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探花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卿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39 KB   上传时间:2025-08-24 12:39:38

  陈今昭缩在御座上退无可退,被迫仰眸与他对视,抓紧在座背上的手指不自觉用力收紧。她强自镇定的说着,但背后全是岑岑冷汗。此际她遇到了平生未有之危局,若是应对不好,恐怕那案面上斜插的匕首,转瞬就会插入她的胸口。

  不由恨极了那平帝,无冤无仇,何故害她!

  “臣未做过的事情臣不认。殿下查查就知,平帝对臣的冷待是有目共睹,臣实无理由与之沆瀣一气谋害殿下。况世间诸事皆有蛛丝可循,只需时间细查,便知臣所言虚实。”

  她软了语声,诚挚道,“望殿下莫听旁人挑拨之言,伤了吾等君臣之谊。”

  澄澈的双眸如洗,纵是有些惧他,她还是坦诚的迎着他审视的视线。姬寅礼眸光锐利似刃,在无声盯视她十数息,见她眸中并无虚假遮掩之色,周身的寒意才收了几分。

  “此事我自会去查,但愿你别让我失望。”

  陈今昭紧绷的神经一松,“臣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听她说的肯定,他胸口之前盘绕的那股阴暗情绪,有所消减。但也只是稍稍消减而已!

  并非不信对方所言,而是他大抵明白了老四的心思。

  所谓知兄莫若弟,虽他厌恶这种说法,但此时却能精准领会到对方那隐晦的心思。将人留给了他,固然有其抱着嘲弄心态看他笑话的缘故,但更多原因是其自觉迟暮了,病了,卑怯了,不敢以老迈残躯面对心念之人,唯恐迎来对方排斥厌恶的眼神。

  姬寅礼嘴边绷起冷嘲的笑弧。

  他完全能想象到,老四那两年来勉强维持风度,力求在心念之人那里留下些许好印象的模样。

  他想笑老四的妄想,但更怒不可遏于对方的觊觎!

  也幸亏陈今昭是太初七年入的朝,若是放在太初前两年,他都敢肯定,老四绝对会伸手自取的,绝对会!

  陈今昭隐隐感觉对方情绪有变动,以为他还是因着平帝的挑拨余怒未消,正要开口再保证一番,却突然感到面颊上的手改握为揉捏,在她脸庞上轻微的摩挲口口起来。

  另只手撑着椅背,他俯身欺近,彻底将她困在方寸之地。

  低眸凝视着她,他盯着对方微微颤动的眼帘,嗓音低哑的发问,“可知这遭无妄之灾如何来的?”

  陈今昭一怔,下意识往地上的碎纸那看去。

  “想来你应猜到了,圣旨夹层中藏有密信。”姬寅礼慢抚着她的眼角眉梢,又缓抚上她的鬓边,声音慢条斯理,“他对我极尽嘲讽,暗示我中了他的美人计。所以,他是让你来送命的,可明白了?”

  原来如此!这一瞬陈今昭心中陡然生起股无名火,生生压了被他抚弄的不自在情绪。

  她是太初年间的进士,也算天子门生了,后入朝也算是太初之臣,平帝怎能如此害她啊!她有所愤怒又有所难过,毕竟这旧主虽为帝糊涂,但为人慈和,曾经她也是对其有所敬重的。

  但很快,她又觉察出不对来。平帝焉能未卜先知,料得摄政王会对她起念?何况,那圣旨不是说她要给新帝……

  眼前陡然一暗。她呼吸微滞,睁大了眸,不等再有所反应,后颈却被温烫却遒劲的手掌拢住。禁锢着她,拢紧着她,压根不给她后仰躲闪的机会,灼烫的呼吸就强势纠缠过来。

  她的唇瓣舌尖随即接连生痛。

  身前之人似要将人生吞活剥,倚强凌弱,攻伐之态势不可挡。握着扶手的指尖泛白,她手指几度收紧终是忍不住伸手去推他,可那铁甲宛如铜墙铁壁,让人无法撼动分毫,只能任人尽数夺走喉间空气。

  最后,姬寅礼滚烫的气息下移,在侧颈脉搏处不轻不重的咬了下后,就侧过脸与她面颊相贴着缓慢厮磨。呼吸凌乱的扑洒在她耳畔,他微阖着眸,嗓音喑哑的缓慢吐声,“陈今昭,我认了。”

  掌腹拢她的力道加重,让对方与自己贴的更紧。

  “这个美人计,我认下了。”

