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439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孙顺德来了。”

  之前负责推进、诱敌的那名队将此时站在徐世英身侧,然后一手持枪一手自望台上指向了外面的旗帜。“若这厮率众来救,会不会弄巧成拙?他麾下最少三名凝丹高手,加上他本人和他的亲卫……咱们未必挡得住。”

  “不是未必挡得住,是必然挡不住。”徐世英冷冷去看,冷冷来答。“但他绝不会来的。”

  “为什么?”队将茫然不解。

  “他连王五郎的箭矢都不敢当,隔着几百步都要跑,俨然惜命,又如何敢来与我拼命?”徐大郎愈发冷笑不及。“这些人,逃了三征倒也无妨,白白送命的事,谁都想逃,但既然投了白横秋,哪个不是存了占便宜省力气的心思?转头就能吃下大半个关西,谁乐意在河北送命?”

  话到此处,徐大郎扭头看向了自己这位心腹下属:“若是这些人真要拼命,就眼下态势,咱们只有逃的份,反而不必多想。”

  “逃了就有路吗?”队将继续来问。“能再打回来吗?”

  “不好说!”

  “不好说可不行……”那队将终于变了脸色。“真打不回来就是败了呗,到时候我还能回去卖炊饼,大郎你呢?怎么办?”

  徐世英看了眼对方,没有吭声,而是忽然间从对方手中接过了长枪,只是一抖,继而脚下灰白色寒冰真气凭空自地上涌起,过脚下便成绿色的长生真气,眼瞅着整个人都被真气裹住,成了一团。

  随即,徐大郎只是纵身一跃,便整个往下方太原军盾阵上砸去,落地之后,真气炸裂,整个盾阵立即崩解,但依然有军官大声来喊,要部队结阵勿散,等待救援。

  可也就是此时,那数年前在白马卖炊饼的队将也呼喊下令,周围黜龙军士卒放声喊杀,纷纷持长枪涌下,三面来攻。

  这下子,太原军再无战意,原本算是先登进来的精锐纷纷扔掉盾牌,仓皇往缺口处逃亡,然而既无盾牌,又无阵型,被三面围杀,能有什么结果?无外乎是要被猎杀于“瓮城”之中罢了。

  百余步外,原本还准备派遣属下去救援的孙顺德看到这一幕,目眦欲裂,再难忍受,不由回顾左右:“做将军的,可以自己怕死,但难道可以扔下部属去死吗?”

  一言既发,其人亲自持大剑步行向前,周围亲信也都不再犹豫,包括一位都尉一位营将皆随之向前。

  然而,这位关陇名门大将行至黜龙军大营缺口前时,却见到自己终生难忘的一幕——之前阵前生擒己方将领的黜龙贼大将徐世英亲自持铁枪立在了缺口处,其人身后,一名队将持“徐”字大旗矗立,在往后,正有数十名黜龙军军士抢占了缺口,却又分成两列,一列对内,一列对外。

  与此同时,那些突入缺口的太原军依然在被屠戮中。

  孙顺德望着对方,看着对方身体周边不断逸散的长生真气,心中不安,脚下越来越慢,却是在距离对方数十步的距离忽然停下,然后作势挥刀下令,让部属继续去冲杀。

  徐世英冷笑一声,长枪一横,却是放下心来。

  这厮到底是不敢拼命。

  此时,距离日落大概还有一个时辰。

  在徐世英诱敌成功后,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新一轮的战事出现在了清漳水畔,这里的战事规模一开始是受到战场限制的……黜龙军的梅花状大营跟清漳水之间的距离有限,能充斥的兵力不多。但是很快,跟前营一样,当这里的最外围栅栏被突破后,大量的兵力涌入梅花瓣的缝隙中,这里的黜龙军很快便陷入到了苦战。

  原因再简单不过,这里的主将是牛达,他的修为最低,而且还受过重伤,更重要的是,他的本部在半年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现在的兵马虽然张行私心下精选的精锐,却和主将磨合不足。

  而与之相对应的在于,负责太原军这两营兵马的,乃是较为年轻的白立本,此人修为虽然也不足,却敢打敢杀,再加上麾下两营兵马近六千众,两位郎将两位都尉,四位皆是凝丹以上高手,其中一人甚至是成丹高手,自然压的牛达喘不过气来,只能靠着大阵勉力支撑。

  这个时候,牛达向中军请求了援兵。

  “告诉牛达,让他等一刻钟,一刻钟后我就发周行范的骑兵,然后再过半个时辰,我就让雄天王出动。”张行思索片刻,立即给出了答复。

  传骑如释重负,立即折回。

  人走之后,将台上的几人全都只是沉默不语,便是之前有些焦躁的雄伯南也没有吭声了。

  无他,时间不多了。

  战斗从下午开始,三万人对一万出头,一次阵前单挑,两次大规模攻势,掺杂着简单的诱敌与反击,就已经耗去了足够多的时间。

  接下来,牛达或许撑住了,或许撑不住,都无所谓了。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白横秋就会出手了,而在这之前,黜龙军也没有留力的必要了。

