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薛大壮在他的代码箱里郑重宣布。

  “以前有点烦他,虽然他在桥东村住了大半年,但统哥你也知道他那是带着不少随从仆役来的,擦屁股都用丝绸。”

  “现在你再看他,出了长安千里迢迢来了这西域之地,人也不矫情了,身为亲王还怕脚上的味道熏了咱们,这要换个贵人谁还能做到?”

  这倒是,李琮这一点是很接地气的,而且一旦认定了就会坚持走下去。

  可惜他不是太子,将来当不成皇帝。

  一人一统偷偷在脑内哔哔,一墙之隔的李琮也在感受着羊毛袜上脚的新奇感。

  别说,还真是舒服!羊毛也不知怎么被处理成了丝线,但这编制的手法却没有过于密实,线股之间都留有合适的缝隙。

  这个缝隙让羊毛袜拥有了一定的弹性,行走时会随着脚一起改变形态,仿佛轻柔地裹住了脚,又不过分拘谨,完全不影响行动的灵活性。

  而且还非常暖和!

  李琮很高兴,在地上走了几圈,忽然觉得脚痒。

  他是个养尊处优的人儿,薛大壮这羊毛袜是粗仿后半精纺,但精纺的工艺不过关,导致羊毛纤维还是有些扎人。

  但李琮舍不得脱,他在这个瞬间忽然明白了748的意思,这个羊毛生意安西都护府得做啊!

  他蓦地推开窗,西域特有的冷风扑面而来,冷得他打了个哆嗦。

  但脚是暖的,脑子清醒。看着窗外洋洋洒洒的大雪,李琮觉得他这段时间的困惑终于有了个答案。

  要强兵,要平定西域,先要有一支强悍的安西军。

  现在的安西军很强,太原郡王郭虔瓘擅练兵,打造的安西郡和北庭军都不是弱旅,现下又有张孝嵩和阿史那献这两员猛将,大唐在西域的力量并不弱。

  可单靠兵马,却不足以完全控制西域。

  如今安西都护府的主要势力范围在安西四镇,而在这区域之外还有许多名为归附实则不受控的地区,比如大唐之前对拔汗那的管控,就不足以抵御吐蕃和大食的侵蚀。

  所以薛先生的意思,是利用大唐与西域的贸易先把安西都护府的家底攒起来,有升级武器和马匹的底气,把补给和粮草搞得多多的,让安西军的兵士能吃饱,有战力,有士气。

  安西地处大唐与西域的交叉口,是东西往来的贸易必经之地,放在眼前的商路没理由不用。何况薛先生之前也说平叛各部族都要出力,归附以后都是大唐的子民,应该像中原州府一样向朝庭交租庸调。

  朝廷允许安西都护府收临近州府的租庸调,所以交给安西都护府就是交给朝廷,而且都护府还有权决定收什么。

  之前他们每年只是象征性地送父皇一些土产,以后这种好事儿都没了,以后上交的都得是都护府需要的东西。不过他也不会太亏待归附的部族,不抢粮不抢牛羊,他要的是矿石和羊毛,还可以向部族低价贩卖安西都护府的出产,运作好了转手赚一笔,不亏。

  这样一来,西域各部族与安西都护府便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比单纯依靠武力征服更加稳妥。

  而繁荣的贸易会带来新的人口,不单单是归附的西域部族,还有在中原活不下去的流民,充满机遇的土地再荒芜,也从不缺乏愿意冒险的勇士。到了那个时候大唐能控制便不仅是安西四镇,会有更多的土地被收入囊中!

  “好!很好!太好了!”

  李琮朗声大笑,笑声在静寂的雪夜中响彻荒野,久久不绝回音。

  再回来的时候,李琮的气势发生了些微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敏锐地被大壮和748捕捉。

  大壮:他咋了?难不成我这袜子织的有点大了,他咋走路一甩一甩的呢?

  748:可能他对羊毛有点过敏。我以前当运维统的时候听人说过,贵族的皮肤都是超级娇嫩的,一颗豌豆隔着十层被子都硌得慌……

  李琮可不知道这一人一统在背后蛐蛐他什么,他一进屋,马上以百分之一百五十的激情张罗起了羊毛线的事。

  明天就派人去收羊毛吗?

