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269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消息很快便传得沸沸扬扬,官府非但不信,还四处捉拿散播谣言的人,比起钦天监的那群酒囊饭袋更加可恶。”

  钦天监的人是直接无视,童州衙门索性来抓人了。

  赵时晴真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为了让朝廷重视这件事,萧真不可谓不用其极,办法用尽,可是收获甚微。

  赵时晴安慰他道:“还好,至少是在水患发生之前,朝廷就派人过来了,不像梦里那样,直到水患发生了,才派人过来赈灾。现在的情况,比起梦里已经好了太多。”

  两人正说话间,江平从外面回来了。

  赵时晴连忙问道:“怎么样,城门口的事打听清楚了吗?”

  江平说道:“两名衙役一死一重伤,重伤的那位伤得很重,恐怕也是难逃一死。

  衙役们赶到时,那个假妇人已经逃跑,听目击者所说,两名衙役紧追不舍,那个假妇人见无法摆脱,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衣袖一挥,那两名衙役便倒在了地上。

  凶器是袖箭,那假妇人好大的胆子,明知城门口会有盘查,仍然随身携带暗器。”

  赵时晴眉头微蹙,看向萧真:“这个二......咳咳,这个假妇人是故意的,先是故意让女衙役发现他是男人,转移注意力,让女衙役疏忽掉被他藏在衣袖里的箭筒,接着他又故意逃跑,杀死衙役,造成城门口的混乱,让他的同伙趁乱进城。

  刚刚我还遗憾没有带上兵器,因为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机会。

  可若是这好机会是有人故意为之呢?

  这妇人带了袖箭,他的同伙一定也带着兵器,他们杀害衙役,制造混乱,就是为了把兵器带进城中。”

  萧真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早上离开客栈时,昨晚那些人还在,如果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在客栈里,另一路进城,那么便能利用城门口的混乱,把兵器带进城中。”

  赵时晴想到了在路上见过的那位曹仙子,虽然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她已经把曹仙子和杨胜秋当做一伙的了。

  “你说,如意客栈的这伙人,会不会和曹仙子也是一伙的?他们和曹仙子一样,是为了杨胜秋才来到这里的。”

第260章 钱知州(两章合一)

  今日之前,萧真对于这伙人的身份还有诸多猜测,可是经过城门口的事情,再结合前世杨胜秋的经历,萧真已经可以确定,这伙人和曹仙子一样,他们来童州的目的就是杨胜秋!

  皇家无亲情,更何况是哀帝的后人。

  他们本是天皇贵胄,但是从记事起便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尊贵的身份不但不能成为助力,反而是死穴。

  为了生存,他们放弃身份,放弃名声,放弃尊严,放弃除了生命以外所有的东西。

  虽然已经沦为草莽,但是争权夺利早已刻进骨血里,他们为了山门的话事权,不惜兄弟相残。

  朝廷对于罪臣的连坐,只要不是诛九族和满门抄斩,往往还会放过女眷和幼儿,然而兄弟相残,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杨胜秋的母亲一介孤女,逃亡多年,仍然难逃毒手。

  而杨胜秋,虽是外姓,但却是长房留在世上的惟一血脉。

  可惜前世萧真死的太早,不知道杨胜秋后来如何,他对杨胜秋的所知,止于杨胜秋殉职,而杨胜秋的儿子失踪,则是另外的事了。

  就连怀疑前世杨胜秋是假死远遁,也是萧真和赵时晴的猜测。

  即使现在能够确定曹仙子和昨晚这伙人都是冲着杨胜秋来的,也无法得知,这些人对于杨胜秋而言是敌是友。

  萧真说道:“京城传来的消息,四皇子一行应是明日出京,如不出意外,路上至少需要七八日,也就是说,十日后,他们方能到达童州。”

