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探花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卿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39 KB   上传时间:2025-08-24 12:39:38


第29章  

  在鹿衡玉忍着愤懑诵读过五遍,但武夫学生们却依旧犟着不张嘴时,他的火气飙升到了顶峰,手里书卷啪的声重重拍上阿塔海的书桌。

  阿塔海鼻翼翕张喷着怒火,其他武夫们亦愤愤鼓着双目,与对面的鹿衡玉怒目相视。

  “尔等为何不吱声?可是我诵读的不清!”

  鹿衡玉暴跳如雷,底下武官们死眉瞪眼,可就是不吭声。

  眼见着殿内气氛愈发紧张,殿外陈今昭着急的张望,想要给里头的鹿衡玉打眼色,让他平心静气莫要与他们起冲突,但此刻怒火中烧的对方又哪里能注意到旁的?

  鹿衡玉似是轴劲上来,与这群武官们杠上了。

  他们不答,他就一遍遍的问,从质问群将,到最后精准的抓住一人反复质问。惨遭逼问的就是那阿塔海,没办法,谁让他坐在最前列,且还让鹿衡玉对他印象深刻。

  殿外的陈今昭清楚的看见阿塔海怒发冲冠,满脸涨紫的死攥着硕大的拳头,好似下一刻就能冲着面前的人兜头砸去。

  肉眼可见的,那虎背熊腰的阿塔海就要被逼急了。

  陈今昭看得心惊肉跳,偏殿内的鹿衡玉魔怔般还在较劲的质问,“你说,你为何不开口!我离你够近罢,总不能连你也听不清罢!”

  阿塔海终于忍无可忍吼了句:“别问了,俺不会!”

  震天响的怒吼环绕偌大殿宇,殿顶都好似震了一震。

  鹿衡玉短暂的耳鸣后,双眼喷出更猛烈的怒火!

  “读也不会?不是长嘴的事吗!”糊弄谁呢!糊弄谁呢!

  可接下来,那阿塔海又进入了哑巴模式。

  被逼急了,就鼓着牛眼来上句,当俺文曲星下凡。

  再被逼急了,就双手猛地朝外一挥,可去你的罢!

  眼见殿内的鹿衡玉脚步虚晃,已经掐人中要后仰了,陈今昭顾不上旁的赶紧急步入殿,连扶带拉的将他搀扶出来。

  “你说你,怎么还较上劲了?再说,身为夫子教书育人,什么样学生遇不着,你要气怕都气不过来。”搀着体虚气短的鹿衡玉往配殿方向挪着,她看他脸色发白双手发颤,一副气狠了的模样,不由缓了声劝道,“行了行了,别气别气了。也不是多大的事,我刚在外头琢磨了番,好像有些知道问题出在哪了,一会咱们再好好商讨一番……”

  清润轻柔的嗓音由着飘忽的微风,时断时续的传来。

  上书房殿前,姬寅礼抬手扯松下襟口,抬腿阔步迈过朱槛,织金蟒纹袍摆随步履疾掠而过。

  配殿内,沈砚帮忙着将人搀扶到座上,推了盏茶过去让他喝口缓缓。

  陈今昭捶下酸痛的胳膊,缓了口气,与沈砚说了大概情况后,又安慰了鹿衡玉几句。之后她便落座提笔濡墨,在宣纸上迅速书写的时候,还与两人解释了句,“我有些想法,一会与你们细说。”

  公孙桓这会刚从文渊阁回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各抱一摞奏本的年轻官员。知道西边的偏殿用以给武官们讲学来用,他遂吩咐这几人带着奏本去东偏殿,令他们仔细看完奏本后就列个章程出来。

  待这些年轻官员们行礼退下,公孙桓方捋须颔首。

  这些人一路跟随他与殿下来到皇都,如今能够在朝堂各部站稳脚跟,都是能入他眼的好苗子,历练一番可堪大用。

  公孙桓进上书房后未见到殿下,不由将询问的目光看向阶下候着的刘顺。

  刘顺小声解释:“殿下正在净房更衣,您且在这稍候。”

  公孙桓颔首示意明白,虽有些疑惑刘顺为何未侍候殿下左右,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大事,且也不该他来询问,这想法也就只在脑中一掠而过。

  又过了会,殿下还未出来,公孙桓想起西配殿那新上任的三杰,遂就低声问了下今日那些武官们的进学情况。

  刘顺的面色有些一言难尽,公孙桓见此就有些明了。

  这三杰怕也压不住这群莽夫们。

  “刚奴才随殿下要进殿那会,正瞧见那鹿榜眼似被气晕了过去,被陈探花给搀扶了出来。”

  公孙桓嘶声吸气有些牙疼,这群莽夫竟还变本加厉了,是当真不怕殿下将他们腿给抽断啊。

  又过了约莫两刻钟的时间,公孙桓方见他们殿下从屏风后踱步出来,鬓角尚带水汽,手持巾帕慢条斯理的擦拭双手。

  “殿下。”他忙躬身行礼,待对方叫起,就说起想要将江莫等人带在身边历练一番的打算,言语中并不掩饰对他们的看重。

  姬寅礼撩袍落座,蟒袍下的膝盖微屈,随性慵懒的坐着。

  “我听说江莫他们在各部衙门,亦做出了些政绩?”

