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放在了罐罐的小背篓里,最逗乐的是这果脯糕点一点也不沉,可罐罐走两步就学着魏承以前背重物的样子,用小手背擦擦不存在的汗,还奶声奶气的吁出口气。
魏承笑得不轻,故意道:“这么累啊?来吧,还是让哥哥背吧。”
“不要,不要。”罐罐背着小背篓墩墩跑出老远,哪里还有一点沉重的样子?
他跑一会儿,等魏承一会儿,雪白的小脸上笑容憨态又可人爱,过往路人就没有不去瞧罐罐的。
从果脯铺子离开,二人就朝着最近的酒肆走去。
一大清早酒肆也没什么生意,小二懒洋洋的靠着门桩子打盹,听到脚步声赶紧擦擦口水道:“两位小哥里面请。”
甫一进来就闻到清香的酒香,还有一股浓烈到直冲鼻腔的烧鸡香气。
魏承一打眼就看到货架上吊着几只颜色鲜亮,外皮焦黄的烧鸡,鸡屁股处还在滴着油珠,可见是才出炉子。
小二注意到他看烧鸡,忙道:“这是师傅今早儿新烤出来的,烧鸡是我们酒肆卖得最好的热食,虽是幼鸡一只也要上四十五文了。”
平常一只鸡要六十文上下,冬日许是会贵些,幼鸡比一般鸡小了一半不止,按理说是要不上价的,这镇上的烧鸡竟然要四十五文。
魏承看一眼罐罐:“想吃烤鸡不?”
罐罐早都被这香味香迷糊了,咽咽口水:“要吃。”
“给我包一只吧。”魏承道。
小二喊了声好嘞,道:“我给小哥挑只烤得焦熟些的。”
又问:“可用撕开?”
魏承道:“不用,我们回去自己撕。”
好不容易吃一次烧鸡,当然是要自己撕才过瘾些。
见小二装完,魏承又问:“可有贺人成婚的好酒?”
“咱们这儿有三种贺婚的好酒,一是滋味醇和鲜爽的女儿红,要八十文一坛,再是香醇净爽的烛盏金烧酒,五十文一坛,最后是枣酒,三十文一坛,味道也是好的,只不过没有前两者寓意吉祥。”
魏承思虑一番,道:“那便拿上两坛烛盏金烧吧。”
日后他们若是买田置地还少不了麻烦里正,再者人家待他们也不薄。
赶着日头升起来,魏承带着罐罐回家了,他们还是坐着姜水村的牛车到了茂溪山北角,又穿过一片林路他们也就到了山脚下。
又买了烧鸡又买了零嘴,罐罐一路上的小嘴就叭叭的没停过,魏承心情也好,还边走边用杂草给罐罐编了个草蜻蜓……
只是魏承越往家走,心里就愈发不安,忽然他低头就发现一片不属于他和罐罐的脚印一点点走近了他们的草屋。
明明,早上还没有……
第18章
“承小子!承小子!”
离得老远魏承就听到有人在喊他, 他牵紧罐罐的手连忙往前走去,正好看到小跑过来的李大郎。
“承小子,你俩这是去哪儿了?我等你好一会儿也不见你踪迹, 今儿你三哥大办喜宴, 我爹让我喊你和小娃一道去吃些好的。”
魏承暗自松了口气,也不怪他多思多虑, 穷的时候他怕有人想害罐罐, 这富裕的时候他又怕有人来使坏, 不怕贼偷, 就怕贼惦记。总之他们要时时警惕,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了。
他笑道:“这两日捆了十来捆柴, 赶早带罐罐去镇上买了,您等我俩将杂物东西放下,我们马上就好。”
他们买的东西都还都在背篓里。
李大郎挥挥手:“快去, 快去,等会儿开了宴,鸡肉肉丸一上,你俩小胳膊小腿可抢不过那些婆子娘子!”
魏承带着罐罐快步回了草屋,崽儿狼听到声音动了动耳朵, 趴在窝里没有动弹,他四处望了眼屋内和走时一样也就彻底把心放回腹中, 时间紧凑, 也来不及规整吃食,他先将今儿赚的银子一并推给罐罐:“先全放在你的小泥罐里,等吃完席面回来咱们再慢慢数。”
“好!”
