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但他毕竟是皇亲,而且还是先帝的亲孙子, 宁王长子, 虽然陛下待他这个侄子一向亲厚,可随意出京前往碛西长期居住, 这个行为还是很不合规矩的, 非常容易引发旁人的联想。

  李琎心思纯净, 但他不是傻,生于李唐皇室的孩子哪有蠢货。是以即便十分想跟着薛先生去安西都护府看热闹,但他到底也还是按捺住心情, 老老实实留在京城酿酒,还自封了一个“酿部尚书”。

  酿酒, 酿酒总没人说嘴了吧?!陛下派薛先生去碛西三年,三年后另有任用, 到时候他的陈酿二道头正好给先生接风!

  李琎是这样打算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三年之期一到, 748虽然回京城复命了,但转眼又被李隆基给打发了出去,要去海外寻找什么新种。

  关于这事儿, 李琎也跟他亲爹宋王讨论过,说是不是薛大壮在安西都护府时得罪了人,这怎么就给发配了?

  谁不知道倭岛以东都是大海, 风高浪急,连块能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上哪儿去找良种?

  彼时宋王李成器还曾扼叹过748的倒霉。

  “薛三是个有本事的人,就是运气不好,明明出身也算不错,可偏偏河东薛家之前坏了大事,不然那小子也算是名门后裔,正经的世家子弟。”

  “好容易靠着菽油和曲圆犁出头了,结果还是因为薛家陛下只给了流外小官。这么多年来活没少干,但这品级……”

  李成器后面的话没说,但作为他亲儿子的李琎其实心里明白,他父王觉得陛下对薛先生太过抠搜,你看长平王那个曾孙李林甫,论实绩跟薛三根本比不了,但人家从千牛直长一路升到御史中丞这才几年,简直就是飞升。

  ……李林甫要是有薛三那么多功劳,别说御史中丞,六部侍郎他都能运作得了。

  想到这里,李琎也暗暗叹气。

  这几年,李林甫之流在朝中出头的不少,好在内阁的相爷们还压得住,没让这些小人得势。

  但总靠这几位顶层人肯定不行,毕竟按照陛下的习惯,宰相这个位置可是轮流做的,若是朝中都是李林甫之流,那他上位也是迟早的事。

  “……薛三要是换个出身就好了。”

  彼时的宁王慨叹道。

  “也不用出身宗室,书香清流就足够,总不至于被如此压制。”

  他这样说,他亲儿子就在一旁撇嘴。

  书香清流可养不出薛先生这样的人物,他父王又不是没见过朝中的那些酸儒,满口仁义道德,也没见真作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实事。

  真是,这么出色的一个能臣,怎么就给打发出海了呢!

  当时李琎的确十分担心,要不是748出了长安就一路夺命狂奔,他其实还想去海州为薛先生送行,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先生的地方。

  结果人走了也就一个多月,州胡岛的土人忽然向光禄寺提交了归附表文,说是他们在大唐使节团的帮助下,打败了投降新罗的蓟马部落,统一了全岛,因此对大唐十分感激。

  他们接受了薛大人的招抚,请求成为大唐的臣民,并愿意让州胡岛成为大唐皇帝陛下的马场。

  李琎:……!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所谓的大唐使节团,应该一共就有两个人吧?!一个是薛先生还有一个姓高的随从,就这俩就统一了州胡岛吗?!

  不过大唐的文官也不全都是文官,有部分文官非常擅长上马操刀剁人头,论凶残也不比武将差多少。

  虽然两人统一州胡岛这事儿听着有点惊悚,但这不是还有张孝嵩带兵连克百城收复拔汗那这个珠玉嘛。和凶残的大食、吐蕃联军比起来,州胡岛上的部落那就是村民械斗,根本也不算什么大战。

  不过借由此事,朝中也有人记起来在张孝嵩收复拔汗那的关键一战中,这位薛三其实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别的不说,单就大破渴塞城这一场,论军功薛三乃是独一份,在西域也是令人闻风丧胆。

  第二天大朝会,州胡岛归附这事儿果然成了讨论的议题。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有人觉得既然要归附那就收着,毕竟归附的这个部落擅长养马,岛上也有适合建设马场的土地,不要白不要。

  有人觉得州胡岛之前一直是新罗的附属地,新罗是大唐的附属国,上邦抢下国的地盘有点不地道。

  朝中意见不一,但李隆基倒是挺高兴。

  薛三动作这么快的吗!?刚放出去就收了一块土地给他,还附赠一份州胡岛规划方案,他这掏出去的俸禄简直超值啊!

  大笔一挥,收了!

  州胡岛的使臣刚走了不久,登州刺史忽然向朝廷奏报,说黑水靺鞨部派遣使者来营州,请求归附大唐。

  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惊。

  黑水靺鞨可不是州胡岛上的土人,那是正经的靺鞨胡族,战斗力一点不比渤海郡王大祚荣的靺鞨军差。

  黑水靺鞨之前一直依附高句丽,高句丽灭亡后成为室韦的附族,与大唐支持的粟末靺鞨一直不太对付。

  现在忽然说要成为大唐的属地,这不能不让文武百官心存疑虑。

  “我听我父王说,那天的大朝会吵得特别凶,兵部侍郎和光禄寺卿都差点动手了!”

