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黜龙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榴弹怕水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3.53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39:05

  这简直太合理,也太过于匪夷所思。

  说是合理,是因为这么大亏空,尤其是行宫的附属仓城为之一空,过于明显,难怪刘璟会犹豫要不要举报,难怪赵督公会迅速服毒自尽,难怪江都官场会表现的那么奇怪,因为这么多的粮食,它想要运出去,想要消失,哪怕是经年累月、蚂蚁搬山,恐怕都瞒不住人。

  光是知情不报,怕受牵累,都是个说法。

  而说是匪夷所思,就是张行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亏空的会是粮食?

  如果是贪污腐败,以如今的粮价,拿行宫里的其他物什相比,贪污粮食也太低端了——一贯二十石,便是这里粮食贵,算它一贯钱十石、五石吧,一万石粮食不过一千贯文、两千贯文!

  一千贯文……我说行宫马厩里遭了瘟,死了二十匹马不好吗?

  二十匹马对一个行宫总领督公而言算个屁啊?非要贪一万石粮食?

  而且东都北衙的那些督公们,哪个不是家财万贯?

  万贯,就是十万石粮食!

  张行真的难以想象,会有哪个混到督公的太监头子会愚蠢到只揪着一只羊薅羊毛,而且是只薅屁股。

  但事实就发生在眼前,这位陈国宫廷出身,曾经在江都跟过圣人的赵督公虽然有一个暖脚小妾,挨着行宫的私人居所虽然有些奢华,但也都在情理之中……可就是他都督的行宫里,不知道多少万石,反正是原本应该塞满的粮食没了。

  说这是个巨大的亏空,那叫事实摆在眼前,但如果说这是贪污腐败,那是侮辱张行的智商。

  会不会是造反呢?

  陈国复国势力、江东世族豪强、真火教准备造反,需要大量的粮食储备……这当然很有可能,他们的确造过反,还不止一次……但反正不可能是杨慎,杨慎他娘的管的就是二征东夷的后勤,要是杨慎能从这里要粮食,那才叫真的智商出众。

  总之,造反很有可能,但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在于,如果造反的人需要粮食,而且已经控制住了这位赵督公,他们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力气从仓库里搬粮食呢?

  真要是到了造反那天,请赵督公打开行宫大门,别说粮食,战马、兵器、车仗、船只都不缺好不好?

  除非……造反是要在大江对岸造反,没有胆量过江?而且准备放长线钓大鱼,先用粮食在山里和寺观里养着人?

  这倒是勉强说得通了,可为什么不直接要钱,然后在鱼米之乡就地买粮呢?

  怕被发现?

  可把行宫搬空了就不怕被人发现?江都城的剩下两位的态度也很奇怪,周效明似乎也有些说法,难道这些人也参与了?

  都参与了,为什么不在扬子津那里剁了自己这伙人,就地立旗?

  所以,只是偷粮食的时候没想太多,就是太蠢?

  张行越想越觉得脑瓜仁生疼。

  接下来数日,他度日如年,直到他看到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旧日文牍。

  白有思带着大部分巡组精锐,以及一整队一百五十人的金吾卫渡江,一走十四日,等到天气忽然转冷,一场小雪覆盖了江都城的时候才回来。

  然后,这位女巡检便在行宫侧门前见到了等着自己的得力下属。

  “巡检这是抓了多少人?”

  笼着手、戴着护耳的张行在侧门那里探出头去,看着成串的俘虏,当场失笑,而随着这些人一路行来,街道早已经整肃,宛若防贼。

  “七十七人。”白有思昂然相对。

  “杀了多少?”张行追问不及。

  “十四人。”

  “连续追索了多少真火教据点?”

  “六个半……七个?”

  “十一日内转三郡,拔七寨、杀十四人,锁拿七十七人?”张行笼着手笑了笑。“巡检有点钱塘君的风范了。”

  “是九日内。”白有思微微挑眉。“而且,这跟大钱有什么关系?大钱也跟我一起行动了啊,就在后面压阵……还是说钱唐君另有其人?”

  “钱塘君是条真龙。”张行无奈干笑。“曾一怒之下与别的真龙搏斗,一顿饭的功夫便得胜归来,顺便杀生六十万、祸稼穑八百里。”

  “所以是个笑话?”白有思微微不解。“还是规劝?嫌我杀人多了还是来的晚?张行,我可是接到你的传讯,这才去着力扫荡周边据点的,而且也是你说的,不必忧虑时间,让我尽量去扫荡更多的据点来做验证。”

  “是。”张行忽然严肃起来。“是我说的。”

