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芦道:“对,小果儿长大了才能和小秋一起玩。”
江秋道:“那等小果儿和小元宝都长大了,我帶他们一起玩竹蜻蜓。”
陆芦笑着应了声好。
沈应喂完了母羊,从屋里拿出几條板凳,江松帮着他一块儿搬出桌子。
林春兰扭头看了眼沈应,问他:“肉炖上了没?”
沈应道:“都炖上了。”
林春兰道:“我去看看。”
她把怀里的小果儿抱给陆芦,转身进了灶屋,杜青荷也抱了下小果儿,逗了会儿他。
这时,江槐和榆哥儿也来了。
看到杜青荷,江槐开口便道:“我就知道,嫂子和阿娘肯定比我们先到。”
榆哥儿抱着元宝,江槐拿着竹椅,元宝已经半岁了,正在学着慢慢坐起来。
杜青荷接过话道:“我也刚到一会儿。”
陆芦道:“没事,还早着。”
他抱着小果儿打着招呼,“小果儿,这是阿嬷,这是小嬷。”
江槐放下竹椅,朝小果儿伸过手去,“让我来抱抱我们小果儿。”
陆芦把小果儿抱给他,小果儿一点儿也不怕生,又黑又亮的眼睛滴溜溜转动着,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江槐摸出一把长命锁,戴在小果儿的脖子上,“小果儿乖,小嬷送你把长命锁,保佑小果儿平平安安。”
榆哥儿也拿出东西道:“这是我头一次酿的米酒,你拿着吃,还有这件百家衣,是给小果儿缝的。”
陆芦一一接过道:“你们也太客气了,来吃个饭,还帶这么多东西。”
江槐道:“谁让小果儿叫我小嬷呢。”
榆哥儿也道:“今早我跟小元宝说来找小果儿,元宝儿可高兴了。”
陆芦握了下元宝的小手,夸了一句,“小元宝真厉害,都能坐起来了。”
元宝直勾勾看着江槐怀里的小果儿,朝他挥舞着两只肉乎乎的小手,好似在跟他打招呼。
榆哥儿教他认道:“这是小果儿。”
元宝似是听懂了他说的话,张了下嘴巴,唔唔啊啊叫了两声。
见他们在院子站着聊天,沈应把板凳放在他们身后,“坐着聊吧。”
他说着接过陆芦手里的东西,看向榆哥儿问了句,“梁平梁安呢?”
榆哥儿道:“昨个儿下雨后,草棚的棚顶有些漏水,正好今日没去卖豆腐,他们一会儿补了草棚就来。”
正聊着,院子门口又出现了几道身影,这次来的是陳家的人。
去年盖房多亏陳家帮忙,平日也多得陳家照拂,因此,小果儿的滿月酒他们也给陈家送了信。
周氏提着一篮鸡蛋,拿着一包糖,陈里正提着两只鸡,二田媳妇牵着巧丫跟在他们身后。
“还没走近就听见了说话声。”周氏跨进院门,笑着道:“大家这么早都到了。”
她把鸡蛋提给陆芦,沈应接过陈里正手里的鸡,问道:“大田哥和二田哥呢?”
陈里正道:“他们在地里干活,等会儿再来。”
陆芦也问道:“那大田嫂子呢?”
周氏道:“这不喜事碰上喜事,她娘家弟媳临盆,一早便回去帮忙了。”
陆芦道:“那可真是喜事。”
待他们说完,二田媳妇也拿出两件小衣裳给陆芦:“这是大嫂繡的,这是我繡的,手艺差了些,比不上青荷嫂子,你别嫌弃。”
陆芦拿在手里看了眼,这两件小衣裳一看用的就是好料子,他抿着唇道:“哪有,二田嫂子绣的也不错。”
杜青荷跟着道:“对啊,这花样瞧着就好看,一点儿都不比我差。”
几人在院子里聊了几句,周氏和杜青荷进灶屋帮着做饭,陆芦叫沈应拿出从城里买的糖果子招待。
他拿了块酥糖递到巧丫手上:“巧丫,来,吃糖。”
巧丫贴在自家阿娘身旁,接到手里,小声说了句:“谢谢小嬷。”
江秋也得了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看着巧丫道:“巧丫,你有没有看过黑崽?”
巧丫摇摇头。
江秋于是说道:“我带你去看。”
江秋和巧丫去找黑崽玩了,二田媳妇也进了灶屋去帮忙。
江槐见小果儿眼睛只剩下一条缝,瞧着像是困了,将他抱回给了陆芦,陆芦把小果儿抱去了屋里睡觉。
榆哥儿抱着元宝,和江槐也去了灶屋。
陈里正帮忙添着柴,沈应江松收拾着鱼,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林春兰抡着锅勺,在灶屋问道:“有鮮花椒吗?”