  得挑选一批手脚机灵的兵丁专门负责清洗和纺线。

  要不干脆拉一支羊毛小队出来吧。

  “哪用得了专门选拔专人去干?”

  748失笑道。

  “你挑安西四镇的老弱妇孺就足够了,但是要给工钱,不能发徭役,这样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才会高。”

  啊……老弱妇孺吗?

  李琮还有点不放心。

  现在羊毛线生意的重要性在他心中不亚于热气球,乃是安定西域,做强安西都护府的关键,怎么可能交给一群老弱妇孺。

  “是真的。”

  748给他解释。

  “这活老弱妇孺干足以,工钱足以让他们在西域的寒冬活下去,这些都是都护府未来的人口和劳力。”

  “安西军还是以屯田和练兵为重,要知道贸易是要靠武力维系的,稚童怀壁只会让人生出觊觎之心,咱还是得拳头先硬。”

  “所以冬歇期我建议先把冶铁的高炉和织布坊建起来,给四镇的平民一个营生。连城那附近我去看过,是有很好的铁矿和煤矿的,这些都是打造兵器的好材料。上次张孝嵩出征凑忙,没用上咱们弩坊的神臂弩,趁这个机会正好给安西军都配置上,培养弩手也需要时间,再让他们分心去处理羊毛实在不划算。”

  “还有你想造的热气球,关键材料是那个球囊。我那个球囊是麻布做的,你可以在本地寻一些手艺好的妇孺,雇她们织热气球的料子,冬天干活不耽误春耕。等她们练出了成手,大……我这边的粗纺机也做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可以一并转为羊毛线作坊。”

  “反正这个冬天大家都要行动起来,按部就班做好前期准备。争取明年一开春,咱们的热气球和羊毛纺就都能有成果。等夏天商人再路过安西四镇,用成品把他们的钱都掏出来!”

第144章 皇帝都说好!

  这一个冬天, 安西四镇的军民过得格外热闹。

  托张御史大破拔汗那的福,现在大唐以西的土地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无论是吐蕃还是大食,都遣人来长安表达了友好的意向, 大食忽罗珊异密还亲自写信一封, 表示愿与大唐和好,结为同盟。

  后突厥的默啜可汗也不闹着造反了, 向朝廷重提求婚一事。去年四月他曾遣使者上殿, 说自己是大唐的驸马爷, 请求李隆基嫁公主。

  李隆基都气笑了。

  合着你打了败仗,被抓了个正着,还想要朕赔你一个宗室女?

  这要放在以前, 李隆基可能就答应了,毕竟大唐在西域的根据还不够稳, 默啜可汗虽然狗但至少还听摆弄,不安抚他万一倒向吐蕃和大食不就麻烦了?

  但现在不同了, 李老三现在底气壮的很。他的张御史带着一群部族军杀得吐蕃大食屁滚尿流, 什么无敌的大食骑兵被薛三炸的稀烂,阿勒达吓得连老巢都不要躲进了山沟, 他现在怕啥,怕默啜反水?这老小子才没那么傻呢!

  “后突厥苦寒偏远,我李氏女不耐车马劳顿, 默啜还是另寻佳妇吧。”

  一句话,把后突厥的使者起了个倒仰。

  什么叫李氏女不耐车马劳顿,去年你不是答应送个县主过来吗?你这大唐皇帝怎么还说话不算话了呢!

  你看, 拳头大的时候就能说话不算话,渴塞城一役让西域诸国集体地震, 后突厥的使者再不满也只能在心里憋着,他也怕大唐传说中那位会飞天会使雷火的仙师。

  打发走了后突厥的使者,李隆基龙心大悦,跟紫微令姚崇说起了儿子李琮的“安西开发计划”。

  这名字听起来怪怪的,一看就知道是薛三的手笔,但李隆基却并不忌惮李琮跟薛三走得近。

  他正值壮年,大权在握,完全不担心儿子抢班夺位。而薛三那小子很是有点世外高人的意思,有本事还不踏足政斗,是他最喜欢的那种工具人。

  比姚崇还喜欢的那种。

  “说是要建羊毛工坊,还给朕送了一件。”

