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王守一本来是想跟748念叨一下京城里最近发生的变故的,顺便跟它求个主意。但张嘉贞忽然提出也想参与,他不能驳了当朝宰相的面子,许多话也只能待以后私下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的氛围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张嘉贞对安西牧场的事很感兴趣,于是抓着748反复询问一些细节,尤其是关于代币兑换的问题尤其细致。

  748想起之前李琮和它讨论的“恶钱”问题。唐代的恶钱有很多种,其中最泛滥的乃是民间私自铸造的减重钱,如鹅眼、铁锡、铜荡之类的,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

  前任宰相宋璟曾想整治恶钱的问题,但却遭到了朝臣的反对。说到底,经历过乱世的百姓对于钱币的质地和重量十分看重,当年高宗朝意图将含铜量一般的乾封泉宝定出高于本币十倍的价值,天下的百姓根本不买账,所以朝中有人主张既然无法遏制恶钱的流通,不如干脆放开随便私铸,朝廷只要对私铸的钱币含铜量进行监管就行了。

  这个提议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身为当朝宰相的张嘉贞也卷入其中,但他并不同意开放私铸的意见,毕竟铸币权乃是朝廷威信的象征,大唐朝廷在铸币的问题上犯过错误,真要放开只会让朝廷铸币的价值一跌再跌,甚至引发新的混乱。

  但要是只是打击,都打击了这么多年了,民间依旧私铸泛滥,可见是没什么成效的。

  他听说安西都护府在牧场使用了新的结算方式,便想问一问具体操作的细节。

  “细节……”

  748想了想。

  “细节就是能够保证代币的购买力。”

  它说的很真诚。

  “要让使用者能够用代币兑换到他需要的东西,而且价格合理,其实本质上还是物与物的交换。”

  “安西牧场不大,代币只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流通,相当于一个封闭的小环境里大家都用羊毛结算,代币只是计量的工具,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但要是放在整个大唐就不那么容易适用了,大唐的体量大,用钱需求迅猛,简单换算无法承担这么复杂的经济结构。如果真想解决恶币泛滥的问题,那还是要从建立货币本身的信用下手。你要禁止民间使用恶钱,那你就要拿出足够多的好钱,就像牧场商铺和医疗所给用户提供的服务,让大家愿意用你的钱。”

  “另外,如果你想收缴市面流通的恶钱,那你就得给与百姓一定的兑换补偿。安西牧场使用代币交换物资是比用金银购买有优惠折扣的,能充分调动大家兑换的积极性。收缴恶钱也是一样,没有好处大家为什么要用你的钱?”

  “最重要的,禁用恶钱这事儿不能着急,不能指望可以一蹴而就,要给足时间,让民间有机会把恶钱全部兑换出去,让市场中保有足够体量的好钱。”

  “推进也不能一刀切,最好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恶钱禁用后的流动行不足,民间的反对也能减轻不少。”

  “毕竟……”

  748顿了顿,直言不讳。

  “‘乾封泉宝’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

第178章 背后蛐蛐李老三的坏话!

  乾封泉宝, 乃是高宗一朝发行的钱币,官定乾封泉宝的一文等于旧铜钱十文,然而乾封泉宝的含铜量却远低于十文旧钱,而且给出的期限仅限一年, 一年后禁止所有的旧钱流通, 导致长安城的商品经济近乎断绝。

  这件事也严重损害了朝廷的信誉。

  张嘉针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什么宋璟提出取缔恶钱遭遇反对甚至因此下台的原因。

  但宋璟虽然下台了, 但恶钱泛滥依旧未止, 这仍是新任紫微令要面对的问题。

  张嘉贞听的很认真, 也在仔细琢磨748的话,但心里也免不了有些失望。

  给与兑换恶钱的激励,朝廷哪是那么容易便能拿出这笔钱来的,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朝廷的银钱也是吃紧的。

  之前听说碛西在推行代币, 他与幕僚们都报以很大的期待,想着说不定能一举解决恶钱泛滥的弊病。

  但今天亲耳听这个薛三郎讲了经过, 张相爷也知道推行代币是有特殊条件限制的, 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说到底,朝廷还是得有钱。