罐罐墩墩爬上炕将自己的小泥罐子拿了出来,两只小胖手拢着白花花的银子和青黑的铜子往里塞。
魏承将罐罐的小背篓里的烧鸡和肉饼挂在火墙上,席面人多定是吃不饱的, 他们去也就是凑个热闹,等会儿回来罐罐怕是会饿,他又将果脯糕点一并掏了出来妥善放好,大背篓里只有两包草药,两小坛酒,倒是没什么收拾的。
就这么拎着两坛酒去怕不是在告诉所有人他们赚了铜子,魏承想了想还是将酒放在背篓里一道背着去了。
到了山下李家,就见着席面从李家所在的村头一直摆到村尾,锣鼓喧天,吹笙奏簧,红绸绢花和喜庆的灯笼长长挂着,爆竹声错落响起,一群孩童聚在一处玩闹嬉笑,热闹极了。
赶巧今儿还是个艳阳高照,无风无雪的好天气,午时在外面吃倒也没有冷到握不住筷子。
“承哥!”
马豆苗顶着一身竹花子跑了过来:“你可来了,我还想去找你呢,我娘说大郎哥已经去山上了。”
门口有人吆喝一声“大郎,快过来,接亲的回来了!”
李大郎应了声来了,拍拍魏承的肩膀,又看向马豆苗,道:“豆苗,就让魏承和小娃和你家坐在一处,我先去忙了。”
魏承抓着背篓的手紧了紧,有心想叫李大郎等会儿把酒拿过去,可李大郎已经跑远了。
“承哥,想什么呢,走啊,去看放炮仗!”豆苗扯着他的袖子。
“你先玩,我想给里正送些礼。”
“承哥你还带了礼?”豆苗瞪大眼睛,往他背篓扫上几眼:“你哪里来的银子啊?”
“不值钱的东西,就是一片心意。”魏承瞒了豆苗。
豆苗挠挠头啊了声道行,又看一眼才到他承哥膝窝的小娃娃:“里面人多乱的很,要不你把罐罐送我娘那儿坐着去?”
魏承还没拒绝,就听到罐罐脆声道:“好!”
魏承着实惊讶一会儿,这罐罐向来是能黏哥哥就黏哥哥的,今儿怎么这么反常?
他摇摇罐罐的手:“里面人多也不碍事,哥哥抱着罐罐。”
罐罐扬着雪白的小脸:“罐罐,等着哥哥回来。”
魏承有点不放心,可转念一想只是送个礼,也不一定要交给里正,只要是李家人就好,于是抱起罐罐道:“好吧,哥哥把你送到豆苗娘哪儿去,你莫要乱跑。”
罐罐乖乖抱住魏承脖子,奶声奶气道:“好!”
豆苗领着他们走到靠近李家大门口的一张席面,那桌子前坐着四五个婆子娘子,还有几个包裹严实的奶娃娃,豆苗娘也在其中。
见着他们走近,有几个婆子皱眉道:“哎?这魏承怎么来了……这大喜的日子,竟然还带了那个崽子。”
“李家人咋想的啊,怎么不给他俩撵出去?”
“你也知道这是大喜的日子,里正和里正娘子心善,人家白着一张脸来蹭吃蹭喝的他们能说什么?”说话的是柳娘子,先前欲卖了罐罐的王壮子一家品性暴露,里正想把罐罐带回李家,就是她仗着和里正娘子关系亲近些就颠倒些黑白,说罐罐不祥云云。
豆苗娘惯和她不和,也是巧了,竟然碰在一张席面上吃饭,不过豆苗娘不是怕事儿的人,向来没有她躲着别人的道理,她就不信有人还能搂席面搂过她的。
听着柳娘子和王家婆子的嘀嘀咕咕,豆苗娘扬声道:“呦,承小子,李大郎先头还问我你来没来,我说没有,他就去山上找你了,你可遇见你大郎哥了?”
马豆苗憨憨道:“娘,承哥就是被大郎哥接来的,大郎哥还嘱咐我说让承哥和小娃和我们坐在一处。”
“哎呀,让你大郎哥放心,哪有你娘照顾不好的人!”豆苗娘挥手:“来来,承小子,把小娃抱过来。”
魏承又看一眼罐罐,还是有些不放心,问他:“去吗?”
