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高楼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只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63 KB   上传时间:2025-05-20 12:10:40

  她知道兄长从外头进来一定热得很。

  惠妃的兄长陈世贤四旬往上年纪,虽已发福,看上去依旧很儒雅。

  他任工部尚书,前些时候去上淮巡视堤坝,回京还不足十天,也就是说他在董罡出事以后才回京来。

  “这会儿外头天气太热了,你怎么到进宫来了?”惠妃看兄长一身的汗,不免心疼。

  “今日早朝下得晚,又到上书房入对,一耽搁就到这时候了。”陈世贤接过侍女递过的帕子,一边擦脸一边说,“想着无论如何也得进宫见娘娘一面,热不热的并不打紧。”

  “你在前朝可听到什么动静没有?我正为驸马的事忧心呢!”惠妃忍不住唉声叹气,“我总觉着不好。”

  “的确是不大好,”陈世贤说,“我也劝娘娘早做打算。”

  “打算?我能有什么打算?在这深宫中一切都只好听天由命罢了。”惠妃感到深深的无力。

  “娘娘与其担心驸马究竟会被怎样处置,倒不如再往远想一想。”陈世贤进宫是有目的的,“为咱们陈家想一想。”

  惠妃一时解不过来:“你要我做什么?”

  “娘娘就没想过,一旦驸马受了发落,董丞相也无可避免,势必要受连累的。”陈世贤更关注的是丞相之位,“丞相之位也将不保,那由谁来继任呢?”

  其实从董罡出事起就已经有人在谋划这些了,前朝的那些大臣们其实并不怎么关注后宫的事。

  一个妃嫔受了侮辱,或者死或者出家,都无足轻重。

  可前朝的事就不一样了,董罡一个人不知要牵扯到多少朝中重臣,注定是要变天的。

  “怎么?你想争一争?”惠妃立刻察觉到了兄长的野心。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陈世贤说,“我知道你能跟皇后说得上话,我若真想再进一步是少不了董家支持的。

  董家也不可能放任与他们非亲非故的人当上丞相,你说对吧?”

  惠妃在心中迅速把她兄长的话掂量了几遍,这事对她有益无害。

  自己的亲哥哥做了丞相,也就意味着自己娘家的地位更加稳固显赫,自己的底气也就更足。

第322章 引进宫

  董罡的事情正闹得沸沸扬扬,偏偏出现了异常天象。

  在西北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颗极大的扫帚星,古语云“彗星现,国有奸”。

  此时彗星显现,众人便毫不犹豫地将此事归结到了董家的头上。

  京城中万民请愿,商人罢市,农人罢耕,都是那群太学生带的头。

  尽管此时董太师已然知情,却也不能够力挽狂澜了。

  只好亲自上朝请罪,痛责自家家风不正,方才出了这样一个丧德悖伦的孽障。

  不过姜到底还是老的辣,董太师一面负荆请罪,一面就叫人捎信给董罡让他装疯。

  并且找出了许多证人,证明董罡于三年前起便时常突发疯病,神智昏聩,行为颠倒,癫狂不自知。

  虽然不能够完全解脱董罡的罪名,但好歹能帮他脱一部分的罪。

  半个月后,董罡的案子尘埃落定。

  免职流放,废去驸马身份。

  他的父亲董司承也被降官三级,成了四品的闲职。

  皇后大病了一场,就算再不愿吃药,也不得不连着吃了数日的汤药。

  要知道她的娘家一直都是给她增光撑腰的,可谁想到忽然之间就栽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

  可她又不能跟皇上求情,毕竟董罡所犯的事实在叫人难以启齿。

  皇后病着的这些日子,惠妃一直陪在身边。

  她没让大公主过来,对外只说大公主病倒了,只能卧床。

  这让皇后很感动,也难免心有愧疚:“罡儿实在太荒唐了,连累了莹珮。皇上要他们两个和离,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对他已是从轻发落了。”

  “娘娘千万要宽心,虽然是陛下下旨让他们两个和离了,可是莹珮心里头自然是舍不得的。

  私下里还跟我说到底是夫妻一场,没奈何暂时分开,只求老天保佑,什么时候能叫他回京来,两个人也好再续前缘。”惠妃这么说,不过是让皇后觉得她们母女两个重情份。

  “莹珮这孩子真是个厚道的,罡儿先前就对她不起,她却还念着夫妻情分。”皇后忍不住叹了一声,“但愿这孩子经历了磨难能懂事些,不要再荒唐了。”

