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不说这个事情了。”李枢叹气道。“终究不想臧否故人,不过此事,加上后来的流亡生活……这个你就更该懂了……有时候就觉得,自己这样的才能,难道一辈子就要这么废掉了吗?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还要忍气吞声。”

  “我自然晓得,而且我知道,你肯定比我难熬十倍。”杜才干也翻身做了起来,就在黑夜中拽住了对方双手,言辞恳切认真。“因为你才能胜我十倍,出身高我十倍,更兼有杨公之败的谋主不用之恨!”

  “所以,我便有了自主之心。”李枢继续认真来言。“总觉得还是要拼了命做出一些事情来,而且这个性命不能轻易交给他人!”

  “那就是要自立了?”杜才干认真来问。

  “真不是……”李枢缓缓摇头。“真没想到那一步……因为造反中自立,不就是要称孤道寡,去争龙夺位吗?我数月前还是个逃亡之人,如何能一下子便想到这一步?说到底,不过是有这个不愿意居人之下的心绪,然后要看局势,要看能不能遇到折服我的人。”

  “我懂了。”杜才干握着对方手,压低声音以对。“现在局势还不到那份上,这是很明显的……另一个事情其实也很明显,但我不免还要问一问你,张三郎果真不能折服你?哪里不足?”

  “出身太低了,不是一般的低,是太低了,不要说跟我比,跟其他人比都显得低。”李枢有一说一。“而且太年轻了,我这个年纪,要我来向他纳头便拜吗?至于才能,固然出众,甚至极为出众,可到了眼下,也最多说他是个南衙之才,是一个更年轻的张相公……但军略呢?修为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豆子岗那一战不是他打的,是李家四郎,蒲台军也是他从李家四郎手里借来的;至于修为,眼下不过是任督二脉俱开,直指凝丹而已,连我都不如……能让人从修为上服气的人本就不多,天底下无外乎是司马二龙与白三娘两个……他还远远不足。”

  “是这个道理。”杜才干认真以对。“除非他能娶了白三娘,并将李四郎给收入羽翼,自然所向无敌……但何其难呢?”

  “真要是娶了白三娘,是他做主还是白三娘做主?或者说是白三娘做主还是英国公做主?”李枢失笑摇头道。“真要是李四郎入伙,为何不是出身更高、军略出众、年龄得当的李四郎为主?”

  “这倒也是。”杜才干也笑。

  二人笑完,李枢方才认真来讲:“眼下说这些还早,我是经历过一次的人,他眼瞅着是个有大局心思的人,双方都该晓得,所谓夹大河济水,贯穿东境这个事情一日不成,争权夺利,便显得可笑。甚至更一步,便是到了那一步,也该小心翼翼……因为我们按此方略,真正来作战的人都是东境河北人,最多加上江淮之众……两个外地人想要争权,外面大魏不倒,西面关陇没有内讧,内里没有极大权威,争这个不是自寻死路吗?”

  杜才干想了一想,也是点头,却还是不甘心:“那有没有竭诚团结,不闹纷争解决事情的法门呢?我虽被此人晃了一下,但还是要说,此人才干委实难得,欲成大事,人才为上。”

  “我倒是乐意。”李枢笑道。“但就怕他心里也不服,也是一个只能‘以我为主’的人……”言至此处,这位左翼大龙头复又正色起来。“咱们天天说咱们是经历了一回,所以心如铁石。其实仔细想想,人家不也是吗?二征东夷,一个人背着一具尸首回来,我当时便该晓得,人家是带了大决心回来的!”

  杜才干重重颔首,却不免叹了口气。

  “且等等吧,时日早着呢!”李枢想了一想,也只好撒手躺下,然后翻了个身。“往后许长一段时间,都还是要精诚合作的,最起码从今日后得服人家统揽后方的本事……倒是魏道士,这么早上蹿下跳,只以为我和张龙头要中计,不免失了格局。”

  杜才干也躺了下来,倒是依旧有些见解:“魏道士也是有本事的,只是差了这么几回‘经历’……”

