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修士站起身提议:“若道君必须冒险进入万相之门,那也不必亲自涉险。我愿代替道君分忧。”
凌虚道君摇了摇头:“万相之力深不可测,远超普通修士所能承受,唯有大乘修为才堪一用。”
话音未落,一道坚定的声音忽然响起——
“我愿随沈琅一同进入。”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站出来的原拾。
在座的大多是仙盟高层,能进入此地者皆是名满修界的大能,而原拾无论从修为还是辈分而言,都远未达到这样的资格,因此他的发言显得格外突兀。
凌虚道君看着他,眸光深邃,嘴角泛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原道友的心意,本座心领了。但万相之门内危机四伏,你未必能承受得住其凶险。”
“不管危险如何,”原拾目光坚定,毫不退缩,“这是我的选择。”
沈琅终于有所动作,视线落在原拾身上,那双深沉无波的黑眸中掠过一丝幽光——
在原拾的金色瞳孔深处,他看见了一抹晦暗翻涌的金辉。
“不行。”沈琅突然开口,果断道,“你留在外界,方能发挥更大作用。”
原拾倏地转向沈琅,眉头皱起:“沈琅,你休想——”
“我说,不行。”沈琅语气笃定,毫无回旋余地,“我自有安排。”
凌虚道君适时开口,缓和气氛:“沈道友所言有理。原道友留在外阵,可助运转大阵,确保万相之门稳定,不容有失。”
原拾紧锁眉头,目光灼灼地凝视沈琅,终究没有再争辩。
会议还在继续,大殿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
“万相之门一开,魔军必不会坐视不理,届时,他们必将倾巢而出。”百里掌门眉头紧锁,语气沉重,“厉渊如今身在何处?”
“根据前线传回的消息,”云岳真人沉声道,“厉渊已率魔军突破云州防线,现正全速逼近苍梧山。按其行军速度,最迟明日傍晚,魔军主力便会抵达山门。”
听到此言,凌虚道君目光一沉,冷然道:“此乃机会。若能将厉渊与其主力一并歼灭,此战便可定乾坤。”
随后的时间里,众人不断商议战术细节,直到方案敲定,所有修士方才起身离去,分头准备。
殿内灯火渐暗,随着最后几位执事弟子的退场,广阔的大殿中只余下沈琅与凌虚道君二人,相对而立,四周烟雾缭绕,灯影交错。
“害怕么?”凌虚道君率先开口,饶有兴味地端详着这个年轻人。
沈琅唇角微扬,黑曜石般的黑眸倒映着烛光摇曳,深邃而宁静,令人无从窥探其内心波澜:“若害怕能解决问题,就不会有人选择赴死。”
凌虚怔了一瞬。
紧接着,他忽然笑了。
——不像先前那些疏离淡漠的笑,也不像故作姿态的温和,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欣赏。
他看着沈琅,目光灼灼,语气中透出一丝毫不掩饰的玩味:
“果然……”他缓缓说道,唇边那抹弧度更深了些。
“越来越喜欢你了。”
沈琅抬眸,眉梢微挑,声音依旧平缓,听不出喜怒:“道君此言,恐怕会让人误会。在下,当不起‘喜欢’二字。”
凌虚道君低笑一声,步伐悠然,不紧不慢地走向沈琅,直至距离仅余三尺。那双眸子幽深如海,直视着沈琅的双眼:“误会?依你之见,我该如何措辞,方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对一位前途无量的道友的喜爱之情?”
