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谢鸾没应声,半晌又听父亲轻叹道:“可惜了……”

  ————

  春宴结束后,帝后将登宣阳门城楼与民同乐。

  狸奴早见识过宣阳门的壮阔,如今城楼上挂满了宫灯,一眼望去便仿佛龙蟠虎踞,于深沉夜幕中巍然矗立。她远远便听到城墙外嘈杂的人声,趴到栏杆上一看,简直吓了一大跳。

  宣阳门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地围着若干辆高大气派的彩车,人群如痴如醉地高喊,欢呼声叫嚷声不绝于耳。

  “这么多花车啊……”宗棠齐不知何时又凑过来,感慨道,“我在益州时,每年都看到伯父选派些歌姬舞女进京赶灯会,据说她们会站在花车上,与其他地方送的人沿街斗技,从篱门比试到城中,只有最受欢迎的几个才有资格来到宣阳门下,由天子亲自选出优胜者,号称为灯魁。”

  狸奴对此闻所未闻,好奇道:“灯魁又如何?”

  “看见那里的灯楼没有?”宗棠齐指着城下巍峨的巨大灯楼,道,“他将与天子一同燃灯。”

  钟鼓齐鸣,太常乐起,天子登临,万民拜服。宣阳门下“万岁”之声如山呼海啸,震耳欲聋。礼官向吏民朗声宣读了天子的上元贺词,万众瞩目中,今年获胜的灯魁也登上城楼,与天子一同将火种扔向高耸的灯楼。

  一瞬间,灯火自上而下渐次亮起,如火树银花,如飞流悬瀑。灯楼上嵌套着螺旋叠复的走马灯,形态各异,流光溢彩,灯影中你追我赶,川流不息。

  狸奴简直要看花了眼,拽着柳氏指指这指指那,一时间目不暇接。人群在目眩神迷中欢呼不已,庆贺久违的太平又重现于世,城楼内外弥散着喜庆和欢愉。

  天子淡然的脸上似乎流溢着喜色,在节日气氛即将登顶的那一刻,他轻轻抬手,一道命令悄无声息地被内侍送出。

  满城璀璨的灯火遮掩不住望楼的信号,天子的旨意数息之间便传遍城中,不知城墙内外何人惊呼声起,只见四面八方浮起无数盏明灯,带着盈盈暖意直奔天际,汇聚成漫天星辰。

  狸奴直看得脖颈发酸,哑然于如此摄人心魄的壮观,不由得摒住了呼吸。

  身旁不知何时走近一人,笑着对她道:“如此盛景已多年未见,女郎可真是好运气。”

  狸奴并不认得他,只见他四十上下,一身紫袍衬得人颇有几分儒雅,是个养尊处优的贵人,似乎在哪里见过。

  那人接着道:“去岁圣驾还朝,皇后又在除夜诞下皇女,难得是双喜临门,普天同庆。”

  狸奴不动声色道:“世人以孔明灯寄寓心愿,明灯万盏,正是天子为万民祈福之意。奴自然高兴得很。”

  孟元礼本与成肃闲谈,闻言赞许地朝狸奴点点头。天子为一国之君,自当胸怀苍生万民,岂能拘泥于个人得失。

  他向说话的那人投去一瞥。

  都官尚书周士诚毕竟是世家出身,饶是脸上挂不住,依旧笑了笑:“女郎有心了。如今海内安宁,委实是百姓之福。”

  这话说得狸奴颇有些感伤。庾氏平定,海寇归附,四海承平,可纵然如此,她三叔还是远在荆州镇守一方。如此歌舞升平的上元之夜,终究是少了成誉的身影。

  四更时分,天还乌漆漆地黑,城中的万家灯火也渐次零落。众人恭送天子离席后,各自三五成群地归家。

  狸奴脑子里昏昏沉沉,被冷风一吹,这才清醒了三分。她钻进牛车,隐约听外面成肃与孟元礼交谈。

  “篱门还未开,成兄不如去我家先歇息,小弟已备好了薄酒……”

  狸奴已经困得不行了,成肃和柳氏掀帘进来时,她连眼皮都没力气抬。从前她总是嫌弃牛车慢,如今四平八稳地行进在石板路上,却格外让人心情宁静。

  柳氏为她披了件衣裳,放低了声音与成肃细语。

  狸奴仿佛陷入了一个沉沉的梦,在这一方不甚宽敞的天地里,在和煦的暖意中浮沉。

  黎明的金陵已归于沉静,寒夜里连鸡鸣声都显得格外辽远。狸奴的梦境兀地颠簸起来,被阵阵刺耳的节律扭动着,拉扯出粗粝的锯齿。

  柳氏见狸奴拧起了眉头,不安道:“这是哪里的马蹄声?”

