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张行见状,愈发顺着之前跟对方玩笑那般来应对,所谓心中暗骂了无数声,面上只是肃然吩咐,甚至有些成竹在胸之态:“我就知道,无论是司马正的随行亲兵,还是淮右盟的小股援兵,都大约只是如此,而芒砀山的部队不可能从东南面来……时间紧迫,贾越你亲自去东南面找黄俊汉一起应对,若是敌,就趁其不备吃下对方,若是友,就速速引来参战。”

  贾越只是一拱手,然后一挥手,便率领周边数百精锐部众,匆匆而动。

  众人眼见如此,也只能感慨张行指挥若定,反而士气稍振。

  殊不知,虽只是一场虚惊,但张三郎却早分不清手心是雨水还是汗水了。

  一刻钟后,前方张须果本部参战。

  两刻钟后,牛达和尚怀志开始后撤,但张须果部撕咬非常凶狠,两部后撤过程中损失明显超过预期。

  无论如何,打到现在,双方都可以肯定的是,张须果和鱼白枚所部齐郡子弟兵主力部分,战斗力都是明显稍高于黜龙军的,野战中,也基本上都齐郡子弟兵更胜一筹。

  这让将台上观战的诸人不免一波三折,气势稍馁。

  而很快,贾越便带着远超之前自己带走的部众匆匆折返——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好消息,滞留在最北线的淮右盟势力终究没有坐视不动,原本就在汴水沿线活动王雄诞和马平儿在意识到芒砀山和砀县齐齐一空后,一面请示杜破阵,一面匆匆集合了当地的淮右盟部众,北上来援。

  这意味着,黜龙军多少多了一点战力。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还带来了一个既模糊又确定的情报,那就是芒砀山的兵马到底是出动了,虽然王雄诞和马平儿根本不清楚那支部队到底去了哪里,但似乎可以认为韩引弓部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对济阴造成实质伤害。

  士气再振,最起码将台上这些将领,士气再振。

  不过,张行本人倒是没那么乐观——有些话和有些事只有他自己方便知道,不说别的,司马正在此,谁知道王振引芒砀山盗匪北上是被谁招来的?

  闲话少提,转回战场,算是成功救下了属下鱼白枚,继而合兵一处的张须果,终于开始直面徐大郎统筹,包括了王叔勇、牛达、尚怀志、翟宽、黄俊汉、夏侯宁远、梁嘉定在内的数里宽的军阵防线。

  但面对着这么一个数里宽,却又有壕沟、栅栏、土垒做支应的防线,张大总管明显有些犹豫了。

  他想撤兵。

  甭管张行怎么想,事实上就是,他的这些工事做得过了头,最起码让这位关西老革张须果心中稍起畏怯。

  可是,就在张总管下令全军回头之后,黜龙军毫不迟疑,复又从阵中跃出,主动反扑过来。

  “就在这儿打败他们!击垮他们!”鱼白枚情知不能善了,干脆发了狠。“总管,咱们兵强,我来当后,只要这些贼厮敢出工事,就在此处弄死他们!然后再撤何妨!”

  这个对策,当然没问题。

  但是,张须果已经意识到,击溃对方也没有用,对方太容易借着工事在后方重整了。

  而想要造杀伤……因为下雨,远程打击大受挫折,就凭这些披甲武士们的肉搏,委实也有点难。可是难道要不作战?是对方缠着自己好不好?

  算是某种异曲同工之妙,官军仗着七八千兵来到预设战场,进又不进,退又不退,也让张行等人陷入到了某种犹疑之中……这种局势,一旦出动别动队绕后,张须果只七八千兵进入预设战场,很有可能及时撤走;可若是不动,万一张须果忽然仗着麾下战力出众,摆脱了这个局面,直接走人了怎么办?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下午时分,原本应该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却因为下雨而微微发凉。历山脚下,战事似乎陷入到了某种空耗状态,一种对双方而言,都有些难以接受的状态。

  “要沉住气,对方一定比自己更容易犯错!”