  萧真和赵时晴一行仅用了四日,那是因为他们一路风驰电掣,每到一地便会更换马匹,哪怕是娇养长大的赵时晴、不会武功的秀秀,以及年纪最小的沈观月,都没有叫苦,没有掉队。

  他们能做到,四皇子一行却不能。

  皇子出行,不但有仪仗,还有官员。

  那些不会武功的文官,他们不是骑马,而是坐轿,一路上走走停停,萧真预估的七八日,还是他们日行六七个时辰的状态,如果这些官员们体力不支,走上十天半月也是常态。

  城中炎热,山上却甚是清凉,夜里三更时分,一袭夜行衣的大壮从山下回来,带回来一批兵器,其中就有赵时晴的针筒。

  这个针筒是萧家的东西,赵时晴从萧肃手中要来,至今也还没有派上用场。

  她其实早就想要一试了,无奈这杀器是一次性的,使用一次也就废了,赵时晴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身边壮胆。

  四更时分,山上的人进入梦乡,萧真和赵时晴也换上夜行衣,带上各自的兵器悄悄下山。

  童州的知州姓钱名唤,乃是冯恪的门生,且,钱知州夫人的亲姨母,正是死去的冯大老爷的岳母。

  钱夫人和冯大夫人是表姐妹。

  冯大老爷不幸去世,钱夫人专程赶到京城吊唁。

  钱知州在童州已是第二任了,还有两年就要任满,任满肯定是要动地方的,这些年,他在童州无功无过,加上他与冯家的关系,即使不能进京,官升一级是肯定的。

  因此,钱知州现在就是在混日子,只要这最后的两年里,童州不出乱子,风平浪静,那他也就熬出头了。

  钱知州急于调走,有一半原因是为了钱夫人。

  在去衙门的路上,萧真对赵时晴说起钱知州的家事。

  钱知州家境贫寒,母亲和发妻靠着卖豆腐供父亲和他读书。

  后来发妻有孕,怀相不好,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还在做豆腐,劳累过度见红了,母亲觉得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因此,没有去请稳婆。

  孩子早产,七活八不活,这个孩子落草后只活了半个时辰就咽气了,妻子也没有撑住,血崩而死。

  发妻死后,钱家在邻里间落了个苛待媳妇的名声,加上没有银子娶续弦,年轻时的钱知州年近三十还是光棍一条。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钱知州在二十九岁这一年考中进士,从此改换门庭。

  他的好运气是在他娶了钱夫人之后才正式开始的,钱夫人的祖父、父亲、叔父,以及外祖和舅舅,全都是有官身的,钱夫人嫁给钱知州是下嫁。

  钱夫人当年十里红妆,成亲后又是三年抱俩,岳家更把钱知州引荐给冯恪,有了这层师生关系,钱知州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外放,全都没有人敢为难他。

  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萧真让人去调查,很快就查出了一些事情。

  钱知州的长子虽然表面上是足月出生,可其实却是成亲的第六个月生下来的,钱夫人为此在庄子里躲了大半年,岳家也因此给钱知州谋了个外放的差事,让他带着妻儿一起赴任。

  新地方没有人认识他们,当然更不可能知道他们是哪天成亲的,因此,一晃十年,也没人怀疑过钱大公子的身世。

  虽然钱夫人疑似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但是碍于岳家的权势,钱知州不敢造次,而且非常疼爱这个长子。

  可是钱夫人并没有因此安份,她看不上钱知州,相夫教子什么的,她能做,但是也分对谁做,至少钱知州就不配。

  每个人表达恶意的方式全都不同,钱夫人的方式就是给钱知州戴绿帽子。

  这些年,钱夫人的情人从未中断,尤其是来到童州以后,钱夫人竟然已经到了在街上拉男人的地步。

  钱夫人在城中有处宅子,她在那里和不同的男人幽会,不但有钱知州的上司和下属,也有她从街上找来的连名字都没有的男人。

  几个月前,钱夫人因为勾搭了别人的相公,被正室带着一群姐妹打上门来,钱夫人挨打,披头散发被从院子里拽出来,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不知是谁认出了她,从那以后,城中便有了关于钱夫人给钱知州戴绿帽的流言。

