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宿敌婚嫁手册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香草芋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2 KB   上传时间:2025-09-24 18:21:02

  嘴上说着极轻松的家事,眉眼间沉郁之色遮掩不住。

  章晗玉这些日子清净无事,时常想起小郎。

  小郎年幼时藏身的乡县,其实也在京城附近,离她和傅母的落脚处并不很远。

  她身边跟着傅母,小郎身边跟着两名仆妇。都是母亲的忠心陪嫁。

  各自隐姓埋名,假做寡妇带着孩儿过活。两边大人偶尔借着入京赶集的名义远远地见一面,知道安好便离开。

  从章家获罪到小郎急病亡故,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他们姐弟只隔着百来里,却一次都未相见过。

  章晗玉自己手里有权的那两年,曾经暗中打探过一阵,还真被她寻到了当年看顾小郎、后来逃走的仆妇,从仆妇嘴里掏出多年前的细节。

  小郎六岁时发了一场急病,高烧不退,临去前一声接一声地喊娘,又迷迷糊糊喊阿姐。

  从白天烧到夜里,一声声地喊,喊到这仆妇受不住了,想连夜奔去百里之外的县乡寻找傅母,把小郎的阿姐带来见一面。

  被另一名仆妇死活拦住不放。

  担心双生姐弟见面,被乡邻看在眼里起疑心,两边都露了行迹。

  小郎又不是头一回生病高烧,兴许到了第二天早晨,烧就退了呢。

  小郎高烧到第三天,没熬过去。

  劝阻她不让出门寻人的第二名仆妇自杀身亡。

  三口人只剩下一个,最后遗下这仆妇浑浑噩噩地安葬了大小两具尸身,奔逃去南方,远远地离开伤心地。

  “想方设法寻到了人,她却宁死不肯再回来。”

  “问她小郎安葬在何处,那仆妇自己都记不清楚,只说,密云乡、和泰村,北面小山头上起了个坟包,没有立碑。她当年买棺木花去了所有的钱,没钱立碑。她削了块木板,立下‘小郎之墓’。”

  章晗玉想起这段,摇摇头。

  密云乡,和泰村,就在京畿地界几十里外。她跑了不下五趟。

  和泰村北面连绵不绝一片小山头。年代久远,谁还记得哪处葬了个小坟包,哪处坟包上曾经立起不起眼的木板。

  当时她自己顶着小郎的身份,不敢大张旗鼓寻访。小郎的墓始终没寻到。

  “如果说有遗憾,没能亲自去小郎墓前上一注香,算一桩心头憾事。”

  章晗玉带些怀念神色,嘱托面前专注倾听的郎君:“替我寻一寻?”

  凌凤池颔首应下,“我尽力去寻。”

  “不早了,休息罢。”他把章晗玉今日写下的两篇杂文收入袖中,起身告辞。

  如果章家不能成功翻案,敲响登闻鼓的章晗玉必然获罪。

  最轻的惩处也是流放边陲,今生再难回京。

  葬在京畿乡县的小郎之墓,距离她长大的落脚地只有百里路程,却始终不能寻获,不能在墓前拜会小郎一面……

  或许会成为另一桩终身抱憾的憾事,在她心里牵挂一辈子。

  凌凤池临走前提起了傅母。

  “你家傅母病了。”

  章晗玉倒吃了一惊。

  傅母身体强健,除了早些年头饿得太厉害,饿晕了几回,向来疾病不生,快五十的年纪还能挥动木棍追打她和惊春。

  “怎么突然病了?天冷冻着了?”

  凌凤池沉吟道:“或许是心病。”

  自从章晗玉决然告辞离去,敲响登闻鼓,替章家翻案,傅母始终坚信不疑的一些念头被动摇了。

  关于阿婵之死,大理寺官员反复找傅母问话。傅母起先还不肯提。

  叶宣筳问一次骂一次。

  “你女儿被杀死在眼前,身为人母,躲藏在箱柜里,坐视女儿死去,怕死是人之常情,无人怪你!但你哪来的老脸,把人命归罪去小主人身上?都过去了?过去个屁!你对得起自己女儿吗。”

  叶宣筳把旧档记录扔在傅母面前。

  “看清楚了,杀人者贪财冒功,蓄意谋害!割了你女儿的头,假做章家小郎报上去求赏!”

  凌凤池也寻傅母简短地交谈过一次。

  他并不像章晗玉对傅母始终怀有复杂的纠葛情分。

  言辞精准剖心。

  “你确实尽心抚养长大了小主人。这也是你多年自傲、引以为荣的根本。但你自小苦苦催逼于她,令她承受幼童本不该承受的重压。其中全为公心?你扪心自问,丝毫没有针对小主人早慧的恨意?”

