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摄政王他不想洗白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杉木乔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10-01 18:54:47

  ……

  翌日,宣凤岐起床时,谢云程还在睡着,他的眉头紧皱着好像梦见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因为宣凤岐昨晚与他商议好要带他去乾元宫殿选的,所以他也是废了好大的劲才叫醒了谢云程。

  谢云程醒来后看到宣凤岐反而吓了一跳,他在愣了片刻后才分得清现实。他用谨慎的语气问:“皇叔……昨晚梦见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宣凤岐听到他忽然这样问后不解地笑着:“陛下为何要这样问?”

  谢云程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他心虚地低下头:“那个……我昨天晚上好像听到皇叔说梦话了。”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惊讶地捂住了嘴:“真的吗,那我有没有说什么不好的事情?”

  比如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谢云程摇了摇头:“我当时睡得迷迷糊糊,所以我也不记得了。”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说后才松了口气:“夜间呓语吵醒了陛下是我的不对,我下次会注意的。”

  谢云程听到这话的时候微张着嘴边:“嗯……”

  其实,呓语不是说能控制就能控制的。但是宣凤岐对昨天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这倒是件好事。

  他与宣凤岐一同用早膳的时候,宣凤岐也没有任何异常的地方。谢云程见状才松了一口气,今日乾元宫殿试也是由礼部布置的,所以谢云程又穿上那厚重的礼服被人抬到了乾元宫。在重要活动上,帝王的礼仪要周全,这是他从《周礼》学过的。其实在他刚来到玄都城的时候,宣凤岐就已经命人教他学礼仪学了许久。

  那个时候他就想啊,能够吃饱穿暖别说让他一个月把那些繁杂的礼仪学会,就算是让他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他也愿意去学。因为他这股劲头,他只用了七天便将帝王礼仪全部学会了。

  同时,他也记得那是宣凤岐第一次对他露出笑容来。

第42章

  谢云程坐在乾元宫的龙椅上, 他看到了那些前来参与殿试的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大概都是朝堂中众人的候补人选,春闱本来就是三年一选,如果这批人不听话那就再换一批人就好了。

  宣凤岐坐在谢云程旁边, 在他的旁边仍然放着绣着金色龙纹的薄纱屏风遮住了他半边身子,谢云程在中间的龙椅上正襟危坐。谢云程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过这种场面了,他也很清楚自己今日坐在这里只是为了给宣凤岐作陪衬的。自然了,他也想看看宣凤岐到底是怎么选人的。

  宣凤岐此刻看向站在堂下穿着大红色官服的一排人:“开始吧。”

  话音刚落,便有内侍监走到丹陛前开嗓喊着:“殿试开始。”

  宣凤岐是按照礼部递上来的名单召见那些举人的, 今年春闱倒是没有像温郁那样年少便连中三元的天才,不过这些人的质素也是说得过去的, 宣凤岐在殿试之前也看过礼部批过的那些名列前茅之人。

  诗书礼乐, 史策赋论这些东西都是一个身为官员基本素养,宣凤岐比较看重的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特点。殿试一开始,上前答论之人名为杜丘湖,宣凤岐看过他所答过的策论,他的算术非常好, 除此之外他在治国策论中还特别提出了要加固各地容易引起洪汛河道的堤坝,派出工部之人春初之时便对江南各地堤坝检查并及时泄洪。他所答之策论有理有据,看起来十分熟悉大周的各个河道。

  宣凤岐见青年也不过二十左右的样子,他这样年轻便如此了解大周的河水山川。在众多举人中,这无疑是一个闪光点。宣凤岐看着杜丘湖:“你家里以前可接触过河运之事吗?”

  在堂下的杜丘湖听到这话之后连忙回答:“是, 草民祖籍是荆州的, 草民的外祖父以商船给他人运输货物为谋生。草民从小在外祖父身边长大,跟随祖父在大周河川中闯荡过几年, 所以也对各地河道堤坝之事也略知一二。”

  宣凤岐原本还愁,今年要是突发洪灾该交由谁去处理,没想到上道的人这就来了。虽然谢玹在世的时候也是年年命工部去巡查河道, 加固堤坝,那奈何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洪水还是该怎么发就怎么发,百姓仍然苦不堪言。

  宣凤岐点了点头:“甚好”,话音刚落,他便转头对着旁边一手拿着墨笔一手捧着名单的礼官:“记下名字来。”

  杜丘湖虽然知道天子近前不可冒犯,可是当他听到宣凤岐那如碎玉般清润的声音后便忍不住小心翼翼抬眼往高堂之上看着,高堂龙椅上坐着一个看起来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年的目光却一直往旁边摆着一架绣着金龙的薄纱屏风里面看。

