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二两娘子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清澜皓月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66 MB   上传时间:2025-11-21 14:20:18

  魏楹擦干净嘴道:“州府吃的太贵了,就是买张纸都比这里贵几倍。不过我也没亏待自己,隔三差五的还是要出去打打牙祭。娘,还剩了四两银子。这二两是还寄姐的。”

  魏大娘这才问道:“考得怎么样?”

  魏楹笑笑,沈寄从中看出自信。

  果然,接下来就听他说道:“裴先生给我讲了不少往年考题,我自己考前也一直加紧温书,应该没有问题。”

  “那就好,那就好。”魏大娘略略有点激动。

  沈寄觉得可以理解。

  这可是一考就注定成人上人还是继续做人下人的时代!

  洗完碗回去,魏楹半道叫住沈寄,又给了她一两银子。

  沈寄眨眨眼,这是什么?干嘛要背着魏大娘再给她一两银子。

  “你再找我六百文。”

  哦,明白了,魏楹是不想占她便宜,把那四百文一起算给她。

  沈寄高高兴兴的就接受了。这样一来,她就有三两银子多了。

  魏楹见她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忍不住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然后从身后拿出个小包裹,“喏,这是州府卖的小吃,给你带了一点回来。”

  沈寄更高兴了,她平生无大志,就好一个吃。

  当即响亮的说了一声:“谢谢少爷!”美滋滋的拿回屋去品尝。

  剩下的放进铁匣子里锁上,省得便宜了老鼠。

  虽然刚考完,但是当晚魏楹屋里又亮了半宿的烛火。

  八月要考乡试,乡试过关明年才能去考会试。

  看来他的确是很有把握这次的院试可以过关。

  如果成绩好,他可就是秀才了,见县大老爷也可以不跪了,也就可以不用交他的徭役税。

  这么看来,一时半会儿的,他是不会讨媳妇了。

  这就不会突然冒个少奶奶出来需要自己伺候了。

  嗯,少年,好好努力吧。等你金榜题名了,会有大官把千金小姐许给你的。不娶媳妇还可以避免以后当陈世美。

  魏楹统共也没在家呆几日就又回书院去了。

  用他的话说,书院里有气氛,有大量的书籍可供取阅,有先生可以请教。

  沈寄与魏大娘依然每每赶集去卖鱼丸汤与肥肠,还有土豆饼、猪骨粉丝汤等小吃。

  因为品种多了,虽然劳累些但挣得也比去年多一些。

  再加上绣活、鸡蛋等等,一个月下来能有五两银子的收益。

  今天是发榜的日子,录取的人被称为生员,可入府县学宫就学。

  成绩分为六等,只有最高等才可以被称为秀才。

  而且秀才还是由朝廷供给膳食,算是公费的。这样可以减轻很大的压力。

  沈寄和魏大娘这一天都不太淡定,早早的就收摊去到县衙外等着看成绩。

  赶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发榜。

  只可惜两人一个个矮,一个是妇人,不好去同人挤。

  两个人被挤出人群,很是着急。

  沈寄垫着脚尖往上跳,可还是看不到。

  “娘,寄姐——”身后伸过来一只手把沈寄的肩头按住。

  “少爷,快去看你的成绩啊。”

  沈寄急切下想伸手拉着魏楹往前。

  他是同几个同窗一起来的。这个时候书院其实并没有正式开课,他们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温书。

  几人也都急着知道成绩,所以同魏大娘匆匆打了个招呼,便往前挤去。

  “你们站好,别被人挤散了。”魏楹叮嘱了她们两句,随着人往里挤。

  沈寄和魏大娘只好心焦的等着他看了过来报讯。

  “中了,中了,魏楹中了秀才。”

  胡胖子也考上了生员,拉着魏楹过来笑着向魏大娘报喜。

  魏大娘双手合十,激动地热泪盈眶,“太好了,哥儿考上了。”

  沈寄也高兴的翘起大拇指,“少爷,你真棒!”

