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嫁错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垂拱元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5 KB   上传时间:2025-11-16 17:06:53

  “卫国公,你到底因何迁就我呀?”她今夜有些咄咄逼人。

  顾峪默了片刻,忽地合上名册,专心注目地朝她望来,“你觉得是为何?”

  姜姮没想到他会把问题抛回来,愣怔之际,顾峪又说:“你希望是什么缘由,我倒可以顺你的意。”

  他就这般化被动为主动,避开了女郎别有用心的试探和诱导。

  此话一出,他接下来说的所有话,都可以认为是被女郎牵引诱导,不是出自他本心。

  姜姮望他半晌,忽而浑不在意地笑了笑,“卫国公不想说就罢了,说什么顺我的意,好像对我多用心似的。”

  “你要我,如何用心?”

  男人的模样看上去已经认真起来。

  姜姮心中亦有了判断,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却知这场谈话不能再继续了。

  “我累了。”

  她倏尔站起,合上账册往桌案上一撂,对顾峪道:“你出去,我要歇了。”

  顾峪一愣。

  这场谈话戛然而止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她敢用这种态度赶他走。

  从前,她至多说一句“累了”,然后转身离去,断然不会如此放肆,颐指气使地直接赶他走。

  “没听见么,我让你出去。”

  她比方才更强硬张狂了,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

  顾峪拧眉,却什么话都没说,拿上自己的东西,走了。

  姜姮命人闩上门,这才舒了一口气。

  虽然不太能确定顾峪是否真的对她动了心思,但是,她很确定,顾峪的这份心思,她不需要,他最好能及时收回去,别再给她什么牵绊。

  ······

  出发的日子近在眼前,顾峪几乎每日都在衙署和皇城奔忙,很晚才回,姜姮也把这几日当作是在神都最后的日子,去了香行安排生意,又支取了三百两银锭送去国子监,以供燕荣这些年在京城求学的花销。

  “怎么一下送来这么多?”唐岳道:“他们在监中读书,花销并不大,你上回送来的一百两,足够他们用上三年了。”

  姜姮说了南行之事,“我怕以后没有机会再来看他了,往后他读书,求官,官场上行走,我恐怕都不能帮他了,一切请伯父多费心。”

  唐岳微微点头,感慨道:“你待他如此用心,可惜啊,他比他的兄长真是差远了,他的兄长温文尔雅,读书时从未与人起过争执,他却急躁易怒,三天两头就要与人吵一回。”

  姜姮皱眉,气得微微叹了一声,“伯父,我去看看他。”

  不曾想,她见到人时,燕荣又在与人争执。

  “你写的文章就是狗屁不通,怎么,还不让人说了?”燕荣梗着脖子,不畏强权地嚷道。

  与他争执的士子锦袍富贵,出自当朝的柱国世家,对燕荣嗤道:“你写得好,那老师怎么不拿你的文章做表率?偏要拿我的来做,我看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我。”

  燕回讥笑道:“老师为何拿你文章做表率,你是真的不知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的文章能做表率,不是因为你写的好,而是因为你生得好。”

  那锦袍士子一巴掌拍在燕荣头上,说道:“我就是生得好怎样,你有本事也去投个好胎,再来这里笑我文章做得差!”

  燕荣哪里会白白挨打,一拳抡过去打了锦袍士子一个青眼窝。两人便扭打在一起,一旁的士子一边看热闹,一边劝架似的火上浇油。

  姜姮正要过去劝架,一个男子已喝止了两人。

  姜姮认出,那人是刑部都官司郎中杜仲。国子监偶尔会请一些科举出身、颇有才学的京官到监中与诸士子座谈讲学,想必杜仲就是受邀来此。

  他斥责过打架的两人,又训诫了一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旁观者,遣散众人后,单独留下燕荣说话。

  “你和沧河郡燕家八郎,燕回,是什么关系?”杜仲看得出燕荣眉目和燕回有几分相像,这样问了句。

  “那是我兄长。”燕荣也知杜仲不似其他沽名钓誉之辈,是有真才实学的,故而对他也很敬重,恭声回答。

  杜仲又打量他一番,拍拍他肩膀道:“那你的性子可是远不如他。”