罐罐看一眼豆苗娘,搂着魏承脖子乖巧的点了点头。
魏承将罐罐送到豆苗娘旁边的凳子上,对豆苗娘道:“婶子,我去给里正送些东西,劳烦您帮忙看一下罐罐。”
豆苗娘从后面揽着罐罐的肩膀,怕他坐不稳摔下去,道:“去吧去吧,有我在这儿你放心。”
魏承三步一回头的走了,几个婆娘娘子对视一眼,那柳娘子好事极了,对着罐罐问:“小娃,魏承要给里正送什么东西,你知道不?”
罐罐垂着眼睛玩手指,不搭理她。
王婆子努努嘴:“还能送什么?听说魏承这段日子上山砍柴拾干草能赚几个铜子,他能送得起什么?”
“你们别管人家魏承送什么,人家孩子送什么是人家自个儿的事,你们瞎操什么心?”豆苗娘撇嘴损道:“你们倒是送了,一家送了那么两个地豆薯疙瘩拖家带口不说,还恨不得把自家养的狗都叫过来嚼骨头,还好意思说别人。”
这话一出同桌几个没说话的娘子都笑了,柳娘子和王婆娘脸色都有些难看,她们的确把家里七八口人都给带上了,更有甚者还带上了娘家外甥儿。
没过一会儿,就听到有席面帮工吆喝:“喜果来了!”
一个个穿着黑色袍子系着红色腰带的帮工满面喜色的端着长盘鱼贯而出,路过一张桌儿就放下个六格花盘。
这喜果拢共有六样,枣子,花生,栗子,山核桃,山榛子,蜜饯。
花盘刚落桌儿,罐罐的眼前就一花,只见着好几双手都拥着去抢花盘里的东西。
等罐罐再去瞧时,那花盘已经光了。
“来,小娃,伸手。”
豆苗娘往自己怀里塞了一把,剩下一把全都塞到罐罐手里,罐罐一只手捧不住,只能两只小手一起捧,他低头看了眼手心里有好多他没见过没吃过的果子,只有两颗杏脯他识得,哥哥今儿给他买了好多呢。
罐罐抬着雪白的脸蛋,奶声奶气道:“谢谢,婶婶。”
“哎哟,这小动静。”豆苗娘稀罕的摸摸罐罐的头:“可人爱的。”
旁边的王婆子不满的哼了声:“手可真快。”
豆苗娘当没听见,又摸摸罐罐光滑的小脸蛋:“饿了吧,吃点先垫垫,上完喜果就该上菜了。”
罐罐抿抿嘴,很小声:“哥哥呢?”
豆苗娘闻声四处望了下:“你哥哥进李家院子了,李家事情多,他找人的话,许是能慢点。”
罐罐垂着小脸不说话了,小手里的干果果脯也没舍得吃。
王婆子怀里抱着的小子吃完自己的吧唧吧唧嘴,扫视一圈后眼珠子落到罐罐手上,道:“奶,我还想吃杏脯子!”
王婆子刚没抢过豆苗娘就有些生气,骂道:“哪还有杏脯子了,这李家也真是的,总共就给那么两块杏脯子,上了礼的人吃不到蹭吃蹭喝的人倒是左一把右一把的!”
“奶!我就要吃我就要吃!”
那小子哭闹起来,手里还指着罐罐的方向:“他抢了我的杏脯子,他抢了我的!”
这小子的哭声越来越大,闹得周围人都看了过来,气人的是王婆子不仅不管还跟着孩子一起骂骂咧咧。
豆苗娘看的直皱眉,刚想说什么就见旁边的小罐罐慢吞吞的从干果中捡出来那两颗杏脯,王家小子顿时不哭了,眼泪混着口水直勾勾的看着他的手。
王家小子抽噎着:“给我,给我……”
罐罐连看都不看他,捡起一颗杏脯就送进嘴里,还津津有味的嚼了嚼,晃着小脚丫看向豆苗娘:“婶婶,好吃。”
豆苗娘憋了笑,摸摸他小脸:“好吃就吃,婶子给你拿的,吃吧。”
“奶!”王家小子扯着嗓子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