  哈哈,以后不管是当小地主还是做生意,都有靠山了。如果魏楹能更上一层楼更好!

第15章

  一众考上的生员各自回家报喜。

  魏楹特地去了书院感谢裴先生。

  他还没有到书院求学的时候,裴先生就不时提点他,并且把自己的藏书借给他看。

  魏楹对裴先生是非常感激的。

  沈寄和魏大娘也同他一道去。

  裴先生得知得意门生能够上榜也很欢喜。

  十五岁就能一举中了秀才,甚为不易。

  不过这也是他预料中的事情。魏楹的火候到了,只要能正常发挥就没有问题。

  而且,更关键的还是下半年的乡试。

  他想起几年前初见魏楹,小小孩童站在书摊前蹭书看,被摊主冷言冷语。

  继而去到街角替人代写书信挣铜板来买书的情景。

  裴先生道:“不过才是院试,一举考过了也不要张狂。你还年轻,日后要经历的事还多。”

  “是,学生谨记先生的教诲。”魏楹拱手躬身道。

  书院考上生员的也有那么十来个。

  但秀才是有数的,只有魏楹和另一个叫王灏的富家子弟。

  便有人在暗地里说是裴先生给魏楹开小灶的结果。

  不然,他一个后来的,不过在书院大半年,怎么就考得比那么多人好呢?

  裴先生怒斥:“无稽之谈,难道老夫不希望书院多出几个秀才么?魏楹勤学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何况,这科考的事,也是要讲几分天赋的。”

  魏楹中了秀才,这在整个州府也只有十个名额。

  消息传回村里,里正还有几个在村里说得上话(有钱、有地、有声望)的老人家也特地到魏家来送米送肉的道贺。

  沈寄一律喜滋滋的接过放到厨房去。魏楹真是太给力了!

  这回魏家着实风光了一下。

  村里的人大多用一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口吻谈论此事,又起哄让魏大娘请客办流水席。

  按魏楹原本的想法,不过是个秀才不要这么张扬,而且家里现在也不宽裕没有那个闲钱。

  八月份还要去华安府参加乡试,那又将是一笔很大的花费。

  但考上秀才在村里就算是一件大事了,而村里的人又起哄。

  关键是和里正同来的一个王地主、一个田地主各送来了十两银子。

  这个钱当然不是白拿的,这就是一笔投资。

  日后如果他魏楹有飞黄腾达的一天,是需要有所回报的。

  即便没有,那两人也因此得了资助后生、造福乡里的好名声。

  而这钱还不能不收,太过清高就会得罪人。

  这两人是他现在得罪不起的。

  所以魏大娘便花了五两银子请村里专门办流水席的人来办了三天的席面,还请了比较乡土的戏班来唱了戏。

  沈寄便也跟着忙活了三天,累得够呛。

  而那之后魏楹便以八月就要去参加乡试,进县学之前需要安静温书为由,谢绝了所有人情往来。

  到了入学的日子,村里的老老小小一起把魏楹送到村口,由王二叔赶着车送他去县里的学宫。

  村里出了个秀才,这是这一二十年都没有过的事了。

  如果魏楹能够在八月顺利考过乡试成为举人,明年二月再去京城参加会试上榜,成为三百名贡生之一,他就可以当官了。

  到时候虽然不能回原籍来做官,但还是可以对村里的人给予庇护的。

  所以现在,里正的女人对着魏大娘也是笑容可掬,再不敢摆什么架子了。

  就是沈寄,在村里也得到比之前热情的对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沈寄看得心头好笑,这就是人性啊。

  之前魏楹病病歪歪的时候,除了裴先生曾经借过银子给魏家,其他人可没伸过援手。

  当然,他们是外来户,不是本村土生土长的。

  而且村里的人大多自己也不富裕。

  可是,当初那么冷漠,非得逼着魏大娘把几亩好田贱卖给他们筹钱给魏楹治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0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二两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