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豪商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少地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77 KB   上传时间:2025-10-18 20:22:34

  “武统领!”几个人拼命招手叫他。

  虽然武统领也有官职在身,是他们的上司,但生就一张看不出年纪的娃娃脸,而且总是笑呵呵的很随和,大家并不似畏惧卞慈那样畏惧他。

  “凑一块说什么呢?”武萍果然笑呵呵过来。

  然而这点笑意却在听清下手们的问题后消失殆尽。

  “我素日是不是太惯着你们了?”武萍面无表情道,“目无尊卑、不分上下,竟敢在背后私自议论上官!”

  天明明很暖和,可他的目光落到身上,竟然带着几分寒意。

  常年挂着笑的人突然发火尤为可怖,众人都被打懵了,回过神后,纷纷噤若寒蝉。

  该死该死,确实是上官太过随和,叫他们失了分寸。

  武统领自不必说,卞慈虽鲜少与众人嬉闹,却也从不随意苛待、责打下属,渐渐地,大家难免得寸进尺,觉得打听点事儿没关系。

  武萍一改往日温和,警告的目光从每一张脸上划过,“平时你们要怎么样都好,可私底下议论到上司头上来,就不行!”

  众人面上冷汗涔涔而下,纷纷哀告说知错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平生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知错了三个字。”武萍嗤笑道,“因为意味着一定有人先犯了错。”

  为什么一定要犯错呢?

  为甚么一定要被我抓到你们犯错呢?

  众人顿时将各色小心思都收了。

  天气燥热,可所有人都出了身冷汗。

  “我今儿把话撂在这里,”武萍一句一字说得清楚,“谁想主动说什么是他的事,但只要他不开口,你们就该做好本分。吃饱了撑的就去抓人,少在这里嚼蛆!都滚蛋!”

  众人如惊弓之鸟,白着脸一哄而散。

  “记吃不记打的混账东西们!”武萍又在原地骂了几句,一扭头一转身就见卞慈从拐角处转了出来。

  他全听见了。

  武萍张长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觉得都不合适。

  “瞎操心,”卞慈瞥他一眼,“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初我既做了,就不怕人说。”

  “那也由不得他们说!”武萍罕见地跟着呛了几句,“也是你我素日宽和太过,才叫他们这样没上没下没大没小,早就该整治整治了!你换个衙门看看,哪个见了上司不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偏他们倒好,敢在背地里扎堆议论起上司长短来了,纵然你大度不计较,给别的人衙门的人瞧见了,也该笑话咱们没规矩。”

  卞慈平静道:“我本就是没规矩的人。”

  武萍看着他,嘴巴开合几下,说不出话来。

  卞慈却反而笑了,拍拍他的脊背,“得了,回家过节吧!”

  这是明月搬到西湖边后过的第一个正经大节,上下一干仆从俱都紧着皮子,生怕新东家挑出不是来。

  莲笙提前几日就四处搜罗新鲜瓜果菜蔬,肥美的鸡鸭也定了十来只,又让自家老爹去外头捕了鲜鱼做孝敬。

  春枝忙着给各处走礼,依照明月的吩咐给碧波园的郑大官人家里额外送了一匹霞染,一匹浮光跃金。

  即将到来的夏日相当漫长,而杭州又是一个从来不缺翠色的地方,绿色系的静水流深在这边穿很有点顺色,效果远不如这两种。

  而那户没出现在乔迁宴上的童姓乡绅家里,竟也回了节礼:

  明月唯恐对方以为自己另有所图、动机不纯,只中规中矩的送了点糕饼点心和雄黄香包之流,果然对方见她有分寸,倒不似上次无动于衷,也打发了小厮来回了几个香包,两匣子点心。

  香包自不必说,料子倒罢了,只是做工精细,不似外面的手艺;点心更极致精巧,都做成雅致的花鸟造型,根根分明的翎羽皆是剪开的层层酥皮,栩栩如生,叫人不忍心下口。

  春枝赞叹不已,对明月道:“比当初咱们宴请小沈掌柜他们时叫的船点也不差什么了。”

