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寄决定正月二十六起,就把俩丫头拘起来做针线。
哪怕拿个绣绷子做样子呢,只要坐得住就行。
不然,回头开学了还收不了心。
找了一圈,原来小豆沙带曦姐儿去看傅清明去了。
真的就是去看,睁大眼睛认真看。
俩小姑娘还用自以为小声的声音讨论他的长相。
什么‘真好看’,‘鼻子高高的’‘睫毛长长的’……之类的话从曦姐儿嘴里不时冒出来。
小豆沙还一副挺与有荣焉的样子,点头不已,‘是啊、是啊。’
傅清明哭笑不得,又不好赶她们。
便让下人拿了糕点糖果招待,任由她们在自己屋子里呆着。
沈寄知道之后更加的哭笑不得,这个小豆沙!还有曦姐儿也是。
据说那姐俩居然就坐在那儿假装在下跳跳棋,不时瞅傅清明两眼。
娴姐儿也是相当的无语,最后实在憋不住笑出声来了。
琳姐儿正好摘花回来,半道遇上她们听说了这事也是愣住了。
那位表叔她也见到过,真的是会让人眼前一亮的人物呢。
要不是亲眼见到,她都不相信世上真有宋玉笔下登徒子那等的美色。
可是两个妹妹也太夸张了吧。
好在她们都才几岁,还是不知事的年纪。
可是如果嫡母过来知道了,会不会怪自己没及时拦住曦姐儿?
沈寄看出她的担心笑道:“没事儿,小姑娘在自家长辈处玩耍,不是什么大事。”
“哦。”
沈寄知道那姐俩在哪了,也就不急着去找人回来了。
她倒要看看傅清明几时会忍不住把人给她送回来。
回到正房坐下没一会儿,傅清明没来,倒是小权儿来了。
他是听说沈寄获得批准可以出门了,过来接她出去逛街的。
沈寄知道他的来意,立马就激动了。
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道:“小权儿,大嫂没白疼你啊。我们吃过午饭就走吧。”
有了小权儿这个贴身保镖,也就不用浩浩荡荡带那么多人了。
她其实早想出去了,可是魏楹给她配的人太多,太招摇。
这样逛着也不会有多大的意思。
家里另外几个小男人如今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这考试时间都要到了。
沈寄也不忍占用他们的时间陪自己逛街。
还是小权儿最知情识趣啊。
小权儿点点头,四下看看,“小豆沙那丫头呢?”
沈寄道:“她带着曦姐儿一起去看清明了。这会儿姐俩在清明那里下棋、吃东西,完全不惦记回来呢。”
小权儿正确解读了‘去看清明’的意思,忍不住闷笑了两声。
然后又正色道:“听人说大哥和靠山王遇上,都有说有笑的了啊?”
“嗯,有这事儿。我们两家和解了。靠山王世子暂时也不会再对清明下手了。”
小权儿撇嘴,“我看他是本性难移。”
说着顿了一顿,“男孩子家家的,长那么好看做什么?我担心他以后都不好娶媳妇啊,哪个女人接受得了夫婿比自己还好看?”
沈寄道:“你该不会是嫉妒清明生得比你好吧?”
小权儿摸摸脸上已经淡化的疤痕,“我这叫男人味。”
沈寄噗嗤一声笑出来,“乳臭未干的家伙,敢在我面前自称男人!”
“大嫂——”
“好吧,我不说了。省得你一生气转身走了,没人带我出门玩儿。嗯,既然要去,那就都去。娴姐儿、琳姐儿、芳姐儿、曦姐儿、小豆沙,你照顾得过来吧?”
这年头没出阁的女孩儿,很难得有机会出一趟门的。
琳姐儿和芳姐儿拌嘴的事她已经知道了。
不过只是拌嘴又没有打起来,她是懒得过问的。
小权儿道:“我既然过来,就有要照顾你们的心理准备了。”
沈寄嘉许地拍拍他的肩膀,心道不愧是我调教出来的妇女之友。
第606章
沈寄快活的打发人去告诉众人, 午后准备一起出去逛街。
娴姐儿学着管家、应酬几个月了,一听说可以出去逛半天街,也是高兴得很。
好久没有放松过了!
当即摘下最近才培养出来的成熟、稳重的面具, 跟沈寄一起陷入聊‘逛逛逛, 买买买’的热情里。
除了清点自己腰包里的银子,还伸手跟小权儿讨要。
小权儿讪讪道:“等下王爷不是要回来吃中饭么, 叫他一起去。”
不是他不疼妹妹,实在是军中那点月俸还不够他自己花的。
他娘这几个月也不肯补贴他, 说要留着给他和妹妹办酒席宴客,打家具置办衣物等等。
还让他手别那么散, 跟他爹似的, 是个人就能从他手里掏银子。
所以这会儿,他就只有摸着鼻子呵呵了。
娴姐儿轻道:“哥你跟爹一样,钱袋有两个开口, 放进去就漏了。”
时不时的有军中兄弟家庭困难的, 她哥知道了就会慷慨解囊。
沈寄心情好得不行, 而且小权儿也需要奖励。
立即大包大揽道:“今天看中什么,账单全部送到相府账房。娴姐儿你这几个月着实是辛苦了, 待会儿多挑两样。大嫂最喜欢小权儿了, 你以后要常来带大嫂出去逛街啊!你要买什么也送到账房结账就好。还有琳姐儿,你到时候看上什么也别客气。只要能出门, 大伯母是很乐意散财的。”
小权儿从来也没打算跟沈寄客气的。
一直到他考上武进士,大嫂还按月给他零花钱呢。
不过他又不是女人,出去逛个街就一定要买东西。
他今天就是带她们这一群大小女人出门而已。
唉,这次出海得的赏赐, 他娘也都收了起来,说到时候添在聘礼里。
害他没法变现, 只能苦哈哈的靠月俸过日子。
还是大嫂好,让他请人喝酒可以在杳然居签单就好。
不然,他连应酬都应酬不起了。
呜呜。京城居,大不易啊!
要是他媳妇儿跟大嫂一样善于理财就好了。
他娘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就只擅长节流,开源什么的实在不在行。
再加上他爹,江湖朋友多,又乐意当孟尝君、及时雨。
这在京城过日子,只靠着那点祖产和他的俸禄怎么够啊?
也是他和他妹的婚事凑得近了。
不然他大这么多,办完他的婚事,家里过个两年也就恢复了元气。
再办妹妹的,也可以从容一些。
偏生妹妹嫁得又这样好,各种场面总不能输人。
还有,总不能让妹妹以后嫁了,还需要时时补贴娘家吧。
所以,得让他媳妇跟大嫂学啊。小权儿在心底决定了。
也是他近来看他娘准备婚礼,为银子发愁生出的念头。
想一想当年,他听说六哥成亲,把家里几乎掏空了还鄙视过他呢。
说自己以后娶媳妇儿不啃老。
好在,用到聘礼里的,除了这次出海得得赏赐,就是之前打仗发的横财。
嗯,还有几件最拿得出手的首饰,还是当年他跟着大嫂进宫见世面,太皇太后赏赐的。
嗯,怎么说他都要比六哥强点。
他娘也说他比他爹好多了。
正好进来的王氏见状笑着将看家的活计揽下。
还叮嘱琳姐儿照看好曦姐儿,别给大伯母添麻烦。
不忘给她们姐俩准备了一些银票。
长房是大方,可他们也不能事事处处都想着占长房的便宜啊。
这样的人,谁乐意和你长期往来?
她能这么多年和大嫂互动比较好,也是因为她懂得分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