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230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已经淋了五六日雨水,眼睁睁看着手中部队从简单撤退演变成不受控崩溃的东线头领们纷纷愕然,半信半疑,而西线首领们则明显为之一振。

  “其次。”张行复又以手指向南边。“我们只要合兵一处,是有足够兵力和实力打败张须果的……西线这里的两万余生力军就在离狐,而且还有充足的军械、军粮补给,砀山的部队也能赶来,只要大军向南汇合,就会立即有四五万大军,我们就在那里整备妥当,布置阵地,然后把追击的敌军吸引过去,以逸待劳,一定能胜。”

  听到这里,周围气氛更加振作一些,但也有人似乎是想说什么。

  而张行根本不作理会,只是回头来看徐世英:“徐大头领,你是离狐人,你心里有没有作战的具体想法?战场和战术,随便说一个。”

  徐世英在雨中抿了下嘴,只是沉吟片刻,便坦然来言:“历山西面有片地方,一到这季节就容易成泥沼,我们可以把他们引到历山和那片泥沼中间,在那里构筑阵地,拦住他们,然后再派遣精兵从泥沼中的小路穿过去堵住他们来路,接着只要坚持住,他们肯定会控制不住往泥沼中走,然后自行溃散……大胜就是我们的了。”

  张行立即点头,然后环顾左右:“你们听到了没有?”

  周围颇多人意动,但还是有人麻木不动。

  而张行也继续来讲:“我知道,即便如此,你们还是担心我所言虚妄,担心会败,但你们想过没有,若不打这一仗,坐视部队崩溃,坐等官军来围剿,我们难道会有好果子吃?我们这些有修为的人,还能逃散,可是诸位大头领、头领,颇有些人是本地出身,难道要坐视官军过来,蹂躏家乡?你们知不知道韩引弓的部队入城必做劫掠,杀良冒功、强暴妇女?何况咱们本就是正经的反贼呢?”

  “那便打嘛!”出乎意料,片刻的沉默过后,居然是单通海第一个呼应。“只是张大龙头,现在不是我们不想听你调遣,而是军队已经不受控制了,家乡子弟兵都不听我们言语了,就是借着一股劲顺着官道往西走,拉都拉不住……要不咱们一起去濮阳?”

  “去濮阳不是不行,但能去离狐还是要尽量去离狐。”张行有一说一。“因为我们是倾巢而出打这一仗,一旦被韩引弓发现济阴空虚,或者吸引到屈突达的注意力,很可能会一败涂地……而且便是打赢了,也要迅速折回南线去防守韩引弓,所以,战场选择还是离狐更好。”

  “总得试一试。”徐世英也趁势开口。“我们本为此事而来,看看咱们能不能一起努力,把人拽到离狐去,只要拽到离狐,就地休整,得到补充,然后再就地作战,便顺理成章了。”

  “那就要看张大龙头你这张嘴到底有多厉害了。”单通海瞥了眼徐世英,一声叹气。“士卒可不像我们这些头领懂的那么多厉害,你一说,我们虽然心中畏怯,但还是晓得应该搏一搏的……”

  “其实未必是底层士卒的事情,他们只是太累。”李枢忽然插嘴。“张龙头,据我看来,反而是那些伍长、什长、伙长,乃至于队将,他们不光是累,更是没了心气,不想再作战……这才全军失序的,若是能把他们拉起来,整个军队说不定也能拉起来,转向离狐。”

  你不是很懂吗?为什么一开始不管?

  张行心中无语,面上却只是点点头。

  话说,张行心知肚明,便是眼下李枢和这些头领们答应的很利索,可实际上,从上到下,也都还是有些沮丧和无力。

  而张行的真正倚仗和法宝,从来都是他在这留守大半年里对这两个郡的保护,以及在本地的组织建设,还有一些正确策略与出击带来的物资积存……那些被从魏玄定从济阴城内运来的粮食、军械、燃料,以及轻易动员起来的两万多部队,还有那些两郡内部畅通无阻突破了雨水天气的后勤输送通道,才是真正决定这一战胜负的东西,也是真正能让东线败军迅速恢复信心的东西。

  但是问题在于,现在的局面已经糟糕到你不来把人拉走,他们的高层就会直接散伙,部队就会失控的地步了。这个时候,你说我有那些东西,徐世英他们也能作证说有,不亲眼见到,谁会信呢?

  谁都知道热粥和胜利的希望更有效,但时间过于仓促,局势过于急迫,只能先耍嘴皮子,让这些人看看他的“嘴有多厉害”了。

  一念至此,张行继续拉着李枢的手向周边人认真来问:“眼下哪里的部队最多?”

