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前的被褥被换下来洗干净一直压在柜子里,那被褥盖的时间久远,后头也不大能用的着了,杨冬湖把里边的棉花和被面拆开,用那些棉花给家里的人做了冬日暖手的手捂子。
手捂子简单,也不用绣什么花纹在上头,缝好了不漏棉花就可以,冬日加上灌满热水的汤婆子,一冬日都不必担心手会冷着。
绣东西费眼睛伤神,杨冬湖绣一会儿就要被老太太拉去说会话儿,或者让他闭上眼睛躺床上睡觉,反正一天也绣不了多少。
朱翠兰和赵方初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时二人脸色都不对。
赵方初唯唯诺诺的跟着朱翠兰身后进门,以要给杨冬湖送钱为由,从家里跑出来赶紧找杨冬湖把今儿在镇上的情况说明了。
原是今儿不凑巧,在食楼里碰见杨安辰来给张宝瑜带东西,赵方初一见人就有些把持不住,跟人聊的欢快,朱翠兰去别处买东西,说了让他结算好银钱到门口板车那儿等着。
赵方初跟杨安辰说了好一会儿话,出了门期间杨安辰还给他买了一份糖果子。
朱翠兰回来见赵方初二人在门口有说有笑,那情形怎么可能瞒得过朱翠兰的眼睛,等杨安辰走后赵方初回过头来已经晚了,朱翠兰那脸色沉得,给赵方初看的心直抽抽。
“我娘肯定气的不行,我不敢回去,你让我在这儿躲躲吧,冬哥。”赵方初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瘫在桌上,纠结的厉害。
杨冬湖知道这事儿瞒不过朱翠兰,没想到在杨安锦成亲前就被抓了个现行,虽然二人没背人只是当街说说话,可任凭谁看二人情谊都不一般。
朱翠兰一向不许赵方初私见外男,人现在在眼皮子底下跟旁人有来有往,自己还不知道,她当然生气,走路上担心别人听见不好,她一直忍着,晌午吃饭的时候发作了出来。
桌上鸡汤煨面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朱翠兰用小炉子盛着底下放了小炉子,炭火不断一直慢慢加热着,等会儿吃完了面还能烫些白菜吃。
朱翠兰盛了个鸡腿放在杨冬湖碗里,说话还挺柔和:“快吃吧,等会儿多吃点儿面条。”
“哎。”杨冬湖接过碗,小心的打量了朱翠兰一眼,看她又给老太太添上了饭,还奇怪这也不像赵方初说生气了的样子。
没想到赵方初才刚坐下,刚才还和颜悦色的朱翠兰冷哼一声:“你还坐?今儿没你的饭。”
赵方初委屈的站起身,他犯了错也不敢顶嘴,往那儿一站可怜兮兮的。
老太太喜欢他那个活泼的性子,见不得他这小可怜的样子,没忍住开口劝了一句:“天冷着呢,方初晌午跑一天了,有天大的事儿也不能不让孩子吃饭是不。”
杨冬湖趁机赶紧点头,把赵方初拉着挨紧自己坐下:“婶子别生气,等会吃完了饭你在教训他也不迟,等会儿面就烂在锅里了,婶子我给你盛,你坐。”
杨冬湖拿过朱翠兰的碗,盛了好几块肉,还有满满的一碗面条,嘴里还劝朱翠兰先吃饭。
赵方初小心的看了看朱翠兰的脸色,也不敢劳烦别人,自己拿了勺子添饭,只吃面条都没碰那些肉。
第256章 雷声大,雨点小
“哼,你们问问他,他自己干了什么。”朱翠兰依旧一脸的老大不高兴,说话声音赵方初吓得吃饭手都抖了。
如今这局面杨冬湖也有责任,他不忍心看赵方初一个人挨骂,便主动揽责任:“婶子,其实方初跟我说了,他跟安辰哥的事儿我一直都知道,就是没告诉你,怪我怪我,方初年纪小不懂事儿,我考虑太少,应该早就跟你说的。”
他俩平时就好的跟一个人似的,朱翠兰也猜到了杨冬湖知晓此事,但顾及杨冬湖现在有身子,她不好发火。
“跟不跟我说咱先不提,他跟汉子在大街上有说有笑的成何体统,赵方初,平时我怎么告诉你的?”
