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261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首先其冲的,便是盘踞在左氏义军北面章丘一带樊氏兄妹,以及所领的最后齐鲁官军精华与樊氏宗族势力。

  而等到左才相与张行相会时,原本就在战后有些不合的樊氏兄妹更因为这件事迅速激化了矛盾。

  “梨花,听二哥一句话,降了吧!”

  自家在章丘城内的宅院里,头顶的海棠树果子已经开始压枝了,樊豹却看都不看,只侧身坐在砖制花坛上与自家胞妹苦口婆心。

  “不降!”

  隔着一堵墙,刻意躲到旁边院子里的樊梨花脱口而对。“就是不降!”

  “不降,全家就得死绝。”樊豹勉力来劝。

  “那就死绝了。”樊梨花毫不犹豫。

  “平白无故就死绝了,有什么意思?”樊豹无语至极。“而且你凭什么让大家陪着你死?”

  “那就不管别人,咱们自家去死,顺便拉几个垫背的!”

  “是你想拉垫背的就拉垫背的吗?人家是修为比你弱还是兵马比你少,还是形势比你差?”樊豹有气无力。“历山一战,大家已经算是尽力了,什么都砸进去了,已经败了,败了就是败了……”

  “可大哥死了,不要报仇的吗?”墙那边,陡然带了一丝哭音。

  “我说了多少遍,大哥是已经逃出来,又跟着张总管一起去送死的,去送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樊家能活下来,让咱们俩和家族里其他人,还有几千个打着咱们樊氏旗号的子弟兵能活下来。”

  樊豹机械重复着不知道说了多少次的言语。

  “大哥去送死,是因为这世道的规矩就这样……咱们樊氏受了张总管的恩德,没有人家,咱们就是济水边上走船的一家土豪,而如今兵败了,得偿还一条命出去做交代,不然官也好匪也罢,谁都看不起;下面的本乡本土子弟兵拱着咱们,几千口子豁出命来,让咱们樊氏当了头,享了富贵,那事到临头,也要做出个交代,好让大家活下来……忠也好,义也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樊梨花这次没有吭声,显然,兄妹两人的争端已经不止一次来到了这里,并且双方心知肚明,往后的所有的争辩都将无济于事。

  道理非常清楚,这不光是忍辱偷生的问题,还有一个责任的问题。

  当初起兵的时候,不是你樊氏自家贪图富贵,想着再上一层楼,这才答应了人家张须果吗?张须果没有对不起你,人家该给的官位该给的权该给的地盘一样不少,自己最后也拿出命来负责了;本乡本土的几千子弟兵更没有对不起你,一年多的时间,绝对不少死人……那么愿赌服输,兵败之后,你樊虎一条命给所有人交代,已经算是赚便宜了。

  这个时候还要打,凭什么?

  唯独,事情来到樊梨花和樊豹这里,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长兄如父大过天。樊豹被樊虎认为心思精细,表面粗俗内里清楚,再加上全程参与了这一年的战事,所以转过了弯来,而樊梨花年少一些,不能接受兄长白死,所以卡在了这里。

  而现在,随着左才相的出降与黜龙军的进逼,这个卡已经不得不过了。

  “你们降你们的,我一个人去给大哥报仇!”果然,樊梨花还是接受不了。

  “这事由不得你!”樊豹回过神来,严厉呵斥。“你自姓樊,你一个人去,人家也会当成是我的授意,是樊家要抵抗到底,到时候报复回来,说不得要几千上万个人为你的小性子偿命!从我开始,到咱们三个堂姐妹、两个堂兄弟,一整个上百号姓樊的,四千齐郡子弟兵,外加章丘街口打铁锅的赵老汉,说不得都要为你的任性去死!”

