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而已,公婆都来了,自然是表示了对魏氏的重视。
他们之前虽有动摇,但仍然表现了读书人家的风骨不轻易毁约,而且到最后对魏楹的人品还是表示了信任的。
因此魏家人对他们也很是热情。王氏更是长袖善舞,把宴请安排得妥妥当当。
对方对今天的招待规格也很是满意。今天虽然只是家宴,但亲属团成员有一位亲王姑父,一位上柱国大伯,一位四品将军的叔父。
亲家职位稍低些,但也是五品的京官。琳姐儿美貌乖巧、知书识礼,他们看过也很是中意。
沈寄和亲家夫人闲聊,说到过两日都要去萧府(太子妃娘家)做客,还约了到时候一处说话。
琳姐儿夫婿也姓萧,和太子妃娘家是远亲。这一次亲家夫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了一张请帖。
正担心到时候全是权贵,自己去了也只是个不受看重的穷亲戚,得了沈寄的邀约自然是喜上眉梢。
这就为他家进一步打开京城上流社会的缺口,铺平了道路了。
他们如果不想重回京城圈子,也不会特地在京官女儿里给儿子寻摸媳妇了。
第732章
至于魏家人, 对文质彬彬、一表人才的女婿|侄女婿萧树人也比较满意。
这一天的宴席宾主尽欢。
等到把客人送走,十五叔问道:“听说宫宴的时候,靠山王妃和大侄媳妇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沈寄挑眉, 小权儿可没够进宫参加宫宴的资格, 魏柏当然也没有。十五叔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继而想到如今幺房住着宫里出来的人。娴姐儿是未来的醇亲王妃,这会儿肯定也少不了投诚的人。想必是听那些人说起的。
她点头道:“嗯, 十五叔放心,我没吃亏。”
那天亏吃得比较大的是靠山王妃。不过紧接着又出了靠山王要过继嗣孙的事儿, 大概她一时顾不得找自己算账了。
十五叔道:“还没吃亏?俩小子差点半道让人给做了。要不是楹儿一直让我不准动弹,还要约束老兄弟们也都不要动, 我早就……”
他对靠山王府是真的深恶痛绝啊!
先是儿子仗势欺人强抢清明过府, 然后孙女又想坑害小芝麻,如今老子又对小包子、小馒头哥俩下毒手。
最可恶的是之前靠山王世子污蔑大侄子通敌叛国。
那真要落实了,整个淮阳魏氏一个都跑不了, 妥妥儿的灭族之祸。
十五叔那些老兄弟, 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写一本跌宕起伏、回肠荡气的武侠话本。这个沈寄是知道的。
不过, 民不与官争。回头真做下什么事儿,靠山王就会送一顶‘侠以武犯禁’的大帽子给他们, 然后要五城兵马司缉拿。
那让如今就在五城兵马司的小权儿如何自处?
所以魏楹一早就给十五叔带了话去, 让他想想儿媳妇就快要生了,闺女也马上要嫁了, 千万别冲动。
朝堂和江湖是两码事。
小权儿也说这件事大哥一定有安排,死活劝住了听说小包子哥俩被截杀,一下子目光就落到剑上的十五叔。
魏柏也点头道:“靠山王府的确是太过分了。大哥想来有下一步的计划了?”
魏楹道:“我之前是动了些手脚,让他知道靠山王世子已经不能生了。靠山王之前气得病倒就是为了这件事。不过如今他又想起过继的法子, 宫宴上看到精气神虽然不如从前,但毕竟还没有倒下。”
王氏挑眉, “我也听说靠山王府最近门庭若市,都是为了过继的事儿呢。”
小亲王颔首,“这件事如今在宗室里的确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他这一出声,十五叔和魏柏等人才想起来,他和靠山王是亲叔侄的事儿。
实在是早就把他当半个魏家人。他和靠山王府又很少来往,把这茬都给忘了。
小权儿倒是知道魏楹后续还有安排。他说道:“我们且看着吧,如今有了防备,怎么都不能再吃那样的亏。”
十五叔一家三口都惦记着青哥儿,没一会儿就告辞回家了。
魏楹和沈寄则带着孩子们去自家的小宅子。
和朱雀大街的府邸比,这座最开始置办来成亲后居住的小宅子,只能称之为蜗居。
但对魏楹和沈寄,这里显然意义非凡。
这是当初魏楹能力范围内能买到的最好的宅子了。要不是有亡母留下的嫁妆,他和沈寄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还得裸婚呢。
小宅子这些年时常用来招待进京赶考的淮阳学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贫寒学子,里头倒是真出了些中进士的。
这些年来一直人气不断。
而且一直有下人在照料,所以景致都是维护得很好的。
小豆沙走在摇摇车边左顾右盼道:“好小哦!”
推摇摇车的是小馒头,他点头,“是有点小。如果咱们没有搬家,到这会儿还真不太住得下。”
沈寄心道,你们是没见过后世房子金贵到一定程度,真正的蜗居是怎样的。
这都1000平了,怎么住不下?