  “三里外的那个村子里。”王叔勇终于得到机会,不等李枢开口便伸手一指。

  张行放眼望去,只见下午的细雨中,远处的村庄头顶云雾缭绕,但却没有过多嘈杂声,考虑到东线部队的数量,几乎可以想见彼处人员堆积却又死气沉沉之态。

  “走。”

  张行终于松手,然后翻身上了黄骠马。“咱们一起过去,把沿途所见的尸首和病员给聚集起来,病员先放在村子里好生照顾,然后送往离狐,尸首就在村子边上妥善放置好,准备挖坑下葬,再尽力把那些基层军官叫来……能做到吧?”

  这当然能做到,但是确定有用吗?

  东线的首领们,包括王叔勇在内,明显有些迟疑,而西线的首领们,包括徐世英在内,却都毫无表情,只是应声而已。

  李枢看着这一幕,眼皮忽的一跳。

  但还没完。

  且说,对于修行者和生力军来说,单纯运送伤病员、搬运尸首和挖坑这种纯粹的体力活不要太简单,只是寻找尸首有些麻烦,因为你很难区分在雨中睡着的人、昏迷的人和死的人。

  故此,一行人很快就将几十个伤病员汇集了起来,然后又将一个大坑给挖好,反而是尸首汇集比较缓慢。

  至于这个唤作黄庄的小村落,早已经密布军士,却在之前挖坑时只在细雨中冷眼看着这一幕不说话。不过,当尸首渐渐增多,他们也渐渐意识到是要干什么的时候,却还是忍不住缓缓爬起来,往这个村庄的边缘汇集——生老病死,即便是再累再麻木,面对着最终归宿的入土,也终究不能做到无动于衷。

  最起码,总该想知道,死的人里面有没有自己的乡邻故旧吧?

  与此同时,如徐世英、王叔勇、翟谦、尚怀志之类的人,虽然态度各自不同,可是在挖完坑后,都还是尽量给了张行面子,努力去将村庄里的基层军官们纷纷喊来。

  便是单通海,干站了一会后,也终于去帮忙了。

  故此,放入尸首的大坑旁,很快就聚集起了密密麻麻的人,这些人,因为雨水冲刷,似乎称不上脏污,但普遍性丢盔弃甲,跟全副甲胄外面还套了一件丝绸披风的西线骨干相比,明显少了一点生气和鲜活。

  不过,这两拨人外加那些头领们聚在一起,在细雨中看着这些尸首,却又不分彼此,一时有些物伤其类,心生哀恸起来,继而甚至有些哭泣声若隐若现。

  而就在气氛似乎要导向哀兵之态的时候,张行和贾越抬着另一具尸体抵达了。

  他将尸首小心运到坑中,认真摆好,然后听着哭声,面色不变,心中却情知不能再等,而出了尸坑以后,更是稍微环顾四面,便忽然越众往一个方向走去。

  周围人无论如何都晓得这是张大龙头,也都纷纷避开,只用或麻木或期待或审视的目光看着这位穿着甲胄、披着丝绸披风的人穿过细细的雨线,走到尽头,然后踩着一个早已经湿透的柴火垛,轻易跳到了村庄边缘一家农户低矮的侧屋屋顶上。

  来到这里,张行居高临下看了一圈,下方渐渐安静,而只是稍微沉默了一会,他便扶着惊龙剑严肃开口,乃是用了真气加持,声音宏亮一时,震于村野:

  “诸位,人总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我看一本小说里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红山,或轻于鸿毛。’为大义而死,为乡里百姓抵抗暴魏官府而死,不管是怎么死的,都比真龙所化的红山还重;替官军卖力,替欺压百姓的大魏官府去死,就比大雁的一根毛还轻。今天我们要安葬的这些袍泽,就是为东境百姓抵抗暴魏官府而死的,他们的死,是比红山还要重的!”

  细雨中,有人打了个激灵,有人依旧麻木,还有人觉得,跳到屋顶上的这个人说话有些啰嗦。甚至,有些人心中冷笑了一下,完全不以为然。

  但依然有一部分人稍微咽了下口水,然后严肃了许多,而严肃是会传染的。

  具体到整个雨幕下的场景,就是整体上忽然骚动了一下,接着忽然又安静了许多。

  “我知道,一定有人想说,你满口大义,只是想哄我们去死,是不是大义,难道是你空口白牙说了算吗?你是至尊下凡吗?”张行环顾下方,声音依旧宏亮清晰。“我当然不是至尊下凡……但是大义在我们,这难道不是天下人公知的事情吗?难道不是至尊也该承认的事情吗?

