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给高力士说起了评书。
讲真,高力士其实也挺爱听的,毕竟薛三说的跟真事儿一样,谁不爱听瓦舍里的戏文啊!
但他和李琎还不一样,李琎是真信,高力士是半信半疑。
别的不说,单就脚踩吊篮车冲去特奥狄瓦坎这段,他就很持怀疑态度,那又不是船,哪能人踩就那么快的!?
就知道他不会轻易相信,大壮其实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他雇的那辆马车,车上除了拉了送给高力士的见面礼,其实还有一些用以取信他的证物,比如让小王爷李琮念念不忘的胶鞋和自行车。
“大人请看,这便是下官在米洲找到的神奇植物。”
大壮给高力士演示橡胶的种种用法。
“柔软坚韧有弹性,耐磨防水还好塑性,对于连接口的密封效果十分突出。玛雅人很早就发现了橡胶的好处,把它作为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并对于橡胶林严加管控,下官也是花了好大力气才搞到了一批种子,希望能把这种神奇的胶液引入大唐。”
“当然,咱们肯定不会跟那些玛雅人一样,只把这珍贵的橡胶扭成玩具或者装饰。下官的想法是,咱们的宝船也好输液管也好,如果能加入橡胶,以胶圈在连接口和弯道上封闭,那必然会让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安全性也会更高。”
大壮介绍的时候,高力士就一直在摆弄那辆自行车,很快便掌握了骑行的规律。
但他没有李琎那样旺盛的好奇心,只转了一圈,点了点头。
“的确是好东西。”
是吧。
高力士的态度让大壮深受鼓舞。
“大人请看……”
接下来他又介绍了土豆、玉米、红薯、辣椒、南瓜等农作物,并请高力士品尝了巧克力和咖啡。
高力士对甜甜的巧克力评价一般,但却出人意料地喜欢咖啡。
尤其是听说咖啡能提神醒脑,让人保持专注,当即便跟薛大壮讨要了一罐咖啡豆。
“杂家干的是伺候圣人的差使,时刻都要打起精神,可是不能有半点马虎……”
高力士还替自己解释了两句。
但大壮多机灵个人,打从他开口要咖啡豆就猜到了对方的态度,麻利地让高仙芝和海里古抬了之前准备好的礼物上来,最惹眼的就是一块蒙着红布的巨物,需要两人一起抬进屋子。
“薛大人,你这是……”
“这是下官的一点小小心意……”
大壮嘿嘿一笑,伸手做出了个“请”的姿势。
高力士哪能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倒也没再推辞,起身走到红布前,伸手掀开——
下一秒,他的瞳孔猛烈收缩,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这是……”
“七宝玉珊瑚。”
大壮塌着腰陪在高力士身后。
“是天下难得一见的玉珊瑚,镶嵌了米洲特有的七种珍贵的宝石,寓意生生不息,富贵绵长。”
“下官在米洲第一眼见到这宝贝,想的就是高大人,高大人的寿辰快要到了,下官算着日子……这七宝玉珊瑚便是送给大人做贺礼的。”
其实贺寿什么的完全都是托词,人漂在太平洋的时候哪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靠岸?更被说在闽州遇到高力士了。
但这并不阻碍大壮套近乎,东西肯定是要送,生辰过了便说贺年,年过了便说祈福,反正大唐一年到头的民俗多得是,总能找到借口。
高力士看着这七宝玉珊瑚是真高兴,这通体如羊脂玉一样的成色,他在宫中这么多年也没见过。
当年还是婕妤的惠妃娘娘曾经送了一树八宝珊瑚树给陛下做生辰礼,那大红色的巨树上也是镶嵌了各色宝石,要四个壮汉一起抬才能移动。
薛三送给他的这树,虽然小是小了些,却是罕见的玉珊瑚。而且米洲的宝石跟大唐常见的珠宝也有很大不同,都是色彩艳丽成色清透的品种,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喜欢,他真喜欢,太喜欢了。
可薛三这家伙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忽然送了这么大的礼给自己,恐怕所托非小啊……
想到这里,高力士沸腾的心情瞬间便冷却了下来。他迅速在脑中过了一番朝中大事,轻咳一声,这才转身看向身后的大壮。
“薛大人,可是有事相求?”
第247章 你俩一起来?
