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508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之前被当庐主人拦在蓝田东南通道的荆襄总管白横元接到讯息,扔下大军,单骑入城,向白横秋称臣,这一日是四月初十。

  而见到白横秋使者的都蓝可汗竟是丝毫不惧,其人毫不犹豫撕毁了对方的劝退书,反而发出金箭,要各部不再劫掠,速速汇集于渭水北面,同时往北面巫族领地邀请援军,俨然也是要大战一场。

  相对而言,萧辉趁机去取江宁、江都反而显得波澜不惊。

  只能说,全天下的局势都已经紧张了起来,而且谁也顾不得谁。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黜龙帮已经变得艰难起来,因为禁军的坚决和神速直接影响到了其他人的态度,东都什么话都不给是理所当然,淮西王代积原本已经在私信中与张行谈的入巷,如今也变得滑溜起来。

  黜龙帮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杂音,因为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杜破阵的不战而逃虽然是他自作主张,可也明显是受了张行一些布置的影响。

  这还不算,到了中旬,另外三个天大的坏消息也依次从徐州传来了。

  四月十一,黜龙帮大头领、淮右盟副盟主、徐州行台副指挥,辅伯石公然率部投降了禁军;随即,知世军自琅琊南下,黜龙帮大头领、总管,原本被要求留在琅琊防御禁军北上的知世郎王厚,于四月十三率全军降服司马化达;倒是內侍军王焯,又拖了三日,四月十六才按照禁军的劝降提出反向条件,所谓降牛不降马,降东不降西……也就是要求直接归属牛督公指挥控制,而且归于禁军主力而非前卫吐万长论……但也是降了。

  黜龙帮建帮四年,迄今为止不过两个叛徒,这一次一口气连续降了三个大头领,虽说是外藩,但也足够惊人……当然,因为过于惊人,所以不用问都知道,这里面肯定就有张行当日在徐州的“布置”。

  仓促之间,他能想什么主意呢?无外乎是降了当眼线之类。

  只不过,他的这个主意直接牵动了杜破阵不战而避,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里面肯定有张行派来的间谍。”徐州城城头上,刚刚押运了一批粮食过来的赵行密如此下了结论。

  “必然如此,你觉得是哪家?”司马进达蹙眉以对。

  “你问我吗?”赵行密无语至极。“我这些日子都在外面搜罗各地仓城剩余粮草,又没见到几个降人。”

  “內侍军应该不是。”司马进达想了一想,给出自己看法。“内侍军是我们劝降的,牛督公在这里呢……回东都不好吗?韩引弓跟他们有仇又不是我们。”

  “应该如此吧。”赵行密点点头。“但反过来说也不可靠,反正人家只听牛督公的……是那个知世郎吧?”

  “王厚一开始我也是不信的,但见了人以后我反而信了,不只是我信了,在场的诸位上下文武都信了。”司马进达摊手解释。“我大兄问他,你被黜龙帮搁置,扔在琅琊不管,人尽皆知,有怨气正常,但也不至于投靠我们吧?你不是天下第一个跳出来反魏的吗?”

  “他怎么说?”赵行密愣了一下,好奇以对。

  “他说,他就是因为恨大魏入骨,恨曹彻入骨,所以才心甘情愿来投靠我们,而且对我兄长感激涕零,他投的是司马氏。”司马进达幽幽以对。“正好他被排挤了许多年,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赵行密怔了许久,竟不能驳斥。

  半晌,其人方才言道:“那是辅伯石了。”

  “应该辅伯石。”司马进达点点头。“但辅伯石只是名义上投降,人都不来的,只带着两千兵在东面驻扎着……我们现在也没法处置。”

  赵行密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对劲:“可若是这般说,这才是正经投降的反应才对吧?”

  司马进达也沉默了,停了片刻,方才反问:“难道都是真心投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赵行密冷笑一声,点出要害。“七将军、右仆射,我问你,黜龙帮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司马进达立即给出答案:“自然是战力,他们之前一战损失惨重,还有白三娘这种离奇的事情,少了这么多兵。”

  “是战力……但恢复战力要时间。”赵行密提醒道。“他需要抓壮丁来补充兵马,需要时间修军械,需要时间来压服新投降的李定那些人。我们则反过来,不能耽误时间,一耽误时间禁军就会闹,粮食拖下去也会成问题。”

  “是。”

  “那你想想,我们在徐州城耽误多少日了?”赵行密继续提醒。“四月五日渡河,三日就拿下徐州,结果却在徐州硬生生耽误了七八日,若不是他们挨个投降,是不是早就启程了?所以,这三拨人里面一定有张行派来的间谍……但这件事情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诉左仆射,不能再耽误时间。”

