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公中逢年过节拿银子出来操办,一点都不费力气。不然,上次也不敢那么放焰火了。
说起来,四叔代任族长,实在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沈寄和魏楹也就乐呵呵的一同去了。两小闹着要跟,就把他们也带去了。
至于小豆沙,颠儿颠儿地跟着小馒头和族里的堂兄弟一起登高去了。估计最后肯定是被小馒头背回来。
本来一人抱一个正好的,可四叔看魏楹亲自抱女儿着实是忍不住了,“大侄子,抱孙不抱子!”
“我这是幺女,跟孙女也差不多大小的。”
“那也是女儿,不是孙女儿。”
魏楹知道他这会儿就是当真抱的是孙女儿,四叔怕是也要心塞。他看到自己这种提前退休的状态就要心塞的。
大过节的,不想为这个闹得不痛快。于是把小莲蓉递给了乳母。沈寄便也将小饺子递给乳母。
不然,一个得母亲抱,一个却只得乳母抱,肯定要不平衡的。
这么送了一圈下来,也就快近午了。两小已经早就睡着被送回去了。
四叔道:“大侄子,大侄媳妇,中饭到四叔那里吃怎么样?”
魏楹知道四叔是忍不住了想跟自己谈谈,便答应下来。
等吃过饭,四叔果然唤了魏楹到书房说话,叔侄俩关起门说了半天。沈寄就在外头和四婶闲聊。
四叔出来的时候脸色很是沉重。
沈寄在路上便问道:“你是不是跟四叔说那两兄弟斗得厉害的事儿了?”
“是啊,卷进夺嫡里头去,一个不好九族都要被灭。他不会再劝我去争取位置了。”
“你又吓人家,明明你自己暗地里一直在进行着。”沈寄笑道。
“那也不能说出去啊。回头他安心了,我麻烦就大了。而且,这都是谋划中的事。到底怎么样真不好说。还没做成就到处说去不是我的性子。反正到时候有了准信儿,他们准得乐坏。这会儿我就图个耳根清净。啧,人家林子钦不到三十五就退了也没人说什么啊。怎么我就都快四十五了,在家清闲一阵,就谁看到我都是一副纠结样儿?”
沈寄失笑,“没事儿,咱们套车去看娘和明哥。他们一准不会纠结。”
“嗯。”
回到家,小馒头已经安排人把马车套好了,给祖母带的东西也都装到后头一辆车了。
看到父母回来,就让小豆沙去看看两小睡醒了没有。
两小午睡方醒,被乳母穿戴好了抱出来还在揉眼眶。
沈寄笑道:“走咯,我们去看祖母和明叔。在马车上慢慢开眠好了。”
一家子坐马车的坐马车,骑马的骑马往沈家去。至于身后魏氏的人怎么想,谁理会!
还没到沈家呢,就看到明哥在路边候着了。
“我娘说大哥、大嫂吃过午饭必定带着侄儿、侄女过来,让我出来迎一迎。”
沈寄笑道:“果然是知子莫若母!”
“你也是娘养大的,她也知道你。”
两人进门的时候和沈三叔的兄弟、弟妹,还有他的儿子、媳妇说了几句。
毕竟汪氏和明哥在这里住着,也要给他们一点面子才是。
沈三叔陪他们坐了坐就找了个理由出去了,知道自己的存在不是太方便。
小豆沙窝在汪氏怀里:“祖母,我今天去登高咯。”
她还采了两株又大又红的茱萸回来,给弟弟、妹妹别在衣领处。
“是被你三哥背上去的吧?”
“其实我可以自己走上去的,可是三哥说那样我们就要成为尾巴了。三哥背着我,我们也是很早就到顶了。”
明哥笑道:“我今天也跟沈家的兄弟去登高了。没准咱们爬的山离得不远。”
小豆沙笑道:“那早知道我在山头喊一声明叔,说不定你都能听到呢。”
魏楹、沈寄笑着和汪氏说闲话,他们自然不会问什么沈家人对你好不好之类的。那要是让沈三叔听到该怎么想?
