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登基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舍山取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52 KB   上传时间:2025-08-24 09:24:54

  罕见的,他对着我轻轻一笑。

  “若临安城被叛军攻破,皇宫里面杀得片甲不留,给殿下一个机会,要此生荣华富贵,还是手刃仇敌,悉数奉还?”

  “你……”

  “殿下离京的时候,我没有去相送,因为那时我舅舅吩咐我去外地帮他购书,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你已经走了。”

  我两眼一热,一行泪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都是我错,是我走得不好。若我晚一点走,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

  林承之又只是笑,“殿下,书院那时候你就有这个问题,总觉得什么事情都有你的干系。我阴差阳错逃过一劫,回来才知道惜梦他们已经惨死刀下,纪家全族一个活口没剩下,纪成安被押送进京受审,我只赶上这一程。”

  “那些受灾的百姓受他所惠,那时却都在两边看着,拿石子砸他,囚车里面他说自己冤枉,满头是血。没有人信。那次水患,我舅舅拿出来积蓄救民,如今他倒成了借机生财的蛀虫,死了之后,还有人将他从土里挖出来鞭尸,到坟前吐他的吐沫。”

  他说着,声音温和,听不出来有什么情绪。

  我上前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冰凉得很,我两手一起交握,替他捂着,“我知道,纪叔是个好人,他不会做那种事。”

  “我从前觉得民可信,后来我发现民不可信。我从前觉得君可信,后来我发现君亦不可信。太子担心马震卯的事情败露,影响皇后一族在朝中的名声,撼动他的太子之位,谋划让纪成安当了替罪羊。进京之前,我原以为皇上受太子蒙蔽……”

  我再靠近他一些,这样,也许他说小声一点,不会累着。

  转过头,我往牢房外面又怒骂一句,“大夫呢?!”

  没有人回答。

  大理寺找过来一些酒囊饭袋当手下,跑得还没我王府养的鸽子快!

  “我偷查大理寺的卷宗,被唐宏升发现,他没有猜到我的身份,只是觉得我要为纪成安平反,说我是该死之人,被郭茂德听见,过来查我。”

  “你杀唐宏升,我知道你有苦衷。”

  林承之对着我摇头,笑得虚弱:“殿下,你还有一个毛病,也许别人没有告诉过你,谁都你看得清楚,唯独身边靠得近的,你一个都看不清。”

  “我知道,你想说我父皇包庇太子,唐宏升改了口供让这桩冤案沉底,其实我父皇一清二楚,他一直最看重太子,且太子无论再错始终代表朝廷,他纠错太子,坏的是整个朝廷的名声。地方的官,几百口人命,冤死就死了,如此行事不过为了安抚流民,让天下归心。”

  太子是坏的,皇后是坏的,皇上宠信奸佞,跟地方的官坏了,孰轻孰重,我父皇明白得很。

  林承之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

  “这是他的均衡之策,他是罪魁祸首。”我紧紧握住他的左手,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凉,怎么捂都捂不热,我心中焦急,语气也急起来,“我知道,你心里有冤屈。祁桁,你为什么不早一点跟我讲?你为什么总是自己擅作主张?说句不好的,我父皇都已经要死了,你还要去杀他做什么?你偏偏就差这么些功夫吗?你何必要肮自己的手?”

  林承之道:“殿下,你既然已经猜到我要找的仇人,为什么猜不到,我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动手?”

  这个时候……

  他恰好身份败露,恰好这桩冤案正要揭开,恰好……他若杀了皇帝,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为何而来。

  “段煦正让天下人都觉得太子拨乱反正皇帝施恩,为国尽忠不得善终,王法不法,为君不君,天不收他,我来收。我要让今后所有的皇帝都记住段煦正的下场,要后世之君知道士之怒易起难平,再不敢擅杀妄断乱造冤枉。开天下先河,我死何妨。”

  

第61章

  最后那一句,他说得最轻。

  听在我耳朵里面,字字都是刀光剑雨。

  从来许多人不解他,我以为我看他看得最清楚,现在才发现,恰恰他离我最初以为那个祁桁最远。

  他读遍圣贤书,最知道食君之禄终君之事,尊师重道整个书院里面无人能及,偏偏到头来,他冒天下最大的不韪,他弑君。

  “你是要跟他玉石俱焚……”我胸中有一股无名的火,掺杂着没由来的怨,“这就是你以为的肃清吏治,全天下人你都顾及,你只是不愿意顾及本王……本王……”

  本王在他那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话上心头,我什么都说不出来。

  我没有资格说他。

  那天夜里,他已经这样说过我。即便我早知道他的谋划,我能够拦得下他吗?我抬举自己。

  “林承之的身份,是从哪儿来的?”我平复心情,轻声问他。

  林承之看着我,“上京赶考的路上,他跟我同行,受染风寒病故。”

  “所以你冒领了他的身份,觉得没有人能够看出来?”