  “女儿枉死,归罪于不到四岁的小主人身上,让她替你背负了这条人命。不追究杀人者之罪,不替你女儿击鼓鸣冤。在照顾小主人的名义下,心安理得过到如今。你貌似勇壮,心藏胆怯。”

  “晗玉挺身而出,敲响登闻鼓,替章家翻案,亦替你女儿鸣冤。想起自己多年苛待,你可会感到一点愧悔羞惭?”

  傅母兀自嘴硬,嘴上毫不认错,坚持她这些年问心无愧。

  但层层掩饰的防御心墙明显动摇崩裂。

  没几天便病倒了。

  “看在她把你抚养长大的份上,家里给她养着病。”凌凤池临去前道:

  “若她能想通自己的过失,可留在章家养老。若她坚持昏昧,你们终生不见也无妨。”

  章晗玉自己倒早早地想开了。

  “傅母想得通是她的事。至于我这边,上回佛堂当面说得清楚,我已放下了。替我最后带句话给傅母。”

  凌凤池停步倾听。

  章晗玉悠悠地吐出八个字,“春秋添衣,早晚加饭。”

  ——

  十一月中,节气大雪。

  章家案件依旧胶着。

  章晗玉日日裹着最暖和的一件紫貂大氅,狐皮护耳护膝严严实实穿戴着,喝热茶,写散记。

  凌凤池人不在京城。他请了一旬长假,亲自奔赴密云乡,和泰村。

  探访小郎之墓。

  凌凤池离京的第六日,凌长泰快马赶回,拍着满身的雪粒子迈进牢房里,迎头抛下一句,“找到了!”

  漫长的十几年过去,小郎坟包所在的小山头,早被人平了开垦新田。

  小郎的棺木倒还有人记得。

  木料太好太厚,乡野罕见的贵重小棺木,平坟的农户不知来头,怕是大户人家的孩儿,扒了棺木将来被人寻仇。

  小郎的棺木被原封不动迁去了别处。

  凌凤池花费几日功夫,走访遍整个村落,在乡人带领下,寻获了小郎棺木。

  又买下当初那片小山头,立起一块石碑,把小郎的坟墓搬迁回原处,依旧葬在北面小山头。

  山头无遮挡,小郎若有灵,可以时时远眺京城。

  “阿郎派我来问主母,章家小郎的名讳是什么,好刻去石碑上。”

  章晗玉一怔,失笑。

  “小郎的名讳,是晗玉啊。”

  凌长泰呆了呆。

  脚步停在原地不动,迟疑片刻,瞅瞅面前的女郎。

  章晗玉笑指自己,“我这名讳,原本就是借用了小郎的。”

  章家出事时,才三四岁的小女郎,哪来的大名?她只有一个乳名。

  章晗玉瞥过发呆的凌长泰,也怕他来来回回说不清楚,大雪天还得再跑一趟,提笔写下几行,边写边跟凌长泰道:

  “小郎的名讳交还给小郎,叫你们阿郎刻去墓碑上。”

  “至于我……真正属于我的,只有个乳名。”

  若没有被问起,她自己都快忘了。

  章晗玉提笔出了一会儿神,磨开冻墨,在纸张末尾一笔一划写下两个字:

  【阿嘉】

  信纸递了过去。

  “交给你们阿郎。”

  隆冬腊月悄然而至。大寒节气这天,京城漫天大雪。

  快马奔去岭南、寻找章家旁支人证的大理寺官员,在漫长的两个月后,带回了惊人的物证。

  *

  “什么?!”章晗玉瞠目。

  消息太过匪夷所思,震得她脑子嗡嗡的。

  “旁支的远房大伯父手里握着证据??这么多年了,他在岭南怎么一个字不提?”

  叶宣筳领着大理寺官吏快马奔波岭南取证,三千里长路,人瘦了一大圈,又在岭南晒黑了一圈。人瞧着精明强干多了。

  一张嘴还是老样子。

  “你家那个远房大伯父,又精明又怕死,怂人一个!”

  京城许多年没有动静,章家远房大伯父宁可把证据带进棺材板,秘密吞进肚子里烂掉,嘴上一个字不提,生怕祸害了分支剩下的儿孙。

  他自己独自牢牢守着秘密,连妻儿都不知情。

  “头天听你在京城敲响了登闻鼓,这老儿还不肯说,一口咬死不知不知什么也不知。”

  “隔天我亲自去问,细细地跟他说情势。凌相全力替你翻案,姚相力保你,大理寺已经寻到实证,九条巷密仓的屋契疑似作伪,翻案大有希望……”

  “嘿,他一个字都不信,反反复复地追问,一样样地要我拿证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宿敌婚嫁手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