  李枢只是应了一声,便不再言语了。

  就这样,二人稍得言语,并做开解,解了一点心思,却是一夜无言,难得坦然酣睡到了天明。

  但也就是如此了,毕竟翌日一早他们还要为分兵做准备,所以早早起来,巡视营寨,监督早饭,吃完以后,便准备让王五郎与单大郎动身南下了。

  而也就是此时,城内忽然来人了。

  “张龙头怎么看?”大帐内,李枢扭头来问身侧张行,言辞坦然。

  “一面继续收拾东西,准备出行,一面就在中军大帐见一见使者便是。”张行脱口而对。“两不耽误是一说,关键是不能给城里那些人还能拖延时间的错觉。”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枢当即答应,便立即吩咐了下去。

  俄而片刻,一名佩剑高冠的锦衣中年人便堂而皇之入了大帐……见到来人,帐内许多人都目瞪口呆,尚怀志更是直接惊愕站起,复又黯然坐回。

  “本官便是济阴郡守宋昌,尔等多是本郡户籍,算是我的子民,当唤我一声郡君,郡君来此,尔等为何不拜啊?”来人,也就是宋昌昂然四顾,摊手以对。

  此言既出,单大郎和王五郎还有尚怀志等数人居然都犹豫站起,作势要行礼……当然,在瞥了一眼上手两位龙头后,这几人还是立即反应过来,重新坐回。

  单大郎更是板直腰杆,就势出言:“如今我义军优势尽握,阁下既然亲身过来,便也是晓得了轻重,何必还要逞口舌之利呢?有什么话速速说来,我们听着便是。”

  “你是谁?”宋昌冷冷反问。

  “单通海。”面对上个月还算自己“君”的人,单大郎到底是有些心虚。

  “没听过,想来是土豪之流,上不得台面。”宋昌冷笑一声,左右来问。“哪个是李枢,哪个是张行?我只与这二人说话。”

  单大郎瞬间面色通红,当场握住佩刀,却不料尚怀志抢先一步站起身来,挡在了二人之间,而且后者还顺势与宋昌做了介绍:

  “宋郡君……前面年长的这位是李枢李公,右面年轻的那位自然是张行张公。”

  “背主卖城之人,谁与你‘郡君’。”宋昌复又对面皮发紧的尚怀志冷笑一声,这才看向了上面两人。“你二人,谁是主帅,谁与我谈?”

  李枢看了一眼张行,再来看宋昌:“宋太守,我经历过杨慎之乱,张龙头二征东夷孤身负尸而归,我二人剪除暴魏安定天下之心不可动摇,你这种挑拨的小伎俩真的不要再用,用了徒惹人笑……你只说,此来何意?是要答应昨晚的条件,受我等礼送,安然让城离去吗?”

  宋昌沉默了一下,然后正色来言:“为一郡太守,为天子守地,怎么能自欺欺人,求什么礼送出境呢?”

  “那便是不同意了?”张行明显不耐,是真的有些不耐。“不同意便不同意,天子视天下为儿戏,他的罪过,我这个伏龙卫前常检能在这里说三天都说不完,为天子守地之论,何其可笑?你倒是为朝廷守地,为皇叔守地,都还说得通。”

  “那便是为朝廷守地。”宋昌顿了一下,依旧正色。“无所谓的……反正受命专城至此,守地之责,不曾更改,弃地而降便是弃地而降,如何自欺欺人,说什么礼送?”

  “说得好。”张行这才叹气,继而戏谑。“所以,便是不同意方略了?那你今日来是图什么?”

  “也不是不同意。”宋昌扶剑相顾左右。“既然你们兵力充足,足可从容攻城略地,隔阂援兵,再这么下去,迟早要玉石俱焚……甚至城内也要生乱,到时候徒生祸事。”雄、单、王、尚几人还在疑惑,毕竟都没见过这种事情,但张行与李枢,以及那几位文士出身的头领反而有些醒悟,却不免面面相觑起来。

  “所以是要如何?”张行明知故问。

  “来让尔等看看什么是忠臣!”宋昌直接缓缓拔剑,引得雄伯南在内许多人一起警醒,却随着下一句话旋即色变。“我来一死报朝廷,而你们既得我性命,便该赦满城老小,并许几位忠臣从容离境……”

  “满城老小本来就是我们的兄弟手足,是被你钳制住的,我们自去解救,哪里要你来拿命还?”张行坐在那里,言语愈发不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自家出身不高,比不得人家柳太守从容,所以担忧弃城后会被朝廷治罪全族,所以干脆一死以换全家安稳,谁不晓得这个道理?只是不晓得。为何死前反来恶心大度的我们?朝廷暴虐,你不敢吭声,我们义军大度,便活该被你拿剑指着吗?”

