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你小时候也一心想要为民请命。可因为要避嫌不能在仕途得到充分的发展,你遗憾么?”
君权和相权一直都是相生相克的。所以魏楹站到了丞相的高度,小包子就不可能继续掌大权。
魏家只能等到魏楹的影响淡化,小饺子长大以后再慢慢又起来。
沈寄一直蛮心疼小包子的。
小包子笑笑,“一开始是有的,毕竟打小爹就那么熏陶我。不过娘后来送儿子出海见了世面,儿子的目光也就不拘泥于这一隅了。不做高官,我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像王山长如今不是很好么。不过儿子将来不会局限于王山长的成就的。我会将官办和私办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兼收并蓄。门下弟子也不会只是会读圣贤书求取功名而已。”
看小包子说得眉飞色舞的,沈寄这才安心。伸手拍了他肩膀一下,“说得好像你已经把王山长并国子监祭酒都抛在身后了似的。少年,要知道谦逊啊!”
“娘,这不是在您面前么。在旁人跟前儿子肯定很会装。”
小馒头也凑了过来,“平日里娘都被小弟、小妹还有四妹占着,都没我们的份了。这会儿趁三个小的不在,我和哥哥也同娘好好亲近、亲近。”
小包子也道:“是啊,省得娘总念叨我们以后会有了媳妇忘了娘。”
沈寄坐下,指着身前的椅子道:“坐下、坐下,小馒头你这两天跟着莫先生学字,感觉如何?”
“先生很好,他的字少匠气,讲课也深入浅出。”
小包子也去旁听来着,点头表示附议。
“我还没给莫先生定每月的月例呢,你俩看给多少合适?”
莫先生也没问,跟船走、包一家人的吃住就挺满意的样子。
不过,小芝麻让人给莫夫人做的药膳,还有每天熬的汤药的确也价值不菲就是了。但就此不给人银两了肯定不成。
小包子想了想,“一年一百二十年银子吧,毕竟莫先生可是考取过举人的。而且的确是术业有专攻。”
魏府请的先生,年俸从六十两到一百两不等。
小包子建议这个数,可见他是相当认同莫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的。
其实莫先生如果没有不好的名声,他的字拿出去卖二三十两一幅不成问题。
他的得意之作小馒头出价五十两是比较合适的。所以,一百二十两请到这么厉害一位书法先生很划算。
沈寄便把莫先生请来,这么对他说了,问他可有不满?一百二十两月例之外,还有别的一应福利。
莫先生笑道:“一百二十两已经是很抬举如今的我了。不过,别忘了从中将之前替莫某垫付的、赎当的银子扣除,还有内子的药钱。”
药钱可不是小数目,他不能就闷声把这个便宜占了。
沈寄点头,“那就这么办吧。我每月扣你一半月例抵债。你如果有急需,也可以预支月例。反正莫先生不是会赖账的人。没抵扣完,就一直留在魏家好了,家里还有三个小的呢。满了一年咱们再商量之后的价格。等到了落凤山,如果尊夫人要去求医,就让令嫒留下照顾,您可放心?我会安排两个得力的人留下照看她们。可以等回程的时候来接她们,也可以治好后让留下的人护送她们来与我们汇合。”
如今正是往落凤山的方向而去,莫夫人的喘疾越早得到根治越好。
不过既然小馒头已经开始跟着莫先生学习,还是不要间断最好。
莫先生点头,“好的,就照夫人的安排。”
男子出外挣钱养家,留妇孺在家也是很寻常的事。何况魏夫人还要留人照看自己妻女,想得很是周到了。
他回到舱房对妻女如此这般的说了,她们虽然不舍分离却也能够接受。
莫夫人心头想着沈寄之前说的,到时候再请老大夫为她好好调养身体,再生个儿子的话心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莫萦也很高兴折磨母亲这么多年的喘疾有了根治的希望。
莫志广折扇在手心敲敲,“这就叫否极泰来。以后等着咱们一家的就都是好日子了。”
莫夫人莞尔,如今的安定生活实在是让她很开心。如果过两年女儿的终身也有了好的依靠,就完满了。
而且每年有一百二十两,等她不需要天天吃药了,估计还能再攒点。
夫婿离了乡土,也许还能卖字挣点外快。就是自己母女也可以一起刺绣赚取银两。
等给萦儿攒下些嫁妆,没准能找到一个朴实的好小伙子。
最好不要是读书人了,读书人迂腐的居多,会轻看萦儿的。她这些年可是吃够读书人的苦了。
一家三口如今都换上了新衣,看着也是面容姣好,气度上佳。
上次下船的时候沈寄给所有人都置办了两身新衣服。他们家的算是莫志广在魏家当先生的福利,应当应分的。
不过,三人心头都清楚,沈寄是时时处处都顾着他们的面子在的。如此一来,宾主相处可谓是相当的融洽。
其实对曾经是大家公子、举业又很顺利的莫志广来说,给人当家庭教师已经是不得已的选择。
但遇上魏家这样的主顾,家长通情达理,学生勤奋好学,实在是很不错了。
何况魏家真的是解救他们与水火。所以莫志广才会说是否极泰来。
当晚,莫夫人依偎在莫志广怀里,小声道:“魏夫人说到时候大夫替我调养了身体,我就可以给你生儿子了。”
沈寄生了六个孩子,她的话莫夫人还是信服的。
尤其那天听小豆沙一脸天真的举了几个三十多了还生出儿子来的例子。
莫志广低笑了几声,“好,我等着。”
再是对亡兄遗孤视若己出,他自然还是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的。之前只是因为妻子身体不好,家里穷得很,不出声而已。
第762章
小馒头也挺为先生、师母高兴的。
从前的老师也挺厉害, 毕竟是他爹费心找来的。不过这莫先生似乎更加厉害,而且还是他自己相中的。
他觉得莫志广更厉害,倒不是错觉。
莫志广今年刚二十九岁, 已经被逐出家门八年了。如果不是生命轨迹发生过大的偏差, 他也将是魏楹这样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人物。
科考三年一届,每届就那么两三百号人, 那可是全国的精英。多少人考白了少年头!