空地上起两排房子小意思。
魏楹负手走在旁边,新婚是的旖旎风光涌上心。他转头朝沈寄微微一笑,眼底眸光流转,情意脉脉。
沈寄柔柔一笑,这儿其实是她真正意义第一个家。之前在魏家她一直当自己是过客来着。
几个孩子这些年很少过来,哪怕是到了六叔府上玩耍。
因为这边长期住着赶考的举人,不好进来影响人复习也没有过来。
小包子转了会儿问道:“娘,我以前住哪?”
从小馒头开始,下头四个都是在朱雀大街的大宅出生的了。
“你那会儿还在襁褓中呢,肯定就住在爹娘房间的厢房里方便照顾。你姐姐住另一边的厢房。其他房间都改成客房了,但正房应该是没有变动的。咱们去看看吧!”
小豆沙看到门上的对联还是小馒头的字,“三哥,你原来没有哄我。连这儿都是你写的对联,那果然是要写很多的。”
小馒头心道,就是给这儿写对联他压力最大了。这儿住的都是举人啊,不好好练字根本没脸往门上贴的。
因为初九要到萧府做客,所以这一晚魏家一大家子就没有再出城回温泉庄子。反正连两个小的都一并带来了,也不用担心什么。
来去一趟花在路上就将近两个时辰呢。
当然,小宅子的房间是住不下这么多人的。就是勉强住下了也不舒服,而且取暖也不方便。
他们便住回了朱雀大街的大宅。小亲王则回到自己的王府居住。
大宅留守的下人,下午就得到主人要回来住几晚的消息。等沈寄一家回到家的时候,几人屋子里的地龙都已经烧上了。
的确是很暖和,但是也十分的耗费炭。
因为小时候过过穷苦日子,沈寄一直是个节俭的性子,魏楹也是如此。
夫妻俩人时常用‘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来教育儿女。哪怕如今已经家资百万也是如此。
这样,几个孩子耳濡目染也是从来不敢浪费物力、财力的。
小包子和小馒头去勤工俭学之后尤其如此,连带也影响到了小豆沙。甚至对小亲王也有所影响。
往年全家留在京城过冬,是因为魏楹在任上,正月间客似云来。沈寄除了怀孕期间冬天会住到温泉庄子,其他时候都是在大宅里打理家事的。
今年不必如此,腊月一到一家子就到了温泉庄子。因为大宅的地龙只能管到屋子里,屋外可就没法子了。
而且屋里、屋外温差大了,添减衣服得时时注意,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染上风寒。
不如温泉庄子在设法将地下挖出数条通道、沟通了原本的各处泉眼之后,温泉水在整个庄子地下流动,各处都是一样的温暖。
这样一来,大多时候就只能窝在屋子里了。
若是出了房门,两个小的都得被裹得跟粽子一样,不能随意动弹。虽然还不会说话,但看那小表情真的不是多愉快呢。
两小已经七个月了,比之前离开这个家的时候又重了不少。
“娘——”小豆沙裹得跟圆滚滚的小熊一样从外头走进来。
沈寄正扶着小饺子和小莲蓉坐着,见状道:“看,熊出没!”
“人家才不是熊呢。”小豆沙不满的嘟囔,在丫鬟服侍下把外套脱了。
“你来做什么?”
小豆沙是个坐不住的。让她一整天就在屋里陪弟妹玩耍,她是不肯的。
“娘,我的院子……”
小豆沙过来挨着沈寄,伸手扶着小莲蓉的腰让她坐得更稳当。小莲蓉转过身要和小姐姐玩耍,小豆沙的态度却有些敷衍。
“不是早就挑好了么?”
小豆沙已经六岁了,沈寄答应了把和正房相连的一个小院子拨给她。
不过因为三月间就要离京,所以没着急给她搬家,等游玩回来再搬也不迟。
“是啊,挑好了。不过院子里花草树木还很少,跟哥哥、姐姐还有王爷、清明叔的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小豆沙方才就是去视察自己的小院去了,看过之后不太满意。
“本来打算以后再给你移植的。既然你有想法了,那娘让挽翠给你安排人手,你领一百两银子去布置吧。”
其实小豆沙的院子也不是一片荒芜,但之前没有人住就没太费心打理。肯定比另外几个孩子已经住了一段时日的院子景致要差些。
“才一百两啊?”小豆沙嘟囔。
“你那么一个小院子,一百两足够了。我看你是过年发了笔小财,就不把一百两看在眼底了。要不要安排你再去忆苦思甜一番?”
沈寄没打算给小豆沙的院子里弄名贵花木,或是什么奇石之类的。
只是普通的花木一百两是差不多够了。再说院子里本身也不是光秃秃的,只是还需要花心思点缀一下而已。
“不用了、不用了,我晓得好歹了。”小豆沙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她是去慈心会看过受苦的穷人家的孩子的。甚至还被逼着一块儿吃过那里的饭菜,吃得她想吐清口水。
小莲蓉看小姐姐不陪自己玩儿。在一旁不满的拿小巴掌拍打她的胳膊,嘴里咿呀有声。
小豆沙捏捏妹妹棉花糖一样的手掌,“娘,那我去账房领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