  雨水中,张行忍不住咬住了自己的食指背关节,然后在心中对自己默念,却又忍不住怀念起了李定。

  这个王八蛋!

  但是事关生死存亡,事关自己一手创立组织的成败,难道还真能指望他人不成?都是草创基业不过一年的乌合之众,谁怕谁呀?

  两郡兴亡,一帮盛衰又如何?

  胜则由己,败则由己,如是而已!

  “后面军寨里还有没有热汤?”张行忽然开口,撑着大腿向嘴唇都发白的魏玄定发问。“麻烦谁给我送一碗来。”

  魏玄定愣了一愣,然后在所有人瞩目下,只从怀中摸出两个饼来,颤颤巍巍递过来一个:“下雨天,又没有棚子,如何、何安稳喝汤?且吃一饼,聊作充饥。”

  张行接过饼来,在周围人复杂的目视下将饼子塞入嘴中,代替了食指关节。

  说来也怪,叼了一个白面饼子,张行莫名放松了下来,只是还能听到心脏扑通乱跳而已。

  PS:大家晚安。

第七十二章 列阵行 (8)

  五月底,东郡离狐县历山脚下依旧在延续着典型的“五月雨”。

  这一次,雨滴并不是很密集,但却很急促,而且颗粒极大,与其说是落下来,倒不如说是砸下来、摔下来更妥当。

  而就是在这种雨水下,张行开始缓慢而坚定的啃那个白面饼子。

  说实话,饼子质量并不高,这是因为面粉在这个潮湿闷热的环境下保存很困难,所以很多面粉都是不敢再存下去的陈货,此外还有相当多的麸皮掺杂……但终究是白面饼子,一口下去,用力咀嚼,便能察觉到一丝微微的甜味。

  张行就是这样一边缓慢来吃,一边去看前方战况。

  有意思的是,周围头领、军官、近卫,还有军中选调精锐,几乎一分为二,一半人顺着这位大龙头的目光去看前方战事,另一半人却只看这位大龙头吃饼。

  仿佛吃饼跟打仗是一样重要的事情一般。

  远处的战场上,占据着工事的黜龙军跟战力明显稍优的官军依然在拉扯,而且幅度越来越大。

  每当官军想掉头撤离,黜龙军便会越过工事主动出击,逼迫官军回头,然后又被野战中确实更得力的齐鲁官军奋力打回去。

  两次之后,官军便设置了专门的后卫部队,由鱼白枚亲自带领,结果前线指挥官徐世英却见招拆招,趁势让黜龙军多路出击,尝试包抄官军后卫,而且不惜与王五郎亲自轮番出击,与鱼白枚及其亲卫对抗——这根本就是之前对付鱼白枚整支部队,逼迫张须果来援的缩小版战术。

  而很显然,本就是来救人的张须果也不可能就这么扔下下属离开,于是官军大部队便不得不回头解救。对应的,黜龙军当然毫不恋战,只是重新后撤,等到对方再行撤离时,再继续开始新一轮的追击。

  黜龙军的工事修的很长,也很有层次,一侧是历山,另一侧,在工事的边缘也的确看到了如情报中提到的“沼泽”。故此,在那种情况持续了数次后,愤怒而不耐的齐鲁军决定反击时,只能无奈反向冲击起了坚固的工事。但结果就是,野战中明显战力更胜一筹的官兵在壕沟、栅栏、土垒面前,立即暴露出不足,反过来落入下风。

  这让前线的黜龙军士气大振,也让所有人稍微安心了一点——原来,双方那看似明显的战力差距,竟只是半个土垒或者半条壕沟。

  雨水使得两支军队丧失了大半远程打击能力,双方也都不缺甲胄,所以军队的推进主要以重步兵的近战为主。

  在平地上,官军的勇气、小队配合以及阵型紧密,当然还有他们面对黜龙军连战连胜的那种心理优势使得他们战力明显更胜一筹。而当进入工事范畴,黜龙军的长枪杂乱却居高临下的捅下来、弩矢歪斜却近距离乱射过来,足以动摇官军一切引以为傲的存在。

