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带声好啊?”王妃有些嫌弃道:“也没个物件。”
沈若锦笑了,“我这次回来也没来得及给母亲带点什么。”
“你忙,我都知道的,你有这份心就好了。”
王妃对儿媳妇和对镇北王完全是两个态度。
儿媳妇那么忙,忘带礼物算什么,人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就好。
“你们走的时候还是初夏,这都深秋了,该做秋装了,正我这好几块料子,叫人来你量了裁新衣裳。”
王妃说着立刻让人去请裁缝来。
“不用。”沈若锦说:“先前还有好多新衣裳没穿呢,柜子里都快放不下了。”
“那是柜子小了。”王妃说:“重新打柜子,要是柜子放不下,那就换个院子。”
沈若锦无话可说,由着王妃去了。
另一边,皇宫。
秦琅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宫面圣。
此次南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他作为钦差,把随机应变这四个字用到了极致。
秦琅到御书房的时候,李相等人都在,一个个老狐狸各怀心思地看着他。
秦琅进了御书房,开口第一句就是,“臣有罪。”
“哦。”皇帝面上喜怒不明,“爱卿何罪之有啊?”
秦琅道:“梁王在南州造反,臣迟迟等不到平叛大军,就把南州所有山匪势力整合在一起镇压梁王叛军,本就国库空虚,养不起那么多兵,臣还弄出来这么多人吃军饷,臣给皇上添麻烦了,臣有罪!”
皇帝道:“原来你还知道自己给朕添麻烦了?”
李相立即开口:“秦大人好大的本事,孤身去南州,竟然聚起近十万义军,你若有异心,岂不是随时可以谋夺江山、祸及社稷!”
李相党纷纷开口,上纲上线把这事说的十分严重。
好似秦琅下一刻就会起兵造反,抢走元氏江山一般。
秦琅还没开口争辩,御史台的徐大人已经开口怒斥,“你们在放什么狗屁!”
“此次造反的是梁王,南州境内山匪横行,为祸一方已久,秦大人这次能想到用山匪制衡梁王,并且真的做到了平定梁王之乱,乃是有功之臣!”
“且那些义军一直都是霍飞光霍将军带领着,平定叛乱,打退南谒人都是那些义军!皇上也已经下旨收编义军,你们在这说什么秦大人若是想造反!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们怎么不说李相要是造反会如何?”
李相一听这话立马就跪下了,“皇上,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啊!”
“皇上!”秦琅比他喊得还大声,“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
皇帝被他们喊得耳朵疼,“行了,都起来吧。好端端的,一个两个的在跪什么?”
“谢皇上。”
李相因为年纪大了,跪得太快太猛,一下子起不来。
边上的小内侍见状上前扶了李相一把。
“谢皇上。”秦琅却没有立刻起身,继续道:“但臣还有罪。”
皇帝问他:“你还有什么罪?”
就没见过上面还没问罪,他自己先供出来的。
秦琅道:“大齐和南谒开战之际,臣一时冲动杀了梁王。”
第305章 功大于过
梁王在南谒王城被人暗杀的事,秦琅早就写折子上报了,但他没写明梁王是自己亲手杀的。
现在忽然当众说出来。
在场众人都愣了一下。
皇帝眸色沉沉地看着秦琅,像是在想这人究竟还能说出多少惊人之语。
御书房内,一时间静谧无声。
李相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梁王叛乱罪该万死,但他毕竟是皇族,即便是有天大的罪过,也该押回京城,由皇上亲自发落。秦大人这先斩后奏做的,当真是……”
老狐狸说着故意停住了,像是找不到合适的词可以形容秦琅的行为一般。
皇帝还是没说话。
徐大人继续正面刚李相,“你说的容易!当时梁王都带着数万叛军逃到南谒去了,边境打仗打那么厉害,李相是看不见也听不到是吧?”
李相党纷纷开口争辩,“秦琅都有本事杀梁王了,难道就不能把人活着带回来吗?”
