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月份主打套餐会不一样,”许秘书道,“也可以定制,但是不知道姜总那边的喜好,所以还是选的套餐。”
这种情况下,选餐厅的推荐菜是稳妥的。
陆白屿听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下班吧。打车回去的钱公司会报销的。”
许秘书没再多问,拎着食盒便走了。
陆白屿其实也没吃,他如今是吃不下去的。
他听到这里,心里就更沉。
关于姜汀州到底喜欢吃什么,并不怪秘书不够细心,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上辈子问过这样的问题,姜汀州想了想说,只要是好吃的他都挺喜欢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看样子确实如此,作为一个厨师,他并不挑食,什么菜系都有涉猎,食材只要新鲜自也不分上下高低,姜汀州确实也是一个很好养的人,几乎没什么过敏的不能吃的,酸甜苦辣咸都有各中滋味。
而且他自己做什么菜都很好,哪怕是专攻某一菜系的厨子或其他知名的餐厅都比不过他的手艺。
这样的情况下,似乎去追寻他到底最喜欢吃什么是没有意义的,姜汀州自己都说不出来,陆白屿彼时没有得到答案便没有追问。
可哪怕作为厨师,又怎么可能没有真正的偏好呢?
今天他也只选了一碗普普通通的粥而已,以至于陆白屿努力回忆着,仍无法确定姜汀州的喜好。
他今天晚上就想着这些,蜷缩在车里,往车窗外看一眼,能看到地势比较高的姜汀州家里人一角,那是天台上一直常亮着的灯。
他不敢走上去找姜汀州,越想越觉得难过,也不想回去,只蜷缩在这里,一晚上没有闭眼。
姜汀州今天晚上倒是睡得不错。
他上午给院子里的菜浇完水之后再去的糖厂,李书妍倒是一大早就过来了,第二天就是剪彩仪式了,她要布置的事情太多了。
这些不需要姜汀州费心,她不是一个人做的,李家给她派了几个能干的副手,糖厂项目走向正轨,运作这些便得心应手起来。
两个人一碰面,李书妍就给他说了个消息:“今天我家已经派人过去和江家对接了,以后划清界限。现在学区房项目不投了,我家之后有余钱,我觉得我再试探一下我爸妈还有小叔的意思,糖厂这个项目,他们有可能会继续投钱的。”
倘若李家愿意投后续的钱,糖厂便没有后顾之忧了,不过现在李家吃一堑长一智,对投资方面谨慎多了,且后续不是小钱,不会轻易做决定。
按李家现在的意愿,其实是更想让她回自家的投资公司继承家业的,不过李书妍自然是不愿意。
“明天剪彩他们也来,就当是考察,”她道,“唉,明天还有好多记者。”
说到这里她都有些愁了。
她本来就邀请了一些记者过来,做些常规的新闻报道就好,现在因为吕市长和成是非要来,又来了一波记者。
而且今天一早,李家和江家闹掰的事情就传出去了,李书妍不打算把个人私事传出去给人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场豪门联姻其实之前受关注度就很高,现在突然没了,亦引发了不少讨论。现在,来的还有财经记者以及闻着味道赶来的八卦记者。
因为这许许多多的事情,这场剪彩仪式来的人就更多了,恐怕会比老城区其他改造项目要热闹得多。
李书妍本意也没想要这么多关注度,但来都来了,她不能得罪人,也不可能把这些来的人往回赶。
剪彩仪式的流程都是千篇一律的,暖场、采访环节、演讲,然后正式剪彩,主持人收尾,时间不长,大约也就一个小时。
她不想在采访环节面对那些记者奇奇怪怪的问题,自然要不想闹出不愉快来,只想完成这个环节,姜汀州听完,道:“那就不要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剪彩就好了。”
这剪彩里的重要嘉宾吕市长本来就是临时插了一段行程过来的,他是大忙人,到现场停留的时间大概就十分钟左右,上去参与最核心的剪彩环节便要离开。
“那不行啊,”李书妍道,“那纯剪彩也就几分钟,记者都是陆陆续续来的,中间这么多时间,总不能让人干坐着等吧。”
姜汀州参加这种剪彩仪式参加多了,他知道那些暖场、演讲之类的,大多都是场面话,记者们也未必有多少心思想听,许多人过来不过是完成工作任务和kpi而已。
某些八卦记者想要知道的李书妍的私事她也不想答。况且,那些东西和糖厂本身也没什么关系,请新闻记者过来只是糖厂例行的宣传,不能喧宾夺主,亦不能让取消所有环节让人觉得无聊。
“不会无聊的,”姜汀州道,“来都来了,大家吃点东西总行吧。”
为了契合吕市长的行程,剪彩仪式是11点到12点之间。
这不,刚好又是饭点。
作者有话说:
不管什么财经记者八卦记者,来洲宝这里统统变成美食记者[摊手]
第65章
周五那天上午,记者们还没来,但场地那边先布置上了,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临时搭起来的棚倒是很长一条,里面的像是……各种小吃铺?
