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臣成双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53 KB   上传时间:2025-09-07 13:52:48

  方时镜道:“借步说话。”

  密不透风的屋子,只有佛龛前点着一星烛火。

  方时镜道:“王爷,其实本官不明白,林相已经暗示得这么明显,王爷先前为何错失良机?”

  朱顺挑起眉毛:“什么意思?”

  方时镜道:“先帝一朝对十王府素来宣抚怀柔,是今年三月,太后在朝会上突然问起此事,林相才不得不做此主张,其实林相执掌朝政刚半年,何尝不需要政绩和人脉以稳固地位?所以他早就和我打过招呼,想让你顶替惠阳王成为执牛耳之人,惠阳王倒了,对太后也算有个交代,而广南之政则全部落在王爷你手中,只要你记住林相这份恩情便好。”

  假话和真话一起说最难分辨。

  朱顺听了,将信将疑,心中升腾起一股欲望的火焰。

  方时镜见火候已到,又浇下一瓢冷水:“可惜现在晚了。”

  朱顺道:“怎么就晚了?”

  方时镜敲打道:“王爷这边顾及情谊迟迟不动手,却被惠阳王捷足先登,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若不是京中有变,朝廷怎会插手?”

  朱顺道:“定是京中有人造谣诋毁,却为何只查本王,不查惠阳王?”

  方时镜道:“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

  朱顺回想起近几次去找朱襄,要么看不到人,要么只能看到阴沉的脸色,顿生不祥之感。

  他心中的那把剑经过欲望炙烤,又在怀疑之中淬过火,变得异常尖锐锋利,而十王府与广州府的联络已断,他也没办法找朱襄对质,于是陷入了绝境。

  “方尚书,请你告知林相,本王感谢他的信任。”朱顺点香拜佛,回复道,“绝不辜负。”

  方时镜笑着点头。

  是日,朱顺以配合监察为名向朝廷上表,对惠阳王朱襄的种种恶行进行揭露。他一心只想争夺尚方宝剑,并没有仔细核实京中流言是否真如他所想的那样。

  实际上,朱襄制造流言,矛头指向是林佩和方时镜,目的在于阻挠宣政。

  现如今这些流言却成为了飞向十王府的回旋镖。

  七月初,暴雨倾盆。

  十王府门前的竹林狂乱地舞动。

  ——“糊涂东西!唇亡齿寒,没了我,你难道真信林佩会独许你荣华富贵吗?!”

  朱襄闻讯大怒,一把甩开小妾,把水车推倒在地。

  无奈他的怒吼穿不过十里竹林,无法让朱顺亲耳听到。

  朱顺对十王府内务了如指掌,得到方时镜保全自己的承诺后,立刻供出与朱襄勾连的地方官员、乡绅的名录及账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除壁垒,解开了朝廷与地方对抗的僵局。

  这是前所未有的裂变。

  一株一株大树被连根拔起,深埋在地下的种子终于重见天日。

  方时镜走访各州取得大量实证,夜以继日地写了一封本子奏报朝廷。

  *

  这一夜,林佩睡得很沉,醒来时天已大亮。

  ——“相爷,快醒醒,杜尚书都堵到门口了。”

  林佩睁开眼,猛地坐起来。

  消息终于来了。

  广南传回佳音,朱顺在朝廷恩威并施之下终于交代了惠阳王朱襄的失德行径,都卫虽按兵不动,但十二州府顶不住压力,自查账簿,先行惩处了一批知县乡绅,并奏报朝廷。

  朱襄感到形势不利于自己,躲在十王府闭门不出,任凭羽翼被修剪。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次宣政即将取得成效。

  林佩走出府门,只见道路旁停着一辆马车,杜溪亭迎面对他行礼。

  “你真是料事如神,当初说七月,如今正是七月。”杜溪亭笑道,“十王府被由内攻破,再难恢复元气,我吏部上下枕戈待旦,就等着使团谈判结束,立即重整广南编制。”

  林佩也笑了,这一笑是如释重负。

  毕竟是他担任丞相以来主持的第一件大事,现在大局已定,他总算可以在朝中站稳脚跟。

  杜溪亭道:“知言,只是那朱顺还领着广南布政使的职权呢,不知你打算如何处置?”

  林佩道:“走吧,我坐你的马车,我们一同上衙,边走边说。”

  杜溪亭道:“我和你好像只有到街口这百步顺路吧?”