高力士, 官场老狐狸,半生都混迹在大唐最顶层权力圈,他心中自然有个关于权力和金钱的兑换标准。
当年还是婕妤的武惠妃,为求一个三妃的身份献八宝珊瑚树做寿礼, 东西抬进来的时候惊艳了整座太极殿, 那个场景高力士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现在,有一株七宝玉珊瑚就放在眼前, 高力士本能地开始琢磨这薛三是不是惹下了破天的祸事, 需要他这个内侍总管从中周旋。
毕竟, 大家明白等价交换的规则。
他这样问,果然看到薛三面上一红,讪讪地点头。
“大人明鉴, 的确是有件难事要求大人帮忙。”
高力士脸色未变,心中却是一突。
他没有马上答应, 而是背手绕着这玉珊瑚走了半圈,然后才语调温和地说。
“茁才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茁才是大壮的表字, 是他出任招抚使一职之后李隆基亲赐的, 高力士当时也在场。
他此刻不答应也不拒绝,而是要先听请托, 摆明是舍不得吃进口中的这株七宝玉珊瑚。
高力士的心思大壮心知肚明,他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狐狸,脸上却半点不露声色, 反而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大人,是这样的,下官这不是从米洲带了些物产回来了嘛, 按规矩这些东西都是要交给郯王和陛下的。毕竟下官这船是陛下和郯王两人出资建造,下官就是负责跑个腿, 船上的东西其实跟下官都没什么关系。”
“可毕竟是风里雨里走了一遭,种子都是好种子,是下官一颗一颗辛苦收集的,有些还冒了生命危险,九死一生,无论如何都想它们落地生根。”
“这作物来自米洲,与我大唐本土的作物耕种方法迥异,随便发给农人下官实难放心。”
“在米洲这么多年,米洲作物的习性和喜好没人比下官清楚,有能力也有信心把米洲作物种好。下官已经跟闽州官衙报备,不日便要进长安复命。到了长安下官这个招抚使的差事就做到头了,所以下官就想着,能不能请大人帮忙关说一下,下官有意去南洋岛上开辟农庄,替陛下和大唐育种。”
大壮还没开口的时候,高力士的心情还算放松,他以为是薛三向让他帮忙请功。
结果刚听了几句他眉头就皱起来了,薛三一直说什么风里来雨里去的,难不成是想把这船物产都私吞?
那可不行啊!别说这玩意值不值钱,就算一文不值那也是陛下入了股的,天家的羊毛谁敢随便薅?!
再往后听,高力士就有点懵了。
所以薛三这是在说啥?他说米洲作物只有他会种?那他这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是想接济邀功吗?
等到最后一句,高力士彻底糊涂了。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所以薛三绕了这么一圈,其实就是想要去南洋岛上种田?那他用得着这么郑重其事吗?
转念一向,忽然又觉得有点道理。
薛三这一趟回来,先不说找没找到新土地吧,光州胡岛和黑水靺鞨这两件差事他就办的漂亮。
如果按照陛下的想法,其实早在黑水靺鞨归附的时候就想把薛三叫回来了,这么能干的招抚使还去漂什么啊,南疆北地那个地方不够他施展?
可惜晚了一步,那时候的薛三已经扬帆出海,茫茫大洋上上哪儿拦人去。
现在薛三回来了,不但回来还带了这么多物产,声称发现了米洲新的国度。
以高力士对李隆基的了解,薛三回来短时间内必然不会再放出去,提个从六品或者正六品的官职给皇子做帮手,端看陛下怎么平衡——薛三的本事足以给任何一位领了差事的王爷积累政治资本。
现在看,薛三自己多半也是知道的。
他以前给郯王打下手,跟王皇后的娘家关系密切,得宁王举荐,连武氏一族都有意拉拢他。
薛三要是不想一回大唐就卷入朝堂派系纷争,出门避祸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南洋岛距离大唐本土也不算很远,薛三能驾船去到另一块陆地,南洋岛这个距离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陛下能同意吗?让一个颇有实绩的年轻官员去岛上种田,这怎么说都像是暴殄天物啊!
高力士背手在屋子里走了几圈,心里一直在衡量这件事的难度。
薛三果然是只滑不溜手的狐狸,他送这么大的礼给自己是为了求一条逃生路,那这礼他收着也不亏心。
但这事儿要怎么才能做的不动声色,毕竟牵涉到朝廷命官的安置……
大壮一看高力士这表情就知道事情有门。
他是故意把话说的冠冕堂皇的,因为他知道高力士也需要他这样说,至于内中的含义高力士会自行解读并逻辑自洽,根本不需要他主动坦白。
——就算他说实话对方也未必会相信,高力士这只官场老狐狸只相信自己的解读,所以不如先把姿态摆出来,大家都好就坡下驴。
果然,高力士在片刻的沉默过后,笑着点了点头。
“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移栽海外的作物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便是最富经验的农人也未必能做到。”
“种子采集不易,又都是能救荒的作物,当然要好好栽培。南洋海岛一年多收,正是适合耕种的地方。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你带回了适合那边种植的作物,设个皇庄也是应该的。南洋群岛面积颇大,要立皇庄须有司农寺的官员主持,一个从六品上的司农寺丞是少不得的。”
这就是答应了。
大壮在心中跟748击了个掌,脸上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感激。
“多谢大人提携,多谢大人出手相助!”
“哪里哪里。”
高力士笑着摆手。
“也是薛大人赤胆忠心,不计较名利,愿意为陛下去南洋育种。”
“此事杂家记下了,你径自回长安复命,稍安勿躁,静待佳讯。”
得了他的承诺,大壮也不多做打扰,高高兴兴出了闽州驿馆。
比起去外放做个县太爷,他其实更希望去六部下设的九寺。这边都是专注一部的技术人员,他在光禄寺的时候就跟这类人没少打交道,已经十分习惯了。
“司农寺隶属户部,算上之前礼部的光禄寺和兵部的军器监,哈哈,我已经转任过三部啦!是不也算官场老油条?”
嗯嗯。
748点头,偷偷为宿主掬了一把辛酸泪。
都走了三部才混到个从六品上,就这还是大壮出生入死漂洋过海换来的,比那些动辄就正四从三的“青年才俊”差远了。
你看高力士都没敢说给大壮个正六品,说明他很了解李老三的抠搜,这一趟带了这么多成果也不可能让大壮连升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