为门下省侍中,协助两位相公、尚书处事——这个时候的确需要一位可以随意出入宫禁,并与前方联络的圣人心腹。

  片刻后,又出诏令,乃是即刻派遣精锐骑兵出城探查军情、沿途搜索遗留物资人员;同时各部各卫皆一分为二,立即轮番进食休息,确保战力;而且,所有宫人食物减半,肉食优先供给城上。

  然后又诏令,金吾卫一旦恢复秩序,即刻归司马相公所统,参与城上轮番驻守。

  张副常检一件件听来,只以为之前御前哭诉双马食槽的,根本不是这位司马相公;而之前在阳光下奋力奔马的,也不是这位圣人。

  就这臣子的危机处理能力,就这圣人的善于纳谏和任人唯贤,大魏朝必然要千秋万代啊!

  但是……为什么会乱成这样,甚至过两天,就有可能被巫族人兵临城下呢?

  张行一晚上都没见到李定,也没来得及吐槽,倒是老老实实按照牛督公的吩咐,被要求就在灯火通明的马邑郡守府内就地歇息,等待轮班。

  然后,他半夜就被奇怪的呐喊声、喝骂声惊醒了。

  “三哥,是巫族人来了。”便是秦宝也有些紧张起来,直接推了下就在自己身侧的张行。

  没错,兵临城下这种事情,根本等不到天明——而这也切实验证了另外一个事实,没人哄骗这位圣人。

  巫族人真来了,哪怕只是前锋,那也真来了。

  一念至此,不知道为什么,张三郎只是点点头,慵懒的应了一声:“知道了。”

  然后,就在拥挤、温暖且气味复杂的厢房大通铺里努力翻了个身,并就在周行范几人钦佩的目光中昏昏沉沉再度睡去。

  这位张副常检今日的表现,加上之前的小范围“预言”,以及之前的“声望”,使得这些人心中不免愈加高山仰止起来。

  醒来以后,已经是第二天上午……这一日外面据说已经有不少巫族骑兵了,但张行根本没去看……他在到处打探一些更有用的消息。

  比如说,城内加上百姓,很可能有十五万之众,哪怕是按照宫人、妇孺减半来算,粮食也只够吃二十二天。

  再比如说,信使已经抢在巫族合围之前大举发出,援军没理由不来。

  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了一日,又等到一天上午,张行吃饱喝足,方才得到第一个正经工作,一道来自牛督公的命令要求他护送新上任的门下省侍中、国舅萧余上城头去,观察一下据说已经主力大至的巫族军情,也观察一下城墙上的士气军心。

  这当然无话可说,张副常检立即点起秦宝等十余名伏龙卫,直接护着刚刚四旬的国舅爷往北城上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