  燕荣不说话。

  杜仲接着说:“我与你兄长做过三年的同窗,我们一起受教于唐先生门下,那时,监中风气不比现在好多少,但是,你兄长从未看低过任何人做的文章,老师引以为表率,让我们传阅的文章,你兄长都会认真地读,并且从中发现过人之处。就像方才那个,他文章具体如何,我未看过,不做评判,但是,他一定有些见识是我们这等出身之人没有接触过的,他的文章里或许能看出一二。”

  “说起来,当初我能进入监中读书,期间衣食无忧,也是沾了你兄长的光。”

  杜仲也是近来才知晓,原来当初予他钱财让他安心读书的并不是国子祭酒,而是一位女郎,那女郎因为他和燕回合得来,所以连他还有其他几个和燕回交好的士子都一起资助了。

  “我是入监读书第四年中的进士科,彼时若你兄长也在,应当也会在那一年中举,他才学比我要好,我不敢说他会是那年的状元,但是唐先生也说过,他有状元之才,便是不做状元,他的才学摆在那里,真材实料,以后总有机会出人头地。”

  杜仲见燕荣望他不语,又拍拍他肩膀,继续说道:“这世道确有不公之处,但是你我生在这世道,一味抱怨不公,不过是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耗费在无用的愤慨之中,还给自己处处树敌,你果真有真才实学,不会永远被埋没在这不公里。再者,你兄长也曾师从唐先生,唐先生对你兄长青眼有加,你应当也不希望,唐先生暗暗慨叹你不如你兄长。”

  一番话说罢,燕荣对他恭敬拜了拜,躬身退开,回去读书了。

  姜姮没有叫住燕荣,等他离去,才出声唤句“杜大人”,款步朝杜仲走去。

  “姜夫人。”杜仲对她拱手见礼。

  姜姮微颔回礼,“方才,多谢杜大人出言劝他。”

  “姜夫人客气,我只是尽些薄力罢了。”杜仲在国子监读书时见过姜姮来找燕回,知他二人情谊深厚,只是后来不知何故女郎另嫁,燕回失踪……

  但想来,燕荣而今能在国子监读书,当也是女郎从中助力。

  “六年前,多谢姜夫人慷慨相助,我早已备下银钱,想偿还夫人,只是,怕有些唐突,所以一直没有登门,今日既见了,姜夫人看,是送去卫国公府,还是送去您的香行?”

  姜姮想是唐伯父与他说了实情,含笑道:“杜大人不必如此,若执意偿还,便还给唐伯父吧,让他继续做个伯乐,选出如杜大人这般有真才实学的好官。”

  女郎笑意明媚,言语和煦,杜仲望她片刻,自觉失礼,忙低眸收回目光,说道:“姜夫人仁善,既如此,杜某便照做了。”

  “我还有一事,想请杜大人帮忙。”姜姮说道。

  “姜夫人但说无妨,杜某一定尽心竭力。”

  姜姮道:“燕荣如我亲弟弟一般,但我即将离京,不知何时回来,便就是在京城,我能助益他的,唯有钱财罢了,不似杜大人,求学为官都能做他的良师益友,是以我想,请杜大人日后多多开解引导他,他若有不服管教之处,该打该骂,也请杜大人不必手软。”

  杜仲爽快应允,“姜夫人既信得过我,将此事托付于我,杜某必定尽心尽力。”

  两人边走边说,一路相伴而行,出了国子监。

  姜姮登车离去,杜仲却愣愣站在原地,望着那马车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欲要骑马回程时,竟瞥见顾峪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

  他一身紫袍官服,当是从衙署直接过来的,就是不知何时来的,又为何方才没有出声和姜姮一起离开。

  “卫国公。”杜仲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对他行礼。

  顾峪沉目,冷眸盯他片刻,不紧不慢地启唇:“你与我夫人早就相识?”