  “他跟我说过他身世,家中已经无人。”林承之道,“太子下巡吴州,那么多双眼睛都知道纪成安冤,没有一个人敢为他说一句话公道话,这个世上透风的墙,其实没有那么多。殿下遇上我,反而是意外中的意外。”

  “是,你觉得只要本王不在,你在京中就更如鱼得水。你处处都在应付我。”

  我松开他的手,站起来。林承之看着我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来什么。

  我冷笑一声,“祁子湛,你觉得本王帮不了你。本王的好心你当做驴肝肺,如今你想要死,想要千刀万剐,本王偏偏不让你如愿。”

  他倏然抬起来头。

  “你且等着。”我转身离开。

  他在后头唤我,什么称呼都冒出来,殿下,晋王,段景烨,曲戍……最后一个名字出来,带着一些恼怒,说完就止不住的咳嗽。

  唯一一次,他喊我,我没有回头。

  ***

  我带兵闯入皇宫,是一桩大罪,一不做二不休,我将皇后给擒了。

  周笃听从皇后旨意来抓我,就这么个理由,我觉得皇后有犯上作乱的嫌疑,我说得更严重一点,周笃假传圣谕不将皇帝放在眼里,皇后意图宫变。我父皇卧在病榻,管不了我,或者他已经不想要管了——

  寝殿之中,我已经听出来他的心思。

  比起来我们几个兄弟,他更忌惮皇后夺权。

  他以为我杀了太子,悲痛异常,却还是认我是他儿子。

  周笃被我当场斩杀,皇后抓了之后,我也给扔进了大理寺——顺路,方便我去看林承之。

  这件事表面上就这么平了,但只要仔细一想,依然很多毛病。

  皇宫是皇帝的地盘,我一个被扔在外面的皇子,晋王,把皇宫当成自己家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皇帝命令就带兵入内,第二天就有大臣这样参我。

  朝中虽然许多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但依然很多任何时候都看不清楚风往哪边吹的腐儒,独树一帜在朝中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表现自己认真在做点什么。

  他以为皇帝想要对我什么,便做得了什么一样。

  我这么个情况,最不好交代的一个人,不是皇帝,而是我二哥。

  但最不好交代的一个人,他自己也已经快要交代了。

  我去我二哥府上,他半死不活躺在床上。

  我在我父皇寝宫之中见到的和尚,叫苦安,他是我真正的二哥,天生目盲,生下来的时候睿妃——也就是承王生母,知道他身残,此生与王位无缘,就从宫外面抱过来一个小孩当她生的,将她亲儿送去了一间寺庙。

  睿妃身体弱,生下来承王已经去了半条性命,御医诊断她已经没法再生第二个孩子,也许是这个原因,她买通了御医,闹出来这个祸事。承王出生时有眼疾,过不了多久就治好了,就这么一个小事,有一个说法。

  她买通的御医姓苏,就是告老还乡仍然被我父皇叫回来的那一个,太子死了,我父皇本来动了传位给我二哥的心思,他知道之后就在我父皇床前哭。

  说他这辈子做了一件错事,说我父皇从来没有亏待他,他心中愧疚,如果真让我二哥做了这个皇帝,那么段氏江山就这么拱手给了外人。

  他下去之后,没有脸去见段家的列祖列宗。

  这样一桩宫闱秘事,我父皇没有别人可以讲,就把我给叫进宫里面去了。

  人有时候就是憋不住事,想要找个人倾诉。

  可以理解。

  他去外面讲说他段煦正给别人白养了几十年的儿子,他瞎了眼认不出来,自己也丢脸,以后下去了,后世不知道多少人笑话他。

  但他告诉我,我心里憋着,难道就不难受了吗?

  还有一个人,恐怕比我憋得更难受,所以从寝殿出来,我跟他讨教——

  “苦安大师,这些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的?”

  “殿下是想要问贫僧,是皇上找到贫僧之后,贫僧方才知道,还是多年以前,贫僧就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至此。”苦安看着我,眼睛里面什么都没有,脸色亦十分平常,“从很多年以前,贫僧就知道。”

  “苦安大师,心中可曾有怨?”

  “承王有怨,贫僧没有。”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他没有到佛门,知道自己该当承王,那么他心中应该有怨。

  可他是苦安。

  这话说得实在,令我觉得他没有那样疏冷。

  “佛门清净地,本王以后去拜访,不知会不会叨扰大师?”

  我的意思是我憋不住,作为天底下知道这个秘密的另一个人,能不能找他讲讲话。

  苦安点头,说:“殿下若有心向佛,贫僧可以为殿下引路。”

  他的意思是我如果跟他讨教佛法,他可以跟我聊,如果要跟他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他就不想要听了。

  我这个真二哥,确实应当是我父皇的儿子,跟他一样在弯弯绕绕上天生所长。

  寝殿之中我父皇告诉我,几天之前他赐了两坛贡酒给段景昭,里面藏了剧毒,他希望段景昭无声无息死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段景昭素来小心,我父皇,他亦不信,根本没有喝他赐的酒。

  也或许,他不敢保证到他手里的酒有没有被调包。

  我父皇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去刺杀段景昭。

  那天晚上,除了我之外,他确实招了段景昭进宫。他说他在半路上设伏,等着将段景昭杀掉。

  他叫的另外一个太监去传话,比传给我的多了几句。

  说皇上受刺,躺在床上要交代后事,他单独叫段景昭进宫,可能是要传位给他,段景昭没有疑,立马就动身了。

  能够堂堂正正当这个皇帝,哪还需要把刀架在脖子上,闹什么宫变?

  就这样,他中计。

  半路他受刺,他身边的人对他衷心,舍命将他救了下来,他胸口中了一箭,拔出来及时,没有死,

  因为当日我进了宫,他没有进宫,当日我还带了兵,宫里面擒拿皇后。外面又有风言风语,说是我埋伏杀他。

  这个事情连他自己都这样以为。

  承王府的人见我如见大敌,唯恐他的人暴起,我也带了一些人马,跟着我一起到了段景昭的卧房,我推开门,段景昭看见我第一句话——

  “我果然错信你。”

  我将人留在门外,自己独自进去,“二皇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登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