就是明哥听了也会不自在的。
再说了,就看汪氏白里透红的气色,也知道她在沈家想必过得很是舒心。
魏楹就算不当丞相,甚至没有上柱国的勋爵,只要他做出给汪氏撑腰的样子,沈家也是没人敢怎样的。
就光凭家产、凭官场人脉在淮阳也是无人敢招惹他的。更不要说他还有两个人尽皆知很能读书的儿子。
汪氏道:“怕是很多人对楹儿你这么在家闲居觉得古怪,就我这儿都有人来打听呢。我都直接说我一个老太婆,又没有住在一处哪里知晓什么。这样才断了人来我这儿探听消息的。”
沈寄笑道:“可不是,今天四叔还忍不住问起呢。”
“依我说,那个官当得那么惊险,还是如今这么安稳过日子的好。”
魏楹点头,“嗯,娘说的是。”
“别糊弄我老太婆!你是有大主意的人,我知道。小寄说了那么多年都不顶事,我说的也一样。反正,你自己凡事要多加小心。你不是一个人,你有小寄,还有六个孩子。”
“嗯,孩儿知道的。”
与此同时,小亲王也在伽叶大师跟前尽孝。他是从宫宴上出来的。
娴姐儿这会儿在旁边小厨房亲手煮着五香花生,连着花生壳一起煮,煮得里头花生米软软的。
伽叶大师喜欢吃这个,软软的不费牙。
煮好了娴姐儿自己端进来,剥了壳放到伽叶大师跟前的小碟子里。
伽叶大师拈了一颗放进嘴里,咽下去后问道:“有没有回去看看你父母啊?”
“刚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去了一趟的。”
娴姐儿在伽叶大师这里也十分的放松,她也是五六岁起就在半山寺走动的了。
大师一向都很是慈爱,比玉太妃好多了。
他们今天也去看了玉太妃,这个血缘上的婆婆依然一副不太待见她的样子。
听说她如今在宫里日子不大好过,小亲王让于公公四下打点一下,至少让她物质上无忧。
玉太妃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小亲王跟她也没什么好说的。
出了宫门还安慰了娴姐儿一阵,让她不要往心里去。
这会儿小亲王也拿了花生自己剥来吃,“哟,手艺有进步啊!”
“那是,煮了这么多回了。”娴姐儿笑吟吟道。
她的厨艺在大嫂那里都是过关了的。
正说着,知客僧在门外禀报说靠山王来了。
伽叶大师觉得有点奇怪,怎么今天跑他这儿来了?
“让他进来吧。”
娴姐儿站起来,“大师,那我先回避一下。”
说着从后门出去,回了他们在寺门外的宅子。
只要一想到靠山王对两个侄儿下毒手,她就恨得牙根痒痒。她城府可不够深,还是避不见面为好。
靠山王进来,看到小亲王起身朝自己行礼便点点头,“嗯,你也在啊。”
他那个嗣孙今天倒是也一副很孝顺的模样在跟前,可总感觉来得不如这小子跟九哥之前亲近。
大概还是过继的时日短了的缘故。
“是啊,叔父这是从宫里直接过来?”小亲王和娴姐儿打着要回去陪大师的旗号,早早的就告退出宫了。
“嗯。”靠山王看没有椅子只有蒲团,便盘腿在娴姐儿空出的蒲团上坐下。
“叔父吃花生。”小亲王也剥了一碟,便推到靠山王面前。
靠山王吃了一颗觉得还不错,便问道:“有酒没有?”
“你上老和尚这儿来找酒,走错地儿了吧?”
靠山王这才想起这茬,哪能在庙里喝酒?打个哈哈过去,“九哥,你的身体看起来真是健朗。小弟好生羡慕!”
第825章
“你若能远离酒色财气, 遵太医的嘱咐好好养生。凭着年轻时候在疆场上打熬出来的身子骨,一样可以延年益寿的。你又没受过什么留后患的暗伤。”伽叶大师捻动佛珠缓缓说道。
“那不是跟你一样啦!”
伽叶大师看看靠山王有些发暗的印堂,“你若想得高寿, 必须如此。如果在王府自己克制不住, 可以搬来半山寺。”
同辈的兄弟都没了,就这么一个小兄弟。伽叶大师也是真心希望靠山王有个善终, 不愿意看他在酒色中自误。
都是这把年岁的人了,还不肯节制!
“我想想, 想想啊!”靠山王道。
然后赶紧转了别的话题,说起宫宴上的事儿来。
小亲王看靠山王只是敷衍, 并没有动心松了口气。
这要是靠山王真的搬到半山寺来住、在大师督促下养生, 那之前大哥的安排可就全白费了。
不过,哪怕自己心性淡漠,在半山寺待久了都待不住。
靠山王, 如今在声色犬马中度日的主, 肯定更待不住。
从这个人安排杀手袭杀小包子和小馒头, 他对他那点淡漠的亲情就没了。
靠山王是这两年才进京的,和他完全不熟。而且他纵容儿子、孙女为恶, 也真是让人没法尊敬。
靠山王还当真是跑来问养生之道的。
之前一病许久, 开始他还仗着身体好不肯喝药,后来看实在不行才配合太医。
可小毛病已经拖大了, 足足养了大半月。这给他敲了下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