  司马进达愣了一下,整个人惊醒,只是一拱手便匆匆去了。

  “赵行密说的有道理。”片刻后的徐州一处宅邸,原来来战儿的总管府,司马化达喝着酒,带着酒气来答。“但我觉得还真不能立即走,还是要在徐州多待几日。”

  司马进达目瞪口呆,便要言语。

  “你听我说老七。”司马化达抬手制止对方。“首先是我们内部不安靖,诚如你所言,降人里面是有可能有黜龙帮的间谍……而且十之八九是那个辅伯石……但禁军就听话了?禁军里面就没有想杀我们的人?说句难听的,辅伯石那两千人一营兵,我们防着就是,大家也都会防着,可那只大鹏鸟呢,不是你让我们小心的吗?我告诉你,他现在已经在串联了,要是现在启程,路上寻到破绽忽然杀过来怎么办?联合了另一位左仆射怎么办?”

  司马进达想了一想,便坐下身来,诚恳点头:“大兄说的是,确实该动手了……那我们怎么办?”

  “简单,先弄清楚那只大鹏鸟的根底,然后告诉司马德克,请他动手。”

  “驱虎吞狼?”

  “也是坐山观虎斗。”司马化达昂然来对。“禁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正式的头……大鹏鸟为昏君报仇,必然不得人心,必然是司马德克获胜,但大鹏鸟是个有本事的,司马德克也必然损失惨重,到时候正好我出来收拾局面,顺便做个丞相,定出个上下名分……英国公都做丞相了!我睿国公做不得?!”

  司马进达犹豫了一下:“就怕黜龙贼……”

  “怕个屁。”司马化达嗤笑一声。“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缘故了……若我们渡过淮水,他们便蜂拥而至来做救援,我还要忧心一二,可他只能让杜破阵避战,让属下诈降,而且这么多人投降,难道都是诈降?你看王厚明显是不服的,內侍军更是真心动摇。这说明张行这个人虽然厉害,可之前一战还是损失惨重,委实不能为无米之炊。而且看他行止,我估计他是把根基早早摆在了河北,视河南诸部为外藩,所以是不会因为我们在河南借道就跟我们硬碰硬的。”

  司马进达仔细想了好一阵子,只能缓缓点头:“大兄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可是我还是要提醒大兄,拖久了,必然生乱,千万不要忘了咱们原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回东都。”

  “这是自然。”司马化达嗤笑来对。“必然要回去,我难道不想回去?不然我为什么让赵行密搜集粮食?不过老七,既然说到这份上了,我还有一句话。”

  “大兄请讲。”司马进达肃然以对。

  “现在来看,回东都是没问题的,动起来就行,也没人能拦得住大家动起来。”司马化达幽幽以对。“可我要是不能带着一支听话的兵马回东都,你信不信,我那个儿子还是不把我当个爹!”

  司马进达反而无话了。

  四月的徐州城风平浪静,今年的雨水期也远远未至,而势不可挡的庞大禁军主力也顺理成章的稍作停留。相隔数千里的关中渭水流域,渭北的巫族主力越来越多,但白横秋始终窝在长安,也没有出击,而是将精力放在部队整编、人员任命封赏之上……这跟黜龙帮其实非常相似。

  这个四月,上旬的时候,大家原以为全天下都会风雨骤变,但出乎意料,到了中旬,居然是风平浪静。

  PS:上章错字有点多,惭愧……很奇怪,不是错字奇怪,是人犯困的时候真的会产出错字而不自知,真是个明显教训。

第十三章 风雨行(13)

  正所谓:“山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

  时间需要往前数日,位于东夷五十州北部名州出云州的白有思并不晓得外面许多局势发展,但到了四月初,还是及时知道了江都兵变,彼时她正在东夷王族大将王元德的陪同下登出云港西面青云山准备拜谒山上名胜青帝总观。

  行到半路上,有私属门客自山下匆匆来报后,王元德当场失态,然后犹豫片刻,就停下路程,转到半山腰的亭子里上告知了白有思这件事情。

  而白有思闻言,却只是微微颔首。

  “白娘子,皇帝被杀了,堂堂陆上至尊就这般被自己的禁军给围杀了,你为何丝毫不乱?”王元德之前一直摆出一副贵胄风流姿态,此时却有些慌张和不解。

  “我其实也是心乱的。”白有思有一说一。“只是这个时候乱也无用,干脆不做理会好了。”