  杜丘湖透过那薄纱屏风能看得出屏风后面的人身姿绰约,即使他看不清那个人的脸也被他那一股仿佛天生带来的威严所压迫着。

  想必,那屏风后面的人便是如今掌握权势的摄政王了吧。

  杜丘湖下去之后,其余参选殿试的人也陆续上来。宣凤岐也是选了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比如:大周百姓对朝廷曾经所颁发的赋税、征兵以及农田制度有什么看法;如今大周民间各地的米价面价与京城之中的价格有何差距;大周的周边国家对大周的战意是否明显,大周三年是否还能与别国开战等。

  这些问题本应该由朝臣言官回答,但宣凤岐之前树立的人设便是一有人忤逆他,他便会将那人贬职或是交给大理寺处置。一时之间,大周朝堂之中弥漫着一股惴惴之气。

  宣凤岐想这些举人从未参与过朝政,也不知道他以前如何对待百官,这些人说出来的民情才是最有参考价值的。或许这也就是俗话中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殿试一共举行了两天,宣凤岐一直在寻找着那位将大周农业策论写得极好的兰寻芳,但是到最后一天的傍晚,宣凤岐才见到他。因为兰寻芳只把宣凤岐出的论题写得好,其他的题目就答得很一般,这就使得他在众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中很难拔尖。

  礼部将这些人的名单抄录下来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些人的名次来的。宣凤岐到最后才见到兰寻芳,也就是说他在会试中综合能力是倒数的水平。

  宣凤岐见到兰寻芳的时候看到他长得十分清俊,倒不像一个快要三十的人了。他身上穿着的衣衫也比之前那些举人的要差许多,他双臂上的灰袖袍上还补了好几片颜色不同的碎花布片。这些足以见得兰寻芳的家境并不是很好,当然了,也只有整日为了几粒粟米谋生的贫苦百姓才能将粮食认得清楚吧。

  毕竟有些只食粮食而不知粮食原本的样子,而有些人却只种得粟米不得温饱。

  兰寻芳低着头等待着上面皇帝的提问,他跪下来的时候身子微微倾斜,看似是在发抖。宣凤岐见状便开口问道:“本王看了你的籍贯,听说你出身于中州,正好去年中州有雪灾,本王派人前去赈灾,你便讲讲之后百姓生活得怎么样吧?”

  兰寻芳听到这阵清脆如珠玉般的声音之后微微愣了一下,他进玄都的时候便听闻如今皇帝是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这声音似乎不属于孩童的。他胆子小的很,即使心有疑惑也不敢抬起头来面圣,他的视线仍然低着:“是,雪灾之后朝堂确实有派人前来赈灾。赈灾分发的粮食和棉衣能助那些遭难的百姓躲过一劫,可是这始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说后微蹙起眉头来:“为何?”

  兰寻芳听到之后叹了口气:“大周这些年时节不好,实在说不上是风调雨顺,旱灾洪涝还有雪灾也是一年接着一个。中州与西北也属于雪灾多发地,其一是百姓所得不足以温饱,所以一到这种极寒的恶劣天气便会有人冻死饿死;其二便是中州大多数的百姓房屋并不能御寒。依草民拙见,若能派遣朝中工匠帮受灾地区的百姓重建抗风寒的房屋的话,来年若再遭遇雪灾的话便不会像去年一般人畜皆亡了。”

  宣凤岐听到之后陷入了沉思。其实兰寻芳说的这几点的本质都是大周的粮食产量不够,若是粮食充足百姓温饱便不会有大批的人冻死了,再者派朝中工匠帮助百姓重建抗寒房屋也是需要大把的银子。

  如今大周官宦权势世袭,底下的那些地方州郡更是官官相护克扣百姓,如果不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那么兰寻芳说的这些都是无用功。

  不过兰寻芳能够说出这些建议也算难得了,毕竟他曾经也只是中州一介布衣。宣凤岐相信,兰寻芳数十年如一日想要考取功名不止是想扬眉吐气,他的心里还是想为百姓做点什么,要不然他也不会说出刚才那番话了。

  宣凤岐此刻又转移了话题:“这次会试中,本王出的关于大周农业经济的论题也就只有你一个人答得好,除此之外看图识粮食作物也只有你一人答对了。”

  兰寻芳听到后连忙回答:“禀王爷,草民三代都以种地为生,会试中的那些粮食作物乃是成熟时还长在地里的样子,所以草民认得。草民家中靠着开荒种田为生,虽然不富裕但也能糊口。如今世道艰难,草民在饥寒交迫之际也想赌一把,只是草民家中贫寒,读书远不如那些家中富裕点的,所以草民才会几次落榜,这次会试所出的那道农业策论的题也算是草民瞎猫撞上死耗子了。草民相比那些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性命的贫苦百姓还算是幸运。”

