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蕊珠小声道:“那毕竟是家主,家中最尊贵的人,在朝中也有头有脸,老夫人真还是当个儿子教训呀,说罚就罚。”
姜姮也没想到骆氏会这般做,罚她就罢了,骆氏向来也不怎么喜欢她,但顾峪是她亲儿子,且毕竟已经成家,骆氏罚起来还是不管不顾的,丝毫不顾及人的脸面。
“卫国公去了吗?”姜姮问。
“去了呀,家主哪里会忤逆老夫人?”蕊珠又道:“姑娘,家主晚饭都没吃,咱们要不要去给家主送点东西吃?”
“不然这么跪一个晚上,再累病了,咱们就走不了了,说不定老夫人又要找什么麻烦。”
姜姮原本是要拒绝的,听蕊珠这么一说,觉得有理,命人拿了些点心吃食,也去了家庙。
······
顾峪荣贵之后才营家庙,不似世家大族往往上溯百世,顾家家庙只供了顾峪父、祖两代并顾峪两位早亡兄长。
祭拜过父祖,顾峪在两位兄长的灵座前跪下,对他二人深深三叩首。
他知道,若论对错,他今夜一番话没有错处。
可若论情义,他觉得愧对兄长。
他答应过两位兄长,不会让两位寡嫂孤苦无依,所以荣贵之后,他没有分家。
便是后来不胜其烦,从同居共爨(cuan)变成了分院分食,钱财上,他也没有亏待过两位寡嫂。
但两位寡嫂许多言语行事,他总不能一味纵容。
”大哥,二哥,如果你们觉得我做错了,这回,就别再保佑我了,送我下黄泉吧。”
顾峪在两位兄长灵座前奠酒,这样说道。
“三哥,你说什么呢!”
顾岑听闻顾峪来跪家庙,也提了酒过来,在两位兄长座前奠酒,说道:“大哥,二哥,如果你们在世,一定不会纵容两个嫂嫂如此胡搅蛮缠,我知道你们是明理的,一定会继续保佑三哥。”
“三哥,别跪着了,大哥二哥肯定也不想让你跪着,你后日就要出发了,再跪坏了膝盖,一瘸一拐的,岂不是叫人笑话?母亲想不了这么多,你别什么都听她的。”
顾峪又在兄长灵座前奠过酒,方踞坐于蒲团上,做兄弟对饮状,一面喝酒,一面问顾岑道:“你来做什么?”
“我来陪你啊。”顾岑酒量不好,怕喝多了又一头睡过去,遂并不喝酒,只坐在一旁给顾峪倒酒。
“三哥,你有没有察觉嫂嫂变了?”
怕顾峪不知自己何意,特意强调:“我说的是三嫂嫂。”
顾峪不说话,但是也没有给顾岑冷眼,没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我不是说嫂嫂变得不好了,我就是奇怪,嫂嫂怎么会突然就……这么……?”
顾岑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好,顿了顿,终于想到一个有些夸赞之意的词,“这么……厉害了。”
顾峪仍是沉默。
顾岑便问:“三哥,你是更喜欢嫂嫂从前的样子,还是嫂嫂现在的样子?”
顾峪没有回答,心下却不由自主随着这话想了许多。
姜姮从前是什么样子?
嫁给他之前,他只记得初见的一面,一袭石榴红裙,满身的水光,明媚的像五月的榴花,光彩耀目。
嫁给他之后,少言寡语,温静恭顺,人人都说她像姜妧。
他起初也觉得很像,却始终没有仔细想过,到底哪里像?
除了相貌,他们姊妹两人还有哪里像?
似乎是,初见姜姮时,她浮在水中看他的眼神,干净明澈,好像果真如姜行所说的那般,她靠近他,是以为他溺水了,想去救他,不是有意勾引。
那个眼神,他在她的阿姊眼中也看见过,便就是那个冬日,姜妧在营所为他求情,求姜行放过他时,彼时,她的眼神也是干净明亮的。
但是后来,他在姜妧眼中再没见过这般清亮干净的目光。
而今,更觉得他们姊妹二人除了容貌,哪里都不像。
姜姮现在是什么样子?
不过是她本来的样子罢?
“她不是突然变了,她是……有那样厉害的根骨。”
顾岑听得一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顾峪这是在回答他第一个问题。
“根骨?”顾岑好奇。
“你大概不知,她从小是个不吃亏的性子,经常与人打架,就那位梁国公夫人,你可知道?”
顾峪几碗酒下肚,看着顾岑,少见地多话起来。
顾岑连忙点头,接上他的话道:“知道,前朝公主嘛,怎么,嫂嫂还和她打过架?”
顾峪微颔首,“梁国公夫人是她手下败将,至今未能忘其辱。”
顾岑惊呆了,“梁国公夫人那可是有名的泼辣,竟连嫂嫂都打不过?”
顾峪灌了一口酒,轻轻颔首。
“这……一点也看不出来呀……”
顾岑越发来了兴趣,“嫂嫂从前那般喜欢和人打架,那怎么没有像梁国公夫人那般泼辣呢?”