  成肃凝神细听,外间的寒意自罅隙透出,一颗心渐渐揪起。

  确实是马蹄声。

  蹄铁落在青石板上铿然作响,哒哒之声不绝于耳,一阵一阵越来越响亮,终于伴随着吁声在车前戛然而止。

  “启禀将军,江陵八百里加急!”

  狸奴猛然睁开了眼睛。

  “呈上来。”

  成肃的语气依旧平稳,可眸中难掩焦急之色。

  侧帘掀起时,冷风直扑到狸奴脸上,吹得她一阵战栗。

  成肃急匆匆地拆开文书袋,越看眉头越紧皱。

  “阿父,发生了什么?”狸奴紧张地盯着他,迟疑道,“阿叔那边是不是……”

  成肃一拳打在坐榻上,狠狠咬了咬牙,将文书扔给她看。

  狸奴只扫了一眼,不由得倒吸口凉气,寒冬的冷意直渗到骨缝里。

  “益州刺史宗达……宗达被杀了!?”

第66章 悲欢

  何止是这些。

  狸奴心突突直跳,强忍着战栗仔细读完了军报,直惊得目瞪口呆。

  将近一年前,宣武军收复江陵的消息尚未传到锦官城,益州刺史宗达派五弟宗真与六弟宗虔率军东下,志在勤王。不料人马还在路上,二人便死于军中哗变。宗达亦亲率大军随后出发,闻变欲奔还锦官城,却被锦官城叛将拒于城外,兵败被杀,满门屠灭。

  叛将乔赤围自称锦城王,派手下把守各路要道,将蜀中音讯封锁得如同铁桶一般,以至于时隔半年,荆州才得知蜀中大乱,一切早已为时过晚。

  军报是成誉送来的,落款不过三日前。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狸奴自然不认为他有意瞒报,可消息来得未免也太迟。

  “庾氏余党作乱不休,荆州自顾尚且不暇,一时疏漏了也情有可原。”成肃似是在解答她的疑惑,又似是自言自语。他紧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道:“你们去孟府,我须得入宫一趟。”

  “阿父!”狸奴一把拉住他,简直要哭出来,“蜀中叛乱是何等大事,三叔到任三个月竟丝毫未察觉,失职之罪皇帝岂会放过他!还有宗棠齐……宗棠齐还在宫中,他若知满门被杀,怕不会善罢甘休!”

  成肃叹气道:“话是这么说。天子至圣至明,必能明察秋毫。可家破人亡这种事,又有哪个能不迁怒于人?我倒要快点入宫,免得局势难以收拾。”

  他将军报塞回袋中,纵身跳出了车厢。

  狸奴眼见他骑着信使的马绝尘而去,心中一片空落落。

  颍川庾氏都没能拿下蜀中,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变了天?

  蜀中之乱犹如一颗巨雷,震得满朝哗然。一时间人心浮动,上元夜残余的喜乐风流云散。

  右卫将军府即日发丧,上下缟素,哀声震天。宗棠齐肝肠寸断,一身重孝闯到金殿上,痛心疾首地请求出征。天子担心他冲动行事,自然不允许,只让他节哀顺变,居家修养。

  朝堂上下为蜀中用兵之事争论不休。乔赤围大逆不道,罪不容诛。可到底派谁去清剿贼寇,众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成肃被此事牵绊了心神,一时间顾不得柳氏和狸奴。狸奴便待在丹阳尹的宅邸,一连几天看往来的官员吵得面红耳赤。

  蜀中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南阳宗氏在此间经营数十年,竟然于一夕覆灭,满门被杀,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贼首乔赤围名不见经传,谁也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又何以一举击破宗氏,封锁蜀中长达半年时间。

  出兵伐蜀,兹事体大,实在不能不慎重。

  朝中不是没有人拿成誉来说事。虽然乔赤围叛乱时荆州刺史还是荀康祖,可他既已病故,再追究也毫无意义,反倒是履新的成誉,竟丝毫未察觉蜀中异变,不可不谓为失职。

  这样的议论成肃早有所预料,只是没想到,宗棠齐竟从未这样说。相反,宗棠齐稍稍冷静下来后,又上书举荐成誉带兵伐蜀。

  狸奴听成肃说起这件事,颇有些心动:“若三叔出马,破锦官城如探囊取物。”

  “你倒是看好你三叔,”成肃难得笑了笑,“朝中并不了解蜀中的情况。胡虏趁乱占领了汉中,如今唯有三峡可入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此险地,反被你说得轻巧。”

  这也是朝中无人敢请缨的原因。

  狸奴不解道:“那便选宗棠齐罢了,他岂会不了解入蜀的形势?”