  其他人也都醒悟,纷纷呵斥……当然,张行肯定是有在混淆视听,因为这年头虽然忠臣少了点、尴尬了点,但白帝爷以来,君权日重,讲究一个忠字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能说人家只是为了家人免罪,丝毫没存着忠心报国的心思。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昌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没震慑到这些人,更没想到有这么一论的反激效果,一时面色通红,气愤无比,半日方才放声来对:“忠臣之血,清浊自知!尔等亲眼看一看便是!”

  说着,再不犹豫,直接往脖子上一抹,一时血溅三尺,赤珠飞射,落在了许多人的身上。

  大帐内,陡然安静了下来。

  倒是张行,片刻后第一个站起身来,而其人抹了抹脸上的血滴,心中稍微泛起了一丝异样,但很快还是笑了出来,并环顾四面:

  “忠臣之血,确实是清了一些!那么想来咱们这些举义之士,将来死于刀斧之下时,血水必定比他更清澈!济阴大局已定,诸位谁去接手城防?”

  PS:大家晚安

第二十五章 振臂行 (8)

  十月初十中午,济阴郡郡治济阴城开城。

  在这之前,宋昌的儿子宋义护送着自己的祖母、母亲,以及父亲的尸首离开了城池,放弃回家或者叙职转而去奔丧的,还有定陶令刘贲。据说与狼狈逃窜的郡丞以及驻地黑绶不同,这两人发誓,待到将宋老夫人和宋夫人安稳送归祖籍,然后葬了宋太守,必要血书朝廷请战,届时再行投军,再来报仇。

  这就是典型的忠臣孝子了。

  平心而论,很少见了,尤其是大唐衣冠南渡后,最近几百年,基本上都是讲一个谁比谁更没下限,而且很有些兵强马壮者为上的意味,道德沦丧、统制混乱、伦理失序。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心思定,人心思统。

  想一想大魏两代皇帝,把关陇之外的老百姓糟蹋成这样还能撑几十年,所为何也?无外乎是一个一统四海的说法太让人觉得天命所归了。

  故此,这番场景也颇让雄伯南以下的几位大头领、头领感慨一二。只不过,等到入城以后,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就被正经事给转开了。

  且说,一直到这个时候,外面的义军才晓得宋昌出城根本是迫不得已……甚至可以说,昨日邴元正、杨得方等头领近乎自大的猜测并不为过,因为城内本地出身的郡卒委实是不可能为郡守卖命的。

  大魏朝廷不把东齐故地老百姓的命当回事难道是假的?

  一亩地当两亩地来征收田赋,一户人强行拆成三户人收税难道不是官府干的?

  宋昌堂堂太守,当日居然要用计才能通过一些中层军官夺回部分郡卒,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刘贲的弃城,停留在小股部队的战术应用,也多因为如此。

  而当义军援军大至,士气大振后,城内从郡卒到豪强到基层郡吏就都指挥不动,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这反过来似乎更加映衬了之前房氏兄弟托大的可笑……原本他们只要什么都不做,直接坐视尚怀志戴着黄花掀起兵变即可,却硬生生在这里耗费了义军最宝贵的几日时间。

  转回眼前,入城后,李枢和张行各存默契,李枢自去调度统合部队,准备明日一早,立即去扫荡剩余四城,而张行却又开始了他那一套自行其是:

  放粮,府库打开,根据仓储定下一半的粮,按照人口统计,算出每人大约得粮数量,然后公开在城内、城外各处放粮,救济百姓。

  赏钱,府库内的钱帛取出两成,作为城外义军的赏赐……不过这次李枢和几个头领在这里,张行倒是省事了,只将钱帛一划,便不再理会。

  然后自然还有烧债、建立分舵、招募定额新军,也算是张龙头的善后几锥子了。

  所谓有效没效,先扎上几锥子再说。

  当然,事情跟事情不一样,有些事情,是可以熟门熟路按部就班的,有些东西不是自己可以擅自处置的,比如说眼下在济阴建立分舵,就有一个说法和一个问题。

  “分舵的事情,李公有没有什么想法?”傍晚时分,忙碌了一下午的张行从仓储那里处带着几名协助的头领回转,立即来郡府见李枢,并当着正在与对方协商进军路线头领之面,毫不避讳的问了一个敏感问题。