“我看秦琅就是跟梁王有私怨,才故意搞先斩后奏这一套,先把人杀了,先前秦琅让人送回来的奏折,可对他亲手杀了梁王之事,只字未提!”
“明明可以活捉梁王,却将人杀死,这不是藐视国法,这是什么?”
这些人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喊得大声。
“可笑至极!”徐大人的嗓门也不是盖的,颇有一人压倒众声的架势,“活捉梁王带回大齐,那些叛军怎么能下定决心回归大齐?你们一个个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御史台众人纷纷开口:“秦大人当时要是能活捉梁王,怎么可能把人杀了?那是南谒王城,不是你李相的府邸,你们知道挟持一个人有多麻烦吗?搞不好秦大人的性命也得交代在那里!”
“你们不知道当时情况有多危急?不要在这瞎叫唤!”
秦琅是真的挺喜欢御史台这些人的。
就事论事,该怼就怼。
先前徐大人还曾招揽过他,说他日后要是入朝为官,一定要到御史台去。
秦琅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是真的挺心动的。
毕竟在朝为官,难得遇到这么志同道合的同僚。
御书房里吵得不可开交。
“行了。”皇帝元嵩有些头疼地扶额,“梁王造反其罪当诛,秦琅在南谒王城将其诛杀也是无奈之举,更何况此举的确解了南疆之乱。秦琅此次功大于过,尔等不必多说。”
皇帝这样说,就是不跟秦琅计较的意思。
李相及其党羽一听这话风就懂了,不再口口声声讨伐秦琅,纷纷开始夸皇帝。
“皇上英明!”
徐大人也少不得要喊两声。
御史台的人平日就是这样,遇到事了,说话直接得不能再直接,要是皇帝处理得当,他们喊皇帝英明喊得比谁都响亮。
“臣不敢居功。”
秦琅颇为谦虚地说道。
御书房内众人见他不再说那句‘臣有罪’,便知道这人说的差不多了。
元嵩看着秦琅,一副‘朕还不知道你’的表情,“你有什么不敢的?”
秦琅笑了笑,没接话。
他把亲手杀梁王这事瞒到现在才说,就是为了让李相等人觉得能抓住他的错处,好在皇帝面前闹上一番。
梁王再不能杀,也比他在南州弄出了数万匪军好说些。
皇帝都已经下令让霍飞光收编匪军了,那就意味着这事能过去,但李相跟他有仇,定然不回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秦琅这次去南州,有功也有过,但功过能否相抵,亦或者,功大于过,还是过重于功,都只在皇帝一句话。
现在看来,结果是好的。
“既然有功,自然行赏。”皇帝问秦琅,“秦琅,你想要什么?”
秦琅道:“既然皇上都这么问了,那臣就不同您客气了。”
李相听到这话,额间青筋直跳。
他总觉得秦琅下一刻就要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元嵩道:“但说无妨。”
秦琅道:“臣想去御史台。”
徐大人听到这话,顿时高兴极了,他就知道,秦琅一定回来他们御史台。
原本还以为要费点心思,过些时日,结果秦琅自己跟皇帝提了。
御史台众人纷纷抬头看向秦琅,秦琅要是能加入他们,那铁定是一员大将啊。
“行,那就依你。”
元嵩正好也在想要把秦琅放在什么位置上,既然他自己想去御史台,那是再好不过。
李相党近几年势头太盛,是时候下新的棋子平衡一下了。
秦琅当即行礼道:“谢皇上。”
这边君臣相欢,李相等人的面色却不太好看。
皇帝挥挥手让众人都退下。
众人连忙行礼告退。
只有秦琅站着没动,“皇上,臣在南州受了重伤,至今尚未恢复,想告假一阵子,不知可否?”
“你受了重伤?伤到哪了?”
元嵩很是诧异。
因为看秦琅的气色,压根看不出来他身上有伤。
这人写折子的时候也只字未提。
秦琅抬手捂着胸口,“一剑穿胸,差点没命。”
元嵩派了两个太医到镇北王府,又允了秦琅的假。
秦琅高高兴兴地回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