这才能见出少年进士的珍贵。
不然,怎么会一旦有少年郎高中, 就被高官大员榜下捉婿,甚至还发生抢婿的事情?
从前那些先生也是有志科考, 却没有成功或者暂时止步的。
能鲤鱼跃龙门的谁还愿意给人当家教啊?所以,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魏家其实赚到了。
船行就要到落凤山了,小芝麻和娴姐儿在托着小饺子、小莲蓉学走路, 两小十一个月了。
娴姐儿问小芝麻, “小豆沙送礼物给你没有?”反正她这个当小姑姑的没收到过。
这会儿小豆沙是在舱房里做手工活, 预备送给莫萦当离别的礼物来着。
“没有啊,去了徐家就知道问我要零花钱, 然后看上什么拿什么。只进不出的!”
姑侄俩对视一眼, 娴姐儿道:“咱们看看去。之前就听说她手工活儿做得不错来着。”
两人抱上龙凤胎就往小豆沙的屋子去。沈寄这会儿闲着,在帮小豆沙打下手。
“这是做的什么啊?”小芝麻看桌上到处是碎布、棉花之类的问道。
沈寄笑道:“你妹做布娃娃呢。”
去宝月斋定做一个非常省事。不过小豆沙为了表现诚意, 还是决定自己动手。
这些天小芝麻和娴姐儿都顾着龙凤胎,一直是莫萦在带着她各种玩儿。为此,小豆沙的书画技巧都有挺大的进步。
小莲蓉和小饺子一看兴奋了。在大姐姐和小姑姑怀里就倾身扑过来,想拿小豆沙还没完工的布娃娃。这布娃娃和他们等高, 也是胖墩墩的。
小豆沙赶紧道:“小姑姑、大姐姐,我这儿有剪刀, 别伤着他们。”最好是抱走!
“我们抱着怎么可能伤到?他们这是以为你做给他们的呢,有他们的份没有?”小芝麻问道。
沈寄想了下道:“对,你上次给八皇子做了一个小宫殿,当时就说闲了要给小弟、小妹做玩具的。怎么一直没见到动静?”
别说,小豆沙手艺真的不错。
上次给八皇子做的小宫殿,简直快赶上样式雷做的模型粗胚了。
虽然是求教了宝月斋的师傅,但大体都是她自己动手的。
不过,小芝麻和娴姐儿这副替龙凤胎鸣不平的架势不对啊,分明就是在吃莫萦的醋嘛。
小豆沙道:“回头做。我先做好这个。”
娴姐儿道:“莫姑娘都十岁了,早不玩布娃娃了。”
“她从来没玩过布娃娃。”小豆沙道。
莫萦的童年是在物资匮乏中度过的。
就连一手妙手丹青,也多是拿着麦秆在沙堆里练出来的。
她小时候极度渴望拥有一个布娃娃却不可得。上次来小豆沙屋里玩,看到里头或坐、或躺的娃娃好些个,难免多看了几眼。
所以小豆沙这会儿才想做一个给她。
至于小弟、小妹,玩具不要太多哦,而且他们从来都不珍惜。做给他们,估计当天就会被玩残。
龙凤胎抓了几把,没抓到小豆沙手里正做着的娃娃。被小芝麻带去玩小豆沙床上的娃娃了。
娴姐儿则在小豆沙和沈寄身边盘腿坐下,“哎呀,小豆沙你的手可真是巧。大嫂,你怀她的时候吃什么了?”
沈寄笑道:“我吃生姜了,你大哥还一直担心孩子生出来是六指来着。”
小豆沙正把棉花填充进‘娃娃手臂’里,抬起头道:“我是看宝月斋的师傅这么做过。而且我做的东西很粗糙的。”
她去吃八皇子小范围的庆生宴,看到其它被能工巧匠做出来的物件,一对比自己做的宫殿真的是粗糙得可以。
娴姐儿嘟囔,“我反正做不出来。”
龙凤胎那边传来裂帛之声。
几人看过去,小豆沙的娃娃一只腿脱离身体在小莲蓉手上,剩下的一大半则被小饺子抱着。
小豆沙嘟囔,“我就知道会这样。”
沈寄道:“没事没事,一会儿缝好就是了。”这两个小的,就是爱抢东西。
小豆沙点点头。不然怎样,难道把小弟小妹拖过来打一顿么?
她填充好又开始缝制,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大姐姐和小姑姑有点不对劲儿。
仰起头笑道:“娘,我一会儿做完,就给弟弟、妹妹再做两个。还有小侄儿、小侄女和表弟、表妹的以后我也做。我这会儿是练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