  “那你笑的那么古怪!”白有思忽然一顿脚,转身走入了行宫。

  身后,一长串的真火教行动派被牵入了行宫,就地安置,而一直到行宫侧门再度关闭,江都城的主干道才稍微恢复了一点活力。

  先将抓到的真火教反贼小心看押起来,然后便是对那些金吾卫们进行赏赐,再然后是设宴庆贺——很显然,行宫这里早早得到消息,早有准备。

  大部分巡骑和金吾卫们分散在一起享用宴会,而几名核心精英则和白有思一起登上了行宫外城的城门楼,在这里稍作汇集与宴饮,也是要对此事进行最后讨论的意思。

  而不知是何缘故,江都副留守周效明的幼子周行范居然也在此地,而其他人只当是不知。

  “咱们对对信息,事情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张行当仁不让,未及用饭,先行在桌上开场。

  “首先,行宫这里粮食大亏空;

  然后我们仓促抵达,当晚金吾卫都尉,也是与其他南地出身官吏不合的江都唯一北人权贵刘璟被稀里糊涂刺杀,很可能不是刺客动的手,而是在场的其他高手;

  接着,使用的刺客,无疑是真火教中部分激进的,想着谋反的逆贼;

  又隔了一日,赵公公当场服毒自尽;

  然后巡检带着诸位在江南,扫荡了许多真火教逆贼据点,在据点里找到了粮食,而且被俘的人还做了找人,确定了刺客是真火教的人,也确定了他们经常来搬粮食,还确定了他们跟赵公公有直接联系……

  全都对上了吧?胡大哥怎么看?”

  “我觉得就是这样,没那么多花花道道,就是赵督公因为是南陈宫廷旧人,很自然的跟真火教里的那些逆贼扯到了一起,那些逆贼为了谋逆在山中设立据点,囤积训练人手,需要大量粮食,这个赵督公便整日放开了让这些逆贼过江来往对岸倒腾粮食,成年累月把粮食都倒腾光了,刘璟发现了这事,或者他以为刘璟发现了这事……然后又以为我们过来是查他的,所以当日便恐惧之下杀了刘璟,隔了一日等我们上门,便又自杀……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胡彦干脆做出了结论,却又长呼了一口气。“而且现在我们有人证物证连成了串,给谁都能交代了,是也不是?”

  “应该是。”正在喝热汤的钱唐放下碗皱眉道。“但有个问题,数量还是不对……据这些人招认,他们每次来运粮,从宫内运到扬子津的数量,自己都只能拿走二十分之一,而这二十分之一,已经足够他们自己使用,还给附近的真火观使用,甚至可以部分带回家中接济了。”

  “那就是赵公公玩的大,一个宫仓供养了整个江东的真火教逆贼。”李清臣不以为然道。“你们想想,江都、吴郡、丹阳三郡的真火教逆贼拿走了二十分之一的粮食,江东、江西四五十郡,再加上转运耗费,不就对上了吗?为什么放到扬子津?为的是方便转运。为什么让这三郡的逆贼来负责从宫城内转出?因为这三郡是江都行宫最近的三郡而已。”

  言至此处,李清臣复又想起什么,环顾左右:“还记得咱们来时遇到的江上豪侠吗?指不定当时船上装的便是仓粮。”

  “这么说就全对上了,只是可惜,更远的地方也难去扫荡,功劳落不到我们头上。”有人感慨起来。

  “多简单一个事情,结果被那场刺杀跟那太监的自杀给弄得忒恶心了,差点以为是我们逼死了好人呢。”有人阴阳怪气,却是盯住了周公子。

  而周公子只好讪讪,低头喝汤。

  白有思微微蹙眉,似乎是想说什么,但还是选择先盯住了张行,却不料后者只是微微摇头,便不置一词,这让白大小姐不免心中烦闷——她从一开始回到行宫门前,便觉得对方有什么在等自己一般,却始终没有等到。

  不过,即便如此,这位女巡检还是压住了这种烦躁感,等到了晚宴之后。

  并在假寐了一个时辰后,在房间内等到了自己想等的敲门声。

  打开门来,张行穿戴严整,一身冬衣加貂皮帽不说,还有棉质护耳、护项,正拢手立在门前。

  “此时过来,有什么要说的吗?”白有思有些来气。

  “有。”张行目光灼灼,盯住了对方。“巡检,雪夜漫漫,无心睡眠,能否请你带我一剑横飞,凭江赏梅,渡江赏雪,了我心中夙愿……届时,下官必有一番厚报。”

  已经去了小冠的白有思歪着头看了对方一阵子,然后终于点头:“好!我今夜陪你到底!”

  张行当即展颜。

  PS:大家晚安。

第八十三章 煮鹤行(12)(2合1)

  张白二人并不想惊动他人,只是从门楼的楼梯出发,转至楼顶。中间唯一惊动的人,居然是正要下楼离去的周行范,但后者看到二人,反而更有些做贼心虚之态,差点从楼梯上摔倒。

  走上门楼楼顶,此时外面雪花其实并不大,只是稍有些紧密而已……而二人既至顶上,放眼望去,也没看到什么四面皆白之盛景。甚至,当周公子从侧门转出,打马而行时,马蹄印子都还是黑的——行宫门前正道下午走的人太多了,存不住雪不说,还弄得过于泥泞湿滑,再后来一晚上的碎雪也只是覆盖了表面,人马一过,轻易便露出黑黝黝的汤汁。

  可以想见,等明日一早结了冰,路面上只会更艰难。

  “他这是回去报信?”白有思看着在路面上略显狼狈的周公子,略显戏谑。“你之前不说,是因为他在吗?”

