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昌一愣,他没想到方才还不太懂某些人情世故的小包子,立即就从他的话里听出了这个重要讯息。
看来他果然是为了生计在外奔波过的。
小包子道:“齐兄,既然要合作,大家就该坦诚无伪才是。”
小馒头这会儿也听明白了,合着这个人忽悠他们哥俩呢。
他怒道:“你敢骗人!”
本来准备提起茶壶给齐昌倒茶的,也搁了下来。
齐昌站起来拱手道:“二位魏兄,方才是齐昌不对。可是我看了你们的画作和手工活儿,觉得此事咱们实在是十拿九稳的。”
“所以,齐兄就打算空手套白狼,哄着我们兄弟俩给你干活。然后你拿大头?”小包子的脸也沉了下来。
齐昌再做了一个揖,心道这小哥俩倒是不好哄。
小馒头道:“刚才忘了告诉你,我不但骑射好,打架也不赖。像你这样的收拾三五个,我不带喘的。”说着就开始挽袖子。
齐昌忙道:“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一边小步往门口退。
小包子道:“三弟,稍安勿躁。齐兄,你坐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讲讲吧。要是你再有不实之言,那咱们就真没法合作了。”
齐昌道:“你还肯跟我合作?”
小包子点头,“不过规矩咱们得重新讲了。”
齐昌便坐下,把事情合盘托出。
的确是有这么一桩活儿,但并不是被他揽下了的。
是要三日后甄选,但是他觉得看魏家兄弟的才艺,应该是不会落选。
尤其小馒头的画技,那真的是可圈可点。小包子的手艺则是锦上添花,可以提高中选率。
小包子道:“可以,我们兄弟来做,你负责卖出去。我给你两成的提成。以后你做不了或者做不完的活儿,如果我们兄弟能办到的,也可以如此操作。这一次如果我们兄弟白忙活,也不会怪你。不过到时候甄选,我要同你一起去。”
这样就等于让齐昌做个中间人,给他一些抽成。自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也不错!
齐昌想了想,“成交!”
小包子笑道:“那,合作愉快了。你两日后来看成品吧。”
“好!”
小包子朝小馒头扬扬下巴,小馒头便到门口送客。
等他回来,小包子道:“好好想想那百子图怎么布局吧,明天动笔。得给我留够捏制的时间。其实如果时间来得及,烧制出来应该更好。”
小馒头点点头,“哥,那要是入选了,咱们就能得十六两银子。这比在图书馆做事来得快多了。”
“快么?咱们打小可全是一等一的名师在教。束脩费,爹娘都不知付出去多少了。”
“那倒是!”
三日后,是小包子他们的作品去参加甄选的日子。
这是一家成婚多年无子的富户,想求一幅百子图挂在堂屋求子。
二十两银子的价格可不算低,相当于京城普通百姓三五月的花销了。
这个价名家作品肯定是求不到了,譬如魏楹一幅字那就是有市无价,千金难得。
因为想收藏他字的人很多,但魏相肯定不会轻易给人写字。
二十两,普通书生甚至是举人的作品都绰绰有余了。
小馒头说他也要跟去看看。
他那天就没听出来齐昌根本就没跟人说好。
小包子想了想,父母让他们哥俩来东山书院就是为了多见识一些,便同意了。
齐昌告诉他们不能穿书院服,说是书院的牌子不好借。
不是山长清高,而是如果借了书院的牌子,在外的表现不够出类拔萃,会被收拾。
但其实外头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东山书院的。
所以,不穿书院服也是可以的。
这也是一部分学子觉得他有辱书院门风的原因。他真心觉得这些人不了解山长啊。
沈寄对挽翠道:“让人看着点,那边的结果出来赶紧告诉我知道。告诉人,千万别干涉过程啊。”
她两个儿子合作了一幅百子图要拿去甄选换银子,她当然很关心结果了。
挽翠笑着应了,出去吩咐。
魏楹今天也休息,在前院见几个慕名来拜访的江南才子。
他表现得一点都不在意两个儿子作品的甄选结果,说是他的儿子可能落选么?
