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一只统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57:55

  “老奴在桥东村的时候可是没见过他冶钢,但他家的铁锅小炒倒是吃过不少,风味独特。”

  “铁锅小炒?他哪来的铁锅?”

  “说是之前为了造曲辕犁融了犁头,后来陛下下旨让他研究犁车,工部也拨了一批矿料过去,好像是自建的高炉。”

  “呵呵,这薛三家肯定建了高炉,不然朕这把鄣刀是哪儿来的?大郎在信上说他跟薛三学习炒钢,出炉的铁水天然便是精钢。薛三还让他学制一种新弩,三百步的射程,这东西要是造出来不是正好应对胡人的冲骑?”

  “所以得让薛三去冶钢。”

  李隆基一拍巴掌。

  “就让他去安西都护府造铁弩吧,造出来正好让那群胡人开开眼,见识一下大唐的威武雄兵。姚崇的改革官制里不是要复设军器监吗?朕就给薛三一个军器监弩署录事,以二年为期,做得出成果便擢升正九品监弩署丞。”

  “那桥东酱园主醢、桥东酒坊掌酝……”

  “都兼着。”

  李隆基笑道。

  “薛三是个能耐人,身兼三职不成问题,给他三份俸禄算是补偿他奔赴安西的辛苦。”

  “军器监复设在即,若真能造出强弩,将来各地匠署肯定要重新整合。朕觉得两年的时间差不多,薛三要有本事肯定也能做出一番实绩了。他那样的人才扔在安西浪费,到时候朕得让他回来,还有大用。”

  “高力士,你去把姚崇宣过来,朕要拟旨了。”

第89章 高力士这人真办事!

  姚崇来的时候, 整个人都还是懵的,毕竟一刻钟前才下了大朝,他这连中书省的门槛还没迈进去呢,怎么就又给叫回来了!?

  他看了一眼高力士, 高力士眼观鼻鼻观心, 看不出什么。

  姚崇又想了想,试探着问高力士安息都护府可是有紧急军报送来, 毕竟铁勒的思结部最近准备归降大唐, 草原上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透, 保不齐后突厥那边就要发难。

  你看这不正问在点子上了吗?高力士正愁没机会给姚崇透话呢。

  他插着手,一边走一边露出为难的表情,小声嘀咕陛下还是想要平定安西。

  这话其实也没说错, 毕竟郭虔瓘几次三番地提这事儿,李隆基要真没心思他也不敢这么纠缠。

  但以姚崇为首的一班大臣也站在各种场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那就是铁勒和突厥十部既已归降,去岁薛讷又率军大破吐蕃, 大唐正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 不宜在西域再生战事。

  不过姚崇也知道,皇帝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气高着呢, 一直想要荡平北境。

  这次高力士刚露个话头,姚相爷便心惊胆颤,心说别不是又来了吧, 好不容易在大朝会劝得陛下回心转意,这是谁又把他打仗的瘾头勾起来的?他要是一意孤行可咋整?!

  于是,在接下来前往御书房的路上, 姚崇一直低头不说话。他心里琢磨等会儿该怎么说才能既不得罪李隆基,还能把征兵这事儿给蒙混过去, 最好能彻底打消李隆基的念头。

  在前引路的高力士不露声色,假装没看出来姚崇的想法。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他已经十分对得起薛大壮送的那一瓶子水晶葡萄酒了,没事儿背着人偷偷把玩也不觉得亏心。

  讲真,为了打动高力士,748这次是真下了血本,不惜拿出系统出品的超高品质葡萄酒。

  当然系统出品也不能超出时代现实,所以这葡萄酒瓶是真的用天然水晶雕琢而成,可不是商城里出售的普通玻璃酒瓶,明眼人都看得出是价值千金的好东西。

  高力士收钱办事十分用心,对这君臣俩的心思也把握精准,不动声色地就把748的请托推到了台前。

  “紫微令姚崇觐见————”

