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这里是东境东部的核心州郡,就好像河北南部的魏郡,河北北部的幽州,淮南的江都,淮北的徐州一样,都有极强的政治军事意义。

  所以,这一波攻城得手,对人心的鼓噪作用,毋庸置疑。

  回到程大郎这里,他亲眼看见大军越境,自然忧心局势失控,出现张行在信中所言那种情况,可也有一种自己辛苦许多只得了一个蒲台半县,有些落于人后的不安。

  这些义军要是在轻易攻下了齐郡怎么办?

  又或者上游那里大举起事成功了怎么办?自己孤悬在外,到时候如何在帮内立足?

  与此同时,素来谨慎狡猾的他,也对登州义军一下子铺陈的那么开有些不安……这可是正经的攻城略地,谁知道大魏到底还有几两肉?而且谁知道大魏官军里还有没有英雄豪杰?

  济水那边就能一定成功了吗?

  眼前的齐州呢?这边的郡丞据说是个关西老革出身,未必那么轻易吧?

  齐州,或者说齐郡、齐州郡,都无所谓了,反正因为大魏那位先帝和当朝圣人的改革,名字早已经变得乱七八糟起来,不过很确定的一点是,齐郡没有郡守,只有一位低品却又实际上登堂入室的实权郡丞……这是当然的,齐王殿下才是这个郡理论上的主,但齐王殿下又不可能过来,所以跟很多陪都所在郡一样,都只有实权郡丞,没有郡守。

  而这位其实才上任了半年的郡丞,唤作张须果。

  毫无疑问,这年头能做到掌握一郡实权,做到登堂入室的地步,怎么都要在关陇那边有人才行,张行都得靠献祥瑞……不过,已经五十岁的张须果不需要有人,或者说本身就是弘农人的他在关西的关系反而太多了。

  爷爷出过头,父亲是庶出,直到县令,自家军伍出身,早年跟着定国公高虑南征北战,渐渐崭露头角。

  然后圣人登基,又跟着圣人的一个弟弟去镇压另一个造反的弟弟,获得了最关键的一步军功。

  唯独,高虑被谋反了,而圣人的一个弟弟死了,另一个恐怕也要死……嗯……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位苗红根正的关陇军头,一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混到了一个实权郡丞,都还不是什么大郡,也不是正经郡守。

  还不如一个献祥瑞的。

  而九月廿三这一日,秋高气爽,云淡风轻,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位张郡丞忽然召集满城官吏,开了个堂上明会。

  “诸位,局势很不好,而我是个关西老革,说话通俗,今日只说五件事,你们听一听。”

  人到齐后,张须果端坐主位,开门见山。

  “第一,不要管秋粮解押上计了,也不要等朝廷使者回复,直接开仓放粮,拿出一半来,还给本地百姓,以安民心,另一半充作军粮;

  “第二,我要逾制任命本地大豪樊虎、樊豹兄弟二人为都尉、副都尉;

  “第三,我要违例在郡中征募五千人,补齐一万郡卒,就地防御乱贼;

  “第四,我要上书江都、东都,请两边无论哪一边都好,都务必给我派一个凝丹高手来,以防贼军高手斩首;

  “第五,齐郡最东端的几座城不要了,把贼军引到亭山、华山、白山、鸡山、鹊山与济水之间的狭地里来,以图决战。

  “以上五事,若有朝廷怪罪,我张须果一力承担,若有兵败垂成,我张须果自裁于历城之外,但若是郡中有人推诿不行,欺上瞒下,我张须果便要杀人立威……

  “事情说完了,你们谁赞同,谁反对?”

  话音刚落,众人目光只在本地贼曹兼大豪贾务根身上打量,却不料堂上一人直接转出,众人看去,却正是本郡主管治安的靖安台黑绶,据说上个月刚刚通了任督二脉的年轻高手鱼白枚……这是个外地人。

  此人既然出列,复又在堂中拱手,昂然询问:

  “敢问郡丞,为何一定要樊虎、樊豹兄弟?”

  “一是二人本事势力,不取之,便要从贼的……之前程大郎就是如此,听说之前已经出现在登州城下了;二是他们兄弟是有济水上势力的,贼军势大,必须要控制济水,方可从容胜之。”张须果面色如常,从容做答。

  “属下明白了。”鱼白枚听完解释,稍一颔首,便直接下拜,然后继续言辞恳切。“郡丞,其实这数月间,天下汹汹,忠臣孝子已经忍耐多时了,偏偏肉食者鄙,皆不能当贼,郡丞如今既为天下先,便请以鱼某为刃尖,而鱼某既承此任,虽可折身,不可挫锐也!”

  “说得好!”张须果拍案而起,就在堂中将对方扶起,然后就把住对方肩膀言辞灼灼。“且让这些贼徒,看看我们这些忠臣之刃,到底还能割人首与否?!”

  “愿随张公骥尾。”听到这里,本城大豪,也是郡中贼曹贾务根,也直接拱手下拜。“平贼定乱!”