也不想想,他们享受的可是仅次于皇子的教育条件。
如今拿出去贱卖,要是还落选,那等于是打他的脸。
稍后,挽翠在半月门处听人说了几句。
然后笑着进来禀告:“夫人,二少爷和三少爷的画与泥人入选了。一共领到二十五两银子。分给齐昌五两,实得二十两。”
“哟,还不错嘛,旗开得胜。”接下来一段时日应该衣食无忧了才是。
想到两个离家求学的儿子,沈寄就忍不住惦记。
“那不是有供马车行驶的车道么?回头我同王爷、小豆沙一道去吧。我好多天没看到小包子和小馒头了,也不知道他们在书院过得到底好不好。”
第634章
魏楹把沈寄拉着自己袖子的手拂开。
“你在家安分呆着吧。就算马车能到书院门口, 在书院里万一被谁冲撞了呢?那里头可是爬坡上坎的。让我省点心成不?”
沈寄嘟囔,“跟坐牢一样,坐牢还兴放风呢。”
上回从芙叶的郡主府回来, 魏楹就不让她再去了。
一副生怕皇帝又私下见她的样子, 还找了这样、那样的借口。
“再几个月就好了嘛。”
“什么啊,在肚子里我还能到处走走看看。等出来了, 我才叫没机会呢!”
“不会的,等坐完月子我陪你出去走走。”
魏楹被下人请走了。
他哪怕休沐在家, 也是访客不断的。
沈寄朝着他的背影呲牙咧嘴,多少年前就在给她画各种大饼了。
东山书院是肯定去不成了, 她也知道没什么指望, 就是闹一下而已。
沈寄叹口气撑着腰往回走,迎面就撞上了小亲王。
小亲王走过来扶着沈寄往里走,手放在她腰后垫着给她省点力。
“对了, 听说他们哥俩挣了二十两银子啊。回头小馒头肯定会跟我炫耀。我就问他‘什么时候还小豆沙的银子啊’, 看他有什么话讲。”
“你怎么那么损啊?”
“我去不了东山书院, 他们去了我不平衡嘛。”
沈寄比了个电影里学来的的动作,“鄙视你!”
小包子拿十两银子换了一张方便贴身收藏的银票。
然后, 就预备带小馒头去吃顿好的。小馒头这回表现不错, 得鼓励一下。
不然下回他就没积极性了。
当年他娘挣了银子,也能得十分之一呢。
他们和齐昌是趁着放学的时间段下的山。
他们哥俩脚程快, 且要去银号,便和齐昌分头行动。
这两三天哥俩也是用课余的时间完成的作品,没有耽误学业。
这样的活计一个月能揽到一两个,日子就过得了。可惜齐昌说不容易。
“哥, 咱们先不去吃什么好的,反正过几天青蛙和小妹就要来看咱们了。这样就可以把银子省下来, 拿去洗衣服绰绰有余。”
比起吃食,小馒头更加怨念的是得亲手洗衣服。
“行!不过今晚小灶还是可以吃的。咱们也请信哥和宁哥吃一顿好。不然,真成了打秋风的穷亲戚了。”
“好啊!真想回去告诉娘,让她也高兴高兴。”
小包子手头有六十二两银子了。
而且也没有什么必须要添置的物件,书院什么都发呢,顿时觉得很富裕。
哥俩看看天色不早,赶紧往书院赶。
一路脚步轻快,在山道上还一人一句背起了《弟子规》。
吃饭的时候,信哥和宁哥都不太舍得点菜。毕竟他们的银子来之不易。
小包子和小馒头便做主点了一桌好菜。
四兄弟都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放开了吃很快一扫而光。
信哥道:“齐昌在书院名声不是太好,你们也别和他走得太近了。他什么银子都挣的!听说他上京路上还去替人哭过孝呢。”
小馒头吃得饱饱的正在喝茶,扑一声全喷了出来,“他是有多穷啊?乱认老子的事都肯干。”
小包子道:“说不定是以讹传讹呢。就算真的是那样吧,那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总比错过考试强。”
齐昌那人确实不太地道,一开始还想忽悠他们哥俩,然后还要分去一半。
不过今天看他的确是长袖善舞懂得变通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