  “住在小扇巷的那个美妇人啊,我知道她,我表哥和她睡过,听说功夫了得。”

  诸如此类的传言越来越多,传到钱知州耳中,他无地自容,和夫人吵过,可是收获甚微,他还被夫人挠得满脸桃花开,接连几日称病不敢上衙。

  现在钱知州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离开童州,到一个没有人知道这些烂事的新地方。

  到时他想个借口,把钱夫人送到京城,让她把脸全都丢到京城,最好这辈子、下辈子,全都不要回来了。

  对,到时让长子陪着一起去,身为长子,侍候母亲是应该的。

  只有把这淫妇和这个杂种全都送走,钱知州的好日子才能到来。

  睡觉之前,钱知州还在想这个问题。

  今晚夫人又宿在小扇巷,不仅是今日,平日里即使钱夫人不出去,也是单独睡,自从生下老二之后,钱知州连钱夫人的小手都没碰过。

  用钱夫人的话说,那就是他不配。

  钱知州咬牙切齿,做梦都是杀妻杀子。

  痛快,太痛快了,一刀捅进那贱人的胸膛,哪怕明知这是梦,钱知州同样觉得解压。

  真好啊,他捅刀子的速度好像又快了,这贱人越来越好杀了。

  钱知州在梦中笑了,仰天长笑。

  可是下一刻,他却发不出声音了,钱知州一着急,彻底清醒。

  不知何时,他的床边坐了两个人。

  “我听到他说杀了那个贱妇,他是在做梦杀妻吗?”

  “我还听到他说要连那个杂种一起杀,这不仅是杀妻,他还杀子。”

  钱知州睡意全无,面如土色。

  “你们究竟是何人,竟敢闯入本官宅邸?”

  赵时晴对这位钱知州很感兴趣,笑着说道:“你岳家知道你想杀妻杀子吗?还有冯家,冯家知道吗?”

  “你们想做什么?”钱知州下意识压低声音。

  赵时晴明白了,这狗官想要贿赂她。

  “也没啥,我们就是想让你下令迁移百姓而已。”

  钱知州一怔:“迁移百姓?你们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吗?”

  赵时晴:“我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倒是你,知州大人,你知道四皇子来童州是做什么吗?”

  钱知州心里一动,他当然知道四皇子为何而来,他也知道四皇子是带着工部的官员一起来的。

  童州临水,每年都会加固河堤,今年亦是如此,得知四皇子这趟出京亦是为了河工,他还连夜带人去看过,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京城关于童州水患的消息他当然也知道,更知道四皇子为何会请缨来童州,说来说去,什么水患,不过就是皇子们为了在皇帝面前邀功的借口而已。

  就比如这一次,不管童州有没有水灾,四皇子来了,三皇子却没有来,仅这一件事,就是四皇子胜过了三皇子。

  那可是三皇子啊,皇帝最疼爱的儿子,他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在这件事上,三皇子根本没有争取,这所谓的水患只是传闻,十有八九就是妖言惑众,无论是哪位皇子过来,都是受累不讨好的无用功,因此,三皇子将这个机会拱手让给了四皇子,四皇子千里迢迢来到童州,而三皇子却留在京城承欢膝下。

  得知四皇子要来童州,钱知州便请示了冯恪,冯恪让他把四皇子陪好,如果真有水患,也不用惊慌,四皇子带来了工部的官员,治水是他们的事,而他只是一个父母官,听命行事便好。

  也正因为这种种,钱知州压根就没把这场水患当真,现在他面临的一等大事不是水患,而是迎接四皇子。

  现在听到赵时晴说要迁移百姓,钱知州只觉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

  但是他不敢笑,这两人手里都有刀,刀尖全都冲着他,随时随地给他一刀,送他踏上黄泉路。

  “你们要迁移哪里的百姓?还有,往哪里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2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