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

  宣庆十五年秋,宣庆帝立二皇子赵予为储君,先太子赵显的三个子女,除去夭折的赵渊以外,余下的两个女儿被接入宫中抚养。

  同年,宣庆帝命人在离京城二百里的翠屏山修建道观,名曰长寿宫。

  ......

  宣庆十六年夏,长寿宫建成。

  一个月后,宣庆帝传位于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不久之后,太上皇离宫,前往长寿宫,修仙去了。

  次年,新帝改年号永嘉,史称永嘉帝。

  永嘉帝追崇已故皇长兄赵显为孝康皇帝,孟氏为孝康皇后,赵显的两个女儿皆封为公主。

  永嘉帝之举,朝野上下盛赞有加。

第2章 二小姐回来了

  十年后,梁王府。

  “二小姐回来了!”

  小丫鬟飞奔着进来报信,梁王妃聂氏闻言便要起身,妹妹聂琼华一把按住她:“她回来了,难道还要你这个当娘的亲自迎接吗?”

  梁王妃一想也是,重又半靠在迎枕上。

  片刻之后,大郡主赵云暖和已经换上斩衰孝服的赵时晴一起走了进来。

  几天前,梁王酒后暴毙,那个时候,赵时晴还在白鹤山。

  她自六岁便被慕容琳琅带到白鹤山,白鹤山虽然也在梁地境内,但赵时晴只有逢年过节才回王府,也因此连父王的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看到赵时晴,梁王妃的眼圈红了:“你怎么才回来,你父王白疼你了......”

  “母妃,是我不孝,我回来晚了......”赵时晴哽咽着说不下去。

  一旁的聂琼华冷笑一声:“人都死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赵时晴看她一眼,语气淡淡:“嘴碎会长口疮。”

  聂琼华大怒:“你说什么?”

  这一次,赵时晴连个眼角子也没给她:“耳朵不好就去看大夫。”

  “你......”聂琼华正要怼回去,梁王妃轻咳一声,聂琼华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冲着赵时晴翻了个白眼,别过脸去,不去看她。

  梁王妃叹了口气,对赵时晴说道:“既然回来了,今晚就由你去给王爷守灵吧,也不枉他疼你一场。”

  赵时晴应道:“是。”

  见她态度乖巧,梁王妃的心情终于好了一点:“去吧,你们都退下吧......”

  出了梁王妃住的遂宁宫,赵云暖握住赵时晴的手:“不要在意,父王走得太突然,母妃难以接受,她不是只对你这样的,对我和阿暄亦是如此。至于二姨,她一向如此,不必和她一般见识。”

  话虽如此,可是梁王府的人全都知道,梁王妃对二小姐赵时晴一直都是不冷不热,毕竟,二小姐很少回来,论亲厚,自是不如养在身边的儿女,再说,二小姐也不是梁王妃亲生的。

  赵时晴问道:“大哥何时回来?”

  赵云暖说道:“左长史写了折子,已经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陛下若是还顾念伦理纲常,就会放大哥回来。”

  梁王世子赵廷晗和大郡主赵云暖是龙凤胎,赵廷晗自五岁起便在京城为质,至今已有十四载,赵时晴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大哥。

