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后宫荣华录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扬尘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8 KB   上传时间:2025-08-28 19:50:07

  “我,我没有,我自是想为母后说话的。”恒王妃耷拉着眉眼道:“可妹妹也看到了,父皇分明是动了怒的。我若再上前帮你,就如同火上浇油,只会对母后更不利。”

  恒王妃解释给她听,嘉宁公主却只觉厌烦:“你总有道理,我说不过你,你也别跟我说!回去给我皇兄说去,看他会不会责怪你……”

  恒王妃最终还是默默地低下了头,安安静静的守在嘉宁公主身边。

  *

  皇帝陪着顾瑾回了玉清宫,眼看着就要到午膳的时辰了,皇帝便也没急着离开,一边看书一边等着顾瑾卸掉了妆容,又共同用了午膳。

  饭后,两人照例在回廊里消着食,顾瑾稍走了一会儿,不由问道:“陛下上午怎么会突然去了寿康宫?”

  皇帝看她,一副你明知故问的样子:“自然是去给你撑腰的,却不想某个姑娘分毫不领朕的情,反而是帮着太后说话。”

  自知道了嘉宁公主也在寿康宫后,皇帝就隐约意识到不对,匆匆赶了过去,果然在外面听见了自己那好女儿是如何挤兑顾瑾的。

  顾瑾听后只偏头偷笑,皇帝却目光锐利的发现了她上扬的嘴角,一时顿住脚步,钳住小姑娘的下巴迫她转过头来,双目微眯:“胆子越来越大了,笑朕?”

  顾瑾抓着他的手腕,轻轻摇了摇,哄道:“没有笑话陛下,臣妾只是太感动了,谢谢陛下愿意时时刻刻为臣妾撑腰。”

  皇帝啧声道:“既明白朕是为你撑腰,还拦着朕?”

  顾瑾笑了笑,挽住皇帝的手臂,一边慢慢走着,一边答他:“您与公主毕竟是父女,臣妾不想叫您因着臣妾而坏了这父女情分。”

  “陛下费心为臣妾着想,臣妾自然也要多为陛下考虑,不是么?”

  皇帝心中微暖,很喜欢小姑娘的这份心意,嘴上却叹道:“傻姑娘,无需你为朕考虑。无人敢伤朕,却多的是人想伤你。你最该的,是多想着你自己。”

  “你该有些锋芒才是,嘉宁是朕的女儿,但若是挑衅你,你也不是责罚不得。不要处处忍让,委屈了自己。”

  顾瑾低声应着,直到消好了食,相拥躺在榻上的时候,皇帝才又突然开口道:“贤妃……朕当初亦不知会遇上你。”

  皇帝今天最恼怒的,就是嘉宁公主所说的是否该叫姨母。

  姐妹同侍一夫的事情在皇室中常常有之,但多是家中不显,靠着女人恩宠过活的人家才会做出连送二女入宫的事情。

  盛京城中的勋贵,或是朝中的文官清流们大多不齿于此,因而顾瑾哪怕是奉太后所诏入宫,也封不住悠悠之口。

  皇帝这几日时时在朝中旧事重提,感念先永定侯的功绩,就是为了给她造势,以防传出什么对顾瑾不利的谣言。

  可他防得住前朝,却没防住后宫。嘉宁公主是第一个提起这事的人,却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是朕贪心,明知你入宫后会面对些什么,却不肯放过你。”

  皇帝仍记得,在皇觉寺中时,小姑娘略带惊慌的一句,绝不会姐妹共侍一夫。

  这是与年龄相齐的鸿沟,皇帝自从明白了心意,就一直有意回避,无论是逗弄她,还是柔情蜜语,都不曾提过贤妃半句。

  也好在顾瑾最终还是违背了初心,答应了他。

  他心中思索,面上也不知不觉地显露了几分。

  顾瑾的手指抚在皇帝紧皱的眉心之间,笑盈盈道:“陛下大了臣妾好些,若是再皱眉,岂不是老得更快了?”

