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里来的打秋风的,竟敢这么跟我家姑娘说话?”
明哥道:“我不是来打秋风的,我是跟我娘来探望大嫂的病的。”
“大嫂?”芳姐儿凝神想了想。
她今日本来就是憋着火回来的,方才又和明哥闹得不大愉快,一时就没忍住脱口而出,“我当是谁?原来是我们魏家那位改嫁出去的侍妾生的儿子啊。都改嫁出去了,生的儿子还带回来攀附叫大嫂。哼!”
也是她装了一两个月,可是所得到的和期许有些差距。
终于这会儿露出了一点马脚。
芳姐儿话里有毫不掩饰的轻视。
魏家家风,无犯事之男、无再嫁之女。
像汪氏这样改嫁的侍妾,是不被他们看入眼的。
只是当着魏楹的面回避这个话题罢了。
不过,芳姐儿说完也有点后悔。
大伯、大伯母好像挺看重那个女人的,听说大伯还替她向皇上请封了‘忠义夫人’的封号呢。
可是,要她向明哥道歉,她却是不情愿。
第573章
明哥听到她口里对母亲的轻视, 直接就怒了。
“原来你是魏家人啊,那怪不得这么刻薄了。”
他爹和他讲过不少魏家的丑事。
至于他大哥全家,那都是在外头长大的, 没有沾染魏家人那些坏毛病。
正犹豫着要不要道歉的芳姐儿也怒了。
这个人侮辱她引以为傲的家门。
二人就此爆发一场争吵。
相骂自然无好话, 一时越吵越僵。
这儿地处偏僻,等到有人发觉, 这两人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消息传到沈寄这里,汪氏变了变脸色。
然后道:“明哥也真是的, 怎么跟个小几岁的小姑娘也吵得起来?男的跟女的吵,很好看么?”
沈寄道:“明哥为人一向老实, 想来是芳姐儿把他惹急了。小芝麻, 你去说说芳姐儿,怎么能跟长辈吵架呢?”
芳姐儿要是真的一如表现出来的那么温婉得体,这架怕是也吵不起来。
不过明哥也是, 好男不跟女斗, 还是个小他四岁的小姑娘。吵什么啊?
看来养母平时也挺惯他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 芳姐儿的不是要多些。
而且从亲疏上来说,也是明哥要亲近些啊。
没得为了一个魏楹得势之后才冒出来的侄女儿, 委屈了一同吃苦受罪的养母的儿子这种道理。
汪氏道:“我们明哥哪是人家的正经长辈。”
沈寄心道, 为母则强!事情涉及明哥,一贯对魏家人比较包子的汪氏, 也学会以退为进了。
“明哥是我家小芝麻、小包子他们的正经长辈。怎么就不是芳姐儿的正经长辈了?年纪不大、牙尖嘴利的,这就是我们淮阳魏氏的姑娘?”
小芝麻点头道:“母亲,我知道了。这件事说起来我也有责任。我想着芳妹妹不在,给明叔指的路要从她院子后头穿过去。大概是他们正好撞上了, 这才发生了冲突。我去说说芳姐儿,让小包子也劝劝明叔。”
是附近的小包子听到下人禀报过去制止的争吵。
芳姐儿看到他诧异看着自己的眼神醒过神来, 悔得不行。
她这些日子下的水磨工夫,都被眼前这个家伙害得成了白费劲了。
小包子给他们做了个介绍。
他责备了芳姐儿一句,“你怎么跟长辈争吵?”