  “是做出了政绩,不过是些微末小绩,不值当殿下提及。”说着,公孙桓又躬身请罪,“恕臣下心切,未候殿下王命而擅置他们于东偏殿见习政务,桓望乞恕罪。”

  姬寅礼不甚在意的摆手:“小事而已,你愿费时诲之,是他们的荣幸,亦是国朝之幸。毕竟,文佑你也是在为朝廷培养良才。”

  他知公孙桓有私心,但他更信其私心之上是公心。

  公孙桓闻言再次深拜,感动于殿下的宽容与信重。

  激荡之余,愈发暗自提醒自己为公之心莫要偏移。这般,便难免想起西配殿的三杰来,那是殿下要扶持的良才,也算是代表了一方旧朝势力。

  所谓一方独大不成,齐头并进方利朝纲。

  公孙桓也希望见到三杰代表的旧朝贤才,能与江莫他们代表的西北新贵,来日能于朝堂上大放光彩,既能相互扶持,亦能相互钳制。

  想到刘顺提及三杰首日授业受挫,他唯恐三人年轻气盛愤而懈职,惹殿下反感厌弃,或是生了退堂鼓一蹶不振,坏殿下良苦用心,遂就替那三杰说了几句好话。

  “殿下,我听说西偏殿三杰那里,首日授业出师不利?不过桓倒觉得情有可原,毕竟初为人师,教授的学生又是阿塔海他们这些大老粗们,这群清风朗月的才子们,可不是要适应一段时日。”公孙桓带着些玩笑的语气,“望殿下可莫要苛责他们过甚啊,年轻人嘛,总归要多多鼓舞策励的。”

  姬寅礼端过茶碗,持碗盖轻抚两下茶汤,方徐缓道,“若些许磋磨都受不住,怕也难堪大用。”

  公孙桓闻言倒也深以为然,未再多劝,只道,“或许他们只是一时受挫,毕竟都是良才美玉,指不定就能将殿下交代的差事办得尽善尽美。殿下,咱也不妨多看看,以观后效。”

  “说的也是。”

  将空茶碗扔至托盘中,姬寅礼起身步下台阶,招呼公孙桓跟上,“且去看看他们是个什么章程。”

  公孙桓应过声赶紧跟上。

  待两人身影消失在殿门处,双手捧着红木托盘的刘顺方稍稍直起腰,转身将手里托盘交给旁边宫监时,隐晦的目光在那茶碗底部的残汤上一扫而过。

  “所以,授业的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吾等学识几多渊博,而是让他们进学有所精益。”

  西配殿内,陈今昭在指出问题所在后,又一针见血的总结了句。两旁已经平心静气的沈砚与鹿衡玉二人,提笔不时写写记记,若有疑问就会当场提出,而后由陈今昭解答,或由三人一齐商讨。

  端过茶碗,吃上一口清茶润润喉,她按着宣纸上列出的条目顺序,接着道:“依照吾等目前情况,可依两方面来行授业。一为因材施教,二为学不躐等。因材施教为孔圣人所倡导,《论语·先进》有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由此可见,学生万不可一概而论。所谓文以载道,雅俗共教,是咬文嚼字或是通俗易懂,吾等要看授业的学生……寓教于乐也必要贯穿两者之间,趣味二字亦是授业之要点,用得好,也不失为利器。以《三字经》开篇做例,设想一番,首段辅以孟母三迁的典故穿插讲述,学生会不会更明其理,授业会不会更易一层?沈兄你最擅引经据典,不妨想想,《说文解字》中可否予以运用……”

  敞开的槅扇窗外,姬寅礼等人透过窗户望着殿内这一幕。

  居中位置之人,轻言细语的提出授业问题所在以及改进意见,分条析理,言之有序,甚至一些新颖观点不禁令人耳目一新。若遇质疑也会耐心解答,亦会从善如流接受旁人好的建议,不时也挽袖提笔濡墨,在旁补充记录。