  于是,官军只能狼狈撤出。

  随即,自然又是黜龙军的追击。

  至于双方高层战力,张须果和鱼白枚的组合,面对着徐世英、王叔勇,居然也有些旗鼓相当的姿态,甚至因为牛达、尚怀志等人的时不时出击,反而隐隐有些落于下风。

  不过,总体而言,这些高层将领大多是随着部队行动,双方总体态势,也都是反复拉锯。

  远远从将台上望去,两支军队仿佛在工事区的边缘进行着一场血腥的拔河游戏。

  双方军士的性命,也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被不停消磨。

  不过,也仅仅是消磨,重甲武士丢掉性命的速度似乎还不够快,最起码不足以在战场上形成让双方哪一边士卒士气崩溃的尸体堆积,就连流出的血都很快被雨水冲入壕沟和西侧洼地里。

  又稍微紧了一点的雨水下,张行还在细嚼慢咽的吃着那张饼。

  而忽然间,远处历山那个突出的山脚下,出现了新的旗帜,和一支新的军队。然后是第二面旗帜、第三面旗帜,以及旗帜下延续不断的队列。

  这让张大龙头微微一顿。

  很显然,他的这个饼子没有白吃,他压住不安,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这次明显是菜鸡互啄的血腥战斗中,到底是官军先犯了错——后者在面对着准备妥当的工事阵地时,非但没有及时断尾脱战,反而增派了援军。或者说,这似乎也称不上犯错,只是官军后续部队先沉不住气,按照黜龙军所期待的那样,推进了战事而已。

  这从来都是一场简单到极点的战斗,一场与其说是伏击战倒不如说是迎击战的战斗。

  双方都是刚刚草创一年的军事集团,军力相当、组织形式类似,上面是外来精英,下面是本土豪强。

  唯独,战争本身最是磨砺人,当这两支部队在东境各自杀出一片天地后,总得经历一场血腥而又直接的大规模对抗,来决定一点什么,来让一部分人学习一点什么,获得一点什么成长。所以,绝不能因为战术的简单,不能因为士卒的战场经验少,不能因为军官的素质良莠不一,更不能因为军事组织架构低劣,就忽视这场战斗的意义。

  更遑论,双方此时终究是一方为官,一方为贼。

  此战胜负,足以在这个朝廷大势土崩瓦解的年代里,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和局部的历史走向了。

  旗帜越来越近,但因为下雨的缘故,早就不可能看清楚了,但很快有前线哨骑自前方折回,并通过张金树来报,告知旗帜上分别是“解”、“王”、“郑”,总兵力大约五六千众……听到这里,张行叼着小半个饼子在嘴里,若有所思。

  李枢等了一等,看到张行稳坐如山,心中晓得对方已经知道怎么回事,却是稍一思索,立即决定卖个顺水人情。

  “这援军有些意思。”

  李大龙头正襟危坐,忽然抬手指向正前方,扬声而言,似乎是对张行进行提醒,却更像是以主人翁姿态在对将台上其他所有人做讲解。

  “解象、王良二将是鲁郡与琅琊义军战败后的降将,领的是精选后的降军;郑彪是鲁郡新任都尉,乃是张长恭出任鲁郡郡君后临时招募的郡卒……三部加一起五六千人,再加上之前被我和王五郎击败的张青特部两千人,以及张长恭本人所掌两千鲁郡募兵,合计万人,便是齐鲁军春耕后扩军时才拢起来的新兵。至于说樊虎、樊豹、贾务根这三人所领剩余八千齐郡子弟兵,居然都没有跟来。可见,齐鲁官军在后方的统帅,是有些想法的。”