芳姐儿低下头去,过了一会儿抬起来,“流年哥哥,我知道错了。这位、这位明叔,对不住。我方才说话有些太不客气了。”
这声明叔绝对叫得心不甘情不愿。
可小包子都是这么叫的,她也没有别的选择。
小芝麻走过来刚好撞见这一幕。
上前道:“没有祖母根本就不可能有今日的爹娘,我们一家都是很尊重祖母的。芳妹妹,不管你说了什么,我都不希望以后再听到。”
“是。”
明哥也不是不知好歹的,赶紧道:“我有错在先,而且跟小姑娘吵也不该。”
芳姐儿既然已经认错道歉,明哥也说了他也有不是。
小芝麻也就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
毕竟只是住在这里的亲戚,而且从前也不甚熟。她对芳姐儿道:“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芳姐儿想到在慈心会发生的事,讷讷道:“琦年姐姐,可能是我还不太适应,之前做事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手腕。所以六婶叫我回来歇歇。”
“哦,伤得厉害么?要不要请大夫上门瞧瞧?”这是出什么事了?
不过小芝麻没打算细问芳姐儿。
事情发生在慈心会,不用她问,自然有人会来告诉她的。
她瞅一眼芳姐儿的手腕,没有纱布,那看来没有伤口。
“没什么大碍,就有些扭到了。六婶已经让慈心会常驻的大夫替我瞧过,姐姐不用费心了。”
“那你就回去歇着吧。让厨下给你做一些合口味的饭菜,有什么要忌口的记得吩咐下去。”小芝麻说道。
芳姐儿借住他们家,他们有照顾的义务。
就算只是面上情,也得周到些。
都已经照顾了这么久了,何必如今落人口舌,让人说她娘的不是?
反正等到小叔叔成亲,四叔、四婶总没有理由再把人继续留下。
“那妹妹就告退了。”
芳姐姐朝明哥、小芝麻、小包子福了一福然后退下。
小芝麻道:“明叔抱歉,我没想到芳姐儿此时会回来,这才让你冲撞了她。她大概是在慈心会发生什么事,心情正郁郁。你就别和一个小辈计较了吧。”
小芝麻是明哥的晚辈,但其实她比明哥还大。所以平素说话也没有用敬称。
明哥挠挠头,有些赧然的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跟她呛起来了。”
明哥的不是,小芝麻和小包子就更不可能出口说教了。
小包子道:“明叔,都在那边等着你呢,咱们走吧。”
明哥和小包子一起到了他的院子。
小馒头和傅清明都在这边,如今他们时常在一处温书,互相促进。
魏楹休沐的时候,兴致来了就会过来这边一个个的考校他们。
明哥以前也曾经参与过。可惜他跟不上进度,只好主动退出了。
当时很是沮丧,沈寄看他蔫头蔫脑的便开解了他一番,他渐渐地倒也想明白了。
不但没有自暴自弃,还在之后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如今的世道,讲究士农工商的排序。
农和工他都不成。
商嘛,虽然有条件。
但是两个异母兄长并不愿意他参与。
而且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对他的希望都是金榜题名做人上人,改换自家的门庭。
要读书中举,他比很多人都得天独厚了。
有当朝丞相做兄长,那各种资源不要太好哦。
虽然他天赋有限,但勤毕竟能补拙。
大哥既然没有反对他走这条路,那就说明他还是有点希望的。
至于他自己,他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是他自己到底是不是坚定的要把这条路走到黑,还是有些犹豫彷徨的。
小包子出海两年找到目标,他也想一试。
之前沈寄劝汪氏让他出去游学,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想法。
大哥曾经去游学三年,小包子也通过游历找到了人生目标。
所以,他也想去。
沈寄开解他之后,他对这个大嫂就更亲昵了。于是私下拜托了她去劝母亲。
傅清明看到明哥微微一笑,“那个小丫头看来是在你这里破功了。”
芳姐儿对自己若有若无的敌意,从小在那种环境见惯世情的傅清明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这个家里,魏楹和沈寄不消说,芳姐儿对他们只有顺从讨好的份儿;
小包子四姐弟还有小亲王,那也都是芳姐儿不敢招惹的。
对他这个同样是借住的亲戚,但是却比她和魏家人走得近的,她就或多或少有些敌意了。
虽然她掩饰得很好,但怎么可能逃过傅清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