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豪商_分节阅读_第184节
小说作者:少地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77 KB   上传时间:2025-10-18 20:22:34

  “听说还没落脚就过来了?”

  明月道:“是,郡主待民女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既给了民女上门的殊荣,民女不敢懈怠。”

  “还算懂事。”武阳郡主满意地点点头,随意问了几句。

  明月一一用心作答,还特别提到这次年礼中的“白鹅戏水”,“有一卷湖丝苏绣的长卷子,一卷扎染的大卷,一点儿野趣罢了。”

  也不知哪儿来的风气,近几年文人墨客们似乎越来越喜欢大白鹅了,朱杏和芳星做得那些个相关的染色、苏绣放在汇芸楼,都卖得极好!

  武阳郡主就喜欢这种平时见不到的野物,果然叫人取过来看,但见清水碧波浮白鹅,白鹅矫健洁净,果然不错。

  北方虽也有鹅,但水少,似江南那般秀丽纤细的水文更少,就衬不大出白鹅的美丽。

  这次明月没能在武阳郡主府留宿,出来后,冷风一吹,她跟着打了个哆嗦,下意识紧了紧斗篷。

  真冷啊。

  伴君如伴虎,此言果然不虚。

  于平头百姓而言,武阳郡主就是君。

  以君为靠山固然威风,可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回到客栈后,小石头他们都在,明月一看就发现了三人的不对劲。

  还是一双一单,但组合的人换了,显然是自己外出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石头年轻,没什么外出的经验,心事都写在脸上,但嘴巴却很牢靠,并未向明月告状。

  对内怎么斗都好说,可出门在外,他们三个就是一体,不能叫外人看笑话。

  明月笑笑,权当不知道,把他们三个叫到跟前,一人给了两个五两的银锭子,“这五两是拿给你们上官看的,跟我进京都是这个数。另外五两你们不要对外说,就当给家里人置办点年货吧。”

  孟于安肯定看不上这点儿银子,但他不是这三个人的直接上官,拦不住小石头他们的顶头上司盘剥克扣。如此一来,甭管被克扣也好,想额外孝敬孟于安也罢,都不至于捉襟见肘。

  三十两银子对现在的明月而言不过九牛一毛,但对这些苦哈哈的厢兵而言,却可能是救命钱。

  小石头三人见了银子,更是心思各异,或感激,或贪婪,不便详述。

  他们三个不好往常夫人那里去,仍住在客栈,明月休整完毕带苏小郎他们出门时,苏小郎忍不住道:“东家未免忒宽和了些。”

  出来一趟就有十两银子,这样的肥差打着灯笼都难找!

  明月的眼神有些冷,“他们自然不值这个价,我为的是孟于安。”

  打狗还得看主人,他们是孟于安拨过来的,厚待他们就是给孟于安面子,日后再往来也方便些。

  纵然厢军不济,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使唤的,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日后她要用人的地方多着呢,不先展示诚意如何能行?

  风雪更大了,明月仰起脸吐了口气,看口中白龙须臾间消散在天地间,幽幽道:“你且看着吧,同样十两银子,有的怕不是不等捂热就没了。二碗,你去叫上黄三,悄悄跟着他们三个,看接下来几天都往哪里去。”

  几两银子足以验出品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后她就知道该使唤谁、避开谁了。

  军户确实不好销,但调遣、换上司却极好操作。

第143章

  身处这座陌生而繁华的都城,小石头三人只要想到官家就在几条街之外,便如在云端,茫然又狂热。行走在开封城的大街小巷,他们不自觉挺胸抬头,仿佛了成了沐浴天家恩德的一员。

  二碗和黄三完全无需藏匿,大大方方尾随便目睹了全程:

  临时拼凑的小石头二人组都给家里人办了一些年货,而另一个,转头就把才到手的十两银子赌光了。

  明月对三人的品行就有数了。

  男人好不好,先看他顾不顾家,出门在外还能把家人放在首位的,就不至于坏到骨子里。

  退一万步说,就算坏,至少也有个软肋,能放心使唤。

  至于赌鬼?

  早晚得死。

  去童琪英家送帖子的苏小郎也回来了,脸色有些古怪。

  “怎么,没见到人?”明月倒不意外,头也不抬地翻了页书,“他刚进京,又近腊月,想必往来交际颇多……”

  常夫人新给了两本唐诗,她正硬着头皮看呢。

  “确实没见到,不过似乎有些不寻常,”苏小郎道,“那门子悄悄问我是不是杭州来的,我说是,他就告诉说,前几日童相公就去城外寺庙里住了,叫我们只管往外头寻。”

  “城外寺庙?”明月诧异,“都十一月中了,又不是无家可归,他去寺庙做什么!”

  童家虽算不得一流门第,亦世代为官,颇有底蕴,京中有专供族人来此居住的大宅,怎么童琪英反而避到城外?