  李琎笑嘻嘻地跟748分享着朝中的八卦。

  见到了748,他这文会也不开了,一门心思拉着人叙旧。

  “渤海的粟末靺鞨是安东都护府扶持的,大祚荣跟当时的安东都护许钦澹关系很好,许钦澹一直在推动朝廷加封大祚荣的儿子大武艺为渤海都督,帮他统一靺鞨三部。”

  “结果被你这么一搞,黑水靺鞨的使者进了长安。他献了送给陛下的礼物,还呈上你写的奏本和归附表,跟陛下陈情说并非不敬大唐,而是黑水靺鞨走不了营州海路。”

  “嘿嘿,那个靺鞨族长也是个人才啊,话说的十分有分寸,他也不说是安东都护府不收他们的请表,他就说是大武艺封锁可去往平洲的路,要不是你帮他们想办法绕路登州,靺鞨三部的地盘都要被大武艺拿走了。”

  “那他这样说,张相就没什么反应?”

  748问李琎。

  统觉得张嘉贞不是那种好脾气的人,这事儿说重了是安东都护府欺上瞒下支持大武艺,靺鞨三家要真是合并成一家,那绝对要成为辽东的大患。

  “怎么可能没反应?!”

  李琎乐得直拍巴掌。

  “所以张相责令安东都护府上报靺鞨三部的情况,许钦澹的安东都护之位坐到了头,改由薛泰接任。”

  “陛下让李琰,噢,就是李嗣真,让他领了平遥节度大使的差事,遥领安东都护府。李嗣真想学大哥很久了,主动跟陛下说要亲去赴任。但他哪有大哥的本事,人去了平州根本插不上手,还接连出了几个不大不小的乱子,都是薛泰给收拾的。”

  李琎口中的大哥,那当然说的就是李琮。748正愁打探不到朝中的秘闻呢,现在听他主动提起李琮,马上打蛇随棍上。

  “那郯王呢?可是还领着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

  李琎摇头。

  “大哥年前就已经从龟兹城回来了,现在在京城休养,陛下暂时没给他派新的差事。”

  “安西大都护现在是陕王李嗣升,杨妃所出,自小在皇后娘娘身边长大,先生可能没怎么见过他。”

  嗯,见过也不记得,它那次进宫都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遇见都是几位年纪较大的皇子,李嗣升和李嗣真因为年纪小也不太关注。

  不过安西都护府换了大都护,748跟这位陕王也没什么交情,不知道之前安排给高仙芝和海里古的前程还作不作数。

  “李嗣升啊……”

  李琎想了想。

  “他是个很谨慎很小心的人,心思很重,年纪不大但是想的很多,有点优柔寡断。”

  李琎这样评价这位兄弟。

  “但他十分爱惜羽毛,有大哥在碛西的珠玉在前,他知道自己也很难再做出比之更大的功绩,再加上最近李琰在安东闹了几场笑话,皇后娘娘应该只想他按部就班地攒些资历。”

  李琎的话点到即止,748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琮在碛西是实权派,但李琮走了他的弟弟李嗣升却不能完全继承他的权柄,安西都护府说了算的还是郭知运、阿使那那些人。

  也行,都熟。

  而且李琎说李琮在碛西珠玉在前,说明李琮并不是因为犯了错才被从安西大都护的位置上替换下来的。往好了说是李琮在安西都护府干的太好,皇帝想把这个儿子调回长安另谋他用。往不好了说李隆基不放心,怕长子一家独大,在一众皇子中独领风骚,抢了太子的风头。

  可是,光换李琮有什么用呢?带兵打仗的又不是李琮啊。

  这李老三,真把平衡牵制之术玩明白了。

第240章 殿下您想先涮啥?

  “对了, 还没问起先生这趟出海如何?可是真找到了海外的仙山?”

  李琎笑着问道。

  他其实就也这么随口一问,那仙山能是那么容易就找到的吗?君不见打从始皇帝开始出东海寻仙的人就不计其数,结果最远也就到了倭岛,再往东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了。

  就这, 这还是驾着大海船, 随行无数船手兵士,千辛万苦才得到的结果呢, 薛先生就带了一个姓高的随从, 能平安回来就很不错了。

  748就等着他问这个问题呢, 闻言微微一笑。

  “仙山没有,但新的岛屿和陆地倒是发现了几处。”

  “也是啊,毕竟是仙山, 哪是那么容易就能碰上的,徐福带着大船出海不也就发现了个倭岛……”

  李琎一开始根本没反应过来, 还自顾自地在那儿叭叭叭,安慰748别上火, 人能回来最重要。

  可等叭叭了一会儿, 他忽然又觉得不对。

  薛先生刚才说啥来着?他发现了几处岛屿和陆地,这么说他真找到了?!

  李琎缓缓地扭过头, 漂亮的脸蛋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先……先生……你说什……什么?”

  “你找到什……什么了?”

  “几个群岛,米洲陆地,面积……唔, 大概有三个大唐那么大吧。”

  李琎:……

  汝阳郡王两眼一翻,人差点没厥过去。

  薛三你说的是真的吗?!

  你真的找到了海外的陆地吗?

  有三个大唐那么大!你知道不知道大唐有多大!

  哦,对, 他知道。

  薛先生之前在安西都护府待了三年,又曾经在黑水靺鞨盘桓过一阵子, 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

  所以他说有这些,那多半就真有了。

  想到这里李琎酒也不喝了,拉着748就是一通追问,非得让他讲讲这次出海的经历。

  统不擅长讲故事,所以它以说来话长为由,让汝阳郡王去张罗一桌子好菜,他们边吃边说。

  “这有什么问题!?”

  李琎当场就开始拟菜单,然后吩咐王府的管事去准备,等待的空当他带着748去沐浴更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