  宣凤岐点了点头:“你如此心系百姓,本王甚感欣慰。既然你熟悉百姓农事,那本王便当堂封你为户部司农之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兰寻芳听到这话之后还觉得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他不敢置信地睁大了双眼,这个时候他因为过于震惊而忘了刚才的拘谨,他抬起头来看向了那个坐在龙椅旁边穿着一身金丝锦绣墨袍的男子。

  兰寻芳眼前一亮……他从未见过长得如此俊美的人,他见过的最美的人是他曾在玄都城中画馆中所见的,那画中的飞仙图。如若这人穿得不是男式衣袍,他便要将这人认成了飞仙图中的仙子了。

  兰寻芳震惊之余看到了高堂上那位贵人,他久久不能回神。谢云程看到那人眼睛直直地往宣凤岐这边看的时候,他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他朝着身旁的内侍监使了一个眼色,内侍监见状便高声提醒着兰寻芳:“圣上面前不得无礼!”

  兰寻芳听到这阵尖锐的声音后回过神来,他连忙磕头谢恩:“是,草民若得如此,必不负王爷与陛下所望!”

  震惊到不敢置信再到喜极而泣,兰寻芳只用了一刻钟便诠释了这几种感情。

  ……

  殿试结束之后,宣凤岐剔除了那些在他面前刻意谄媚讨好,巧言令色之人,又剔除了一部分御前怯懦答不上话来的人,在之后的就是因为能力问题而被筛选掉的。

  宣凤岐选了杜丘湖为这次殿试的状元郎。随后榜眼给了出生琅琊王氏的王璜,探花给了金陵出身吴郡陆氏的陆玮,他们二人都是在各个题目中答得极好,殿试时言行举止也魄有大家风范。

  宣凤岐这次选的状元郎出身寒门,所以为了照顾世家的情绪,权衡利弊,宣凤岐才将榜眼和探花给了王璜和陆玮。虽然如此,但宣凤岐只能安排他们二人去礼部做事,他既然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他就不可能再给这些世家一点实权了。

  其余选中的人也大半都是出身寒门,底细干净的人家,宣凤岐给他们拟的官职也不是很高,自然了,在户部那些蛀虫还没有被清理干净之前,这些寒门子弟只能干着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活。但宣凤岐留着他们大有用处,日后大周朝堂内大换血的时候,他也好挑选几个人替补上来。

  那些官宦世家不懂得寒门才子花费了多少努力才爬上来的,他们以为宣凤岐挑选的人不会威胁他们的地位,但实际上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人越会珍惜,宣凤岐也因为这点才明白这些寒门子弟是最好培养的,也是最容易听话的人。

  -----------------------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4-02-06 23:29:30~2024-02-07 23:46: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喝酒的三花猫先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春末夏初的时候, 大周除了西北常年干旱的地区都断断续续出现了水灾。宣凤岐早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一早就派工部的人去监察督办河道,同时又命户部的人去赈灾, 虽然水患一时之间无法根治,但今年的人员死伤和财务损失都比往年要少得多。

  谢云程的生辰是六月十六,就在他生辰的前几日,他按照宣凤岐的意思拟写了圣旨。因为之前的种种天灾人祸,他为了体恤民情, 恢复民生,特意趁着自己生辰之际决意减慢大周三年赋税。

  谢云程这旨意一下, 天下百姓无不称赞他这个皇帝当得贤明。

  如今已夏日了, 外面的天气热得让人心慌。紫霄宫是玄都城中的一处皇家园林,此地在玄都城最高处,而且有玄都中最大的冰窖,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夏日里就喜欢来这里避暑。

  宣凤岐身子娇贵,抵御不了寒冷也受不了炎热, 所以刚入夏的时候他便搬到了紫霄宫避暑里。他所处的仙元殿每日都有从冰窖启出来的冰块,殿内在晌午日头最毒的时候也凉爽如秋。

  宣凤岐在这种环境下处理起奏折更快了,虽然天气暖和了他便不再频繁喝药了,但是那些补药他还是当饭来吃。宣凤岐刚看了半天奏折,他收到的折子都是各地说大周国库近年来一直欠收, 若是再减免了赋税, 大周国库便岌岌可危。

  宣凤岐放下了旁边的那几本折子,其中有户部呈上来的欠收的折子, 也有其他朝臣写的减免赋税的弊端。

  这些迂腐的老头子总是写这些无意义的折子来烦他,这些人都没有想过大周国库一直欠收的原因就是民间百姓过得不好,若是民生一直这样潦倒下去恐怕过过不了几年, 大周连军队都要养不起了。或者说减免赋税此举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才会这么着急。

  宣凤岐将看完折子堆到了一边,与此同时王福贵端着一碗莲子汤上来:“王爷看了许久的折子了,喝碗莲子汤降降火吧。”

  宣凤岐抬眼看了一眼那莲子汤,他现在没什么胃口:“搁那吧。”

  王福贵听到之后将莲子汤放在了案上。宣凤岐揉了揉眉心,他问:“陛下今日在干什么?”