  他冷不丁地吊高了嗓子,吓得姚崇打了一个激灵。

  再回过神儿,姚相爷发现自己人已经站在了御书房门口,差点不经通禀直接闯进去,只得朝着高力士挤了一个感谢的围笑。

  “宣。”

  李隆基坐在书案前,抬眼便看到姚崇脸拉得老长,一身的凝肃之气,便知道这老小子又要劝诫(说教)。

  唉,这君臣之间恰似男女之情。想当初姚崇在同州当刺史,他密诏姚崇前来觐见,那晚姚崇与他畅议天下大事,侃侃而谈、不知疲倦。张说越是阻止姚崇进京任职,他便越觉得姚崇人才难得,姚崇的奏本每每都要细细批阅,恨不能隔天便让人进宣政殿奏对。

  现在人也到手了,君臣日日相对,那点子新鲜劲儿早就过了期。

  李隆基一看姚崇那眼神就知道他又要说自己不爱听的,但他这回只是要在安西都护府建个军器监,这事儿还是姚崇自己提议的军务改革,所以李老三底气十足。

  “朕欲经略西域,姚卿家可有妙方?”

  妙方?妙方就是你别乱征兵乱开仗啊!

  心里这样想,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于是姚崇只得道。

  “不知陛下想如何经略安西?”

  “郭虔瓘说安西军士老弱,想要征募关中子弟入西域。韦凑说此举劳民伤财,朕想着也是个道理,这一路的人吃马喂消耗太大,总是征发民夫徭役也不是办法。”

  嗯?!

  姚崇猛地抬头。

  怎么回事儿?这回陛下的口风怎么忽然转了向?一个时辰前在大朝上他不还支持郭虔瓘发兵安西吗?!

  姚崇多老奸巨猾的一个人儿,闻言也不急着发表意见,含混了两句想搞清楚李隆基在闹什么幺蛾子。

  果然,李隆基接着说道。

  “所以朕准备在安西都护府设个军器监,就地取材冶制和修缮刀兵,这样也能节省大军补给的压力。”

  “朕记得姚卿在之前的奏本里曾经提到姚复设军器监,这次正好在安西都护府尝试一番,若真得实效再向天下推广不急。”

  哦,在这儿等着他呢啊!

  姚崇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通路。毕竟复设军器监这事儿的确是他提的,与其让陛下下令征募关中丁壮,还不如在安西都护府复设一个军器监,这个花销肯定比征兵小。

  “那陛下属意何人负责安西军器监?”

  李隆基双眉微轩。

  “军器监的选任由你负责,但唯有一点,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要调任安西军器监弩坊录事。”

  姚崇:?!!光禄寺掌醢署主醢薛大壮?

  姚崇面露难色。

  “可是这薛大壮不是还兼任掌酝署掌酝……”

  “先给个从九品录事,两年之内若是能做出些实绩,便升任正九品弩坊丞,做不出便还是从九品掌醢,但两年后都要回来。”

  说到这里李隆基还笑了笑。

  “此人我瞧着甚是有趣,也舍不得把他总扔在西疆。他在桥东村治蝗灭蝗,还肯捐出500石粮食赈灾,这样的人破格拔擢也是应该的。”

  皇帝都这样说了,姚崇还能说啥?总不能说皇帝连个从九品的小官都不能安排吧!?

  何况在灭蝗一事上,薛大壮其实还算是姚崇的助力。要是没有他在桥东村搞出来的一系列治蝗实绩,陛下也不会这么痛快就下旨,朝野肯定还有人讲酸话,他这个紫微令的权威多半要被动摇。

  不过是一个弩坊的录事,大不了安排强势的军器监、军器丞正压他一压,上面还有安西都护府看着,也不至于出大乱子。

  想通了这个关窍,姚崇便很痛快地应了皇帝的要求,草拟了一份圣旨。

  关于军器监的人选,他其实早已有了打算。监察御史张孝嵩,年初曾奉命出使廓州,发现了很多边疆戍守的问题,多次提出想要去碛西。

  姚崇觉得张孝嵩是个人才,要不是河南三道突发蝗灾,年中他便会将张孝嵩派往龟兹,让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察安西都护府。