大家陆陆续续地过来,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味,在签到处的时候便有米花糖的味道。有些在永青这边土生土长的记者闻到这个便有记忆,仿佛过年一般,再往前走,是最近在网络上很火爆的脆底小面包以及黑糖系列。
甜味散在空气里,衬得整个场景更加热闹。
这次的仪式似乎和大家以前参加的不一样,布置上看起来确实是喜气洋洋的氛围,大红色的元素很多,土是土了些,可看着确实热闹且接地气,没有什么架子。
这里没有冗长的讲演和介绍,也没有程式化的流程,相关需要介绍的都已经在昨天发给媒体了,方便大家写稿子。
里面有关于糖厂的介绍,以及李家对这件事的回应,能对外说的内容都在里面,并不需要记者们坐在那里听台上的人在那念稿。即使是临时过来没收到内容的也不要紧,在门口和工作人员出示证件便能收到了,直截了当,没有任何中间环节。
在糖厂这里,在正式的剪彩前取代那些仪式的是美食的现场制作,现做现吃,井井有条,被邀请来的记者除了常规的车马费,还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相对于各种冰冷的冠冕堂皇的介绍,糖厂这边的项目到底如何,自然是吃到嘴里的最为直观。
除了糖厂卖了好多年的老式的米花糖和大家都听说过的大火的脆底小面包和黑糖系列,再旁边便是三明治的摊位。
一部分记者听说了吕市长和花生酱三明治那回事,心里嘀咕着是否有那么好吃,刚来到地方,门口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始派发了,带颗粒的花生酱是当场现磨的。
大家毕竟还是来这里工作的,倘若直接坐下来吃,各位扛着摄像机的都不方便,所以所有的分量都做小了或者切好了,一口塞进嘴里很方便,且还能吃到多种多样的,一口一个,带着颗粒的花生酱确实极香甜,且除了花生酱馅料的以外,就这几天的时间,又很快做出了其他馅料。
芝士火腿蛋是最常见的馅料,上班族平时吃得不少但是新鲜手作出来的和平时吃的完全是不一样了。
一定是要刚拿出来就塞进嘴里的,蛋是流心的状态,芝士融化,包裹着极香的火腿片,一口就能感觉到不一样。
亦或是三明治里面夹了一块鲜嫩多汁的猪排肉,被生菜包裹着,肉香味十足,还有吞拿鱼馅的、蟹柳滑蛋,或是芋泥肉松味道的,以及基础的黄油味道和特意做出的脆脆西多士,都是各有各的好吃,三明治馅料丰富,不喜欢吃这一个,总有下一个。
倘若不想要三明治,光是生菜包裹着刚刚煎出来的肉排或是一块蟹柳滑蛋就已经非常香了,这生菜都像是特意挑过的,非常新鲜,挑着嫩叶给的,尝着又脆又甜。
再往前走,早市街那边的铺主也被姜汀州邀请来占了几个摊位,在中间的自然是现在生意最好的周丽芬的火腿铺,都是用小份量的餐具装好的,接过来之后,在最热乎的时候吃下肚,谁吃了都点头。
确实好吃,怪不得说是永青最近的排队王。
再旁边便是饮料区,磨出来的花生牛奶甜浆,或是香醇的芝麻糊,还有糖水铺的各类糖水,倘若觉得甜腻,旁边还有炖汤。
剪彩仪式还没开始,姜汀州带着来现场的李家父母和李续走过来的时候,在这里的人已经不少了,夹杂着“这个确实好吃”的感叹,一个个看着都很开心。
不仅是记者,在场还有嘉宾,是糖厂最近合作的几个供货商以及经销商。
现在的糖厂不止有网店而已,黑糖系列保质期长一些,完全可以放进商超和零食店的货架,有几个人尝完之后,已经去旁边问批量订货的价钱了。
有些记者来得晚了赶不及,或是眼下没胃口的,旁边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糖厂的产品,包装好了,作为伴手礼带走,除了热门的产品,还有一些是尚未上市、刚刚研制的新品,林林总总,非常丰富。
这场剪彩仪式,不需要人站在台上讲什么未来糖厂的目标和规划,眼前这些就已经很清晰——未来,糖厂区域将做成永青标志性的美食街区。
李家三个人经过人群,在侧边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又听姜汀州继续开口。
“这个三明治系列是最近准备要推的,”姜汀州道,“这次这么多人过来也难得,刚好让大家试一下新品,看看反馈。”
李续一路过来已经尝了几个,诚实道:“不错,很好吃。”
这种三明治的做法没有什么稀奇的,就像小面包一样,就是一定要挑着用好材料,而且有一些能够冷吃的口味可以放在网上卖,像带颗粒的花生酱、紫米奶酪和芋泥馅的,口味很不错。
不过某些口味一定要新鲜出炉,里面的馅料是热的,做出来等一会就入口,两分钟内吃完口感最好,倘若放得久一些,面包体就会就被水蒸气泡湿,馅料也容易变味道。