  王福贵听到后连忙答道:“禀王爷,陛下今日去了禁军军营。”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说后微蹙起眉头,他抬起头来问:“他去那里干什么?”

  王福贵接着回话:“王爷恕罪,奴婢不知。”

  宣凤岐如今把谢云程那边看着他的人手都撤了,王福贵也不是在谢云程身边伺候的人,他能知道谢云程去了禁军军营已经算是消息灵通了。

  宣凤岐叹了口气:“罢了,对了,等一下派人跟我去一趟御膳房。”

  王福贵听到后点头说道:“是,奴婢遵命。”

  ……

  今天天气热得荷花池里的荷叶都蔫了,宣凤岐出仙元殿的时候感觉都觉得有一阵热风炙烤着他的脸。他的皮肤在烈日的照耀下显得雪白异常,在这炎热的季节了,他似一块冷玉一般行走在阳光底下。

  其实仙元殿离御膳房也不算很远,宣凤岐身边也有帮他打伞遮阳的人,但是他还是觉得闷热的心口难受。这一条不远的路他也觉得走了很远。

  谢云程在外的时候从来都没有人给他过过生日,宣凤岐决定今日亲自为他做一碗长寿面,再蒸一个庆寿花糕。其实宣凤岐是会做饭的,但这仅限于煮泡面,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生出这一个念头。

  或许是愧疚吧。

  谢云程明明这是第一次过生日,宣凤岐还要利用他的生日给大周百姓减免赋税。虽然这算不得什么坏事,谢云程也是亲自点头同意的,但他总觉得这孩子会因为这事而难过……这世间第一次有人记得他的生日是因为利用他。

  御膳房中比外面好像更加闷热,纵使旁边有人扇着风,宣凤岐还是觉得这里热得能将他蒸熟。宣凤岐的双手是凉的,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他的身上还是出了一点汗。

  这次他叫来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御厨教他擀面,他第一次做难免有些笨手笨脚,这炎热的天气好像也在消磨他的耐心。不过为了谢云程,他还是忍了下来。最后他将粗细不一还带着疙瘩的长寿面下进翻滚的汤锅了和把捏得歪歪扭扭的花糕放进蒸笼后才算松了口气。

  他已经用自己全部的耐心和天赋去努力做了,可是他就是捏得不如御厨好,最后他只能放弃挣扎不追求外表只求能保住食物的味道。

  待到长寿面和花糕都出锅了后,宣凤岐抹了一把额上堆积下来的汗水。这是他第一次做除了泡面以外的食物,虽然面条歪七扭八还有疙瘩,花糕也不是圆圆整整的,但是他觉得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宣凤岐出了一身汗时,他身上的那种异香便更明显了。他命人将长寿面和花糕温着,等到谢云程回来便呈上来。

  宣凤岐走后,御厨看着那两道买像并不好的菜陷入了沉思——一向高高在上的摄政王怎么会屈尊亲自下厨呢?而且他听说摄政王生性狠厉,除了先帝外从不亲近任何人,但他刚才做长寿面的时候脸上满是温柔与期待之情,这仿佛与外人口中所说的他并不相似。

  宣凤岐走来一身香气,就连水中的荷香也及不上。他的仪仗走来的时候,沿路的宫人都弯下腰来行礼不敢抬头看向他,因为他们都知道宣凤岐是个喜怒无常的人,而且他最厌恶别人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宫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曾经有一个人盯着宣凤岐看,惹得他不快,然后这位王爷便叫人把那个人的眼睛挖出来来了。

  正是因为有这个例子,宫中的人就算再怎么好奇也不会抬起头来看宣凤岐。

  ……

  谢云程来到禁军军营后参观了军营的操练,但是那些将士似乎也被炎炎夏日给晒得没有士气了,他们操练起武器来都显得没有力气。谢云程知道这点便命人准备了瓜果来犒劳这些将士们,禁军副统领见状便携正在操练的士兵向谢云程谢恩。

  今日监督禁军操练的人是副统领朱子骁,谢云程坐在统领的营帐中:“怎么不见统领汤成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0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摄政王他不想洗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