陆芦刚哄睡完小果儿出去,听了这话说道:“有的,就在屋后,我去摘。”
江槐抢在他前面道:“我去。”
有林春兰和周氏掌勺,杜青荷和二田媳妇在旁邊打下手,他们压根靠不上前。
沈应收拾好了鱼,拿着刀问道:“婶娘,这鱼你们想蒸着吃?还是煮着吃?”
林春兰道:“我都行,看你们想吃什么样的。”
“那就吃个新鮮的。”周氏说着对沈应道:“鱼肚上划几刀就行,不用切鱼片,一会儿我做个糖醋鱼。”
上次吃糖醋鱼还是在城里的酒楼里。
江槐摘完花椒回来,说道:“糖醋鱼好,这个好吃。”
陆芦则是问道:“大娘还会做糖醋鱼?”
周氏道:“前阵儿去吃酒,跟着做席面的厨子学了下,正好叫你们尝尝。”
陆芦说了句好:“我这就去拿糖。”
几个婶子媳妇在灶屋里烧菜,沈应和江松擦着桌子板凳,陆芦和江槐擺放着洗过的碗筷。
只剩下赵家的人和吴三还没来。
前几日进城时,沈应碰上吴三在市集卖山货,给他送了信,叫他来吃满月酒。
见他们还没到,沈应擦完桌子,看了眼院门道:“我去路口接一下他们。”
话音刚落,一道车辙声碾过地上的砂石从不远处传来,不一会儿,赵屠户便赶着牛车停在了院子门口。
沈应和陆芦连忙出去迎接。
看到他们出来,沈穗先一步跳下牛车,赵母紧随其后,赵屠户松开辔绳,拿着车上的东西。
吴三也在牛车上,看样子是和他们一起坐车来的。
沈应开口道:“我正说去接你们,你们就到了。”
“那真是巧了。”吴三跟着下了车,不等沈应问他,解释道:“路上碰到赵家兄弟,说也来你这儿,便捎了我一程。”
难怪他们会同路,沈应听了,向他介绍:“这是我二妹穗姐儿,这是我二妹家的赵屠户。”
他说着,又对着赵屠户道:“这是赶山的吴大哥。”
赵屠户点了下头,路上他们已经各自报了姓名。
几人互相认识了一下,赵母将带来的火腿拿给他们,说道:“这是我年节时腌的火腿,你们拿着尝尝。”
陆芦道:“多谢赵婶。”
除了一条腌火腿,还有几块新鲜的猪肉,陆芦一个人拿不了,沈应和赵屠户一起拿了些。
吴三也拿出包袱里的东西,递给沈应:“这是我上回在山里采的野蜂蜜,还挖了根野山参,你拿着给弟夫郎补补身子。”
沈应道:“多谢吴大哥。”
陆芦跟着道:“多谢三哥。”
人这才到齐了。
赵屠户把牛车停在院子门口,吴三和江松叙着旧,陆芦带着沈穗和赵母走进灶屋,同林春兰他们打了个招呼。
打完招呼,沈穗问他:“小果儿呢?”
陆芦道:“在屋里,刚睡了会儿。”
算时辰差不多快醒了,灶屋里干活的人多,他们也插不上手,两人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进了里屋。
进屋一看,小果儿果然已经睁开了眼,在床上乖乖躺着,不哭也不闹,听到开门声,转了下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过来。
见他眼里仍带着一丝惺忪,陆芦道:“看来才刚醒一会儿。”
他把小果儿抱起来,面朝着沈穗说道:“小果儿快看,是谁来了。”
小果儿转过头,看向沈穗,先是露出有些茫然的表情,随后冲她笑了一下。
陆芦对他道:“这是小姑姑。”
看小果儿对着自己笑了,沈穗忍不住说了句:“真可爱。”
她说着,轻轻握了下小果儿软软的小手,拿出一对小银镯,戴在小果儿的手腕上。
陆芦道:“怎么买了两只。”
沈穗弯着唇道:“嫂夫郎收着就是,这是我同他商量好的。”
她口中的他自然便是赵屠户。
见他们琴瑟和鸣的模样,陆芦彻底放下心来,也知道这是他们的心意,这才收下了。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道洪亮的喊声:“上菜了!”
看来是饭菜做好了,两人收了银镯子,抱着小果儿从屋里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