  “南阳宗氏久居蜀中,早就为朝廷所忌惮。平定蜀中的功劳,必不能拱手让与宗棠齐。”

  狸奴没好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倒是推个人出来,要不然便让我去!”

  成肃无奈摇头道:“征伐岂止军中事。我们过几日便回京门。”

  狸奴不作声,半晌道:“不知道宗十三娘如何了。”

  如今南阳宗氏一族,只剩下为宗彦送丧的二十余人逃过一劫,宗寄罗一夜之间由益州刺史的掌上明珠沦落为满门屠灭的孤女,换作谁,都无法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右卫将军府为宗氏发丧,刚过了头七,朝廷便任命宗室濮阳王为益州刺史,率军西征。

  宗棠齐神色肃然,听了这旨意也没什么反应。他为四伯宗彦送丧时,只带了嫡妻幼子一同前行,其父西夷校尉宗真和一家老小都留在了蜀中。如今他身边最亲近的,也唯有这二人了。

  幼子年方四岁,尚不知连日哭声意味着什么,只看着阿父面色不豫,便站在堂下不敢向前。

  身后脚步声响起,幼子欣喜道:“阿姑!”

  宗寄罗比往日憔悴了许多,只看了小侄儿一眼,硬声道:“廊下这么冷,还不快把小郎君送回屋?”

  下人知道她脾气大,连忙上前张罗着。

  宗寄罗一阵心烦意乱,忽然听通传的仆役道:“女郎,成家的小娘子在府外,可请她进来?”

  “不必,就说我病了。”宗寄罗话已出口,连自己也觉得诧异。

  宗棠齐看在眼底,道:“为何不见?”

  “阿叔……”宗寄罗仿佛一下子萎靡起来,有气无力道,“我如今想到成三郎,便心中有气。他们一家人,不见也罢。”

  “你何苦迁怒于人,”宗棠齐顿了顿,道,“数月前因九娘的婚事,我写信给三伯,一直都没有回音。那时我并未多想,若当初再留心些,也不至于到今日才……”

  宗寄罗眼泪一下涌上来,先前她也曾往益州写过几封家书,迟迟收不到回信,只当是上游战乱频仍,耽搁了消息,渐渐便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她嚎啕大哭起来,宗棠齐也只能一声叹息。

  狸奴等在右卫将军府门外,许久才见通传的小厮一脸歉意地过来,说他家女郎闭门谢客。她难免失落,回到孟府也闷闷不乐。

  成肃已命人备好了车马,正等着狸奴回来便往京门去。柳氏看她的神色,便知道吃了闭门羹,安慰道:“十三娘心里难过,让她一个人静静也好。有些事,旁人是无法分担的。”

  狸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默不作声地跟他们上了车。马车没走了多久,便停在一处宅邸前。狸奴犹自念叨着宗寄罗,成肃已出去与什么人交谈起来。

  “阿蛮?”狸奴掀帘看到徐崇朝,转念便明白成肃来接他一同回去。她随柳氏下了车,徐娴娘便迎上来。二人许久不见面,仿佛有说不尽的话。

  钟夫人笑着道:“小娘子不如在这里多待些时日,三娘可天天盼着你过来呢!”

  成肃似乎也有这打算,两下里一拍即合。

  徐娴娘笑道:“那阿兄也再住几天罢,到时候恰好送狸奴回去。”

  成肃并没有阻拦。柳氏似有些不舍,叮嘱狸奴道:“在你伯母家中可不许添乱,多向三娘子学着点!”

  狸奴心中一动,握住了母亲的手:“阿母放心罢。”

  柳氏上了车,朝狸奴挥了挥手。寒风吹起她额间碎发,一双清亮的眼睛含笑望着狸奴,只是在侧帘落下那一刻,似有无言的不舍一闪而过。

  可惜狸奴没有注意到。她目送马车走远,回眸望了望徐宅低调的牌匾,心头浮起难言的落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