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人今日拔刀了吗_分节阅读_第162节
小说作者:三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71 KB   上传时间:2025-10-09 12:21:06

  可门开的瞬间,那笑意僵在脸上,眼神也彻底冷了下来。

  转身扭头,他再次呼唤:“师叔。”

  随着冰冷的呼唤声,两道身影。面色阴沉的郁明还未问话,两道身影俯冲而下。随着两道身影的落下,郁明把着门框的手也已然泛白。

  与此同时,忠福正在厨房盯着厨子给自己主子和女主子准备吃食呢,就看到护卫急匆匆而来。

  表公子都寻回来了,还有什么急事这般急色?

  忠福正欲说护卫两句,就从护卫口中听到了让他腿软的消息。

  女主子不见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一众护卫把守下,人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可他女主子无声无息消失也不是头一回了,所以忠福下第一反应便是......难不成主子又惹女主子生气,将其气走了不成。但转念一想,他便立马推翻了这个念头。

  此番回京,两位主子感情甚笃,平日里也恩爱,如今表公子被带走,生死不明。这番情境,女主子是绝不会丢下他主子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女主子只怕真出事了!

  没有犹豫,忠福运起轻功便往内院赶。刚进院,忠福一眼就看到了倒在屋里的两道身影,心头随之一沉。

  那是他派着留守在地道外的护卫,怎么会在这?

  从倒在地上不知生死的两道身影身上移开视线,忠福看向自己的主子,只一眼,他的心便沉入谷底......

  而此时,与忠福同样心头一沉的还有一众护卫。

  为首的护卫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掩不住慌张与自责:“属下们方才只看到莫副将从地道里出来,瞧着像是受了伤。本想上前问问情况,夫人却先一步跟莫副将搭了话。之后,夫人就和莫副将一起进了屋子。属下们以为夫人和莫副将是有要事商议,便没敢上前打扰。”

  谁能料到,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走进屋的两人,竟会这般凭空消失?更让他们心惊的是,他们一直牢牢盯着的两道气息,是属于被敲晕的两位同僚的。

  这头护卫的话音刚落,另一拨负责搜查屋子的护卫匆匆从屋里走了出来,神色凝重地禀报:“公子,我们在屋子的软榻底下,发现了一条地道!”

  *

  陈枕舟提着心吊了整整两日,直到见到表兄、确认自己真的平安无事,悬着的心神才终于放下。

  心一落地,积压的疲惫也瞬间涌了上来。泡在温热的浴桶里,他阖上眼假寐,正昏昏欲睡时,“哐当”一声巨大的开门声骤然响起。

  他猛地惊起,下意识去摸浴桶边的短刀。刚握住刀柄,一道熟悉的身影就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出现在眼前。

  是他表兄。

  陈枕舟刚松了口气,就敏锐察觉到他表兄神色不对,连忙问道:“阿兄,出什么事了?”

  “谁绑走你的?又是怎么绑走你的?途中他们有没有说过什么?你仔细跟我说一遍。”

  听着屋内隐隐约约传来的对话声,立在门外的赵靖川面色冷

  峻。他环视一圈,拧着眉看向身侧的人:“你留在这里陪着郁二,别让他冲动行事。我回府一趟,天明再过来。”

  说罢,赵靖川抬腿便往地道方向走。来时还只有一条直路的地道,此刻竟多了个岔口。他穿过在地道里不断穿梭的护卫,终于走出了地道口。刚一出来,两道黑影就立刻上前躬身:“主子!”

  赵靖川:“见到郁夫人了吗?”

  “见到了。一个时辰前,郁夫人与莫副将从此处而出。随行的还有一行护卫。具体去向何处,属下们便不知了。主子叮嘱,不许派人探查跟随郁夫人,属下们便没跟了。”

  郁二的娘子虽对着他时,脾气甚差,但几次三番救过他,也确实算是他的救命恩人。

  因为他可以让手下的人盯任何人的哨,唯独没让盯郁二娘子的。可未曾想,就是这么一份对于救命恩人的尊重,让救命恩人就这么从他的人的眼皮子底下走了。

  叹口气,赵靖川指指其中一道黑影。

  “去吧,将你所见与郁二都细细说一遍。”

  即便他的人不说,想必郁二留在此处的暗哨也会告知他。

  郁二的娘子不是被人绑走的,是同郁二的旧部走的。只是到底为何而走就不得而知了,这一走,到底是吉是凶更难定。毕竟,这吉凶,就得看,这所谓旧部到底是人,还是披着人皮的鬼了。

  可不管是什么,不管是吉是凶,他都得做点什么!