就像姜汀州那天和吕市长提的那样,糖厂要一定走出去开店,不仅是要扩大生意,而是有些食物必须这样做才好吃。
所以网络销售要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实体产业也要做,两者结合,一步步撑起这数十亿投资的大项目以及这块品牌。
今天这场说是剪彩仪式,倒像是一场接地气的发布会。
除了吃东西,一些必要的环节没办法省略,毕竟记者们来都来了,真人采访是必不可少,大家总要拍点素材交差的。
但相对于严肃正经的环境,这场采访的氛围就轻松多了。
李书妍在这时候就站在三明治的摊位门口那里,一边回答还一边给人塞好吃的,像是个热情的老板娘,哪怕有些记者把她和江理的事情问到眼前来了,她也能笑着应对。
“我和江家什么情况?谈不拢就掰了呗,”她笑,“他非要做学区房,我就想做小面包。”
对于她来说,作为另一个当事人,没必要在把这件事放在网络上让大家审判一轮。
江家不是上市公司,舆论对江理这种人效用有限,而她最重要的退婚和撤资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李书妍也没必要把自己也卷进去让别人评头论足,这对她来说有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可此时完全不提,反倒会让人揣测是李家出尔反尔,所以今天面对这些记者的态度和整体氛围很是重要。
她说着这些,还给那位提问的记者拿了一块甜品,是刚出来的奶油夹心,里面还有一半切开的橘子,因为有水果,所以即使是奶油夹心也吃着不会腻,融合得刚刚好。
大家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当然是最放松的。
“按永青现在的房价,一套学区房三百万起,但糖厂这里,最基础的三明治定价只要三块钱,”李书妍道,“三百万,我觉得掏得起的普通人还是少,但掏三块钱买三明治的人应该不少吧。
都是投项目,我想做点接地气的,他可能想上天,我看这怕是要摔得粉身碎骨,所以,自然要赶紧跑。”
虽说没打算把那件事扯出来,但李书妍多多少少还是踩了江家一脚,记者们忍不住笑。
现在,看她状态如此放松,便知道李家在这件事上绝没有任何理亏的地方,反倒是江家藏着掖着,不敢正面回应,到底错在何方,已经是一目了然。
李书妍和这些带着尖锐问题汹涌而来的记者聊得不错,即使有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在这种氛围之下也容易被她笑着带过去,把关注点重新带回糖厂上面,以及配合着持续端上来的各种小吃,这种边聊边谈的轻松感觉,时间会过得很快,场面亦是和谐。
这一切,自然是姜汀州安排好的。
相对于其他程式化的剪彩仪式,他如今更喜欢热闹的氛围,且今天这热闹的场景不仅是给记者和合作商看的,也是给今天来这里观察的李家看的。
虽然李家已经放弃了学区房项目,但不意味着他们会立刻转向投资糖厂。李母担心李书妍,还是想把她带回自己的投资公司,自家女儿在那里游刃有余的表情,连之后到来的李家父母看到了都很惊讶。
——她这样神采奕奕的样子,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好像丝毫没有受江家的事情影响。
李家现在看待姜汀州亦是大不一样。
且正在这时候,成是非也到了,他戴了个帽子躲过记者群,从侧面过来走到姜汀州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止是他,后面还站着最近一直跟着舌尖项目的秦如霜。
李家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她,愣了一会儿才打了招呼,上次在订婚宴现场看秦如霜站在讲姜汀州便已经够惊讶了,但今天又见,好像不是偶然事件。
特别是秦如霜对姜汀州的态度更加客气,道:“陆运和舌尖的合作有眉目,我来这里是谢谢你的帮忙。”
姜汀州当时和陆白屿说,作为回报,他会和成是非说好话。
她跟到现在,已经谈了不少细节,成是非本来也有所动摇,昨天算是正式点头了,陆运等到如今这个结果自然是满意的。
虽然陆白屿听到这件事,看着不太像很高兴的意思。
糖厂项目的开幕仪式又不是封闭的,普通记者都可以过来,多来个她对姜汀州来说没什么影响,只是客客气气叫了一声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