  这次陛下准备在碛西复设军器监,正好把张孝嵩派过去。

  姚崇还是十分看好张孝嵩的,不然也不会把人派到老对头张说的地盘,就像是要这位铁骨铮铮的御史给老对头一个好看。

  不过托薛三郎的福,张说和海州府在本次灭蝗运动中表现抢眼,即便前期粮价出了点小波折,后期也都被老谋深算的张·前·相爷给完美平息,就算是张孝嵩也没抓到对方半点把柄。

  对此结果,姚崇也不失望,毕竟他现在还是紫微令,张说就算在海州蹦跶得再欢实,陛下也没有把他召回长安任职的意思。

  反倒是那个薛大壮……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姚崇在李隆基的口中听到这个名字了,警觉的他立刻嗅出了些味道。

  这位“桥东薛三”的分量在陛下心中不断加重,说不定某一日便会成了新的心头好。

  对于相位姚崇看的很明白,君臣之间与男女并无差别,喜新厌旧更是他们这位帝王的习惯。就像他之前取代张说,迟早有一天,也会有新人对他取而代之。差别只是他主动推荐继任的人选,还是被动接受帝王的调配。

  比起后者当然是前者对他更有利,所以他一直在朝中有意培养一批成手,甚至不惜为了给自己看重的安西军器监铺路,大发善心仿照张说被贬谪去海州的奏折,没给从九品主醢薛大壮规定到岗的具体时限,只说明年元月前赴任。

  这样一来,张孝嵩足有大半年的时间来筹备安西军器监。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到任的薛大壮就算想要插手军务,估计也没有太大发挥的空间,张孝嵩足以压制他。

  碌碌无为的两年过去,这位薛主醢再没有出头的机会,只能挑着行李回去海州乡下,继续做一个小小的酱园子主管了。

  姚崇想的美好,只是他并不知道,他十分看好的张孝嵩张御史已经成了748的头号脑残粉,收到赴任碛西的公文后还特地来跟748道别,约定两人在龟兹城再相见。

  “薛先生您放心,等我到达碛西我便开始兴建冶钢炉,全部按照您的图纸造,我亲自督工,保证不会有任何差池!”

  “在这段时间,劳烦您和殿下补完强□□,我在碛西等着您的好消息!”

  张孝嵩激动地捏紧了748送他的高炉设计图,只觉得手中捏着大唐边军的希望。

  这得是多么宽阔的胸襟、多么无私的品性、多么真诚的信任,才能让薛先生放心把毕生所学都交给他,而他必然不负重托!

  张孝嵩是流着眼泪走的,一边走一边哭也没影响他伟丈夫的形象,桥东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还赞他是真性情。

  大壮已经麻了,现在完全不关心张孝嵩都脑补了啥,只想着他统爹准备啥时候送他升天。

  “不着急,现在可以先学起来,秋收以后才出发。”

  748满意地看着手中刚刚送到的吏部转任文书,给远在京城的高力士点了哥赞。

  很好,这礼不白送,高将军这人,他是真办事的!

第90章 你让二驴子等等我!

  748兼任安西军器监弩坊录事这事儿在朝中没激起一丁点水花, 主要他这个官职太小,又有巡查御史张孝嵩顶在前面,完全没有吸引任何火力。

  于是接下来的三个月,748潜心在桥东村做它的热气球, 间或给郯王李琮上上课、普及地理和物理知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训练薛大壮各项必要的技能。

  包括女红。

  “我为什么连绣花都要学啊?!”

  拿到课程表的大壮一脸憋屈。

  “我堂堂一个伟丈夫, 天天拿根绣花针在那儿比划像话吗?村里人还不觉得我中邪了……”

  “命重要, 还是名重要?”

  748问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一只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