朱翠兰说的又狠狠瞪了一眼自家吓坏了的小哥儿:“那时候木匠儿子你怎么都不肯见,我还以为你是知礼数的,我要是今儿不看见,你还打算瞒我到什么时候?”
“我没想瞒你,就是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赵方初小声辩解,朝杨冬湖身后又躲了躲。
“不知道怎么说还是不敢说?你要不是我亲生的我今儿非得打你一顿出出气。”
朱翠兰到底是舍不得真的动手,只敢口头上教训,还有就是杨安辰身份不一样,杨安锦这个儿媳妇朱翠兰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她有些不高兴杨安辰勾搭自己家哥儿,但为了杨安锦的面子她不会多说什么。
杨冬湖想了想,朝赵方初眨眨眼,而后开口:“其实,安辰哥以前帮过方初大忙,二人虽然熟络,可从来也没逾矩,婶子莫太动气。”
“帮忙?什么时候的事儿?”
“有几个月了,我们一直没跟你说,怕你担心,方初有回在镇上遇到了恶人,若不是安辰哥出手相助,方初难逃一劫,所以方初对他感恩,也是情理之中。”
赵方初想起那件事还心有余悸呢,顺着杨冬湖的话连连点头:“我怕你担心没敢跟你说。”
“恶人?什么恶人?这么大的事儿也不说?你俩小哥儿怎么主意这么大?”
杨冬湖看她生气,赶紧把那件事儿的来龙去脉跟她说了清楚,这事儿做不得假,朱翠兰听后心里倒是很感激杨安辰的义举,若不是他赵方初当日会如何还未可知。
不过这也不能让她就这么接受二人没名没分偷偷见面。
杨冬湖说这事就是想在朱翠兰这儿给杨安辰留个好印象,目的达成了就点到为止,他也没想拿这个事儿让朱翠兰立刻就软了态度。
好在说了这事儿总算把她的注意从撞见二人说话中分散不少,也没过于责骂赵方初,从自己碗里夹了鸡肉给赵方初,只说让他以后莫要在人前与汉子偷偷见面。
她与张兰珍想的不一样,没有阻拦赵方初不许与杨安辰有情谊,也没觉得要是二人以后有了什么会对赵方宇名声如何如何。
杨冬湖觉得这事儿在朱翠兰这儿还有商量的余地,悄悄使了个安心的眼神给赵方初。
赵方初会意,小狗腿子似的从锅里挑拣了块儿大鸡肉给朱翠兰,还嘿嘿直笑:“娘,吃肉。”
朱翠兰嗔怪的看他一眼,已经不像刚回来那般生气了。
这件事儿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过去了,赵方初不用跟家里藏着掖着感觉还挺好,又恢复以前那嬉皮笑脸的模样。
不日便是冬至,按照以往的惯例还是要包饺子吃,这样整个冬天都不会冻耳朵,今年的雪来的晚,到现在还没见雪花飘下来,杨冬湖猜测赵洛川可能会赶在冬至之前回来,毕竟每次有这种日子之前他都是赶着回来一起过的。
朱翠兰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买包饺子所用的肉时,她多备了许多,反正现在天冷肉也不会坏。
冬至的前一天,天空飘下了点点雪花,院子外响起了熟悉的车轮子滚过青石板的声音,赵洛川和赵方宇冒着小雪从山上下来,板车上堆积的猎物比平时还多。
“冬湖。”赵洛川进了院子看见夫郎便顾不上那些猎物,下一步把夫郎搂在怀里好好蹂躏一番,直到把人头发的弄得散乱才罢休。
冬日的衣裳穿在身上要显得人圆润些,杨冬湖面色红润缩在他怀里抬着眼睛亮晶晶的喊着川哥。
俩人在屋里抱了好一会儿,赵洛川温声细语的问他这几天吃了什么,有没有哪儿不舒服。
杨冬湖被搂着觉得安心,一一答了。
屋外朱翠兰在收拾那些猎物,有些已经死了的单堆放起来,奄奄一息或是还能活几天的便不着急卖。