  满堂官吏,纷纷下拜,以示景从。

  正所谓: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倒。

  PS:大家晚安……主要是早上没撑住,直接睡着了。

第十八章 振臂行(1)

  九月廿三,东郡,白马城,一场并没有连绵下去的小雨刚过两日,气温和煦,干湿怡人。

  刚刚过了中午,本郡都尉窦并便接到了郡中常驻黑绶李亭文的邀请,说是后宅中菊花盛开,正合观赏,所以临时摆宴,邀请窦都尉一起来赏花饮酒。

  窦并原本并不想去,因为作为郡中负责军事方面的次官,他这几日明显察觉到城中郡卒的骚动,从最要紧的白马津到城防守卫,气氛都有些紧张。

  对此,身为关陇大族子弟出身的窦并当然晓得是怎么回事……月初贼军数十万攻下了登州,然后肆无忌惮,攻城略地,消息顺着大河与济水传来,自然会对同样属于东齐故地的东郡产生剧烈冲击。

  但怎么说呢?

  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也不是从这几天开始的,比之春日三征东夷的百万大行军与夏日圣人忽然南巡带来的影响与冲击,这件消息,反而早在大多数人预料之中。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窦并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接受了妻子的劝告,选择了暂停往白马津的巡视,转而往李宅而去。毕竟,发妻说的也对,东郡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保证了它要受东都指派,而曹皇叔在东都独断专行,靖安台的地位大举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这个时候不宜与李亭文闹别扭,哪怕对方是个河北人。

  主意既定,换上便装,稍作洗漱打扮,年方三旬的窦都尉便与妻子告别,骑马佩刀,只带着三五个亲兵,昂然往李宅而去。

  窦并先到,李亭文立即开中门迎入,礼节妥当,这让窦并稍微舒心。

  不过二人稍作寒暄后,李黑绶却并不亲自引人往后院去,反而只是指了一名家人带路:

  “劳烦窦都尉先往后院闲坐一二,我这边还请了周郡丞与咱们柳郡君,不得不在此间持礼相候。”

  窦并稍显诧异,若是按照对方言语,这算是把白马城内东郡一位郡守与军政次官一起请了,加上李亭文本人,岂不是一郡之军、政、特要员汇集一堂?

  难道有什么大事?

  有大事为何不去郡堂商议?

  联想到近来局势,窦并虽然依旧随对方家仆往李宅后院而去,却忍不住握住了佩刀,走到影壁前,更是忽然驻足,隔着门房回头看自己随行家将,坦荡出声:

  “之前不知道郡君要来,只是寻常准备,未免失礼,窦七,你回去向你主母告知此事,让她将那一坛‘碧水春月’取来,聊以助兴。”

  窦七本是窦并亲父征战沙场的亲信下属,窦氏子弟外出做官时往往都有这么一位家将随行,地位不同寻常,从来都是晓得机密大事的……此时听来自然晓得是自家主人起了疑心,便即刻应声,然后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整个过程快的根本来不及让人反应。

  然而,立在门外的李亭文见到这一幕,却只是艰涩的笑了笑,并未多言。

  窦并再度放下心来,直接来到后院,见到摆好的简单席位和一些茶水点心,匆匆落座,四下一看,却并未看到什么菊花……但依然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很可能是盆栽,甚至是临时从真正花主人家中买来的也说不定。

  又等了一会,东南出身的郡丞周为式也抵达,二人倒是放开聊了几句话。

  而又等了一刻钟,本地主人李亭文终于折返,却只是一人,然后匆匆落座,并直接开口:

  “郡君遣了一位都管过来,说郡君本人近来身体不适,就不来了……”

  窦、周二人闻言反而彻底放松,便要开口玩笑,偷得浮生半日闲。

  然而,李亭文下一句话,却让二人愣在当场:

  “不瞒两位,我家中未有菊花,此宴也只是遮人耳目,是想避开一些人,与郡君还有两位讲一件事情……不是今日,就是明日,最晚后日,本郡豪族,便要串联造反了!”

  窦、周二人怔怔一时,对视一眼,沉默片刻,虽然明显被消息冲击到了,却无人反应激烈。

  “若说他们不去反,反而显得古怪。”窦并叹了口气,率先打破沉默。“关键是信息可准确?都谁要反?”

  “不错。”周郡丞反应过来,也有些早知会如此的姿态,却是拈起一块桂花糕来在那里揉搓。“今年秋粮马上就要上计转运,算算也该反了……关键是都有谁?”

  “是白马津那边小狱吏孙成来告的,他是被郡内法椽翟谦鼓着造反的,原本已经心动答应了,结果前日晚间聚会,发现城内大狱吏黄俊汉也在其中,而且是跟翟谦、翟宽兄弟并列的头领……而孙成与黄俊汉素来有仇,心下不忿,所以昨日想了一整日,今日凌晨,忽然来到我府上与我做了举告。”李亭文认真以对。“我紧急做了查实……本地出身的郡吏,十之三四都已经找翟谦约誓了,也正是为此,所以不敢去郡府。”

  “十之三四……”周郡丞嘟囔了半句。

  “徐大郎呢?”窦并压低声音提及一个人物。“徐大郎参与其中了吗?”