  苏小郎摇头,“这就不清楚了。”

  童家规矩森严,门子只管外门的事,对内院一无所知,问也白问。

  明月想了下,“罢了,明儿就去城外看看。”

  究竟如何,找本人一问便知。

  北方冷得早,明月一行人来的路上就赶上两场雪,次日早起出城时,弥漫着薄雾的空中尚浮着细小的雪粒,撒盐也似。

  童琪英所在的寺庙离城颇远,考虑到山路难行,明月特意雇了辆马车。

  从外面看,马车平平无奇,实则内部大有乾坤:车厢四面内壁缝了厚重柔软的皮毛,保温防撞,帘子是羊毛毡子做的,挡风又透气,里面烧起火盆,比春天还暖和呢,冰天雪地里睡都使得。

  车轮和马蹄铁也是特制的,表层有纹路,专为冬日防滑。

  出了城,喧嚣也渐渐远去,耳畔唯余车轮和马蹄碾压碎冰的声音。

  明月挑起车帘向外看去,t但见入目一片荒凉。最近的雪不是很大,路边的矮山和枯树都没遮干净,横七竖八、细骨伶仃的干枯树枝正干尸一般地随风摇摆。

  地上露出些枯黄的草甸,乱七八糟的支棱着,像极了得病褪毛的斑秃老狗。

  明月看了两眼就把车帘放下了。

  她不大喜欢冬天,太苦了。

  只有富贵人家才喜欢冬天,因为可以赏雪,但于穷苦人家而言,寒冬和大雪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燃料和食物,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可能是灭顶之灾。

  曾经的明月虽不至于流落街头,但每到冬日,她都会在半夜饿醒、冻醒……

  后来出逃,她又要一年到头顶着严寒酷暑往返卖命。

  哪怕时至今日,明月也没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安安稳稳地渡过哪怕一个冬季。

  冬天就意味着奔波,意味着危险,意味着四处赔小心打点……她讨厌冬天。

  “可恶的冬天。”明月窝在暖烘烘的皮毛间嘟囔了句,顺手往嘴里塞了枚蜜饯,黏稠的蜜意久久不散。

  路途漫漫,又无甚风景可看,明月被迫抓起唐诗。

  说来也怪,初看时只觉绕口,各样典故更是层出不穷,根本看不懂。

  可真硬着头皮背了几首之后,当时不觉得怎样,可指不定什么时候,脑子里突然就冒出来一句,“啊,原来是这样……”

  细细品味,果然有几分滋味。

  奈何晦涩的居多。

  车辆行驶的咯吱声伴着些微摇晃,时候一长,明月慢慢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苏小郎在外面低声道:“东家,东家?快到了。”

  城外的雪比城里大多了,明月裹挟着一股热气探出头来,立刻就被扑面而来的冷意激了个哆嗦,“嘶,呵!”

  好个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

  无垠松林随着山脊绵延起伏,缓慢而坚定地向着天边而去,层层叠叠的雪白与浓翠混在一处,交缠间偶尔露出一点冷硬的黑色山脊,分外壮阔,越发衬出人之渺小。

  明月深深地吸了口气,富含水汽的松香迅速充斥了鼻腔,五脏六腑都透着凉。

  见她心情好转,苏小郎也笑,“童相公怪会找地方的。”

  雪山深处,穷人来了是送死,富人来了却是惬意。

  再走约么半刻钟,远方松林间赫然露出几角飞檐,混杂着白雪与青松气味的空气中又染上了檀香。

  倏然钟声自山间响起,震落簌簌白雪,纷纷扬扬间,若干松枝顺势弹起。

  再往前走就是众济寺的地盘了。

  众济寺分两大块,山上是本寺所在,山腰另有一处别院,专供金贵香客门居住,童琪英就在那里。

  临近年底,来众济寺歇脚的香客奇多,别院外停满了各式各样的精致车马,一时间竟不知该找哪一间。

  别院门口也有僧侣把守,明月亲自下车问询。

  原本想着,来都来了,不如捐点香油钱,结个善缘,结果她发现遇见的和尚各个面泛红光,显然伙食不错,顿时没了施舍之心。

  呵,这众济寺的产业没准儿比自己还多呢!

  “明月?!”那僧侣尚未回答,童琪英的声音就自斜前方响起。

  他裹得棉球也似,鼻尖和下巴冻得红彤彤的,笑容径直从眼底涌出来,又惊又喜,“天这样冷,你真的来啦!”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眼熟的随从,手里各提着一只陶罐,也不知装了什么。

  “商人无信不立,”明月笑着同他见礼,“既然说了,自然要来。”

  “明月,我,”童琪英骤然回神,带着点忐忑和期冀地望着她,“我可以这样叫你么?”

  江老板,江老板,太生疏了。

  她既来了,绝非对自己无情,称呼亲昵一点,也无不可……吧?

  明月挑眉,“可不可以的,不都叫了么?”

  谁说只有自己在试探呢?

  见她并未着恼,童琪英感到由衷的快乐,“瞧我,竟在外面说话,天冷,快进屋吧。”

  “你从哪里来?”明月边打量屋子边好奇道。

  众济寺到底有没有钱另当别论,别院的装潢十分朴素,只是简单的砖墙盖瓦,屋子里面也清清静静的,唯有墙上挂了一轴山水,与周围的土炕、素被、木桌格格不入,估摸着是童琪英自己带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豪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