“我已在这世间踽踽独行三千余载,目睹过无数惊才绝艳的天才在风华正茂时殒落,也见证过太多豪情壮志最终化作过眼云烟。而你,沈琅,却与那些人不同。”
沈琅站在原地,纹丝不动。他任由凌虚道君靠近,既不回避,也未表现出分毫退让之意。
凌虚道君步步逼近,直至近在咫尺,呼吸可闻。
“从你踏入苍梧山的那一刻,我便知道你与众不同,”凌虚道君微微俯身,压低嗓音,温热的气息拂过沈琅耳廓,“你的眼中有超越这片天地的洞察,你的身上有不属于万相界的气息。”
恢弘的大殿内,檀香袅袅,灵气氤氲,两人的气息无声交汇,形成微妙的平衡。
摇曳的烛火在他们周身跳跃闪烁,将二人身影交叠投射于地面之上,竟一时难辨彼此轮廓。
凌虚道君凝视着他,语气里多了几分缱绻:“我们,都是异类,沈琅。三千年来,我未曾遇到过能与我比肩而立的人。直到你出现。”
沈琅略微侧身,巧妙地与凌虚道君拉开些许距离:“道君谬赞,在下实难当此评。”
“非也,我平生从不妄言。”凌虚道君缓缓摇头,目中幽光流转。
“万相之门后究竟有何存在,你我皆心知肚明。那是超脱牢笼的契机,是破开桎梏的钥匙。我可以独占,但我更愿与你携手同行,共赴彼岸。”
他伸手抚过身旁的烛台,指尖与火焰接触的刹那,灵气牵引下,跳跃的火光化作虚影,在空中汇聚成一幅壮阔山河图景。
“你看,这才是真正的大道,”他声音略带感慨,低沉而悠远,“超脱于规则之上,不做棋子,而为棋手。”
第177章
凌虚道君再度将目光落回沈琅身上, 那目光中已不再是俯视众生的漠然,而是一种带着炽热探求的期待。
“沈琅,我们可以共掌万相之力, 重新定义这方天地的规则。”他声音低沉, 近乎蛊惑,“你我二人,携手共赴超脱之境, 成就不朽。”
沈琅静静望着他,黑眸深处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波动。
“道君此言, 是否当真?”
“自然字字珠玑,千真万确。”
凌虚道君向前一步, 再次逼近沈琅,带着些许凉意的手指摩挲着他的脸颊:“你身负的净化之力与我的天衍之术,堪称天作之合, 若能彼此交融,相辅相成,足以开创前所未有的崭新秩序。”
凌虚的指尖滑过他的面庞,在他的唇边停留了一瞬。
他的目光变得愈发炽热。
“世间众生皆不过是棋子。”
“唯有你, 可与我共同下一局以天地为盘的大棋。”
烛火映在他的侧颜上, 投下一半明亮、一半阴翳的光影。
“只需你颔首应允, 我便可许你执掌半壁江, 与我共享大道。”
沈琅凝视着他, 目光沉静,半晌后,忽然勾起唇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道君如此慷慨,令人倍感意外, 诚惶诚恐。但执掌天下……恐怕并非如道君所言这般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天下无易事。”凌虚道君笑意更深,“但若有你我携手,又有何事不可为?”
“道君如此看重在下,实在令在下受宠若惊。”沈琅眸色愈深,声音低缓。
“非是我单方面看重于你,而是天道……选择了我们。”
“沈琅,唯有我们这般在世间踽踽独行的求道者,方能真正理解彼此,惺惺相惜。”
“你无需立刻回答。两个时辰之后,待万相之门开启……无论门内是何等未知,我都会在你身侧,生死与共。”
--
夜空沉寂如墨,星辰尽隐,唯有苍梧山灯火通明,宛若昼日。
整座仙山内外人影攒动,各大宗门的中坚力量集中于此。无数修士步履匆匆,紧张肃杀的气氛笼罩四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已箭在弦上。
山脉四周,无数阵旗被一一插入地脉要害之处。每一面旗帜上篆刻的符文交相辉映,符力流转,连成巨大复杂的护山阵法。
在高空中,身披战甲的巡逻修士御剑或操控法器,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四方,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感知。
“东南护山大阵尚有三处节点未完成!速调人手!不得耽搁!”云岳真人立于山巅,声如洪钟,指挥着整个阵地运作。
半山腰处,数百名符箓师伏地疾书,以自身精血为墨,于地面勾勒出繁复玄奥的聚灵法阵。玄色符文如游蛇般蜿蜒蔓延,将整片山势封锁其中。符箓师们个个神色凝重,额头汗珠滚落,浸湿衣衫,却无人敢稍有懈怠。
“加固西北角的阵眼!那里灵气流动薄弱!”有执事大声指挥,“金丹期以上修士分批守阵!元婴真君各据一方,确保稳固!”