  气息灼烫,声音却依旧平缓,好似在说一件再稀疏平常之事。但双方都明白这是宣告,话既出口就意味着再无余地。

  本还在张口极力喘息的陈今昭,这一刻心跳都似停止。

  姬寅礼睁了眼,也不去看对方此刻何等反应,只抬手在她清润细嫩的脸上捏了把,就重新撑直了身。

  “说说罢,你对平帝是何种看法。他为人,为帝。”

  陈今昭慌忙起身让座,后退两步候着。

  虽因他那两句'认了',她不免心慌意乱,但此时也只能暂且诸多情绪,先过眼前这关再说。

  “回殿下,臣入朝时已临近太初末年,彼时官场朝纲废弛,法度荡然,可谓乱相丛生。据臣所知,很多朝廷官员办事并非依照法度,却是随心所欲而行。当时也有清流想做些利国利民之事,但官场倾轧严重,诸项政令根本无法正常下达。”

  她如实道,没有丝毫给平帝遮掩的意思。

  姬礼落座时往她绷着的面上扫去一眼,心道原来也是有气性的,不免心情稍佳。

  “更让臣费解的是,平帝临终前竟宣八王入京,而八王之乱由此而始。”

  又何止是她想不明白,平帝这突如其来的举措,简直令朝野上下震动。但文武群臣要反对也为时已晚,因为平帝是以密诏宣八王入京,等群臣们知晓时,他们都已经在路上了。

  八王怕被坑杀,来时都是带着兵马的,且也皆不入皇宫,一概驻扎在京郊。他们本还有些忐忑,以为平帝密宣他们来是欲使诱杀之计,怎料一直待对方驾崩,都未曾有过任何异举。甚至连宣召他们进宫都不曾,就一直任由他们明晃晃的驻兵在京郊处。

  平帝一驾崩,八王随即带兵入皇城,搅动风雨。

  由此揭开了皇都之乱的序幕。

  皇宫里本来还有大皇子、二皇子两个成年皇子,但皆折在了这场动乱中。太子要不是有周首辅力保,怕也难逃一劫。

  所以从皇宫至朝廷再至民间,没有不骂平帝昏庸的。

  本来太子可以好生的继位,安稳的度过皇朝新旧交接这一过程,却被平帝突来一笔,全盘打破。

  “知他为何如此?”姬寅礼突然发问,见她看过来,哼声发笑,“因为他小人心肠,睚眦必报,得罪过他的人,他临死也得拖他们下地狱。”

  瞧着对方震惊却又怀疑之色,他也不以为意,俯身拔过案上的镶宝匕首,随手在掌腹间把玩着。

  “你看他和善,以为他宽容大度,可容臣子骑他头上耀武扬威。殊不知,他心中恨毒了,临朝时他奈何不了这些权臣,但谁又说他驾崩后没法子报这欺辱之仇。你瞧,他不是如意了。”

  在见到密信,十五弟亲启几个字时,他当即就想明白了一切。老四这是在向他炫耀,炫耀他的丰功伟绩,运筹帷幄!亦在无声告诉他,世间一切尽在其掌控之中。

  如斯可笑,如斯可耻!

  哪怕没有他老四的明诏,京城他也能打进来,登鼎至尊是迟早的事。老四却还在那揽功自喜,自以为步下先机,胜人一筹,那般洋洋得意的嘴脸,着实难看。

  阴沟之鼠罢了。他冷嗤,被朝臣欺的无还手之力,也就只会用这点阴诡之策,稍稍挽尊而已。

  陈今昭听闻大为震惊又不解,“可是,难道就不顾太子……”

  平帝子嗣本就不丰,经此一乱,两个成年皇子直接没了。

  后来,太子也没了。她拿眼角往御座方向飞快瞄了眼,又迅速低下。

  姬寅礼看她一眼,俯身拿过案角上的两本策论,边翻边道,“你当他有多少慈父心肠。或许相较而言,还是出口恶气重要。”

  陈今昭惊在原地。平帝在她心中的印象至此颠覆。

  如此疯狂,简直灭绝人性!

  “可知为何是八王,而非六王或十王。因为这八王,曾经没少对他冷嘲热讽,将他得罪狠了。”

  他没再说话,殿内静了下来,唯余翻动册子的声响。

  陈今昭一边消化着这般惊天秘闻,一边又提着心时刻注意着他那边观看策论的况。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心中又莫名一突:他与她说这么多秘闻做什么?

