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明哥和小亲王也来了。
明哥是沈寄叫来的,小亲王是听小馒头派人去说了沈寄怀孕的好消息,立马就跑来了。
用小馒头的话讲,大家都知道了,如果青蛙明天才晓得肯定是要闹的。
而且,今天中午不是聚餐么,既然小姑姑都在,哪能少了未来小姑父?
第589章
小亲王一到, 小豆沙就喜滋滋的告诉他:“王爷,我要当姐姐了。”
小亲王伸手捏了一把小豆沙的脸:“嗯,我儿子没生出来前, 多个让你练手的了。”
小豆沙楞了一会儿才慢慢反应过来, 立即告诉沈寄:“娘,王爷污蔑我。我才不会打弟弟、妹妹呢。”
沈寄懒得给他们办公道, 于是道:“告诉你小姑姑,让小姑姑收拾他。”
小豆沙点点头, 转身找娴姐儿告状去了。
娴姐儿正在小厨房安排宴席呢,小芝麻在一旁看着。
这样的家宴, 都是小厨房就可以搞定的。
除非是魏楹在外院大肆宴请, 否则都不必大厨房动手。
不过以往休沐的日子,倒是大厨房动用得多些。
两边的厨子是流动的。
小豆沙找了来,在门口探头一看小姑姑正忙着呢, 便没有出声。
她好奇的跑去看养的鸡鸭还有兔子去了, 蹲在笼子旁边看着。
一会儿也就把告状的事给忘了。
等到小芝麻发现时, 她正在兴致勃勃的喂兔子呢。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跟着你的人呢?”
“大姑奶奶, 奴婢香秀在这里。”旁边站着的一个七八岁的小丫鬟道。
小芝麻看这儿离油啊、水啊、火啊还有距离, 便也没有责备她们。
“这儿忙忙乱乱的,看谁不小心撞到你。别在这儿玩了, 赶紧回去吧。喜欢兔子,我让人用小笼子给你装两只带走,胡萝卜也一并送去。”
这兔子等会儿是要吃的,小丫头要是看到了怕是接受不了。
“好!”小豆沙脆生生的应了, 完全把自己的来意抛诸脑后。
看香秀牵着小豆沙,跟着拎兔笼的小厮往正房走了, 小芝麻也拉着娴姐儿出去。
安排好了,就不用在厨房呆着了。
接下来就是她很苦逼的,要自爆其短宽慰小姑姑别什么事都这么紧张了。
中午很是丰盛,直接坐了两桌。
汪氏坐在上首,沈寄在她旁边。
汪氏左右看看,“不是还有个淮阳来的姐儿么,怎么不出来一起吃饭?”
沈寄笑道:“芳姐儿皮肤过敏,长了很多红点。大夫说要过人,还不能见风。已经捡了她能吃的菜送去了。”
汪氏点点头,她也是怕淮阳那边的人挑沈寄的理,并不是多喜欢芳姐儿。
听说是这么回事便不多问了。
她看看娴姐儿,“娴姑娘也是个能干的,这么快就张罗好了。”
娴姐儿道:“大娘快别夸我了,这些都是有章程的。我不过在旁边学着点儿。”
相府的下人都是久经锻炼的,娴姐儿想着是不是把以后醇亲王府的人放在相府的各处,先锻炼锻炼。
方才小芝麻告诉她,那几个敢糊弄她冒领月钱的下人,已经被小亲王派人收拾了。
那些人也是看沈寄病着,什么都放手不过问。
她们和几个小头目有交情,以为娴姐儿面皮薄、又不是在自己家放不开手脚,肯定不会找她们算账。
再说一共才几两银子的事啊。
而且就是找她们算账,她们一通哭穷,怕是小姑娘也就心软不好计较了。
其实沈寄就是留着让小亲王去收拾的,之前也是故意不怎么上心,让娴姐儿遇到些小挫折。
这样的人派个小管事对付就绰绰有余了。
该怎么对付这些刁钻的奴仆,小芝麻也一一告诉娴姐儿了。
如今她心头有底多了。
总之相府这样的人家,是比他们那个小家复杂多了。
以后的王府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相府还是有章程,有人在管着。以后的王府可是要从无到有。