  将台上,很多人忍不住去看贾越身后的贾闰士,但后者只是在越来越近的雨中昂首直立,让人看不出模样来。

  不过,一直冷着脸的贾越回过头来,却清晰的隔着几滴雨看到这个年轻人眼角有在收紧。

  同一时刻,胡须有些花白的张须果眼角同样有些收紧。

  前方鱼白枚部再一次被咬住,而此时,鱼白枚本人依旧士气高昂,怒发冲冠,正率领其部亲卫奋勇向前,准备与再度出击的王叔勇交战。可是,他周围的其他大部队,却明显行动迟缓了许久,以至于与他有些脱节。

  身为一个老革,张须果自然心知肚明,齐鲁官军的确战力更强,而且对着黜龙军连战连胜……从年初算起的话,说是已经连胜十数场都不止……但他们此番从郓城追击而来,每日顶着雨水与泥泞进发,表面上是能撑住的,内里,或者说是根子上,不免还是有些疲敝,而黜龙军却在此处休整了数日,其中两万西线部队,更是长久以来在西线盘桓,没有被战事磋磨。

  这不代表谁更胜一筹,官军连战不停,是有锐气、经验和军心的,唯独,当初时的锐气渐渐被消磨掉后,当经验被疲惫给遮掩住后,以逸待劳四个字就逐渐显现了威力。

  这也是他张总管之前看到工事后,本能心生畏怯的缘故——这种工事配合着雨水以及泥泞,最是消磨体力。

  而转过头来,张须果又看到了那几面越来越近的旗帜,解象、王良、郑彪,两个降将,一个鲁郡都尉,加一起应该有六千人。

  这意味着所谓齐鲁军已经投入了一万四千人。

  对此,这位大魏东境行军总管眼角再度收紧,胡须也微微抖动了一下,不用怀疑,他对樊虎有一点失望。

  至于原因么,既跟樊虎是否投入部队无关,也跟樊虎投入了多少部队无关,而是正如李枢一语道破的那般,樊虎将战斗力最强的八千齐郡子弟兵全都留了下来,而将新扩军后的兵马给砸了进来。

  如果来的人里有樊虎、樊豹、贾务根三人中的一个,他都不会失望。如果都来了,不管战局发展如何,他都只会振奋。

  但是樊虎就是留下了剩下的八千齐郡子弟兵,转而派出了降将和鲁郡的郡兵。

  “兄长。”

  山脚另一侧,刚刚冒头侦察回来的樊豹率先有些不安起来。“前面战事似乎有些紧张,要不我走一趟?毕竟陷进去的是鱼白枚,总管又亲自冲杀在前,咱们兄弟不去一个,总管心里怕是会有疙瘩。”

  樊虎面色发黑。

  凭良心讲,作为张须果指定的齐鲁军后军统帅,也实际上是齐鲁军最大山头首领,以及名义上的军中三号人物,他樊虎之前的安排有没有私心?

  当然有。

  但这个私心,是一种豪强本能的趋利避害,你若说他存了心的让张须果去挨打,友军死光光,那纯属扯淡。

  莫忘了,张须果在亲眼见到工事前,哪怕是司马正告知了张行在此设伏,他都觉得此战是可以赢的。到了樊虎这里,他得到的命令也是自行处置,甚至连要不要派援兵都两说,怎么就要忽然计较派的援兵是不是主力了呢?

  说白了,其实就一句话,他们低估了战事的艰难,低估了黜龙军的韧性,同时高估了本军的战斗力。

  当徐世英借着工事与齐鲁军的前半截主力打的有来有回,而且越往下打,似乎官军的优势就越小时,官军上上下下,何止是指挥官,几乎全军的心态都有些吃紧。

  “老贾怎么看?”焦躁与不安中,樊虎越过自己弟弟,看向了更稳重的后军将领、齐郡郡丞贾务根。

  贾务根想了一想,正色来言:“战事到了现在,不能再轻视此战了……首先,要留一支可靠战力在这里做后备军,无论是最后的加码还是接应,还是做奇兵什么,都得留一支下来!以防万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