  赵靖川顶着夜色回府之时,数里之外,一行人也在夜色里行进。

  看着眼前的黑衣护卫挥剑拨开杂草,踏出一条前路,冯十一拧眉看向艰难跟随在她身侧的人。

  “这深山老林里,你是怎么找到枕舟的。”

  跟随在冯十一身侧的莫生轻咳一声,缓声道:“表公子失踪后,公子便传令让我带人搜寻。我出身斥候营,比起其他护卫,对这深山险地更熟悉些,便往深处探了探,才寻到表公子。”

  刚从萧关而出,亲身感受、走过他们当年用命踏出的险路,冯十一也难得感慨。

  “从军斥候,确实不容易。”

  “至少......我活下来了。”莫生垂眸,声音沉郁。

  冯十一本只是随口感慨,没料到会把话题引向沉重处,当即讪讪转了话头:“你们公子不是说马上就跟上来吗?怎么这会儿还没到?”

  说着,冯十一又问:“上次离京太匆忙,都没来得及和你多聊聊小云。这些日子,你可有找到她的行踪?”

  后半段话话本是为了岔开话题随口一问,冯十一没觉着会得到什么答案。

  毕竟……想找小云,得先找到褚十三,可连他们都没寻到褚十三的踪迹,莫生又怎么可能找到?

  冯十一心里这般想,却没料到莫生却抬眼,笃定地答:“很快便能找到了。”

  闻言,冯十一猛地顿住脚步,回头死死盯住莫生,语气发沉:“你什么意思?”

  方才还捂着胸口、脸色苍白、身躯微蜷的人,在她的注视下缓缓直起了腰。那张脸依旧雪白,可眉宇间的虚弱早已消失不见:“夫人,对不住了。”

  冯十一的目光立即扫过四周。

  方才还摆出护卫姿态、护在她身侧的黑衣护卫,不过几息间便变了姿态。他们依旧围着她,却没了半分保护的意味,摆出了蓄势待发的进攻架势。

  冯十一冷笑一声,冷笑声从她喉间溢出之时,她的手也已搭上了后背的两柄刀。往日杀人,她习惯用短刀,可此刻,她只想用长刀砍死他们。

  对叛徒,不必给体面,更不必让他们死得痛快。

  刀锋刚出鞘,还没等她起势,四周的枝叶便剧烈晃动。下一瞬,数道黑衣身影从林间凌空跃出,朝着她的方向直扑而来。

  眼看四周的人越来越多,被包围在其中的冯十一嗤笑一声:“还真是看得起我。只是,要算计我,这些人可不够。”

  冯十一的话本是对着面前的莫生说的,可回应她的声音,却是从她身后缓缓传来:“加上我,可够?”

  那音调太过熟悉,熟悉到让本在重重包围中仍游刃有余的冯十一浑身一僵。她几乎是半僵着转过身,借着夜色望去。只见夜色下,一张不算久违的面容上凝着她熟悉的神情。

  “褚十三!”

  短短三字,冯十一几乎是从牙关挤出的。

  冯十一话音,不远处的人影尚未回应她,一道声音先从她身侧响起。

  “褚阁主,你要的人我带来了。我的妹妹,也该还给我了吧。”

  *

  一场雪灾,将整个春日严严实实遮盖。待大雪消融,春光早已悄然逝去。正当百姓们勉力振作、重整生计时,五月初五的端午佳节翩然而至。为借佳节祈愿纳福,百姓们纷纷焚香拜神。就连皇帝,也亲率皇室宗亲及满朝文武,前往祭天台举行祭天大典。

  祭天大典刚落幕,庄严肃穆尚未完全散去,两则喜讯便接踵而至。一是赈灾途中遇刺、昏迷数月的淮王终于醒转;二是萧关方向时隔数年再发雪崩、被阻断的道路,也终于疏通,且关内一切安好。

  自年关后,皇帝的心头便少有舒展。先是天公不作美,雪灾肆虐百姓受灾;后外敌又趁机入侵,搅得朝局动荡不安;加之膝下皇子遇刺一度生死不明,这桩桩件件压在心头,让他就没有过一日顺心的日子。

  而他之所以要借着端午举行这场祭天大典,正是因为天下百姓、朝中百官,乃至他自己,都太需要慰籍了。

  不曾想,大典刚了,这好消息便传来。皇帝大喜,原本肃立的百官也开始骚动,平日里一贯沉稳的老臣,此时眼角都染上了笑意。其中有官员忍不住感叹:“自雪灾至今,终得喜事,定是陛下祭天的赤诚之心,感动了上苍!”

  一派喜色之中,立在皇帝阶下的肃王,抬眸与立与百官之前的人对视一眼,随即又错开眼神。

  回程途中,百官脸上的喜色还未退去。距离圣驾不远的官员便听到了一声怒吼。

  “混账,他是想气死朕吗?”