  皇帝:“……”

  他捉下那只作乱的手,放在唇边轻轻亲了一口,语气里满是纵容:“娇娇顾左右而言他的本事可真是见长。”

  “陛下放心,自臣妾入宫那天起,就不再将此放在心上了。”

  顾瑾确实早就想开了,她与永定侯府实在是亲缘凉薄,又何必因着与贤妃的姐妹之名而错过了真心待她的皇帝呢?

  就算她恪守体统,也换不来李氏与贤妃的半点感念,没必要因着她们而委屈了自己。

  

第112章 三王之乱

  “臣妾是曾在意过这个,但……如今已经想明白了,永定侯府里没了我的父母,便算不得是家了,有血缘的,也不一定就是亲人。”

  “我惦念着侯府的清名,可二叔母想要将我送给湘王妃的时候,可曾顾念过这许多?”

  “叔侄,姐妹,都是白担了个虚名罢了,臣妾不想再为难自己。”

  顾瑾往皇帝怀中缩了缩,虽说是不在意了,但人心也是肉长的,只要想一想,还是会觉得酸涩。

  “至于外边的闲言碎语,爱说就让她们说去吧。”

  “臣妾是母后召进宫的,外人再如何琢磨,也只敢暗中私语两句,如嘉宁公主一般,敢当众说的,怕是不会再有了。”

  皇帝搂着顾瑾的手臂更紧了些。

  “等时日长了,她们看臣妾自己都不在意,便会知道这事中伤不着臣妾,也就自然而然的忘却了。”

  顾瑾越是说她不在意,皇帝便越是心存亏欠。

  明明不想叫她受半分委屈,但有些无形的事情,便是连他也控制不了。

  气氛有些沉闷,顾瑾睡不着,想着皇帝对皇后的态度,终是忍不住好奇,出声问道:“陛下对皇后……是不是太严厉了些?”

  皇后是真病也好,假病也罢,就算她确实有意拖延晋封,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下马威罢了。

  纵然居中宫者当以为皇帝广纳妃嫔,繁衍皇嗣为贤。但妾室进门,正妻心里不高兴也是正常,这么一个简单的威慑,并无什么实质性伤害,远不至于到了禁足的地步。

  帝后的关系似乎并不只如传言一般冷漠,更多了几分僵硬。

  尤其是在寿康宫里,顾瑾隐约察觉到,那时若没太后阻拦,皇帝怕是会当众说出皇后德不配位的话来。

  那无疑是一个废后的讯号,必然在朝中掀起一遭惊涛骇浪。

  “您……是为了我么?”

  若真是因为她,都不用别人指摘,她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祸国的妖妃了。

  ……

  皇帝还真是为了顾瑾,若没有她,皇帝或许会看在恒王与嘉宁公主的面子上,容忍皇后到新皇继位。

  但也只能到那个时候。

  他不会让皇后和齐国公府有机会染指新朝朝政,在此之前齐国公府必须倒台,皇后若寿数够长,他也会留下遗旨,要么暗中赐死,要么余生吃斋念佛,永守皇陵。

  结局都大体相同,只是这一切的打算都因顾瑾的出现提前了而已。

  皇帝明白小姑娘的不安与顾虑,不欲吓着她,只道:“朕有自己的思量,不全是因为你。”

  顾瑾想了想,又道:“那臣妾能多问一句,您对皇后,为何会如此么?”

  分明是夫妻,就算做不到恩爱有加,也该相敬如宾才是,为何会如此疏离?甚至多有厌恶呢?