  唉。

  张嘉贞长叹一声, 忽然觉得杯中酒索然无味,随便找了个借口提前告辞了。

  “哎,可算是能说点不正经的了。”

  王守一松了口气, 然后兴致勃勃地凑过来,开始跟748说起了这几年京城里发生的八卦时间。

  王守一他妹就是当朝皇后,老王家一家子都是外戚的头子, 自然话里话外先从后宫开始。

  “打从李嗣恭成了太子之后,赵丽妃就不如以前那么得宠了。”

  王守一让下人撤了盘子, 重新端上来一桌烤羊肉。

  “毕竟都是太子之母了,自然不能像当初做歌伎的时候放得开,要端庄自持。”

  “可她原本就是靠着颜色上位的啊,后宫这么多鲜嫩的小娘子,她不想着保住陛下的宠爱,反而抱着太子儿子不撒手。这比她出身好的不计其数呢,当然就让人给比了下来。现在宫里最得宠的是武婕妤,赵丽妃据说已经被冷落许久了。”

  748听的津津有味。

  果然是只适合在私底下说的八卦,之前张嘉贞在场的时候王守一万不敢聊这个话题,这不妥妥妄议陛下的家事?!

  不过它也很能理解王守一的心情,毕竟亲妹子就是皇后,说起来这些都是妹妹家妾室的争风吃醋,他替妹子着急也情有可原。

  “那武婕妤怎么还是武婕妤?不是说三妃之一的惠妃之位还空着吗?”

  听它问起这个,王守一嘿嘿一笑。

  “我想跟你说的就是这个。武婕妤这两年接连生了两位皇子一位公主,其中一儿一女都没保住。现在这个养在宫里的据说身体也不是很好,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

  他比划了一个大家都懂的手势。

  “之前不是九皇子得了陛下亲自命吗?当时都说是独一份的大造化,结果后来诞生的皇子也有陛下取名,而且九皇子刚过了周岁便没了,陛下虽然追封了夏悼王,但有什么用啊,还不是一捧黄土。”

  “武婕妤也是个狠人,虽然甚是伤心,但是没过多久,她又有了上仙公主和皇十五子。”

  “上仙公主同样没留住。皇十五子据说身体也不是很好,养的十分艰难。”

  王守一比划了一个数字。

  “两子一女了,依旧没有封妃。”

  “因为武氏的出身?”

  748在玛城时常跟李琮见面,对李武两家之前的纠葛也有所耳闻。尤其是之前它和大壮被武婕妤追杀,它还好好调查了一番原因,自然也知道献寿大典上的传闻。

  “陛下不是答应过武婕妤,只要她有功就晋升她的份位,妃嫔生育就是有功吧?”

  “是的。”

  王守一点头。

  “妃嫔生育是功,所以陛下在朝会上也提了一嘴,但因为朝臣反对的声浪太大,最后不了了之了。”

  “毕竟,武氏嫔妃对于大唐的后劲儿可不是一般大,则天大圣皇后这才走了几年?”

  “但这样一来,陛下岂不是对武氏食言了?”

  748微微皱眉。

  “做不到的话一开始就应该讲清楚,不要胡乱许诺嘛!给了希望然后一次次的拖延食言,这样才最让人觉得愤怒。”

  “哎呦我的薛弟弟,这话可不兴乱说的,传出去了咱俩都要倒霉。”

  王守一连忙来捂748的嘴。

  但他对748的这番言论也无法不认同,毕竟当初“论功封赏”一说是出自陛下亲口,那时候大家都觉得陛下是要破格提拔武婕妤,朝野上下风声四起。没想到这都过去了好几年,武婕妤依旧是武婕妤,空悬的惠妃之位也没落到她的头上。

  如果只说这件事,抛开王守一个人的立场,他也觉得陛下这事儿干的不地道,这不就是溜着武婕妤玩呢嘛。

  但八卦只说了一半,武婕妤也不是那种任人摆弄的小娘子,她能这么多年都把持着陛下的宠爱,也是很有成算的。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生下来的孩子都不甚康健,两个都没养活。