  樊梨花再度噎住。

  樊豹等了半晌,听见墙那边不再吭声,终于叹了口气:“梨花,世道就这样,咱们得认赌服输……机会难得,老贾父子还在等我,我得赶紧随他们一起做降,你要是心里还有一点良心,便千万不要在我去嬴县的时候干涉军务……你说动了谁不要紧,关键会连累所有人。”

  警告完毕,樊梨花依旧没有吭声。

  而樊豹也不再犹豫,转身从海棠树下起身,强打精神往外走去……时势如此,左才相忽然投降,他不可能再冒险拖延,错过来自于那个黜龙帮左龙头张三郎的投降优惠政策窗口期。

  实际上,樊豹出得院来,立即召集了核心部属,将利害与大家说清楚,然后安排了樊氏心腹留守章丘,并要他们坚决不要接受四娘的多余军令,而且专门将几个跟樊氏走得远的军官带上,汇合了就在章丘城中准备再捞一个功劳却滑了脚的贾氏父子,双方大约三四百众,颇有阵仗,便匆匆出城南下嬴县去了。

  樊豹既走,樊梨花老实了一下午。

  然而,其人毕竟年少,左思右想,心中始终耿耿,不能放下长兄之死,更兼修行天赋颇高,年纪不过十七八岁,便已经到了奇经八脉通了五脉,且一脉为要害任脉的地步,自然也有不甘。

  唯独她也知道,自家胞兄说的那些话都是对的,所以也没有去捣乱。

  不过,这日苦思一夜,她还真想到了一个从她本人角度而言算是可以解决困境的路子。

  当夜无言。

  翌日,估计自家兄长和贾氏父子已经走到半路上了,樊梨花自换了一身皮甲,拎了自己的铁枪,牵了自己的胭脂马,便堂而皇之走出来,然后只在前院便立即惊动了留守的樊氏心腹。

  “四娘……”

  看到樊梨花这般战场打扮,守卫们如临大敌,为首者更是满头大汗。“二爷走前专门叮嘱了,请你不要惹事。”

  “郭三哥,我不惹事。”樊四娘牵着马拎着枪,昂然做答。“我知道现在不能给大哥报仇,也不能在齐郡这里给大哥报仇……所以我要去登州,不是说黜龙帮接下来要跟登州那三家打吗?我离了家,去登州做个头领,便能名正言顺给大哥报仇了。”

  守卫首领郭三懵了一下,立即反问:“四娘,你去登州,只牵马带枪,不带盘缠和干粮?”

  樊梨花微微一愣,立即脸红起来。

  “而且,大爷是以官军身份战死的,你为他报仇,去投奔义军?”郭三继续追问。“而且,黜龙帮去登州,必然是轻松大胜,因为登州那些人根本就是大爷的手下败将,哪里能挡黜龙帮?”

  樊梨花也已经懵了,她哪里知道这个?

  而回过神来,她又赶紧追问:“那郭三哥,我该去哪儿?”

  郭三沉默了一下,然后咬咬牙:“走吧!我再找几个大爷原本的亲卫,都是一般心思的,护着你去河北……到了河北,咱们不要去找河间大营和幽州大营的那些人,寻一个像样的、跟张总管一样愿意用人郡守,说不定还能寻到一点机会给大爷报仇。”

  樊四娘愣了一下,旋即大喜:“郭三哥要跟我一起走吗?”

  而早在这之前,郭三说话的时候,周围守卫便已经一起扭头去看首领郭三了。

  郭三没有回答樊四娘,反而是对着周围人苦笑一声:“诸位兄弟,我是大爷亲信,历山一战本不该活下来的,但还是偷生了,心里确实过不去,如今四娘明显也是这样,她修为又高,咱们也拦不住,偏偏又年纪小,不懂事,不能没人照顾,干脆就由我带人护着她……而且我保证,要是河北转悠一圈没什么机会,便把她全须全尾带回来,从此息了报仇这个念头。”

  周围侍卫面面相觑,却都无法反驳——一个是主家大小姐,一个是自家上司,他们又能如何呢?

  就这样,这日下午,樊梨花在长兄生前亲信郭三的协助下,带领着三十余骑出走章丘,走之前,她固执的在道口旁买了当地出名的赵老汉家的一口铁锅。

  而这个时候,已经快到嬴县的樊豹丝毫不知道,自己不过离开章丘一日,自家四妹便挣脱出了家门……或者说,世道不同了,乱世如沸锅,谁还能指望约束住谁呢?