  这其中的因由,皇帝倒没打算瞒她,见顾瑾问了,也就如实说来。

  “朕与皇后,是由朕的养母,慈安皇后在世时定下的亲事……”

  皇帝幼时长于慈安皇后膝下,母子情分比之于当今太后还要深上几分,对于其指给自己的妻子,自然也足够敬重。

  “皇后初为恭王妃时,虽有些小心思,但总归还算安分守己。”

  “但后来三王之乱时,以齐国公府为首的世家勋贵们站在了梁王一边……”

  当时皇帝还远在边关,齐国公为向梁王投诚,将二皇子恒王和嘉宁公主作质,扣押在梁王府。更是他们收买的皇城守卫,在宫中发动的政变。

  顾瑾听皇帝说完,立时睁大了眼睛,惊讶道:“可是,皇后是您的妻啊,齐国公为何……”

  慈安皇后身死之后,齐国公还是依照婚约将皇后嫁给了皇帝,按说也是看好皇帝的。

  都已经绑在一条船上了,何必要舍近求远,改弦易辙,再去站梁王呢?

  皇帝神色多有嘲讽:“当初朕远在边关,晋王都已登基数日,没人觉得朕还有一争的机会。更何况,梁王在朕回京的途中设下重重埋伏,招招皆是要置朕于死地,按他们所想,朕绝无可能活着回来。”

  齐国公最开始或许确实看好他,但他并不是受人掌控的性子,齐国公在乎的,也并非辅佐的君主是否贤德开明,而是更想要切实的权势利益。

  他给不了的,梁王却能轻易许诺他,两方从根本上就注定了会分道扬镳。

  “那……”顾瑾小心问道:“齐国公做的这些事,皇后都是知情的?”

  “自然知情。”

  虽然皇后事后极力辩解,说她是受梁王胁迫,所做一切并非本意,但皇帝却半字都不信。

  皇帝语气平静:“皇后不仅知情,还换了朕留在王府的守卫,朕在盛京中的亲信也都一并遇难,若朕再晚两日回来……朕的子嗣,怕也会全部折在梁王手中。”

  三王之乱,除了死的最早的淮王还有些德行,剩下的两个,一个荒淫,一个狠辣。

  晋王登基后忙着奸淫先帝留下的太妃,梁王闯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血洗皇宫,两人的荒唐可谓是尽得先帝真传,不分伯仲。

  “若不是有皇姐和驸马相护,母后也不会有幸活下来。”

  “从这场纷乱开始,皇后便再算不得是朕的妻。”

  回想起那段日子,皇帝心中也多有感慨。

  王朝的兴盛,需要好几代明君贤臣兢兢业业的辛劳,但衰败却只需一朝,十几年的时间,百年基业便可毁灭殆尽。

  先帝荒唐了太久,世家勋贵专权敛财,已经是从根上开始烂了坏了,就如同一块腐肉,如不狠心剔除,只会长成附骨之疽。

  皇帝登基后,按着他的打算,不仅不会给王妃封后,甚至还会即刻清算齐国公等一干世家勋贵。

  还是长公主挺着小产后未曾痊愈的身子赶来劝住了皇帝。

  大晋朝风雨飘摇了太久,可说是民不聊生,西戎又在作乱,内忧外患之下,再掀起与世家的争斗,实在太过意气用事。

  做一个好帝王不同于将军,不是只要杀伐果决就好,还要学会委曲求全,为局势弯腰妥协。

  这是个烂摊子,只能慢慢整改,多加上半块砝码都会致使一杆秤的两端失衡,王朝覆灭。

  皇后的位分,就是皇帝与世家勋贵妥协的结果。

  

第113章 长工还是管家?

  刚为帝王的前几年,便如同在黑夜中踽踽独行。

  所有人都只知当今圣上朝纲独断,杀伐果决,却忘记了早些年他是如何在朝中斡旋,不敢有半分行差踏错。

  一个将军放下了刀枪,终归是被帝位磨平了棱角,少了莽撞,学会了权衡。

  顾瑾安静的听他说完,不免有心疼。

  皇帝这般骄傲的人,该是挺直了脊梁活着的,原来不论是什么身份,哪怕尊贵如帝王,都要学会委曲求全……

  顾瑾仰头亲在他唇角:“以后,臣妾会一直陪着您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7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后宫荣华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