  难免又想起他之前那番亲昵举止,不由坐立难安起来。

  姬寅礼将策论翻了一半就阖上,偏过脸看着在旁侧低眉敛目,绞着手指面色难安的人,他也不再如往日般压抑自己的情绪,直接握了她的手,将人带到自个身前。

  去他的君臣之谊罢,他想,屈从本心,有何可耻。

  “我给你时日准备,待此番我出征归来,你我之事就定了罢。我也不欲再避讳什么,人伦本就是人间常情,有何可避人?我们不妨光明正大,日夜相对,同进同出。旁人若敢闲言碎语,我割了他舌头!”

  陈今昭被他的直接惊到了,当场目瞪口呆。

  姬寅礼看她吓白了脸的模样,不为所动的继续道,“在你亲手将圣旨送我手里那刻,你就已经没了躲避的机会。从前何尝没给过你机会,你自己不中用,赖不上旁人。至于我归来那日,你准没准备好,克服与否,那是你自己的事。统共,我是给过你时日了。”

  “至于那鹿衡玉……看在他后面两次传的都是假信的份上,饶他不死,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说着,他将匕首入鞘,塞她手里,并示意了下机关所在。

  “打开看看。”

  陈今昭神色恍惚的依言照做,刚扭动开关,就被空心刀柄里面搁置的一物惊颤了手。

  “拿稳了。”姬寅礼将机关阖上,屈起她的五指将匕首牢握掌中,“凭此符可调动京中五千兵力。陈今昭,你可以用此符来逃之夭夭,当然你可以试试。你亦可凭此符,来日将我关在城门之外,背叛我,反抗我,自然你亦可以试试。如何来做,随你。”

  陈今昭只觉手里千斤重,快要将她脊背压弯。

  “殿下,我自不会背叛您,只是这符着实不该我拿……”

  姬寅礼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眸光仿佛在她面上流连。

  老四用心歹毒,既让人亲手送那圣旨过来,何尝没存着让他亲手将人杀之的险恶心肠。

  他忍不住伸手去抚她的脸庞,鬓边,心道自己如何舍得。

  要真如此行事,他都怕自己来日,步了老大后尘。

  “陈今昭,等我回来。”



第88章  

  大军出城十里,回头再看,视线里只余蜿蜒前行的军队。

  见殿下再一次回头望向皇城方向,公孙桓拍拍马腹,驾马过来,关切问道,“殿下可是忧心京师安危?”

  姬寅礼收回目光,掌腹缠过缰绳,不甚在意道,“有何担忧,左右皇城防务皆已部署妥当,内外城要道也有重兵据守,京师也算固若金汤。”

  公孙桓呼口气,“殿下如此说,倒是安了桓的心了,这一路上桓的心一直悬着,唯恐来日京城有失。”

  “就算有失,又怕什么。还是那句,杀进去第二次便是。”

  姬寅礼最后回眸深望了眼京城方向,兜鍪下的面容晦暗难辨,“但愿,一切顺利,不令吾等失望。”

  语罢,扬鞭策马,骏马疾驰而出,一骑绝尘。

  下次杀回,他定当踏平整座皇城,鸡犬不留。

  城门外,文武百官目送着十万王师南下。铁甲森森,旌旗蔽日,轰隆的马蹄声与长鸣的号角声响彻云霄。黑色潮水般的浩荡军队远去,直待那些铁甲寒光彻底消失在视线里,百官们才陆续开始回城。

  摄政王不在朝的日子,百官们明显轻松了许多。

  虽说每日朝议依旧正常进行,但没了头顶那座尊佛在,朝臣们无不觉得头顶好似移开了把铡刀,皆倍感轻松。朝议时候的氛围也多有活跃,尤其是内阁的几位公卿们,每日上朝必要随心所欲的吵上几回,唇枪舌剑,明嘲暗讽,让其他群臣们看得暗呼过瘾。

  陈今昭这些时日下朝后就会去屯田司,与范、杨两位员外郎商议,着手准备将新农用器具朝外推广等事宜。皇庄的试验田里,今年刚收的黍、高粱等作物产量高出往年两成半,如此丰收足以证明新器具的作用,可以朝外推广开来。

  忙公务之余,隔三差五,她还会抽出空去大理寺狱询问鹿衡玉的情况。如今他人已从天牢转移到大理寺狱的普通牢房,但依旧属于重刑犯,大理寺并不允许人进去探望,所以陈今昭也只能从狱丞那里探知他的近期消息。

  “人还是那样,坐在那呆望着一处就是一天,谁叫也不理,没魂了一般。”

  陈今昭听得心都揪起,胸口发酸难受。

  既然他后两次朝外传的是假信,那想来当时鹿衡玉不是已得知了其外祖父一家的惨事,就是已预感到了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探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