  父从子,妹离兄,官军败绩,义军相攻,故人道旁相逢,仇雠避让千里,至亲遥遥在望。

  “谁?”

  嬴县这里,刚刚招待了左才相,还没有等到樊豹和贾务根的张行复又遭遇到了一位意外的来客。

  “来人自称是徐大头领他姐姐。”王雄诞也像是见了鬼一样。

  正在跟新的键政对象谢鸣鹤讨论局势的张行安静了许久,然后再问了一遍:“谁?”

  “来人自称是徐大头领他姐姐。”王雄诞无奈重复了一遍。

  饶是张行自从来到嬴县这个要害位置,便晓得自己注定无宁日,此时也不禁恍恍惚惚,谢鸣鹤更是一直发蒙。

  当然,所幸张大龙头没有问第三遍来人是谁。

  “请……请这位‘姐姐’进来……算了,我去前面迎迎。”张三郎无力以对,到底是站起身来,主动出迎。

  并在片刻后,见到了来客——这是一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眉眼中确实跟徐世英有点相像的年轻妇人。

  值得一提的是,她没有穿男装,也没有穿武士装束,而是很典型的寻常妇人装束。

  “民女徐持见过张龙头,久从愚弟书信中闻得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来人在县衙大堂前微微半蹲行礼,丝毫不忌讳周边悬挂的示众首级。“不过,民女今日此来是为家夫求赦的。”

  张行懵了又懵,一面做出请让入内的姿势,一面茫然来问:“徐夫人夫婿又是哪位?”

  “家夫王弘,做过一任泗水县令,是琅琊郡东安王氏出身,张龙头斩杀南衙张含之后,琅琊动荡,后来家父与愚弟随龙头在东郡起事,王氏便干脆也起身立了一支义军,挂在了知世军的名下……而按照龙头法度,他身为头领,不能约束上面的大头领放纵部属劫掠,怕是免不了要随那些人一起斩首示众的。”徐持一边随张行入内,一边缓缓道来。

  而听到这里,张行陡然在堂门内驻足,然后微微眯起了眼睛:“是徐世英让你来找我求赦?”

  “他刚刚过龟山,尚在新泰。”徐持继续低声来诉。“民女是从东安直接过来的。”

  这便是没有否认了,只能说明徐世英没有因为自己姐姐和姐夫耽误进军罢了。

  “所以,我为什么要赦免你夫婿?”一念至此,张行严肃以对。“要我说,你丈夫自作自受,法度不容,而且还让你弟弟为难,平白坏了你弟弟的名声与威望,不如依据军法先杀了他,然后我亲自说媒将你许配给一位真豪杰,岂不两全其美?须知道,我们黜龙帮是不缺真豪杰的。”

  徐持终于愕然,然后赶紧慌张以对:“东安王氏听我言语,从去年开始,便从徐州、东海那里买了许多粮食存起来!足以换我夫婿一条命!张龙头,许多粮食,足以活许多人,而行刑立威之事,不差我夫婿一人!”

  这还真击中了某人软肋,而且还真有道理。

  果然,在不远处谢鸣鹤戏谑的目光中,张行沉默了好一会,方才向前两步,然后只隔着大堂的门槛,便压低声音来问:

  “徐夫人,你与你丈夫果然感情那么深厚吗?”

  徐持茫然一时。

  “我的意思是……”张行言辞愈发恳切起来。“要不这样,你丈夫去死,全我黜龙帮执法如山的名头,也全令弟在帮中威望;然后我继续做媒让你嫁个大大的真豪杰;粮食你想法子直接交给你弟弟……岂不三全其美?”

  徐持目瞪口呆,然后忽然当场落泪:“我就知道,阿英素来瞧不起他姐夫,这次撺掇我孤身而来,必然没安好心!”