  张行相信,就在这一万多黜龙军里面,就好像一定有人疑虑重重一样,也一定存在着不少人早已经放弃了思考,带着豁出去的心态等待着可能的战事结果。

  毕竟,还是那句话,这一战对于黜龙帮而言来的太突然了。

  就这样,目送着传骑离开将台,雄伯南和崔肃臣以及其他人在想什么不知道,张行却开始神游起来,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事关生死,却又没有任何余地的问题,一个让他既惶恐又不解又有些期待的问题。

  那就是,他到底凭什么能挡住白横秋?

  或者换个说法……身为穿越者,张行很信任罗盘,不信不行……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罗盘干脆利索的指向了此处?为什么罗盘认为他留在这里,可以给黜龙帮带来生机?

  逃跑会直接导致失败,可留下来呢?就有生机了吗?如果有,生机在何处?

  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的无迹可寻,因为这个世界总体上是唯物的,即便是唯心的真气,从宏观上来看也是唯物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实际上,当真气大阵立起来那一刻,张行便有所感悟,他瞬间就意识到,这个真气大阵的稳固性,跟自己对军队的控制,跟黜龙帮在河北的存在是有着明确关系的。

  人心和道理本身就是力量,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而在这个世界里,这句话尤其至理名言一些,因为这些穿越前看起来虚妄,需要人通过行为进行转化的东西,在这个世界里,通过神奇的“真气”,可以直接转化为最明显的力量。

  你掌握了人心,你掌握了真理,你就可以获得并操控力量,就可以挡住白横秋。

  那么问题又来了,你张三掌握了人心和道理吗?

  平心而论,张行还是有些心虚,这也是他一直到此时都还感到不安的根本缘由。

  自己做了什么,可以有资格称得上掌握了人心和道理呢?

  来到这个世界六年了,前面两年半不提,光造反都三年半了。

  这三年半间,自己建立了黜龙帮,拉拢了近百号所谓豪杰人物来造反,这里面有豪强,有流亡江湖的罪犯、逃人,有微末小吏,有降服官员,有农人,有商贩,甚至有太监跟大贵族。

  然后,这个组织最终发展到拥有五十个战兵营,二十万屯田兵的规模,然后占据十五六个郡,领了千万人口,并有效统治了数年。来到最近,黜龙帮还发布了律法,提出了所谓的政治纲领,甚至打下了黎阳仓,拯救了整个河北的灾荒。

  这很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张行自己想起来以后都觉得了不起,但是,好像这些成就又远远超出他个人的范畴,成就是整个黜龙帮的,不是他个人。

  他有资格掌控这份力量吗?

  除此之外,似乎还是缺点什么,缺了一点可以让张行可以彻底放下心来的东西,缺了那个让他不顾一切拔出手中这无鞘剑来,去奋力一击的决意。

  他有这份决然吗?

  “一刻钟了。”雄伯南主动提醒。“让小周头领出动吧!”

  张行点了点头,他透过大阵能够清晰的察觉到牛达那个花瓣上的紧张与弱势。

  军令传下,早已经严阵以待的数百甲骑立即从花心处涌出,顺着大营内部的主干道往东面而去,并在半刻钟后从数个侧门处涌出,尝试驱赶、分割正在围攻大营的太原军。

  但是效果很差。

  狭窄的战场和密集的步兵阵型使得甲骑根本无法提速,也没有充足的回旋余地。

  雄伯南不再犹豫,立即站起身来。

  这一次,张行没有阻拦。

  就在这时,紫面天王忽然色变,然后扭头看向了正南方,引得崔肃臣等人也都看向了彼处,张行缓缓扭过头去,正看到一个被并不耀眼的三辉真气包裹着的身形缓缓从战场上升起,然后“落”到了天空上的巨大棋盘里。

  随着这一幕的发生,整个棋盘再度猛涨,迅速覆盖过了黜龙帮的大营。

  很显然,白横秋懒得等了,他要用自己的方式,用绝对的力量,以最大的胜算,了结今日的战事……这场突袭,自半月前开始密集筹划的突袭,现在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了。

  雄伯南不再犹豫,立即夺来大旗,高高跃起,整个梅花状的大阵也都随之鼓动起来。

  张行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情形,然后便往腰中去摸。

  他本想去摸伏龙印的,但却先摸到了那个罗盘,然后心中微动,却居然在这个情形下,想到了一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情——他似乎没有通过罗盘寻找过回家的路。

  从来没有。

  为什么?