  林佩瞥了他一眼:“那你绕路送我。”

  杜溪亭道:“哈哈哈哈,我口无遮拦,你别介意,请。”

  林佩坐进马车,不想车厢里随处可见是孩童的玩具,如陀螺、拨浪鼓、傀儡人偶、毽子等。

  “你说这些啊。”杜溪亭笑着解释,“我家小九顽皮,跟他说这是官车,他还是把这儿当成好玩的地方,什么宝贝都往里藏,拦都拦不住。”

  林佩不禁感慨——二人虽是同年,可谁知余生还有多少共同话题。

  二人言归正传。

  杜溪亭道:“方才我问如何处置朱顺,是担心事情又起反复。”

  林佩道:“是,斗倒朱襄并不意味着成功,宣政真正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换掉一个又扶植另一个,只有让官员和百姓把朝廷的法度记在心里,自觉遵守,才能称得上清明。”

  杜溪亭道:“可朱顺只是年轻冲动,又不是个傻的,在揭发朱襄之前肯定会销毁证据把自己摘干净,现在你要惩治他,还能以什么名由呢?”

  林佩笑了笑,卷帘看繁华街市:“别小瞧方尚书,这可是他留名千古的大好时机。”

  马车缓缓穿过廊桥,谈笑声渐远。

  *

  车轮在乡道留下深深浅浅的辙痕。

  还没有到惠州通县境内,乡民已经把马车堵得寸步难行。

  方时镜因天气炎热中暑不适,可见到此情此景,仍下车与乡民一同步行。

  他做礼部尚书之事在当地家喻户晓,方姓族人在通县也是德高望重,颇有影响力。

  知县此时就在方家老宅恭候。

  老桑树下,一人端着一碗酸梅汤,围着草席坐。

  “尚书大人。”知县试探道,“下官斗胆向你打听,朝廷之后还会更换布政使吗?”

  乡民对此也十分关心。

  因十王府势力在广南根深蒂固,许多民众至今仍被蒙在鼓里,并不相信朱襄已经失去权势,甚至以为等宣政使团离开,朱襄和朱顺仍然是他们的一方父母。

  面对父老乡亲对广南局势的询问,方时镜取出一张空白的纸,就地把体裁格式教给知县。

  “我知道,过去这些年,你们不敢把实情向上呈报,是因为惧怕报复。”方时镜道,“我向你们保证,这次朝廷是下定决心治理广南,请父老乡亲们开一个头,大胆把知道的事往上报,有物证出物证,没物证的就做人证,本月之内我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知县深受鼓舞,带头写下诉状。

  乡县之人直到这一刻才幡然醒悟——原来多年以来上级层层克扣并不是朝廷腐败,而是十王府勾连乡绅逼着官员搜刮民间财产,朱襄朱顺等人幕前幕后竟然是两副面孔。

  一碗酸梅汤,香飘三百里。

  在广南十二州观望之际,方时镜没有给朱顺喘息的机会,只身赶往惠州通县老家,说服父老乡亲带头向宣政使团告发朱顺,为附近的州县指明了道路。

  之后,星火燎原,十二州官民彻底觉醒,争先恐后地涌入馆驿找宣政使团提供线索。

  朱顺此时才反应过来——先前方时镜对他说的话全是假的,朝廷自始至终就没打算留用他。

  一夜之间,朱顺白了头。

  广州府门从里面打开。

  院子里的火盆仍燃着未烧完的状纸。

  朱顺走出门,一身的酒气,口中喃喃有词:“哥,是我动了不该有的念头,既害了你也害了我自己,现在我陪你来了。”

  街边百姓目光如刀剑,此时无声胜有声。

  朱顺不敢多停留,躲上为其准备的马车,被送回十王府邸。

  七月十五,方时镜从惠州来到十王府邸,正式代表朝廷与朱襄、朱顺等藩王展开谈判。

  朱襄、朱顺此时声名狼藉,再也无法与宣政使团对抗,只能吐出银钱,接受朝廷处置。

  诸王各领一县之地,终身不得出城门,不许和地方官结交,不许染指地方事务。

  谈判结束当日,吏部对广南诸州官员考功的政令与新任的布政使一同抵达广州府。

  至此,朝廷兵不血刃地收回了广南的统治权,广南宣政功成圆满。

  *

  七月,京中也下了一场雨。

  林佩走过廊下,抚过窗台上的水痕。

  ——“林大人在等宣政使团回来一同庆功吧?”

  林佩转过身,见陆洗从后廊转角处走来。

  林佩道:“陆大人找我何事?”

第11章 郑冉案

  “宋轶出门办差去了。”陆洗笑了笑道,“我想找个人陪我一起吃午饭。”

  林佩道:“我和温迎一起吃。”

  陆洗道:“我这儿有鲍鱼。”

  林佩道:“不是一只鲍鱼的事。”

  陆洗道:“那就两只,都给你。”

  后廊玉兰轩摆好碗筷,二人面对面坐。

  陆洗把玉盘珍馐放在桌子中间,依然只慢吞吞地喝面前的一小碗白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权臣成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