  到了晚上,赵云暖和二哥赵廷暄都要陪着小妹一起守灵,赵时晴知道他们已经守了几晚,便婉言谢绝,独自带着丫鬟凌波去了灵堂。

  望着父王的灵柩,赵时晴泪如雨下。

  她不怪梁王妃对她冷淡,毕竟她只是养女。

  梁王妃的小女儿,五岁时被拍花的拐走,王府派出亲卫军四处寻找,声势浩大,那拐子这才知道,原来这小女娃竟然是王府小郡主,一旦被抓,怕是要被凌迟处死。

  拐子知道带着孩子目标太大,当即便将孩子扔入枯井之中,自己逃走了。

  梁王带着亲卫军寻着线索找来时,看到的只有躺在枯井中的小小尸体。

  接下来的几天,梁王四处搜捕那名拐子,顺便抓了一批拐子。

  其中一名拐子交待,前几天他在城外,从同行手里接手一名瞎眼女童,他把女童卖给城中一个专做采生折割生意的乞丐。

  所谓采生折割,就是把拐来的孩子弄成残废出去乞讨,以此蒙骗好心人。

  无论是朝廷还是梁地,采生折割都是死罪,因此,这些恶人便盯上了那些本就残疾的可怜孩子。

  听说城中竟然有人专做这种生意,梁王大怒,亲自带人抓捕了那名恶丐,解救了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拐子说的那名盲眼女童。

  女童眼盲,肋骨也断了几根,身上更有多处擦伤,如同一只破布娃娃四分五裂。

  梁王见她与自己那死去的小女儿有几分相似,便动了恻隐之心。

  他将女童带回王府,聂氏只看了一眼,便拂袖离去。

  这女童便是赵时晴,她不记得自己姓甚名谁,家在何处,大夫说她被拐子喂食了迷药,她年纪小,没有变傻已是万幸。

  值得庆幸的是,进府不久,她的眼睛便重现光明,梁王大喜过望,给她取名赵时晴,晴字有云开雾散之意,而这个“时”字,则是源于赵时晴被救回时,那身破烂衣裳上,有一个绣在里面的小小“时”字。

  赵是国姓,而梁王不但让她姓赵,更将她的名字报到了宗人府,她虽然没有郡主封号,却是过了明路的宗室女。

  一年后,梁王在府中招待恩人慕容祥和他的女儿慕容琳琅,慕容琳琅一眼看中赵时晴,执意要收她为徒,于是赵时晴便跟随慕容琳琅去了白鹤山,府中每个月都会派人送东西过去,就连白鹤山也记在她的名下。

  这些年来,她虽然只有逢年过节才回王府,但是梁王对她视如己出,哥哥姐姐也把她当成亲生妹妹,就连梁王妃也只是对她稍显疏离,从未恶语相向......

  若说这府里谁对她恶意最大,也就是聂琼华了,这位二姨年纪轻轻就守寡了,与婆婆和妯娌关系不睦,便大归回了娘家,在娘家只住了一个月,就搅得家宅不宁,父亲和兄长执意要把她送进尼庵,尼庵里的日子清苦,聂琼华便托人给远在梁地的姐姐送信求助,梁王妃心疼这个同胞妹妹,便派人将她接到梁地。

  聂琼华初到梁地时,也是想嫁人的,相看几次都不满意,便说什么也不肯再嫁了。

  聂琼华在梁王府里一住便是十五年,平时大多时候都是待在梁王妃身边,这里毕竟是王府,规矩森严,这些年来聂琼华虽然嘴碎不讨喜,却也没有明目张胆搅风搅雨。

  赵时晴收回思绪,从凌波手里接过黄纸放到火盆里,火光之中,似乎又看到父王那张威严却又慈祥的脸。

  正在这时,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赵云暖走进灵堂,她在灵柩前上了香,然后便走到赵时晴身边跪下,轻声问道:“赶了一天路,累了吧,我来替你,你去睡吧。”

  赵时晴摇摇头:“我想多陪陪父王。”

  赵云暖没有再劝,默默在一旁烧纸。

  赵时晴压低声音,问道:“姐,父王究竟是怎么死的,可有让仵作验尸?”

  赵云暖猛的抬起头来:“你也怀疑父王的死因?”

  她说的是“也”。

  “姐,你也怀疑了是吗?那有没有验尸?父王已经多年没有饮酒了,为何会因为饮酒而暴毙?”