第二百五十三章 跬步行(21)

  当白横秋的身影出现在天空上的棋盘中之后,太原军便陷入到彻底的振奋与几乎等同于胜利的喜悦中去了。

  这就是他们的底气,是他们此战的勇气源泉,是他们愿意遵从号令来河北的根本缘由……对于这支太原募军而言,来河北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意愿,中上层的关陇世族子弟比谁都迫切的想要去关西,下层晋地募军也渴望有切实战果的战斗,而不是辛苦奔袭十余日只为来河北捣一下黜龙帮就立即转身再去关西。

  但是,他们依然来了,迅速、甚至堪称神速一般的来了,而且一旦到达,在没有任何充足器械准备的情况下,只隔了一天便毫不犹豫的投入到了并不占优的战斗中去,包括亲眼看到黜龙军点亮大阵,包括单挑失败,包括数次攻击受挫,全程都显得那么坚决,那么士气如虹,没有丝毫后退的意思,本质上就是因为这个。

  就是因为白横秋的存在。

  且说,自三征以来,天下已经大乱三年有半了,而从晋地那边的视角来看,所谓乱世可能要再提前半年,也就是提前到四年前的云内之围开始来算。但不管是三年半还是四年,这期间,起事的义军、割据的官军,数都数不清,发展到今年过年的时候,大魏朝廷实际上能控制的只有江都、东都两个核心点而已。

  至于说没被巫族染指的关西南部和巴蜀全部,与其说尚在控制中,倒不如说是处于无主之境地。

  而这么多义军和军阀里,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白横秋都是其中最耀眼和突出的一位。

  论家世,白氏虽然屡遭打压,但依然是天下数得着的大世族,尤其是以关陇为根本的大魏掌握天下的前提下,蛰伏了数十年却依然一门三公的白氏就更加突出了;

  论个人资历,虽然张行刚刚还鄙夷了这位岳父没打过败仗,可人家到底是次房次子打拼出来的国公,军事、政务经验丰富;

  论地盘和实力,当黜龙帮打生打死,小心翼翼,花了三年多功夫弄了河南河北十几个郡到手,人家直接在四年前就被任命为太原留守,从容收拢了晋地一十五郡的兵马钱粮人才;

  这还不算,更让人感到这位英国公天命所归的地方在于,就在十余日前,太原起兵的时候,白横秋公开展示出了自己大宗师的修为。

  甚至,他几乎肯定还有一个大宗师盟友,而天下腹心的另一位大宗师似乎也选择了对他的默认。

  换言之,白横秋甫一起兵,便掌握了最多的政治支撑,获得了最广阔的前途空间,拥有了最高等级的暴力手段,所以大家都认为跟着这位有前途,而且没有人认为跟着这位打仗还能输。

  有政治前途摆在那里,打一场不会输的战斗,即便是辛苦一些,付出一些代价又如何呢?

  实际上,不只是太原军,即便是黜龙军中那些晓得事的人,在白横秋飞起来的那一刻,也多不安与惶恐了起来,少见平素里的得意与自大……至于对战力认知不够清楚的底层军士,则在雄伯南持大旗跃起后稍得释然。

  但总体气氛依旧紧张,这跟太原军的欢呼振奋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好像辉光对上寒冰一样。

  这个时候,身为一军主帅,外加大阵的基地构建者的张行本该打起精神,蓄势待发,准备承受这番打击,维持最后抵抗的,可是,原本就例行在打仗时习惯胡思乱想的他,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忽然想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那就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从未用过罗盘寻找过回家的路。

  最起码是没有一个持续了长时间的强烈念头来这么做。

  为什么?

  白横秋“落”在天空中的棋盘上以后,辉光打造的棋盘就开始加厚,开始泛光……那是一种金银赤混合的辉光,并不是很刺眼,却显得厚重与凝实。

  随即,慢慢的,所有人肉眼可见的,那面巨大的棋盘开始下压。

  将台上已经出现了不自然的寒霜,张行坐在那里,明显感觉到了脚下大阵受到了某种压迫,但他却还是一声不吭,甚至没有专门抬头去看这幅场景。

  他还在想那个奇怪的问题。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胡思乱想。

  不过,真想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也很简单,不需要什么总结性的言语,只要梳理一下穿越者在这个世界六年间的相关心理历程就行:

  一开始是害怕危险,这是毫无疑问的,面对着神仙、真龙存在的世界,面对着一穿越就与真龙打照面的情况,明智之举是暂时躲避穿越本身这个敏感问题,省的稀里糊涂一命呜呼……仔细想想就知道了,他张三一直到前两年才敢认认真真看星星,开始猜想和印证一些神神怪怪的东西,之前一直是敬而远之的。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个理由也是越来越弱的,因为拼命的事情越来越多,你再害怕,也不过就是一条命而已,生生死死见惯了,凭什么就在意这件事情的危险?

  最后不还是敢看星星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4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