  “莹珮这些日子病着,茶饭不思,整个人都快瘦脱相了。”惠妃愁眉不展地说,“臣妾瞧着娘娘也一样,转生好好调补调补身体。”

  “你知道的,本宫向来最怕过夏天,偏偏今年夏天又事挨着事,不得消停。”皇后真是觉得这个夏天太煎熬了,“我现在当真是寝食难安,只想等着天气凉下来,慢慢的有了胃口,说不定会好些。”

  “若是往年还好,可今年不成,娘娘您才病了一场,若是等到秋天再进补,远水何尝能救得了近火?真等到那时候岂不是早亏空了?”惠妃一脸担忧。

  “可那有什么法子呢?天气这么热,我实在是没胃口啊。”皇后病殃殃地说。

  “臣妾倒是想保举一人,”到这里惠妃才把话引入正题,“不瞒娘娘说,莹珮在博望山上的时候,只吃一个人做的饭,那厨艺真是叫绝,便是再不好的胃口也能引出三分食欲来。”

  皇后听了也感兴趣,问道:“哦,有这样的人?可是博望山上的道姑吗?”

  “不是什么道姑,说起来她原本是温娘子跟前的婆子,后来温娘子入了宫,她无处可去,便叫她到长公主身边去伺候了。

  我们在山上的时候,有幸在长公主那里吃了几顿饭,领教了她那出神入化的厨艺。

  臣妾也是有私心,想着皇后娘娘不妨把她宣进宫来,莹珮也能沾您的光了。”惠妃脸上堆着一点笑,带着一点讨好和乞求。

  “按理说她在长公主跟前,咱们不好随便要人,”皇后略微有些犯难,“不过听你说她的厨艺这么好,本宫倒也想尝尝。不如就跟长公主商量,先叫她来宫里待些日子,等到莹珮的身体好一些,她再出宫去。想来长公主也是能体谅的,不至于不答应。”

  “娘娘说的极是,我也是实在想不到别的法子了。眼前要紧的是把您和莹珮的身体调养好,余下的事往后再说吧!”惠妃说。

  “于禄,”皇后叫了一声,“一会儿你带我的口谕出去,到长公主那里,求她把那个厨娘借给咱们用一用。记得别空着手去,多带些东西。”

  温鸣谦难得片刻的清闲,走到水榭边看金鱼荷花。

  眼前的情形让她想到在宫家时候自己所住的泠月阁,那院子里也有老大一片荷塘。

  温鸣谦无疑是喜欢荷花的,后来她遇见了沈芙,二人一见如故。

  芙蓉即荷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只是那般洁净的莲花终究还是被淤泥吞没了……

  “鸣谦,你怎么在这里?”于禄见温鸣谦望着池水发呆,就笑着叫了她一声。

  “于总管,这么热的天儿你要到哪里去呀?”温鸣谦一见他的装束就知道他要出宫去。

  “我奉了皇后娘娘的口谕,到长公主那里去。”于禄笑着说,“那个张妈,她是你的人吧?娘娘命我接她进宫来。”

  “张妈?娘娘宣她入宫做什么?”温鸣谦问。

  “是惠妃娘娘在皇后娘娘跟前保举,说张妈的厨艺好的不得了。你也知道,这些日子皇后娘娘病着,大公主也病着。天气又热,实在是没有胃口。所以就请个厨艺高超的,进宫来调理饮食。”于禄不知道这里头有别的事,“如此说来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了,你就是个心灵手巧,再聪明不过的。谁想你手底下的人也都有绝活儿呢!”

  “这么说张妈也要进宫了,我可有许多时候没见到她了。”温鸣谦笑了,“不过天气实在热,公公最好带着些避暑的药。我这有祛暑的香药,您不嫌弃带着吧!”