  “大魏朝廷一亩地征两亩的税,老百姓穷的吃土,这不是苛政?徭役不断,三征东夷,死伤无数,每家每户都有认识的人一去不回,这不是暴虐无度?而我们黜龙帮起兵抗击暴魏,救民于水火!难道不是大义所在?若是真有哪个至尊敢说大义不在我们,那他也不配再列位至尊了!”

  这时候一道闪电划过,张行趁机歇了一口气,数个呼吸后,雷声如约轰隆隆作响,很多被张行言语吸引的人也都被雷鸣惊醒,一时抬头去看并不算乌云密布的头顶。

  雷鸣之后,雨水渐渐有些发急,这位大龙头继续来言,却言简意赅:

  “诸位,你们告诉我,这些为了将东面几个州郡从暴魏手下解救出来,而披甲执锐,离家出征,最后因为跟官军作战,死在这里的这些兄弟,是不是了不起?是不是一死重于红山?!”

  这一次,骚动声小了很多。

  有趣的是,不光是这些小首领,很多原本在路上相会,并没有太多认可姿态的头领,此时反而如白有思一般,看着这位西线大龙头目光灼灼起来。

  有的时候,就是需要有人简简单单的告诉你,你做的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事情,其实都是对的,你的那些付出和牺牲,都是了不起的。

  “暴魏必亡,抗魏者自生大义!”张行举起一根手指,言语如陈述着某种简单事实一般肯定。“咱们这次东征,虽败犹荣,官军虽胜,也迟早要遭覆灭!”

  接着,他的言语复又变得诚恳起来:

  “而诸位,也请务必听我一言,我真的在南面离狐给大家准备了足够用的粮食、木炭、帐篷、武器,只是甲胄少了一些,需要诸位尽量自己带上……须知道,甲胄是很宝贵的……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有至尊在上,有铠甲在胸,有大义在前,这时候只要迈开双腿,去取功勋,便能公私两便,得偿所愿,那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诸位兄弟,咱们一起把这些一死重于红山的兄弟给埋了,然后擐甲在身,就随我走吧!”

  听到这里,别人不知道,就在柴火垛旁边的李枢莫名一个哆嗦,好像也被雨淋病了一般。

  PS:说来惊悚……《黜龙》两万均了……

第六十五章 列阵行(1)

  黜龙帮的东线部队撤到了离狐。

  事实证明,只要说服了一部分基层骨干,带动了一部分核心部队转向,那半失控的整支大军也会随之转向。

  至于把队伍拉到离狐以后,起作用的就不再是某人的一张嘴了,而是几万张嘴——没有什么比雨水季节中长途跋涉后的一碗热汤、一张热饼更能安抚人心。

  而如果还能有干燥的帐篷、大棚下共享的火源那就更妙了。

  但是很可惜,张行和他的黜龙帮西线留守组织没有那个本事继续为所有人提供一份泡脚的热水。或者说真要是能到那份上,大魏心腹逆贼张老三就不至于被人逼到绝境了。

  他敢主动出击,先带两万兵去打徐州。

  精神状态逆转的,当然也不只是这些士兵,那些疲惫不堪的头领们同样有些逆转,但还不够,因为张行明显是铁了心要打仗,而他们之所以狼狈不堪,就是在东郡门户甄城的时候,忽然听到朝廷官军已经出动的消息,这才继续后撤。

  换言之,这一仗说来就来。

  而这种情况下,就好像魏玄定之前说的那样,必须要说服所有人,而且得尽快。

  “兵力上来说,我们现在有四万大军……而且还可能有五千援兵,我已经派人去芒砀山,让王振即刻北上了。”一间较大的帐篷里,火炉旁的桌案上,张行立在一旁,正对着地图放嘴炮,不过是比较诚恳的嘴炮,而他身侧,赫然是站的满满腾腾,以至于塞满了帐篷的黜龙帮头领以及其他算是帮众中核心的人物。“而敌军呢?敌军有多少?你们肯定比我清楚。”

  “张须果拢共有三万人。”

  大头领单通海的态度很有意思,理论上他是诸位大头领中论政治立场对张行最抵触的一个,但这不耽误他是最想打这一仗的人。“但当初他能出动到郓城的,也最多两万,来追我的兵马还要更少,算他顶天,两万人来。”

  “那就是四万或者四万五打两万。”张行伸出四根手指,朝周围人比划了一下。“优势在我。”

  这是句天大的实话,没人反驳。

  “而论士气,等接战时,我们必然已经休整妥当,甚至可能会有坚固阵地,他们却远道而来,被雨水和泥泞折腾的疲敝不堪,就像咱们现在的一半士卒一样……所以优势依然在我。”张行继续言之凿凿。“还有战场,我们是本土作战,战场的地理环境,我们的将领、士卒肯定更清楚,他们肯定是一无所知……我的意思是,事情已经来不及,就拿徐世英的那个计划做根本,大约缝缝补补是可以的,待会徐世英要和单通海、夏侯宁远、梁嘉定几位本地的头领一起去做验证,大约不差就行,不指望尽善尽美。”