顾峪沉默许久,瞧上去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顾岑便兀自推测道:“想是姜家大族,家教严苛,嫂嫂虽然幼时顽劣,长大以后就收敛了性子……”
“不是。”顾峪似乎不太想聊这些,却还是开口否了顾岑的猜测,“不是姜家。”
“是……”顾峪连灌了三大口酒,“是她一位远房表兄。”
姜姮幼时常与人打架的事情,顾峪原先并不知晓,是燕回为了叫他知晓,他与姜姮的青梅竹马事,故意告诉他的,他后来也有意去查探了一些。
不得不承认,姜姮幼时若无燕回相伴,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在此方面来说,顾峪是愿意感念燕回用心的。
“不过,你嫂嫂只把那位远房表兄当亲戚,没有什么心思,你不要乱想。”
顾岑不明所以地“噢”了声,他一句话都没说,哪里表现出乱想的意思?三哥何必如此急于解释?
顾峪接着说:“且后来,她那位远房表兄来京城读书,你嫂嫂也助他良多,算是报偿他了。”
顾岑顺着话问道:“嫂嫂如何助他的?”
不像方才不愿提及燕回,顾峪似乎很乐意说起这桩事,眉梢都掩不住欣赏嘉许的愉悦之色。
“你嫂嫂仁义,这些年相助了许多求学的寒门士子,她那位远房表兄也在此列。”
顾岑愣怔片刻,也面露钦佩道:“真的?姜家出来的女儿果然不一样,竟如此宅心仁厚……”
“不是姜家。”顾峪眉梢悦色不减,“是她自己的香行,她做的事跟姜家没有关系。”
顾岑愈生敬重之心:“仅凭嫂嫂自己?那嫂嫂真是了不得,商人重利,嫂嫂的生意真不算大,竟不辞微薄之力助人于微末困境。”
顾峪举杯与顾岑相碰,显是十分受用。
这话不是夸他,却胜似夸他。
“三哥,怎么从前从未听你提起过?”顾岑随口一问。
顾峪眉梢的悦色微微一滞,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你嫂嫂从前不曾说过,我也是最近看她香行的账,发现一些端倪,她才与我说的。”
顾岑自是又一番称许,言是三哥有福,娶了个好嫂嫂。
顾峪什么话都不说,只唇角微微翘起满意的弧度,也不知是满意顾岑的话,还是同顾岑一样,满意姜姮。
“嫂嫂,你怎么来了?”
顾峪正喝酒,听顾岑欢喜又意外地唤了声。
转目望去,姜姮带着蕊珠已进了家庙,站在供奉两位兄长的室屋外,蕊珠手里提着一个食匣,手臂上也搭着一件物什,但叠在一起看不出是什么。
“四郎君,我家夫人疼惜家主晚饭没怎么用,特意来给他送些点心,还有一份护膝。”
来给顾峪送东西确实是姜姮的意思,但自蕊珠口中说出,方才一番怕骆氏找麻烦的考量一点都听不出来了,唯剩温柔妥帖、比千金还重的浓情蜜意。
姜姮并不需要这份浓情蜜意,只当着顾岑的面也不好直接推翻蕊珠言语,遂看向顾峪解释:“后天一大早就要出发,你若病了,耽误行程不说,也怕圣上有别的想法。”
不是疼惜他,只是想按照原计划行事。她已经撕破脸面了,也不想在顾家再多待计划外哪怕一日的时间。
“三哥,嫂嫂说的是,你快回去吧,母亲那里我去解释。”
顾峪这回算是戴罪立功,若将要出发又向圣上告病,只怕圣上不会以为他果真病痛在身,只会觉得他心有怨恨,故意称病不出。
顾峪看看姜姮,没有推脱,起身出了室屋,对顾岑道:“既如此,一切就交给你了。”
······
顾峪随姜姮一起回了凝和院。
因着蕊珠已经把吃食摆在了凝和院的主房,当着众婢仆的面,姜姮不好赶人,只能由着顾峪在自己房里用了些饭。
等他用罢饭,漱洗之后,姜姮屏退诸婢仆,脸色立即冷下来,不留情面道:“卫国公,饭吃完了,该回你的书房了。”
顾峪已知她这急转而来的泼辣性情是为了什么,瞧着人故意拿出来的冷样子,竟一点都不嫌厌生气。
他知道她不是这样的人。
作为夫君,他自然有些气她瞒着他出资相助那些求学的士子,气她被他没有办法把握的人暗中思慕觊觎。
但是,如顾岑一般,他并不真的反感她帮助那些寒门士子。
这样的她,再怎么冷性情,再怎么张狂放肆,都不会没有分寸和底线。
他心里什么都清楚,却偏偏问她道:“你若以后都是这副性子,燕回能忍你么?”
姜姮知他厌恶燕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想在他面前多讨论阿兄,偏偏他总是耿耿于怀,不断提起阿兄,前两日还嘲笑阿兄要靠她来养。
“我阿兄可不似卫国公狡诈多变,不管我什么性子,阿兄都不会嫌弃。”
姜姮也故意拿他和燕回比较,还不忘明显的厚此薄彼一番。
谁知,这回顾峪竟然没有生气,没有像上回怒目瞪她片刻,然后摔门而去。
他望着她,平静的眼眸里浮动着让人看不明白的光芒。
“你怎么还不走?”姜姮颦眉,一副耐心都被他耗尽的样子。
顾峪忽而笑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