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274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赵时晴的眼睛眯了眯,肉干和鸡蛋一样,都是给孕产妇和小孩子补充营养的,李婶子的孙子先是抢了一个孩子的鸡蛋,现在又抢另一个孩子的肉干。

  原本这都是小事,赵时晴不用管的,但是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演变成大事,更何况,萧真梦里的那一世,山上混进了坏人,杀了茶馆东家全家,所以赵时晴从开始就让人留意,有问题要立刻解决。

  对于李婶子这种人,没有必要理论,因为这种人根本不讲道理。

  “凌波,把这对祖孙扔出去,这里容不下他们了!”

  话音未落,凌波便一个箭步冲上来,拖起那个和她差不多高的男孩子便往外走,李婶子没想到赵时晴二话不说就让人拖她孙子,尖叫着扑上来抢孙子:“耀祖,你这个赔钱货,快把我家耀祖放下!”

  赵时晴见状,伸手扣住李婶子肩头:“你和你家耀祖一起出去!”

  主仆二人把这对祖孙拖出客栈,山上虽然没有被水淹,但也到处泥泞,祖孙二人被扔在一片空地上,片刻之后,李婶子的儿子也被拖了出来。

  赵时晴看着这一家三口,目光冷冷,来这里的每一家都有详细登记,这家人是看到有人上山,也跟着一起上来的,当时登记的是大河村人,听说有水灾,便进城投奔亲戚,没找到亲戚,又被大雨困在城中。

  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赵时晴却起了疑心。

  她看向李婶子的儿子李大柱:“你妻子呢?”

  李大柱正在呼呼大睡就被人拖出来,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死,死了!”

  赵时晴又问:“你只有一个孩子?”

  这孩子已经十二岁,除非孩子很小时母亲就死了,而李大柱一直没有续弦,否则鲜少有这种情况,大多都会还有弟弟妹妹。

  李大柱目光躲闪,下意识去看李婶子:“对,对,只有一个。”

  赵时晴又看向李耀祖:“你娘呢,不说实话,我就把你从山上扔下去!”

  李耀祖长这么大,受到最大的惊吓就是刚刚被像死狗一样从屋里拖出来,他吓得躲到李婶子身后,小声说道:“我娘,我娘被,被卖了。”

  李婶子忙道:“没有的事,那个贱人早就死了。”

  赵时晴冷笑:“是死还是被卖,说实话!”

  说着,她抽出佩剑,抵在李大柱胸前。

  李大柱吓得咽了咽口水:“和我没关系,都是我娘的主意,她说那贱人生那两个丫头时坏了身子,不能再生了,留着也没用,就和两个丫头一起打包卖了。”

  赵时晴:“丫头?你还有两个女儿?”

  没等李大柱开口,李婶子就喊道:“逃难不用钱的吗?不卖掉那两个赔钱货哪来的钱?那贱人拦着不让卖,那就连她一起卖,不下蛋的老母鸡留着有什么用?”

  赵时晴:“难怪别人逃难你们却进城,你们进城不是投靠亲戚,而是来卖老婆和女儿的?我呸,是哪个不长眼的把这三个畜生带上山的?”

  两名护卫面红耳赤地走出来,他们不仅把这一家三口带上山,那个耀祖还是他们抬上来的,原来是想抬李婶子,可是李婶子让他们抬耀祖,他们没办法,只好抬了。

  赵时晴面色阴沉:“你们怎么把他们带上来,再怎么把他们弄下去!我眼里容不下沙子,这种遇事先卖妻女的畜生,不配收留!”

  李大柱这时也反应过来,他指着李婶子大喊:“这都是我娘的主意,和我没有关系!我不要下山,不要下山!”

  两名护卫过来拖人,李耀祖躲在李婶子身后:“我爹说了,这都是我奶的主意,你们把我奶扔下去,不要扔我!”

  ......

  看着这一家三口的丑态,赵时晴又好气又好笑,也不知那母子三人被卖到何处,这种时候还要买人的,多半是想趁机压价的,不会是什么好去处。

  那一家三口被带走,围观的人群默默散开了,有人觉得解气,还有人却不以为然。

  “这位赵二小姐做得太过了,听说起因就是那个李耀祖抢了其他孩子的吃食,她这是借题发挥吧,是不是觉得山上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是,那就是心胸狭窄,容不下人。”

  “嘘,快别说了,你也想被赶下山吗?”

  这些窃窃私语,赵时晴很快就知道了,她没有在意,她今天这样做,一定会有圣母心发作的人认为她做得不对,但是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重来一次,她还会这样做。

  萧真很晚才回到山上,棚子里一灯如豆,赵时晴还在等着他。

  “咦,你怎么还没去睡?”萧真柔声问道。

  赵时晴:“担心你被洪水冲走。”

  萧真微笑:“我福大命大,冲不走的。”

  “你去哪儿了?”赵时晴问道。

  “我和衙役们去抢险救人了,今天在找到了几十人,临时被安顿在黄家的一处宅子里,那里地势较高,暂时没有危险,黄家已经去了高平,临走时将这宅子借给了衙门。钱知州就躲在那里。”

  赵时晴给逗乐了,差点把钱知州给忘了,没想到他竟然自己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

  赵时晴说了今天把李家三口赶走的事,萧真说道:“之前那伙人聚集的地方已经被水淹了,那伙人不知所终,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很可能混在灾民当中,最近上山的人要仔细盘查,还有,你不要下山了,就留在山上吧。”

  鬼才知道今天下山后看到漂起的浮尸时,他心里是什么滋味。

  那当中就有年轻女子!