  明月亦是赞不绝口,“瞧瞧,书香门第出来的一口点心都比外头的雅致些。”

  不过杭州湿热,西湖边尤甚,点心不耐久存,众人赏了一回就都分着吃了。

  里头裹着奶油、豆沙等各色馅料,似乎还加了点陈皮、薄荷之类,清甜可口,回味无穷。

  不多时,郑大官人家里派人来传话,说是送去的料子极好,“我们太太极喜欢,问您明日有没有空,想邀您一起去前头看龙舟……”

  南方端午节赛龙舟是旧俗,本朝天子又极力推崇孝女曹娥,相传东汉曹t娥因父亲溺亡而投江寻尸,被历代推崇为孝女,故而每逢五月端午,江浙一带的百姓都会在赛龙舟之余表演节目,模仿屈原、曹娥投江,多有人施展过人水性,好似江中白鱼。

  久而久之,便有诸多富商给出彩头,引得各路人马前来竞技,看谁戏水花样最多、潜水时间最长、捉得鱼最肥最大等等,极有看头。

  前两年明月忙于奔波,且住处距离杭州颇远,大热天的,懒得往返同人挤,竟没怎么看过。

  今年不同了,就在家门口,不去着实可惜。

  明月便笑道:“去,都去!”

  扭头又叫人去染坊传话,“叫七管事和朱管事都来!”

第83章

  首次会面意义重大,饱含着对彼此的试探,稍有不慎,各人交恶还是其次,还很可能影响明月在新圈子内的口碑,进而影响日后的买卖。

  明月不敢怠慢,提前找许多人询问,龙舟赛期间会有哪些人到场,大家会穿什么衣服、做哪些游戏等等。

  莲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被父亲带着去凑热闹,此刻说起来还是兴致勃勃,“要说热闹,一年之中再没有比上元节和端午节更热闹的了,中秋、除夕虽好,大家总忙着团员,出来耍的却少。还有佛诞节也好,城内外的庙宇里都会散佛果,好些大户人家施粥舍药做善事,只是有些和尚可恶,总是借机要钱、传教,乱糟糟的,我不喜欢。

  上元节有花灯,端午节有龙舟,都是官府带头牵线办的,说是与民同乐。到了那日,许多官老爷也会来,对了,本地知府大人还会亲自执笔替去岁夺冠的龙舟点睛,水手们皆将此视为无上荣光。因杭州繁华,好些外地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也会来凑趣呢!

  岸边颇有几座茶楼,知府老爷和打头的几个大官都会坐在茶楼里看,可来的大官小官也有好些呢,又都带着随从,还有外地来的,如何挤得下?大多还是在外面空地上的。

  届时凡岸边视野开阔之处,皆会一溜儿排出去好些帷幔,都是各家各户提前派人过去布置的,位置、排序可有讲究,好地段要使银子买呢!紧挨着官员那两侧的最贵,究竟多少银子我就不知道了……”

  那都不是平头老百姓该打听的。

  老百姓们只会挤在官府提前留出来的那些不怎么好的地段围观,若去得晚了,挤不到前头,就只能听个响儿了。

  角儿听得目瞪口呆,“那岸边也不是谁家的,作甚要花银子呢?”

  先到先得不就完了?

  “傻丫头,那些人岂是奔着看龙舟去的!”春枝猜到几分,“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此,明月亦有耳闻。

  之前薛掌柜就同她讲过,某年挨着官员坐席的两个位置被炒到上万两!

  听上去都疯了对不对?一万两啊,寻常几代人都赚不来,就为了挨着当官的坐一天?

  有钱人真是烧得!

  可实际上呢?越有钱的越精明。

  那名商人借机认识了隔壁的小官儿,又借着那小官儿结交了上面的人,第三年就拿到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盐引子,摇身一变成了盐商……

  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人借助看龙舟的机会得偿所愿,久而久之,那两处自会被视为黄金风水宝地,身价倍增。

  买位置的银子哪里去了呢?