  温鸣谦说着把自己身上带的避暑香包摘了下来,递给于禄。

  “哎呦你可真是个细心人,那我就多谢你了,不同你客气。”于禄高高兴兴地接了过来,“我还有事不能耽搁,这就去了。”

第323章 回故地

  却说于禄到了博望山玉真观,向长公主说了皇后的口谕。

  “娘娘也觉着让长公主殿下割爱,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所以特调了宫里三位最有经验的御厨过来服侍殿下。”于禄弓着身子谦卑地说道,“实在是因为大公主茶饭不思,整个人都瘦脱相了。”

  长公主听了就说:“皇后也太客气了,莹珮那日匆匆下山去,我便有些忧心。这不同于旁的事,想必总要经历一些时候才能挣扎得出来。

  慢说是她,想必皇后娘娘也因为这事忧思劳神,损伤了凤体吧?”

  “殿下明鉴,奴才可不能瞒着您。这些日子,皇后娘娘寝食难安,您也知道的,每逢夏日娘娘就不思饮食,再加上这些烦心事……唉!”于禄说起来也是一脸的愁容。

  “张妈的厨艺好还在其次,要紧的是她会调制药膳。”长公主说,“皇后从来是不爱吃药的,况且这样暑热的天气本也不宜吃药。叫她进宫去伺候着,用心调理,好歹让皇后和莹珮身体好起来。也算是我尽了一份心了。”

  “奴才多谢长公主殿下体谅,回去必定把您的话转告给皇后娘娘和大公主。”于禄连连行礼。

  “既然这样的话就叫张妈进宫去吧!不过今日怕是不成。天色已经这样晚了,消息来得也突然,她也得收拾收拾不是。”长公主笑着说,“此外他还不同于旁人,她自己做饭是有专用的东西的,这些东西就得收拾大半天。”

  “好好,那奴才就先回去,明日一早再过来接张妈妈进宫。”于禄连忙答应。

  “叫皇后和莹珮多宽着心吧!等过些日子我再进宫去。这会儿去了,她们自己养病还不顾不过来,又要支撑着招呼我,反倒更累着了。”长公主交代完于禄又叫过玉壶,“替我好生送余总管出去,不要怠慢了。”

  送走了于禄,长公主命人把张妈叫了过来,屏退左右:“方才皇后叫人从宫里传了口谕出来要宣你进宫,回头你收拾收拾东西,明早宫里就来人接你了。”

  “皇后召我进宫去是谁的主意?她如何会知道我呢?”张妈一听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我问过于禄了,他说是惠妃在皇后面前保举的你。说你的厨艺十分之好,大公主爱吃你做的饭食,如今她在宫里不思饮食,皇后娘娘也是一样。因此把你调进宫去,又叫了三个御厨来替换你。”长公主说,“惠妃是急了,董罡这一件事就让董家元气大伤,连带着她女儿也落了单,自然是不能善罢甘休的。”

  “她把我引进宫去,必然是想着宫里认识我的人多,更容易察觉我的破绽。”张妈闻言冷笑,“去就去,难道我还会怕她?”

  “惠妃的哥哥陈世贤,这些日子正想尽了法子联合人推举自己做丞相呢!”长公主笑着说,“他那样的人如何当得了丞相?痴人做梦罢了!”

  “前朝必定有好一番折腾,不过我们身份所限只能在后宫周旋了。”张妈说,“那殿下您多保重,我下去收拾东西。”

  果然第二日一早,于禄就亲自带了人来接张妈进宫。

  “原来这位就是张妈妈了,”于禄脸上带着三分讨好的笑容向张妈说道,“听闻你厨艺精绝,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呀!”

  张妈看了他一眼。当初他离宫的时候,于禄还不是皇后宫中的大总管,只是跟在他师父身后听吩咐。

  如今十年过去,于禄也明显见老了,但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

  不像自己,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张妈要带的东西很多,锅碗瓢盆、烘缸干菜,甚至各种调料,因为都是她亲手配制的,所以都要带上。

  这些东西要从山上搬运到山下,因此一直折腾到午时,才从山脚下启程。

  这些天一点儿雨也没有,热得地上都起烟。

  枝条树叶也都遭了瘟一样,蔫巴巴地垂着,人们身上也是一层又一层的出汗,衣衫紧贴在身上,说不出的难受。

  张妈坐在车里,不时听到街上有人议论。

  “这天气热的发邪呀!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奸臣太多了,不闹天灾才怪呢!那扫把星见天的在西天上亮着,唉,还不知道有什么事儿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最高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