  “唉,陛下这几年,性情也和之前不打一样了。”

  王守一叹了口气。

  其实这才是他今天找748喝酒的主要原因。一晃几年过去,一直在碛西的薛三郎回京城,但京城中的皇帝早已和他出发的时候有了变化,变得威仪日盛,也越发独断任性,若是还和以前一样,怕是要惹出祸事来。

  “你与宁王……额,就是以前的宋王,你与李成器见面的时候也注意一些,现在陛下十分忌惮朝臣与宗室之间的交往。”

  王守一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家倒还好,因为中宫无子嘛,我们家又没什么特别有本事的人才,只是靠着外戚的名头过过富贵日子。但是陛下的兄弟,你也知道陛下和几个王爷感情不错,但要是朝臣和他们交结,陛下就不高兴了。”

  “之前光禄少卿裴虚与岐王一起吃酒,还聊了谶讳的话题,结果不知怎地便传到了陛下耳朵里。裴虚还是霍国公主的驸马呢,直接就让和离了,然后把裴虚流去了岭南。”

  “万年县尉刘庭琦、太祝张谔也是和岐王喝酒,都给贬谪出京了。”

  “弟弟我知道你是被宁王举荐上来的。虽然宁王殿下一直很有分寸,但他毕竟是先帝长子,地位比岐王还高着不少呢。你在京城可是得小心些,咱们陛下现在忌惮这些事儿,必要的话你离宁王远些吧。”

  748点头,又问。

  “那陛下是猜忌岐王了?”

  “谁知道呢,反正倒霉的都是朝臣,对几位王爷连句重话都不说,但这个阵势谁还看不明白呢。”

  王守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所以现在,我算是明白弟弟你当年为什么跟我阿耶说一动不如一静,以不变应万变了。别的不说,咱们老王家现在能在京中稳坐钓鱼台,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阿菱膝下没有子嗣的缘故。陛下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愿人说到他不仁义、不念旧情,但你说他心里有没有忌惮?那肯定是有,所以才会对朝臣和诸王看得这么紧。”

  “所以我们家只要不惹事,我们就是陛下最好的面子。王家又没有皇子,跟朝中的政斗一点都挨不上,我们这也算善待故旧的牌匾了,之前要不是你提点,我们险些把自己最大的挡箭牌给砸了!”

  王守一说这话是真心的,他是真的感激薛大壮,觉得这小子简直就是天上派下来庇佑王家的福星,不管是羊毛还是松纹蛋,全都帮了他们家大忙!

  去年他爹犯了几次胸痹,薛三听说之后让大管事带了种神药回来,只要压在舌下含服便能大大减轻痛楚。也是亏得这药送的及时,不然去年冬天他爹那次大发作,人说不定就救不回来了!

  是以即便冒着风险,王守一也想把京城最近的情况跟薛三郎讲清楚,他预感陛下这次多半会召见薛三郎,但陛下身体不适,已经缺席了两次朝会,所以召见的事儿也未必会在最近进行。

  这段时间其实是最危险的时间,因为刚从西域回来的薛三郎对朝中风云变幻不甚了解,稍微行岔踏错变会被人捏住把柄,借此攻讦,毕竟朝中看不惯薛三的大有人在。

  今次替薛三引荐张嘉贞,也是想帮恩人在新任宰相面前露个脸,以后也能关照些。

  毕竟他们王家现在是真的远离政治,空有一个外戚的招牌毫无实权,想帮忙也使不上力。

  只是王守一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想法分分钟便应验了。

  这顿酒还没喝完,晋国公府的大管事便急匆匆地跑进来,说宫里来人传旨,让薛三郎即刻进宫。

  “现在?”

  王守一大惊。

  这都什么时候了?再过一会儿宫里都该落锁了吧?有什么急事儿现在就要传召!?

  他心念一动,背后瞬间被冷汗浸透。

  该不会……该不会……刚不会是刚才他和薛三郎放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被陛下听到了,陛下大怒,要招他们两人进宫问罪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