  王元德这才颔首,似乎是心理平衡了,继而稍微恢复了神采。

  且说,这位东夷王族大将衣着华丽到过了头,金冠玉带香囊自不必提,身上的衣服居然是蜀锦所制,这在东夷根本是有价无市。而最离奇的是,性情似乎也温顺了不少,言谈举止和四年前战场上的暴烈形象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竟真有几分东夷贵种风流了。

  “不过,依着我看,这件事最大的麻烦是禁军既杀了曹彻,必然北上,这时候说不定我们黜龙帮已经开始与他们苦战了,我却被隔绝在此,简直荒唐!”白有思继续恳切相告。“至于曹彻,死就死了,亡就亡了,有什么可在意的!”

  话到这里,立在亭子外的程名起与马平儿一起回头。

  王元德愣了愣,看了看外面两人,然后犹豫了一下,正色来告:“白娘子,你这几日也该弄清楚了,不是我推脱,而是你们的去留根本不是我们这些就在出云的人能决断的,而且我跟姓郦的也不对付,断不可能联手哄你……”

  白有思淡然颔首了:“我知道王将军说的是实话。”

  王元德是出云这里的驻军将军,却好巧不巧在黜龙军的船队被吹到这里数日前才率领一支万人兵马移镇过来,现在看管住了黜龙军的那一万多人马;而姓郦的专指出云太守郦求凡,出云是东夷大州,尤其是治下出云港面对渤海,直接对接北地、河北的贸易,却不是临时派来的,但因为掌握港口并接管了黜龙军船队的维修工作,相当于变相扣住了黜龙军的船队……这二人正是出云这里所谓东夷贵种里的两个实权派,也是将这支黜龙帮偏师给锁住的两把锁。

  没有船就没法走,至于说为什么要将船队交出去……你得修船啊!无论如何得修船!

  部队窝在这里也要补给。

  什么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就是了。

  平心而论,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东夷人对黜龙军采取的行动看起来非常合乎情理而且务实:

  比如允许基本的物资交易,包括船只修理、伤病员的治疗等也都非常配合,只是要求以黜龙帮名义打欠条以大宗商贸抵款罢了;

  再比如这支万人规模部队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连军官也不允许离开出云港,但王元德、郦求凡以下军吏,包括当地有品级的世族子弟,都对白有思以下的大小头领保持了某种礼貌与热情,经常邀请这些人饮酒赴会,也会适当邀请出城往周边游玩;

  还比如,监视、观察自然是全程的,黜龙帮的船队因为要修理被集中在了港湾里,而部队则被要求就地在城外某处山海野地里建立营地屯驻,但这个过程中黜龙军的营地却得到了尊重,没有谁趁机进入、要求管辖什么的……一开始的时候王元德一度发文尝试征缴武器,但被白有思给直接拒绝后也不再坚持;

  除此之外,还有犯法了或者逃亡的黜龙军士卒被处置时会请头领旁听等等等等……

  咋一看,这就是一个既防备又维持了某种外交面子的体面姿态。

  只不过,眼瞅着船修好了,人员休整好了,白有思提出要出发离开东夷回河北时,王元德与郦求凡全都顾左右而言他,问急了,就是船其实还没真修好,或者近来海上有大风。

  现在则终于在私下承认,他们得到授意,不许黜龙军离开。

  “不过若是这般,谁又能决断呢?又为什么要留住我们?留我们有什么好处?”白有思顿了顿继续来问,竟没有许多惊愕之态。

  倒是马平儿和程名起,几乎是满脸的不解,几位陪同而来的本地东夷世族子弟,也多皱眉疑惑。

  “我也不知道,我是直接得了我们国主的旨意……不过白娘子也不必过于担心,就像你说的,你们黜龙军一整个船队,战兵一万,数千水手船夫,为了看管你们,我们也摆了这么多人,徒耗人力钱粮,留着你们没好处……所以,既没有一开始图你们的意思,那便是真有事要与你白娘子商议。”话到这里,王元德顿了顿,方才继续言道。“据我所知,再过几日,应该就有人从王城那里过来了。”

  “希望如此。”白有思也只能颔首,却持长剑站起身来。“反正不能这么拖下去……恕我直言,若是东胜国一心要与我们黜龙帮为敌,一开始趁着我们船队损伤全军无力之时便该请来你们那位大都督,来轻松覆灭我们,而若是暂时并不准备与我们为敌,便该早早放我们离去……这般拖下去,我们受困日久,怕是无人能忍,双方不啻于开战。”