  张行点点头,复又摇摇头:“我知道巡检想要问什么,但晚间大家讨论出来的那个说法并不能说有问题……”

  “我晓得。”白有思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对道。“但是你须答应过我,要我晓得此事根本,要我自己来做决断。”

  “这是自然,我今晚便是来说这个的。”张行认真以对。“只是这个事情的根本……说起来可能只有两三句话的事情,却是千万钧重,所以我想慢慢的说……而且,便是说根本,也是分层次的,就好像晚上大家的说法,其实已经是一层真相和根本了,最起码把案子本身说透了。”

  “所以,我也陪你出来了。”白有思摇头笑对。“你是要去什么地方才说下面的一层吗?是不是要去江边,还是江上?”

  张行没有应答,反而从怀中掏了一小坛酒来,递给了对方:“巡检,你之前来过江东吗?”

  白有思接过酒坛,一边撕开封皮,一边微微摇头。

  “巡检年长我一两岁。”张行环顾左右,继续言道。“再加上在靖安台一路做到巡检,想来在台中应该有不少年了吧?”

  “是,年长你一两岁。”白有思瞥了对方一眼,语气不善。“官位也比你大些,不然如何提拔的你?”

  “我是说,巡检出外勤都去过什么地方?”张行听得不妙,赶紧说了正话。

  “关陇和东都周边多些,太原和北面的雁门也去过两次,河北邺都一次,巴蜀一次,东境一次,西北边境倒是去过三五次,你知道的,几年前我刚入台中的时候,正是朝廷在招降和分裂巫人的时候。”白有思平静做答。“至于未入靖安台之前,倒是经常往来南阳,还去过一次襄阳。”

  “所以,外勤任务,之前莫说江东,江西和巴蜀都没去过?”

  “不是说了吗?”

  “这就很不对劲。”张行摇头以对。“因为南方百多州郡,其中不乏大郡、富郡,而且白帝爷开拓的汉水在那里,从东都西都过来,其实都算是道路通畅,咱们一路顺流而下到这里,才花了几日?又不是南岭,确实遥远。可为什么身为朝廷专门负责巡视地方的外勤巡组,反而少来呢?与之相比,反倒是西北边境和雁门,明显道路和环境更加辛苦……如我记得不错,西北边境的沙漠和雁门北面的苦海,都是巫族罪龙为了保全巫族降下的阻碍,那种地方,怎么可能好受,反而去了那么多次?难道只是北面有事,南边从不出事?”

  “确实。”白有思捧着酒坛若有所思。

  “道理其实很简单。”张行伸出手来,抓住了冰冷且积雪的栏杆,望着眼前的江都城感慨道。“大魏的地域隔阂和压迫太重了,虽说有情可原外加事出有因,但还是太重了……而且不止是地域,还有因为地域问题导致的经济、文化、政治上的歧视……南人根本无法在东都立足,这不光是官场的问题,也不是提拔几个南人尚书、相公就行的。对应的,东都的贵人眼里也很少有南方,他们只把南方当做是被征服的粮帛产地,只要每年粮食和布帛送过去了,只要不造反,便懒得理会了。”

  白有思点了点头。

  “大魏朝这么干是有问题的。”张行喟然以对。“之前在东都的时候,我就隐隐察觉到了,坊市如壁垒,洛水分南北……

  “达官贵人围着宫殿、要害衙署落在洛水北面;富裕的官吏、商人,稍微有些产业的中产之家,都在洛水南岸落户;然后越往南越穷,到了南城基本上是卖死力气的贫民……

  “而更可怕的还不在此处,在于贫民为了干活,往城市中来,却往往止步于洛水,洛水北面达官贵人的仆役过的都比普通百姓要强;而洛水北面的达官贵人,日常生活工作,也很少有越过温柔坊和南市的,南边坊市对他们而言只是个名字和数字……

  “这个首都就明确的在告诉所有人,这个国家上下左右内外之间,流通性是特别差的,上面不看下面,北面不看南面,里面不看外面。

  “而这个道理,放到整个国家也是一样的,明明都是一个国家,却不像是一个国家,东西为仇,南北为恨,而无论南北西东,上面都不把下面的人当人来看。”

  白有思怔怔盯住了对方,一时无言。

  张行反过来看向对方:“巡检怎么看,我说的对不对?”

  “对。”白有思嘴上说对,却摇了摇头。“你把我心里一直想说的一点东西给点开了……就是这样,我进入凝丹境后,经常在晚上在东都城里四下飞掠,见到了好多人,见了好多事情,算是阅尽百态,而且总觉得有些脉络可言,却始终没有人给我点透……你这么一说,好多事情好多人,就都能对上了。”

  张行沉默不应,他只觉得自己还是没控制住,说的有点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9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7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黜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