  兜兜转转过几道手,不还是以“义商感谢朝廷恩典”的名义进了官府的腰包?官家听了也欢喜,而地方官员又是一份政绩。

  所以说,越是繁华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不然那些官员怎么都挤破头也想来?

  连日来忙乱,明月也没去过,竟将此事忘了,端午在即,只怕好些人家的帷幔都搭起来了,哪里还有空地?

  所幸此次明月是应了郑大官人家的邀约,又没得家眷,届时只去他家那边坐便是。

  不过明年若还想去,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那么多人,怕不是在大半个杭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万一出点什么过错,眨眼工夫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明月给自己定的目标很明确:不求出挑,但求无过。

  头一个就是穿戴。

  什么场合穿什么衣裳,知府大人亲临的端午大节就是为了彰显本地繁华,说得再直白些,就是给外路同行和朝廷看,“本官治下何等欣欣向荣,百姓又是何等的安居乐业”。

  所以别搞低调那一套了,那不叫低调,而是不给知府大人面子。

  明月可以撑门面的首饰不算太多,所幸曾先后两次得武阳郡主赏赐,珍珠和银器也很适合夏日佩戴。

  若是黄金就俗了,瞧着也不清净,讲究些的人家只会在冬日里戴金,炎炎夏日则以珍珠、水晶、琉璃和玉器等泛着水汽、剔透清爽的居多。也有银器,但银子便宜,拼的便是掐丝、攒丝等工艺,抑或是明月这般贵人赏赐的来路。

  明月选了套淡朱色的罗衣,清爽透气还能防蚊虫叮咬,既不至于在满目翠色和水色间顺色,叫人看不见,也不至于显得燥热、花哨。

  罗衣上面寥寥几笔苏绣还是芳星的手艺,淡淡勾勒出烟雨江南的风景,也很符合这动不动就落雨星儿的时节。

  五月已经很热了,水面又返上日光,四周人又那么多,一定闷闷的。腰间压两个五毒纹药香荷包,既点了端午,又能驱除蛇虫、压住暑气。若实在受不住,还能抓起来闻闻。

  她现在还不到二十岁,水葱一样的年纪,倒不必刻意堆砌,也怕显得暴发没见识,只将武阳郡主赏赐的整套珍珠头面略选几样即可。

  跟着的人手很值得掂量。

  所有人都默认主人出行会带随从,朱杏不爱热闹,死活不肯来,七娘和春枝便兴冲冲拾起老本行,临时充当起明月的随从来。

  当日人多,护卫也少不得,苏小郎父子、二碗,三个人也就够了。

  那爷俩前几年就常随明月、春枝出入各处,也有好衣裳,倒是二碗来得晚,明月特意使银子找人熬夜做了一套。

  二碗从没穿过这样的好衣裳,上身后只觉浑身别扭,走起路来同手同脚,涨红着脸同明月道:“滑溜溜的!”

  我变成鱼了,简直跟没穿衣裳一样!

  众人大笑。

  没奈何,明月便叫她将贴身的换成棉布的,这才好了些。

  出发前,明月觉得自己已经够可以了,无论随行人数还是穿戴打扮,皆为有史以来最隆重、最夸张,结果去后才发现,自己还是保守了。

  明月等人是从自家后门直接坐船过来的,举目四望,她的船当真有几分寒酸。

  因多数人拖家带口,再算上随行的丫头、小厮、护卫乃至乳母等,动辄十几、几十人,寻常小船如何载得下?四周多的是几层的画舫!

  明月心道,哦吼,大意了!

  不过好在她们是坐船直接从自家后门过来的,且用的是自家船,又比那些从远处临时租赁的强一点:

  在西湖边没园子的算什么豪富!

  自码头登岸开始,明月一行人的眼睛里就没清净过:

  市面上昂贵又稀少的苏绣、细锦在这里比比皆是,珍珠、珊瑚、玛瑙、羊脂玉、琉璃、蜜蜡等等,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硕大的宝石,肆无忌惮地彰显着自己的财力。

  但凡世上有的好东西,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豪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