  王元德笑了笑,没有理会对方的威胁……只能说,数年光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外在性情,尤其是在政治斗争复杂频繁到极致的东夷这里,他早就不是当日战场上直接威胁大宗师的那个年轻王族近支子弟了。

  这次,对上一位“可能宗师”他都足够尊重和圆滑。

  然而,饶是如此,其人随之起身后还是忍不住来问:“白娘子。”

  “什么?”已经走出半山亭子的白有思回头来看。

  “杀皇帝,杀一个自称了快二十年陆上至尊的圣人,居然无足轻重吗?”王元德还记着这事呢。

  “那又如何?”白有思略显不解。“不说曹彻自寻死路,便是其他皇帝被人杀死的还少吗?王将军,中原非是东胜,没有一个至尊整日盯着的……甚至莫说皇帝,四御至尊,难道不也相当于被中原人硬生生赶出来的吗?”

  王元德一愣,讪讪颔首。

  就这样,二人不再多言,回到登山路上……路上可不简单……马平儿、程名起亲自带着二十名单衣劲装的黜龙军随行除外,居然还有数百名侍从、侍女,全都是出云州分给王元德这位皇族将军的官奴,他们或赤身抬着空置的步撵,或举着罗伞旗帜,或捧着盛满清水的盆罐,或捧着衣物箱笼,或扛着扁担、推着车子,或持长刀短枪摆出姿态,几乎塞满了山道上的这块平台。

  而这堆人后面的山路台阶上,许多准备上山参拜祈福的平民与贱民,皆被堵塞,却又密密麻麻跪在那里,俯首不敢抬。

  白有思望了这边一眼,微微蹙眉,然后转身继续向上而去,王元德、程名起、马平儿还有几位本地东夷贵人,纷纷跟上,偌大的队伍也再度启程。

  很快,中午之前,他们便登上了青云山,来到了青帝爷的总观中。

  宗师修为的白氏女、黜龙帮登州总管与皇族后起之秀中排名前三的将军一起抵达,观中自然是大开山门,掌管观中的一位紫袍道人更是亲自出迎。不过,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此地的道人们倒是明显不卑不亢……人家是有倚仗的嘛,这里是青帝爷的总观,或者说青云山所在的整座大山脉都是青帝爷的私龙财产,而青帝爷则是东夷这个国家-地域-政治实体的实际创造者与保护者,再加上这里到底是中原之外的边鄙之地,没了三辉挤压,朝廷与士人抵抗,神圣之事屡见不鲜。

  据说,就连青帝爷都经常亲自出现呢,只不过,在化成凡人的情况下,很难分辨真假罢了。

  既到了此地,肯定要正式的祭拜青帝爷了,过程也不是太繁琐,上香,写了祝词塞入香囊,拿丝线挂到院中许多棵大树中的一颗上去就行了。

  就好像当日东都温柔坊里一般。

  “国师。”白有思歪着头看了看满树的香囊后,似乎回想起了什么事情,过了好久才回过身来,却转向了身侧一名紫袍道人。“我有几件事想问一问。”

  “不是国师,是副国师,三品阶位。”紫袍道人赶紧更正。“白娘子请讲。”

  “当先一件事,乃是当日贵国大都督郦子期帐下有个学生,五六年前去了江淮一带做间谍,是当时靖安台派遣我去办的案子,他本人被我夫君张行发觉处死,临死前答应将他骨殖送回,不知道是该送入家中,还是送在什么地方?若是送入家中,能否请副国师遣人稍作打探,此人在江淮时自称左游仙,又冒充了一个叫左才将的人……据说是下三品家世出身,靠修为和功劳有希望转到上三品的家世,娶了王族下嫁的宗室女子。”

  “道理是要送到家里,但送到此间也无妨,我们可以代为转送。”紫袍道人倒是格外利索。“而且此人我一听就知道是谁,国中姓左的不多,来历还这般清楚,便是左游仙的名号我们也听过,委实错不了……不过,若是左游仙自家请求张首席送骨殖回乡,倒也不是回乡安葬的意思。”

  “有什么说法吗?”白有思不免好奇。

  “有。”旁边王元德忽然开口。“他这个回乡其实是想证明自家是殉国,想让他家家门再升一品……若我没记错,这厮六七年前消失的时候,家门应该是第四品,若按照大都督的法令,凝丹以上殉国,家世自提一品,便成了上三品……从这个道理讲,白娘子今日问出来便是相当于送他骨殖回乡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5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8/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