  李隆基给姚崇展示儿子的孝心。

  打从上次收到鄣刀之后,李隆基就很喜欢跟人炫耀儿女送给自己的孝敬,随身挂着李琮送的那把刀,但凡有机会就要拔出来给人看,等听够了夸赞再收回去。

  他都这样了,后宫那群人精儿嫔妃哪有领会不了精髓的,于是宫里很快刮起了“给父皇送礼”的歪风。

  当然礼都是小皇子小公主们送的,可是苦了这群孩子,李隆基的子女除了李琮都不算很大,便是身为太子的李瑛,现在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给爹送礼。

  于是看来看去,李隆基还是喜欢李琮的礼,不单单是因为拿得出手,而且还颇有巧思,总能令他耳目一新。

  就比如说这次他收到的羊毛衣,据说是李琮亲手织出来的,又轻柔又保暖,穿在身上十分舒服。

  李琮在信上说准备在安西四镇收羊毛建工坊,以后发展羊毛纺织赚取军费,并跟他申请安西都护府在三年内自行决定租庸调的种类,还准备把收租的范围扩大到归附大唐的部族,与他们发展贸易。

  李隆基想了想,觉得儿子这个想法很不错。

  就是嘛,都说归附大唐了,那也得拿出点实际行动。这次跟着张孝嵩一起出兵的都是忠心的,那些看热闹的都得加税!至于要怎么收收什么,让儿子自己决定就行,真要是能把羊毛工坊办起来,也能给朝廷减少不少军费的负担。

  “姚卿觉得如何?”

  姚崇哪敢说不行啊,现在安西都护府和郯王就是陛下的心头好,谁都不敢触他们的风头。

  但是边境贸易……

  姚崇皱了皱眉。

  “不知郯王殿下准备跟胡人交易什么?”

  这话问的其实有点敏感,毕竟安西都护府远在西域,山高皇帝远,郯王要是有什么小心思也不是酿不出祸患。

  姚崇其实知道自己这句话问的不讨好,但是没办法,这是他身为当朝宰相的职责,他必须把所有的结果都给陛下想到。

  姚崇自问是个重权的人,但他也是一心为了大唐为了陛下的。所以哪怕知道这话李隆基不爱听,他也得说,他不说朝中便更没人吭声了!

  出乎意料的,李隆基并没有生气。

  他点了点头,还伸手拍了拍姚崇的肩膀。

  “姚卿真乃是大唐的肱骨。”

  “开边贸的事儿,朕也问过嗣直,他说是要卖羊毛品,换西域诸国的矿石。”

  “嗣直在信上给朕算了一笔账,没想到羊毛工坊的纯利竟然如此之多。羊毛工坊雇佣老弱妇孺,这些人不会影响碛西正常的屯田和练兵,但却给平民多了一个营生,更容易在碛西安稳下来,休养生息。”

  “如此几年,碛西的户数便会有所增长。郭虔瓘天天走本说安西军年迈,要征关中子弟入西域。嗣直这个办法一处,郭虔瓘就不吭声了。估计也是想看看这羊毛工坊能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给他拉来青壮儿郎。”

  “所以朕觉得,这三年不妨让嗣直一试。”

  皇帝都这么说了,姚崇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赞同。

  次日李隆基下旨,准安西都护府就租庸调便宜行事,并在碛西开三个通商城镇,安西都护府可留商税三成。

  旨意一出,全城震动。姚崇一下朝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在打听陛下的这份旨意是怎么回事?这不等于放权给郯王经略西域了吗!?

  郯王这么受重用吗?

  郯王准备在碛西怎么干?

  陛下是不是有意在给郯王积累军功?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怎么议论的都有,后宫更是山雨欲来。

  赵丽妃焦虑失眠,刘华妃忐忑不安,武婕妤眼红嫉妒。唯有王皇后,老神在在稳坐中宫,闲来无事便研究李隆基新得的那件羊毛衣。

  “到底还是个小郎君,这织线的手艺可真不怎么样。”

  “娘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