  皇帝发怒的事很快就在百官中传开了,百官怀揣着满心不解,一路随圣驾回京,而他们心中疑惑,在回京后便有了答案。

  多年离京、归朝入仕才崭露头角,便因遇刺昏迷的淮王殿下,才苏醒便发了疯。

  他不仅派府中侍卫,团团围住了中书令沈府与工部尚书楚家,给出的围府理由还格外简单。他声称当日刺杀他的刺客,正是出自这沈、楚两家。

  淮王若只是指认其中一家便也罢了。可这两家……

  京中上下谁人不知,自楚家嫡子,那位左骁卫将军的未婚妻死于沈家夫人身侧的侍女手下后,这沈楚两家,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私下,都形同仇人。

  即便后来刑部查明,那行凶的沈家夫人侍女,实为他人乔装顶替,至于为何行凶?凶手已死,也查不出个结论了。

  虽证实凶手并非沈家侍女,可两家的争端也未就此平息。一直到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将沈家嫡女指婚给肃王,为了肃王,两家才算勉强收敛了敌意,朝堂也得此再次平息。

  为保朝堂平息,且肃王年岁也不小了。赐婚圣旨中钦天监定下的婚期就在祭天大典的几日后。

  眼看大婚将至,这淮王又醒来,本该是喜上加喜的大喜事,谁曾想,居然闹成这般局面。也怪不得圣上要发怒了。

  百官面面相觑,而圣驾连宫门都未入,径直转道去了淮王府。众人本以为,天子亲至,淮王总得收敛这荒唐行径,撤走围在沈、楚两家外的侍卫。可直到圣驾归宫,夜色彻底笼罩京城,那两家门外的侍卫都纹丝未动。

  一直暗中观望的京中世家与百官,此刻也终于回过味来。要知道,在淮王尚未违抗圣命、迎娶淮王妃之前,他曾是圣上最疼爱的皇子,也是最有希望入主东宫的人选。只是当年他因迎娶淮王妃触怒圣上,随后离京多年。不仅彻底退出了京中权力中心,也让京中众人渐渐淡忘了他。

  这般境遇下,他刚归京便又遇刺昏迷,紧接着圣上又将沈家嫡女指婚给肃王。京中上下几乎认定,圣上心中已属意肃王继承东宫之位。可眼下,围在沈、楚两家外迟迟未撤的侍卫,却让所有人不得不重新揣测:圣上对两位皇子的心思,或许并非如表面那般明

  朗。

  就在京中世家与百官纷闭门暗自揣摩圣意之时,身处这场风波中心的两位殿下,此刻正聚在一处。

  暗地里虽早已康复,但明面上才苏醒的赵靖川自然是不可能出门。他不出门,自是有人登门。

  屏退左右后,两兄弟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虚假寒暄,待气氛稍缓,肃王便不再绕弯,直接表明了来意:“几日后便是我与沈家嫡女的大婚之日,皇兄此刻却派人围住沈、楚两家,这般举动,是否有些不妥?”

  赵靖川靠在软榻上,脸色依旧带着几分“病气”,闻言只是淡淡抬眼:“不妥?皇弟觉得,比起两家可能藏着刺杀本王的刺客,你的婚事更重要?”

  肃王眉头微蹙:“刑部早已查明,当日刺杀皇兄的刺客,不过是一行流民。皇兄无视刑部的查勘结果,还在这祭天大典之日发难,可曾想过会惹京中人心惶惶,更会让父皇左右为难。”

  “父皇为难?”赵靖川轻笑一声,语气里满是不以为然,“皇弟大婚,父皇亲自赐婚,本王本该上门贺喜。但贺喜归贺喜,该查的事我依旧会查。等本王查明,刺客之事当真与沈、楚两家无关,自会把人撤走,届时也会亲自向皇弟、沈大人还有楚大人当面赔罪。”

  话里话外,赵靖川的态度再明确不过。

  想让他撤人,绝无可能。

  肃王本是客客气气来交涉,最终却怒然拂袖而去。待肃王走后,赵靖川脸上那副悠然的神色也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他再次回到那座三进宅院,再见到人时,先深深叹口气,才走上前问道:“怎么样,可找到人了?”

  郁明原本低垂的头抬了起来,一双毫无波澜的眸子看向赵靖川的同时将一张纸推到他面前。

  赵靖川低头看去,先注意到的是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随后才看清内容:“七日后,肃王府?这是何人送来的?”

  “不是送来的,是我娘子写的。”郁明说着,又将另一张纸推了过去。这张纸,赵靖川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此前抄录暗号的那张。

  他左右扫了眼四周,神色微变:“这......是你娘子解出来的暗号?”

  “嗯。”郁明点头,语气沉了几分,“这暗号是枕舟失踪那日发现的,应该也是那日留下的。那日算起的七日后,就是今日往后的四日后。四日后,肃王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8页  当前第1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1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人今日拔刀了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