而在山脚营地,各宗门修士已整装待发。他们列队而立,检查着法器、符箓、丹药的储备,金铁碰撞的清脆声与灵力波动的低鸣混杂成一片,弥漫在沉闷的夜空中。
修士们神情肃穆,显然已为迎接殊死之战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不远处,几名弟子抬着一具尚有气息的少女躯体,快速穿行至一处旗阵中心。少女奄奄一息,脸色惨白。
“宫主,这是今晨抓来的炉鼎,灵根品质极佳,应可维持三个时辰。”其中一名弟子平静说道。
不远处的白衣女修并未回头,手中掐诀未停,语气冷漠:“放下吧,记得活着放进去。死了的话,阵法会断。”
少女被粗暴地塞入一座通体雕满复杂符文的铜炉之中。炉壁内布满密密麻麻的钩刺,少女身躯甫一触及,便发出凄厉的惨叫。
然而,这尖叫声对周围的修士而言,毫无影响。
女修随手合上铜炉的盖子,只留下几个细小的透气孔。下一刻,铜炉表面缓缓浮现出暗红色的符文纹路,一道血色气息从中弥散而出,与四周布置的感灵旗连接在一起。整个阵法在顷刻间被激活,血色符光流动。
“记住,维持她清醒三个时辰。痛苦越剧烈,灵阵共鸣越强,绝不可让她昏厥或者死掉。”女修一边查看阵法运转情况,一边淡然说道,那神情,就像是在讨论如何维持一件普通法器的使用方式。
另一处建筑内炉火熊熊,炼丹房内通明如昼,几十位年迈的炼丹师忙碌不已。丹炉之中翻滚的不止是珍稀灵药,还有血肉断肢,一团团猩红的生魂在半空飘荡,哀嚎声被屏障阻隔在丹炉之中。
“以血养丹,以魂固丹,以念成丹——”
炼丹师们低声吟诵着口诀,表情专注,手法迅捷。他们的额头满是汗珠,每炼成一炉丹药都消耗了极大的灵力与心神。
旁侧年轻弟子们熟练地将成丹收起,一瓶瓶贴上标签的灵丹由执事弟子接力送往营地各处,为前线的修士尽可能的备好充足补给。
苍梧山的各处都在忙碌,无人停歇。
云台之上,仙盟弟子已整齐列阵。每三十六人一组,站成方阵,共同催动灵力共鸣。每一个小型阵法的核心位置,皆摆放着一个玉盒。
那些玉盒中——
放置着一颗颗尚存生机的活人头颅。
他们的舌头已被削去,瞪大的双目仍在缓慢转动,瞳孔中充满了惊恐与绝望。
“不错,这些哑鬼质量很好。”一位白须老者捋须评价,“这些体质特殊的凡人怨气最浓,正适合引动幻焰。”
他顿了顿,又对一旁弟子叮嘱:“记得,每隔一刻钟给他们喂灵液,维持清醒。怨气需引而不发,但也绝不可让他们发声。”
苍梧山主峰前方,一支数百人的精锐小队正在进行最后的部署。他们身着统一的玄色战衣,胸前印有仙盟的徽记,战甲上灵光隐现,散发出阵阵肃杀之气。
队伍中,有人正小心翼翼地检查法器,有人在默默复诵术法口诀,还有人低声与同伴交谈,商议着战斗中的配合细节。
这不是普通的作战队伍,而是一支被仙盟刻意挑选出的死士。他们的使命简单却残酷——在战局的关键时刻,发动自杀式攻击,以生命为代价争取时间,为高阶修士换取战局的胜机。
队伍的最前方,一名中年修士面容刚毅,眉宇间满是决绝。他缓缓环视着这些即将赴死的同伴,语气沙哑却坚毅:“诸位,今日一战,生死难料。能与诸君共赴此劫,某深感荣幸。”
“愿我等皆能无愧于心!”
“无愧于心!”数百修士齐声应答,其声激昂,震彻云霄,回荡在山谷之间,带着赴死的决绝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