  “据说是有,但没有实据。”李亭文有一说一。“可是,六七日前,翟谦、黄俊汉一起告假的时候,徐大郎也不在城内,我有些怀疑……”

  “我虽不懂兵事,可也知道,东郡这里,若是徐大郎也要反,再加上翟氏兄弟和城中官吏这般串联,怕是真就压不住了。”周为式捏着桂花糕肃然以对。“看看平日征税的出息,就知道这几家人在乡野里的势力有多大了,他们二三十年前都还是东齐的一方诸侯,真的有兵有将有粮的,而今年以来,也不缺军械了。”

  “若只是徐大郎倒也罢了。”李亭文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了下去。“按照孙成所言,翟谦他们都自称除龙帮首领,我就想起来,之前抓到一个钦犯,当时只以为他是熬不住刑罚,说了一些糊涂话……现在想来,未必如此……而按照那人的说法,这个什么除龙帮不是一般帮派,黑榜第三、第四的那两位,都在其中……”

  “沽水杀了张相公的张行和之前杨逆谋主李枢?”窦并诧异抬头。

  “是。”

  窦并立即端起身前酒盏,直接灌了一口,方才言语:“若是如此,怕不只是徐大郎和翟氏兄弟,也不只是白马吧?不过,这也就对上了,我之前还想说,徐大郎和翟氏兄弟谁主谁次呢?若是张李二贼皆在,怕是徐大郎、翟氏兄弟这等地方大豪都要纳头便拜的,郡中其余各处也当如此。”

  “难道满郡皆要反?”周为式歪着身子艰难来问,仿佛他正在咽下手里的桂花糕一般。

  “不是满郡皆反。”李亭文苦笑一声。“而是三征之后,梁郡以东,半个天下皆反!”

  窦、周二人彻底无声。

  等了半晌,打破沉默的居然是窦并的家将窦七,其人径直拎着一坛酒闯入,而李亭文明显有交代,沿途家人都未阻拦,使得后者直接来到后院,然后尴尬放下酒水,侍立一旁。

  窦并看着眼前的酒坛,也只好继续来问李亭文:

  “李兄,现在这个局势,可还有救?你叫我们来,若有章法,何妨赐教?我们尽力而为。”

  “我原本想指望郡君过来。”李亭文言语艰涩。“有他大义,我们三路出击……但郡君不来,有些事情便属于擅作主张。”

  “指望他?!”窦并忽然冷笑一声,莫名发作了起来。“我个人疑他,早察知局势不妙,却贪生怕死,无能无为,所以躲在郡府里等死!当年他哥哥也是如此,以驸马之身主国家机密,韦公当面谏言先帝,说他哥哥柳业隆‘平素骄豪,未尝经事,军机要重,非其所堪,徒以婚姻,遂居南衙’……今日想一想,当弟弟的跟当哥哥的何其相像?若不是娶了个姓司马的女子,如何专城而居?”

  窦并是关西人,而且是大族出身,前途远大,自然可以嘲讽同样是关陇人的郡守柳业重,李亭文是河北人、周为式是江东人,却不好接口,何况说到底,此时发泄本身毫无意义。

  “他不来,我们自专,万事我自往东都来讲!”发泄完毕,窦并到底是拿出了关陇子弟的底色,咬牙来对。“李兄,你来说,你原本计划是如何?”

  “能有什么计划?”李亭文苦笑。“无外乎是抢先行动,先将徐大郎、翟氏兄弟和黄俊汉四个首领一并拿下,扬汤止沸罢了。”

  “你去拿谁?”窦并追问不及。“我去拿谁?”

  “我带靖安台的人去拿翟氏兄弟中的翟宽,你去拿徐大郎……徐大郎那里,必须要用兵,只有你能去。”李亭文继续来言。“事成之后,你去维护城防……而周郡丞,你的任务极重,你要先去召集郡吏,以秋粮上计的名义做拖延,然后我与窦都尉才能出动,等到我拿下翟宽,再去找你,才能依次拿下翟谦和黄俊汉。”

  “也只有如此了!”窦并豁然起身。“难道要学柳业重那厮坐以待毙?”

  李亭文也默然起身,和窦并一起望向了郡丞周为式。

  后者苦笑一声,也只好扔了桂花糕站起来。

  窦并见状便要动身。

  “且住。”李亭文忽然喊住了对方。“窦都尉……酒都拿来了,喝一杯吧!”

  窦并闻言,也是瞬间怔住,却又严肃起来,亲自割开封泥,抱起酒坛来做斟酒,斟酒完毕,三人各自在案后席旁举杯,本该说些豪迈之语,却一时相顾无言。

  最后,还是窦都尉左右环顾,感慨一时:“废话不多说,窦某今年三十,两位一个长我五岁,一个长我七岁……我在这里下个诺,此番若能熬过去,我窦某人必事两位为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说着,奋力低头饮下一杯酒,摔下酒杯直接去了,其余二人也赶紧喝下酒水,随之匆匆出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