  张行恍然大悟,刚要与对方一起喝骂徐世英,却又二次醒悟——若是这般,徐大郎那厮哪里是没安好心那么简单?他调开亲姐姐以后,此时怕是已经趁势进军东安,去抢粮食了。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趁机砍了自家姐夫,还是装模作样放走对方。

  PS:大家晚安。

第九十二章 荷戈行(16)

  醒悟过来以后,张行下令将徐世英他姐姐扣押在了县衙的厢房里,心安理得的等结果,只让徐大郎自家处置他姐夫。

  这事吧,绕来绕去其实很简单,就是张大龙头不大可能赦免什么王弘或者东安王氏的那支义军的……拿粮食换命是没问题的,道理上行得通,张行也不是不知道变通的人,他甚至可以更改军令,公开允许赎罪粮的存在。

  但那最起码是在第二阶段进军结束后的事情,是王弘之后的事情。

  现在更改军令,尤其徐世英至亲身份的存在,无疑变成一种最典型的因人改制,这会让很多人不服气,会导致出自他张行手的军令权威性大大削弱,也会导致他本人的威望大大降低,更会让天下人觉得黜龙帮的所谓立规矩是虚的,是跟其他义军一丘之貉。

  所谓看起来就不像干大事的样子。

  所以,张行注定不会应许这次求情的。

  那么所有大头领中最聪明的徐世英为什么还让他姐姐来嬴县求情呢?

  咋一看,似乎是他恰恰看到了这一点,才把自家姐姐诓骗到他张大龙头这里来的,然后借刀杀人……所谓坏人都是张大龙头的,他徐大郎两面光,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是英气凛然。

  这样的话,徐大郎根子里算是大义灭亲,算是维护了黜龙帮的权威,张行当个恶人也无妨。但是仔细一想,他徐大郎是个什么成色,别人不知道,张行不知道?他亲姐姐徐持会不知道?两人相遇,这个把戏立即就会被揭穿。

  那么所谓的借刀杀人、推卸责任,似乎又有点像是在刻意表达进步立场,刻意表功表态一般。

  唯独事情总是这样,说一像是二,说二又有三,混混散散,心中意会,倒也不必言传清楚罢了。

  七月初九,张行来到嬴县第四天,他迅速迎来了自己此番第三波客人——贾闰士带来了自己的亲父贾务根,同行的还有樊氏兄弟仅存的樊豹。

  这是历山战后的必然,也是左才相降服后的必然,但这是正菜。

  张行大喜之余绷住了姿态,他依旧出城相迎,却在城门前摆开军势,然后装模作样居中而坐。三千部众,出城一千,分列两侧,身后四百亲军,两百排在城上,两百立在身后。而且旌旗插满,几乎人人甲胄在身,长兵短刃林立。

  除此之外,尚有数十豪杰在旁随从……虽然此时尚在东征进军,军中有修为的都还在各部军中,许多原本的执事、护法也在历山战后得到了升迁,使得一度人数接近两百的强大修行者部队已经稀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但加上历山战后闻名而来新入帮的一些豪杰,勉强还是有些说法的。

  如此阵势,再加上老牌高手流云鹤侧身立在一侧,贾越、周行范等已经有了不少名号的直属头领在旁,以及王雄诞、阎庆等文武心腹,还有前日抵达的左才相一行人,气势多少是拉了起来。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

  贾务根、樊豹一行人抵达城门前,贾闰士率先离队,转到张行身后队列,随即,贾、樊二人带领,齐鲁官军残部的部分军官、齐郡部分官吏,倒戈下马伏旗,往前当众向端坐在红底“黜”字旗下的黜龙帮左翼大龙头张行俯首下跪请降。

  而张行并未让对方起身,而是由阎庆出面,向下跪的对方宣读了一则冗长的公告,那是之前在离狐决议时便已经在帮内通过的一份文书,大约是些如何既往不咎,对对方的军官、吏员如何进行分类,并统一降级任用,部队如何进行改编的言语……总体来说,除了樊豹和贾务根的头领位置,以及各自保留两千人的编制等少许干货外,大部分都是遵循之前公布的一些笼统东西,属于人尽皆知的废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2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