  “我没有,咱们早说了,我攻你守,我东你西,济阴这里的事情,张龙头自行处置便可。”李枢毫无意外的又一次展示了大度与信任。

  而这种大度与信任,却又总让下面的大头领、头领们感到意外和诧异,进而浮想联翩……这其中,有人自然是一万个不信,只觉得这两个外地人演的真像;有人却是已经渐渐服气,觉得这两位委实是做大事的人。

  当然,回到眼前,李龙头说的好听,张龙头却根本没法自行处置这件事情。

  “那我直说了。”张行也不客气,只看着座中一名神色暗淡之人,继续言到。“虽说我是龙头,可帮里素来讲究一个上下一体、顾情顾义,譬如地方分舵,便要讲一个籍贯、经历、功勋的粘连……那么按照此论,尚头领怎么说?是要与大头领还是头领?若是与头领,这济阴城分舵的正位必然是他,可若是大头领,自然要出去领兵,就不好兼着这个舵主了……这事要不要咱们二人与几位大头领闭门以作讨论?”

  李枢看了一眼尴尬起身的尚怀志,又看向了另外一只耷拉着头的另外两人,也就是被“解救”出来的房氏兄弟了,如何不晓得对方意思?

  什么时候,人事都是最麻烦和最根本的问题,你是不是真的团结,是不是真的大度与信任,终究得看这个。

  而现在,尚怀志如何,倒似乎有些无谓,因为他委实已经威信扫地,而且功勋不足,关键是既然要讨论这个事情,那么房氏兄弟又该如何呢?

  “确实,马上就要大举东进了,有些事情总要给说法的。”一念至此,李枢竟是满口答应。

  “那请雄天王与单、王、房四位大头领留下,其余人出去到院中稍候,我们在此稍作商议。”张行干脆摆手。“事情很简单,片刻便可。”

  众头领旋即肃然,文武左右的十余人,包括算是当事人的房氏兄弟中的房彦释,以及尚怀志也都没有资格留下,直接就去了外面院子里等候。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站在院子里的时候,堂上的言语他们居然听的一清二楚。

  这是一场允许他们旁听,但不许发言的人事会议。

  “我以为尚头领固然有些偏差,但事出有因,宋昌父子逆势而为是一说,彼时房大头领在此,事情到底是谁做主,谁信了宋昌的花言巧语,才是关键……”

  上来第一句话,便让外面的人精神一震——这张三爷是不装了啊!

  “此事……”

  “此事要不要寻人对质一下,省得人多口杂,不能议论真切?”

  “不用了,此事确系我轻信了宋昌,以至于坏了局势,与尚头领、我弟彦释无关。”

  无论如何,都还是个敢作敢当的……外面的人不免对房家兄弟中大房房彦朗稍微提高了评价,同时看向了房彦释与尚怀志二人,但后二者只是肃立,然后盯着被一排甲士完全遮拦住的大堂大门发愣。

  “若是这般,我有个意见,左翼大头领房彦朗当去大头领之位,而尚怀志尚头领可以以济阴郡卒反正之功补入左翼,为大头领。李公、雄天王,还有单大头领与五郎,诸位以为如何?”

  院内竖着耳朵去听的众人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过,但此刻还是给人一种陡然安静的感觉,因为谁也没想到张龙头会这般干脆,甚至称得上是单刀直入。

  便是虚掩了门的堂上,又何尝不是这般气氛呢?

  “我以为……尚头领可以做大头领,但房大头领却没必要……”

  “雄天王!我们是要造反的!有赏必有罚,能上必能下……如果指望着一团和气来做事,便是进巨野泽的梁山聚义,都撑不住局面!上山也是要吃饭的!”

  “我同意张三爷所言!”

  李龙头居然直接同意了?在张龙头的尖锐而直接的攻势下同意了!院中不少人大为失望,堂上似乎也有人有些失望。

  “我也同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