  曾经帮姜姮递过呈请到秦王那里的,就是这个杜仲,彼时他未曾多想,以为这个杜仲只是职责所在,且看在姜姮是他夫人的面子上,才无视秦王一律不准探看的禁令帮忙的。

  今日看来,没那么简单。

  杜仲也不相瞒,说了自己早年读书曾得姜姮相助的事,只从始至终未提及燕回。

  “只是如此?”顾峪像刑讯犯人一样。

  杜仲道:“仅此而已,我对姜夫人唯有敬重。”

  顾峪没再多问,语声沉了些,警告道:“你记住,有些人,便是个背影,也不是你能看的。”

  说罢,放人离去,转身进了国子监去寻唐岳。

  衙署的事忙得差不多了,他今日好不容易回来的早些,听闻她来了国子监,本是来接她的,远远就看见她和杜仲相伴而行,有说有笑,根本没有看见他的马就在国子监大门不远处的柳树下拴着,更不曾留意他就在旁边的柳树林中。

  杜仲说姜姮曾经予他钱财助他求学,他要去问问唐岳,她还相助了哪些人,而今都在何方。

  ······

  燕荣的事情办妥,姜姮陡然觉得神思清爽,她在神都所记挂的,也唯有两桩事,一个是燕荣,一个是樊季容。不管怎样,杨之鸿要随顾峪南下,一时半会儿不能为难阿容。而燕荣这厢,杜仲是个可靠之人,与燕回又曾是旧交,也算有了着落。

  她可以放心南行了。

  刚刚踏进凝和院门,春锦迎了出来,朝房内努努嘴,小声与她禀道:“大姑娘在房里呢,看上去心情很差,要不,您等姑爷回来了再进去?”

  春锦怕顾青月在气头上,又来和自家姑娘吵架,特意跑出来拦人。

  姜姮心情正好,也不想和顾青月闹脾气,觉得春锦此议可行,正打算避到别处去,顾青月跟出来了。

  “嫂嫂。”她哭丧着脸,没精打采的。

  姜姮只能上前安慰她:“阿月,你怎么了?”

  不问还好,这一问,顾青月更委屈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也不管是否还在院子里,是否当着许多奴婢的面,对姜姮哭道:“我去找秦王了,他承认了。”

  “咱们进去说。”姜姮忙拉着人进到房内,叫其他收拾的婢子都出去,只留了春锦在旁。

  “嫂嫂,秦王承认了,他说他就是看上了归义夫人,还说将来时机成熟,一定会给她该她得的东西。”

  顾青月一边抽泣一边说话。她是鼓起勇气才去找秦王的,她本以为秦王总要解释几句,说有什么难言之隐,可是秦王没有,他就那么坦坦荡荡地告诉她,他就是看上了归义夫人,也已经有了夫妻之实。

  他对她还是那么温和有礼,像从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她想不通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和归义夫人做出那种事。

  他告诉她,若她依旧愿意嫁他,他会娶,给她做为王妃的体面,不会叫任何婢妾欺负她,僭越她,但是,也希望她有容人之量,不要苛待婢妾。

  若她不愿嫁他,这桩婚事也就作罢,他不会强迫她,也不会因为这些儿女情长去为难她的兄长。

  顾青月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办。

  她一直认定自己要嫁秦王的,对他也很满意,各方面都满意。虽然早就知道他有通房婢妾,但王公贵族富贵人家哪个没有,而且她也清楚,秦王做亲王时不会只有她一个,将来果真君临天下,更不可能只有她一个。

  虽曾这么想过,可真正事到临头,她还是有些受不了。

  “嫂嫂,我不想在这里了,我想和你们一起去南边。”顾青月几乎泣不成声。

  姜姮心软,想着反正是要拖家带口,多阿月一个应当也无妨,正要答应,听门外一个声音冷道:“不行。”

  顾峪推门而入,对顾青月道:“你就留在这里,面对秦王,好好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免得离开了又想念,做了决定又后悔。”

  “你为什么这么无情!”顾青月此时听不进去什么道理,她只想赶快离开这个伤心地。

  “我是你妹妹,你为什么不能为了我,劝劝秦王不要碰那些乱七八糟的人!”

  顾青月自然也是有些怪顾峪的。

  “我而今劝他,他或许看在我的面子上会收敛一些,但是,他不可能一辈子听我的劝,待你嫁给他,才知他是何等人,彼时,更无退路。现在,你看得很清楚了,他有优点,也有莫大的缺点,你该庆幸,顾家不需要你嫁给秦王去攀附权势,你还有得选。”

  话虽在理,但是字字无情,顾青月责怪地看着他又哭了一阵子,跑走了。

  顾峪在桌案旁坐下,看了姜姮一眼,说道:“此次南行,圣上只允我带上你,你不要胡乱承诺。”

  姜姮随意点了点头。

  “听闻你这几年,相助了很多学子。”他看看姜姮,接着说道:“我去过国子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嫁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