  赵时晴知道饮酒过量会致死,可自从因为有一次喝酒误事之后,梁王便不再饮酒,就连过年的时候,也是以茶代酒。

  赵云暖叹了口气,凑到赵时晴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说道:“事实上,父王确实饮酒了。

  那日佳宜长公主与萧驸马回梁地省亲,临走之时,父王设宴为他们送行,酒是他们带来的,是萧驸马的母亲亲手所酿,因此,父王小酌一杯。

  当时母妃、阿暄和我全都在场,父王是酒宴之后回到书房才发作的,前后隔了一个时辰,而从发作到咽气,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没等韩太医赶到,他便薨逝了。

  韩太医和张仵作全都验过,一致认为父王是因为饮酒而引发的心疾。”

  赵时晴看向赵云暖,姐妹俩面对面,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姐,我知道有一种药能够诱发心疾,昔日吴王世子便是因此而死,姐,你也知道,是不是?”

  赵云暖没有说话,这便是默认了。

  昔年雍太祖立朝之后,立下太子后,又分出八块藩地赐给另外六个儿子以及两位异姓王,史称八大王。

  八大王世袭罔替,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现在管辖这些藩地的,包括梁王在内,都是八大王的子孙。

  当年太祖自赐封藩地之后,便让各位藩王送长子或长孙进京读书。

  说是读书,其实就是为质,不过太祖终归还是疼爱儿孙的,这些王世子大多在及冠之后,便会回家,跟在父亲身边学习管理封地。

  可是在太上皇还在当政时,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便打破了,当时吴王世子已经及冠,本该返回吴地,可是太上皇却将继后的侄女王氏赐婚给他,让他们在京城成亲。

  王氏成亲仅七个月,便生下一个“不足月”的健康男婴,随后不久,吴王世子便酒后突发心疾而亡故。

  吴王勃然大怒,亲自带领五千亲兵前往京城,王氏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承认自己成亲前与外男私通,生下儿子后因被丈夫怀疑,便下毒杀夫。

  这件事最后以王氏交由吴王处置、王皇后被废,王家男丁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而收场。

  虽然没有人敢质疑太上皇,但王氏成亲前经常进宫陪伴皇后的事却不是秘密,太上皇颜面尽失。

  虽然皇室对外宣称吴王世子死于酒后突发心疾,但是随着王氏招供,吴王世子是中毒而死的事,便成为公开的秘密。

  “嘘——当心隔墙有耳。”赵云暖压低声音。

  永嘉帝生性多疑,谁敢保证梁王府里没有他的暗线呢。

  再说,死于酒后心疾的,也不是只有吴王世子,还有孝康皇帝!

  姐妹俩再次沉默,偌大的灵堂内,只有火苗跳动发出的扑扑声。

  良久,赵时晴再次开口:“皇帝不会放大哥回来。”

  赵云暖一怔:“为人子女回来奔丧不是理所应当?再说,父王薨逝,大哥身为世子,理应回来接管封地。”

  赵时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但是她仍然觉得世子大哥的奔丧之路不会顺畅。

  “佳宜长公主和萧驸马如今何处?”赵时晴问道。

  赵时晴又把几只元宝放入火盆之中,火苗窜起,熊熊火光,把四周照得如同虚幻。

  “父王去世当晚,左长史便将他们安顿在紫藤山庄,听说萧驸马病了,佳宜长公主陪着他在紫藤山庄养病,暂时先不回京了。”

  赵云暖语气轻松,就好像被左长史软禁起来的这两个人,不是什么公主驸马,只是一对寻常夫妇。

  赵云暖顿了顿,继续说道:“佳宜长公主的独子萧真并未与他们同行,在他们出京之前,萧真便被皇帝接进宫中,陪太子读书了。”

  “那萧家呢,萧家有没有派人来吊唁父王?”赵时晴问道。

  赵云暖摇头:“没有,父王薨逝的消息或许还没有传到清泉,也或许萧家的人还在路上。”

  赵时晴站起身:“不管萧家是否知道这件事,我都要去一趟萧家,萧家的萧肃,我打过他。”

  肃杀的灵堂中,少女稚嫩的声音,竟然添了几分喜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