  徐世英当即应声,单通海也带着两个手下将领一起咬牙点头。

  后者是真想打。

  “其他的后勤准备,我就不说了。”话到这里,张行顺势将比出来的手指伸手一摊。“依然是我们占优……若是他们能远道而来后勤依然胜过我们,输了也就任了……所以,这一仗,若是再加上倚天剑白女侠至此,高手上咱们明显胜出一筹,我们其实有五胜,他们有五败,没理由不打。”

  帐篷里一时安静下来,但呼吸声却普遍性比较粗重,再加上汗液和雨水混杂的特有酸臭味,热油汤和饼子的香味,以及众人不停的在门内白有思和桌前张行的目光转换,气氛其实有些古怪,古怪中还带着一点点不安和躁动。

  说人话就是,大家无论是东线撤退下来的头领们还是西线留守的头领们,总体而言,还是有些生怯,有些人是被打怕了,有些人是没有军事经验,但总归是有些畏怯。这些人,面对着张行的五胜五败什么的,本能觉得那里不对,却又怎么想都无法驳斥。

  还有些人,是确实想到了一些关键的破绽,却不敢轻易开口反驳。

  可是不反驳,就要打仗了,四万人对两三万人的大仗,要血流成河的。

  “可是张龙头。”一名甲胄外有披风的中年人,看样子应该是之前白衣骑士中的一员,也就是后期加入的所谓护法了,就在门内距离帐篷中心比较远的地方哆嗦着嘴认真来问。“我只问一件事,若是韩引弓来援怎么办?韩引弓现在就在砀县和下邑那里,芒砀山的王头领能来,他也就能来……他来了,战力逆转,几胜几败还有用吗?”

  闷热的帐篷内陡然散开了一口气,继而嗡嗡作响。

  张行不慌不忙,等声音平稳下来方才看向那人,然而,他满肚子话,此时却有些卡壳,因为他不知道对方该如何称呼。

  “是沈护法吗?”就在这时,今日一直很沉默的黜龙帮首席魏玄定忽然捻须来笑。“我记得你当日在汴水,勇武非常,张龙头还跟我说,你是个大大的好汉,一定要做提拔!只是这次咱们这般匆忙,刚一回来就遇到这事,许多事都来不及!”

  说着,魏玄定复又在其他人惊疑的目光中来看张行:“龙头,这是上次你点着战功表格问的沈庆沈护法,他是成武人,家中颇富,人口也多。”

  张行心下了然,立即便要言语。

  当然,那中年人回过神来,大概是没想到魏玄定居然知道自己,也赶紧抢先俯首:“魏首席、张龙头,我不是怕死,而是……”

  “我知道。”张行立即做答。“如果韩引弓真的来了,家中便再难顾及,这是人之常情……”

  “什么人之常情,还不是计较家财妻小,贪生怕死?这算什么好汉?”不待张行说完,人群中便忽然有人忍耐不住,放声嘲笑,并引来附和。

  当然,也引来了魏玄定和几个懂得局势的大头领怒目而对,却偏偏没什么好法子驳斥。

  这就是草莽江湖出身跟这种良家出身人的对立了,黜龙帮一开始创立的时候,便带着强烈的江湖色彩,然后一直影响到现在这也是良家子一开始不愿意掺和进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也怕死!”张行怔了一怔,立即扬声打断笑声。“而且,沈护法问的很好……我们必须要说清楚,韩引弓若来,我们怎么办?不说人之常情,从军事上也要说清楚的。”

  听到这话,那位沈护法来不及愤懑回头,便重新拱手行礼,周围人也都安静下来。

  而张行也毫不犹豫给出了答案:“我明白的说清楚……韩引弓要来,全军而来,自己亲自来,抢在我们开战前就来,跟张须果汇合在一起来,那我们只有一个退路,就是不要打这一仗了,赶紧散开……愿意走的跟我们去河北,从濮阳逃走;不愿意走的,扔下披风,藏起甲胄,拎着刀子保护好自己的家人,省得他们落得砀县百姓那个地步。”

  这番话的冲击性极大,覆盖范围也极大,东线的人是震惊中带着惶恐,西线的人惶恐中带着震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很快就回复了正常,毕竟,他们下午的时候还在溃军里,还准备到濮阳后就这么干呢。

  “张龙头,何至于此?”依然有人惴惴不安来问,乃是根基俱在东郡东侧的翟氏兄弟里的翟宽,他身侧,翟谦、黄俊汉也都类似表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2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0/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