如今小芝麻让她自己经手采买下人。不要全部依靠朝廷有司分派,然后就近放相府调教。
她觉得这个主意实在是好,就是太给大嫂添麻烦。
小芝麻笑道:“你跟我娘客气什么啊?你要是以后管不好王府中馈,我娘才脸上无光呢。她就等着你自己想到了主动提呢。”
娴姐儿细细一想,自己之前好像是有一点畏手畏脚。
实在是在自家学着管家都是不久前的事。
一下子到了大哥大嫂家,事情多了好多,然后又接连出状况,就有些放不开了。
如今大嫂又有了孩子,接下来这一年大概都是自己在相府管中馈。
再这么下去可不成。
所以听了小芝麻的劝,也就索性放开手脚。
反正欠大哥、大嫂的已经够多了,再多一笔也就不怕了。
如果自己做得不好,以后是得害大嫂跟着丢面子啊。
所以用罢午饭,娴姐儿就主动跟沈寄提出要开始买王府的下人,然后放到相府调教。
沈寄笑笑,“好啊,不过历来王爷开衙建府,一多半的人是从宫里带出来。王爷打小在魏家长大,身边虽然也有人,但肯定是比在宫里少了很多的。你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然后还有一半的人,是接收王府的时候就在里头的,到时候会顶着卖身契迎接主子。这一部分是礼部官员负责的,大多是官奴。如此,可以跟礼部打声招呼。就说是王爷自己要采买调教,礼部乐得轻松。这样一年后调教好了直接进王府,你就轻松多了。”
沈寄很欣慰,她受人之托就得忠人之事。
只是一开始就什么都灌输给娴姐儿,怕是她也接受不了。
不如让她摔摔跟头自己加深印象。
然后她前段时间因为腹中孩子患得患失,也没顾上这头。
看小芝麻开导一番,娴姐儿脸上都轻松多了她自然高兴。
一年的时间,这个以前大大咧咧、假小子一样的小姑子,应该能在管理中馈和应酬上脱胎换骨吧。
沈寄想到这里边对着在一旁和小豆沙一起喂兔子的小亲王道:“本来我们家娴姐儿是可以很轻松度日的,都是你。”
话也不要说多了,让他知道就好。
小亲王嘿嘿低笑了两声,没出声。
不过他能想着给娴姐儿出气也算是上心的了。
娴姐儿近来的辛苦,想来他也是看在了眼底的。
正说笑间,下人带进来一个素衣的中年人,说是沈寄干爹林大人府上的。
从老家来此是为报丧,林大人过世了。
沈寄看他有些眼熟。
挽翠提醒道:“这是林府二管家丰伯。丰伯,好久不见啊。”
丰伯看到挽翠,一下子就认出来她是当年跟着沈寄出嫁的大丫鬟。
“原来是挽翠姑娘。哦不,如今该叫方大奶奶了。”
挽翠摆手,“丰伯您叫我一声方家的就是了。”
挽翠在林府根本不受重视,如今却是相府内宅握有实权的管事妈妈。
自家也赎身成了良民还有了一份家业。
她有儿有女,儿子给小包子当陪读,如今也有了秀才的功名。
想一想当年一起当差,被林大人收房的那些姐妹,心头感慨良多。
丰伯看到挽翠也是很多感慨。
但更多的还是对于沈寄。
当年夫人一时兴起收的一个干闺女,如今是堂堂的一品诰命,当朝丞相的夫人。
而他们家,大人去世,少爷也早就没了。
孙少爷立不起来,家财都未必能保全……
夫人命他千里迢迢上京来,也是想求得相府的关照,以避免被老家的族人算计产业。
沈寄愣怔了一下便道:“丰伯还没有吃饭吧,挽翠快带下去好好安置。”
虽然只是干亲,但她是在林府发嫁的,这情分就不一样了。
当年林夫人是举手之劳结个善缘,但对沈寄帮助却很大。
她不用听林丰讲,也知道林夫人祖孙俩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
帮衬他们一把,对如今的沈寄来说,也是举手之劳了。
林丰看沈寄态度很好,心头也安定下来。
这一趟总算没有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