  偶尔说到几处精妙见解时,那人清润的眼眸就会发亮,眉目间更是藏不住的神采飞扬,自信从容,令人只觉其真可谓是,少年不负凌云志。

  姬寅礼隔窗望着,略有失神。

  公孙桓捋须很是欣赏,“见解不俗。说来,三杰也算各有千秋,不枉担了个杰字盛名。”

  说到这,他不由叹气,到底是江南风水养人啊。就他们西北那黄沙蔓延之地,恐难以养出如此钟灵毓秀之人。

  且这殿中不仅有这神清骨秀的探花郎,还有另外两个文采、姿容皆惊艳的年轻官员,更是令人唏嘘,当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兀自感叹完后,公孙桓方后知后觉的察觉殿下的异常沉默。转眼看去,却见他们殿下此刻正阖眸捏着眉心,面上神情似烦躁,又似极恼。

  公孙桓心里咯噔一下。跟了殿下这么多年,他几乎还是头一回见殿下露出如斯躁郁的神情。

  不由心中几度揣度,殿下可是遭遇了何等无解之难事。



第30章  

  陈今昭输完自己的观点,其余二人又各抒己见予以补充。三人再次商讨过后,对后续授业之法,皆已略有所悟。

  因为初次尝试授业新法,沈砚与鹿衡玉到底心中未定,故由陈今昭来先行示范,他们二人则暂且在侧旁听。

  “今日我来且先不说课业,不妨容我先认识诸君如何?”

  进殿后陈今昭就将手里书卷放在阿塔海桌上,对满场的沉默以待视而不见,依旧笑吟吟道,“记得前段时日,在场诸君中就有好几位去我家中,与我冰释前嫌了,怎今日再见诸位如何反以冷眼视我?莫非,是当日我记错了,咱们之间的嫌隙仍在?”

  在场不少莽汉有些不自在了,躲避着对方含笑温润的目光,脸上也没了先前那气哄哄的模样。

  陈今昭的目光落到面前的汉子身上,“阿塔海参领,难道你也待我有意见?莫非当日你来我家拜会时,我有招待不周之处?若有的话,还请参领提出,我有则改之。”

  阿塔海当即坐不住了,尤其想到当日去这位探花郎家中时,受到对方老母亲热情的招待,再想到对方那清贫如洗的寒舍,心里更是过意不去。

  他满面涨红,讷讷道:“没,对你没意见……”

  此时,不单是陈今昭,在侧旁听的沈砚与鹿衡玉两人,面上也均显露出轻松的神色。

  打破僵局的首步既迈,后路便也好走了。

  接下来也如他们所料,那阿塔海既肯愿以回第一句话,那就能回第二句、第三句。随着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多,周围的气氛也渐渐轻松起来,阿塔海也从刚开始的不自在与拘谨,逐渐变得放松健谈。

  武将们本就是耐不住的性子,眼见着两人聊得越来越热络,慢慢就有其他武官不甘寂寞的加入进来,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

  “探花郎,你可莫要生咱们的气啊,咱们没想故意气你。”

  “是啊是啊,实在是,唉!俺们的舌头是真的捋不直啊!”

  “探花郎你是不知啊,前头那几个教书的可没少背地里笑话咱们啊!当咱们傻,看不出来吗!”

  “差点都没气疯咱哥几个!要不是殿下嘱咐吾等要尊师重道,不得放肆,咱早就将他们一巴掌扇飞出去!”

  “还有还有,他们嘴里秃噜的念经似的,念上一大段后就让俺们读下来,当俺们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吗!”

  在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吵嚷中,陈今昭等人也总算明白了症结所在。知了症结就好说了,对症下药就是。

  接下来的授业过程,可以说是顺利的出奇。

  陈今昭也不贪多,就授了首篇的两句。

  半句半句的教,也半句半句的让他们诵读。

  起先这群武官们还支支吾吾的,不大愿意出声诵读,但在悄悄观察给他们授业的那探花郎确是未有嘲笑之态后,方有人开始将声音慢慢放大了些。

  陈今昭耐心的给他们一一纠正发音,遇到将音纠正准确的,就毫不吝啬的大力表彰一番,直夸得对方满面通红,昂首挺胸。

  没过多时,殿内就响起了豪气干云的诵读声。

  武将们的声音粗犷豪迈,声若洪钟,一直传到很远。

  上书房内,公孙桓从案前抬头诧异望向殿外,倒没想到,三杰竟能这么快就驯好这群莽夫。先前在配殿外听过探花郎提出的几项改进之策,因此他也有预料,接下来他们的授业应会见些成效,但也没料到效果来得如此之快。

  是个能干的,倒也不枉殿下的破格擢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探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