  赵时晴知道萧真是在关心她,柔情蜜意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也是干巴巴的。

  “好,我知道了,明天开始,我就留在山上。”

  “山上也要注意安全,去哪里都要带上护卫。”

  ......

  两天后,大雨终于停了,但是山下的洪水并没有退去,而此时的高平城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从童州四地逃难来的灾民,已经安顿下来。

  有亲戚的去投靠亲戚,有钱的买屋子买地,没钱的则根据衙门的分派,领了救济粮,跟着里正去了村里,还有的选择去开荒,对于这些新成立的村子,衙门不但有救济粮,还有农具,另外,等到耕种的时候,还能到衙门领种子。

  农民们不能没有土地,原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还有不舍,可是现在得知不但谁开荒就是谁的,而且还能领一年的种子,大家都很高兴,干劲十足,恨不能立刻就冲到目的地,挥汗如雨大干一场。

  与此同时,一个名字也在灾民之中流传开来。

  观月公子!

  不但救济粮是观月公子捐助的,甚至就连买农具和种子的银子也是观月公子出的。

  大善人啊,这是大善人!

  百姓当中有人见到过观月公子。

  “是一位十几岁的小公子,长得就像观音座下的金童一样。”

  于是很快,便有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派了金童下凡救助百姓的传说,观月公子就是金童化身的说法也在百姓之间流传开来。

  高平来了很多灾民,有穷苦百姓,但是也有很多有钱人。

  无论是穷苦百姓还是有钱人,逃难的时候肯定带上了所有的金银细软。

  原本是人人避之不及的高平,如今涌进了很多想要发灾民财的商人。

  于是,观月公子的传说,也随着这些商人的来来往往传出了高平城,传到了大雍朝的四面八方。

第265章 水生(两章合一)

  商人们四处打听观月公子下榻何处,他们带来了名贵的古董、华丽的珍宝以及各式各样舶来的精巧玩意儿,观月公子一定会舍得一掷千金。

  至于观月公子的真实身份,见多识广的商人们也有自己的答案。

  观音大士座下金童?

  无知百姓们说说就罢了,他们是不信的。

  这位观月公子,要么是京中的皇亲国戚,要么就是勋贵子弟。

  甚至还有人暗中猜测,观月公子的真实身份,应是某地的王世子或者世孙。

  最差最差也是如梁地赵廷暄那样的王府公子。

  无论传闻如何,商人们更愿意相信观月公子就是王孙公子,也只有王孙公子才配得上他们带来的金银珠宝。

  有钱能使鬼推磨。

  商人们很快便找到了观月公子的下榻之地,可惜却扑了空,观月公子和他那一黑一白两个跟班全都不在。

  此时的沈观月、泥鳅和沈望星三人,正在山上寻找水源。

  山中凉爽,三人却汗流浃背。

  童州一片汪洋,这里却是三个村子共用一处水源。

  原本只有两个村子时,年年为了抢水发生械斗,其他地方顶多骂架,高平民风剽悍,直接往死里干。

  而现在由于灾民开荒。原有的两个村子各自增加了几十人,而附近那片一望无尽的荒地也建起了新的村子。

  两个村子变成三个村子,水源更加珍贵。

  沈观月三人已经在山里转悠两天了,山上植被茂盛,一定有隐藏的水源。

  “小月月,你快来看,这里很潮湿,下面会不会有水?”泥鳅指着一处地方大喊。

  沈观月和沈望星跑过去,果然,那里滋生着很多喜阴的植物,且,有水珠从石间滴下!

  沈观月大喜,抢过沈望星手里的锄头,朝着滴水的地方砸了下去。

  一下,又一下,十几下后,一股清凉的泉水喷散而出,喷了他一头一脸,沈观月哈哈大笑!

  找到水源,可是如何引水下山?

  沈观月想了想,道:“咱们才量一下,从这里到下面的荒地有多远。”

  三人以脚步丈量,从这里到下面的荒地约有四千余步。

  四千步,如果是一个人来挖那肯定难如登天,可如果很多人呢?

  以一步为二尺计算,四千步便是八千尺,八百丈!

  如果每人一天挖两丈,那么四百人一天就能挖出八百丈的水渠,山地坚硬,又有岩石,算上这些难度,那么最多三天便能将水源从山上引下来。

  三人为了这个发现而兴奋,他们立刻下山,说服一脸懵的灾民上山挖渠。

  可是事实并不如计划那么美好,从山上引水难度很大,遇到大石就只能改道。

  有人打起退堂鼓,还有人说起风凉话,几个老庄稼把式索性把锄头扔在地上不挖了。

  沈望星急了,和这些人理论,让他们来挖渠,还不都是为了他们自己。

  “不挖也不会饿死,我们还有救济粮,再说,我听人说了,现在除了衙门给的救济粮,城里还有很多大户也在施粥施米,与其挖沟,还不如去山上多砍些柴禾留着过冬用。”

  “是啊是啊,咱们去砍柴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2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