这次带回来的有好几只狐狸,皮毛已经在山上处理好了,本来它也就是皮毛值钱,到了冬天狐狸毛发都是油光水滑的,摸起来手感极好。
杨冬湖有个白狐皮做成的围领,还是赵海活着的时候运气好碰见的白狐狸,冬天这东西保暖,这次一共得三张狐狸皮,赵洛川全都留下来了,给老太太,朱翠兰和赵方初一人一张,让他们也做个围领过冬。
这东西贵得很,朱翠兰当真不想要,可前段期间她忙前忙后的累的厉害,还要整天照顾杨冬湖,她要是不收赵洛川心里过意不去。
在他的再三推让下,朱翠兰好歹算是收下了,不过她可舍不得给自己做围领,收拾好了放在箱子里留着以后给杨安锦。
既然给了朱翠兰,怎么处置都是随她的意,赵洛川不管。
老太太也不用,她说她年纪大了天冷不出门,用这个可惜,以后杨冬湖有了孩子给孩子用,老太太固执得很,任凭杨冬湖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用。
不过汤婆子杨冬湖给老太太准备了两个,晚上睡觉手脚各一个,冬被也是新弹的棉花盖着的,晚上睡觉并不冷。
老太太不愿意用杨冬湖只好先收起来,以后在做打算。
晚上搂着夫郎暖暖和和的睡了个安稳觉,躺在被窝里赵洛川还小声跟杨冬湖诉苦,说睡山上冷,多盖一层也不暖和,半夜醒来手脚都是凉的。
这话给杨冬湖听的心疼的不行,任由赵洛川在身上作坏也不反抗,不过现在俩人都知道不合适干什么,赵洛川也只是过了过手瘾。
第二天要去镇上,杨冬湖央求着要一起去,他想顺便去瞧瞧草儿。赵洛川抵抗不了夫郎撒娇,认命的套了车子,一路上走的平缓,比平日多费不少时辰。
第257章 刘家二老
头天落了雪,不算大但也洋洋洒洒的下了整夜,早上起来也不曾停,路上积了一层雪,这样的路其实远比下雨时的泥泞要好走的多,他们出来的早,那些雪还没被踩的湿滑,只要小心一些,人坐在上头也很安稳。
板车上除了拉着猎物,还有杨冬湖给草儿带的肉和菜,连手捂子他都多带了一个。
食楼里如今杨春晓干的越来越起劲儿,她手脚麻利,从不偷奸耍滑,厅堂后的小院里有一间独属于她的屋子,掌柜的借给她住不收租金。
杨冬湖自从有了身子还是第一次往镇上来,杨春晓一见到他还惊诧,随即便把早已准备好给娃娃的东西拿给了他。
刘家村子偏镇子的西北方向,路程与回赵家庄差不多,杨冬湖没在镇上多待,卖完了猎物赶着车子乘着风雪而去。
杨冬湖带上了那条狐狸围领,身上多加了件衣裳,虽然看着有些臃肿,但是雪天里也不觉得透风,最是暖和不过。
可能是为着下雪的缘故,路上人并不多,他们一路走过离镇子三里开外路上就已经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了,白茫茫的天地连成一片,远远的根本分不清。
刘归远的老宅子赵洛川知道在哪儿,以前还没有刘归远的消息时他没少往这儿跑着打听消息,是以他摸得门清儿,根本不用问人。
刘归远是独子,没有兄弟姊妹,草儿依旧把刘归远的消息瞒的严严实实,没叫刘家二老知道,只说他在外头有了活计,现在正在外头挣钱呢,过不多久就回来了。
草儿自己也是一穷二白,这么多年在镇上没少受磋磨,可手里却没有攒下银钱,李尚才心里变态,没少买那些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让草儿取悦自己,但是为了防止他跑,从来没给过现银。
草儿能脱了奴籍实属不易,那些东西腌臜,他脱了身才不屑那些东西,不过他刚被卖进窑子还没遇到李尚才接客之前,那儿的老鸨为了能让他卖出更高的钱,也给他买过几件首饰。
虽然都不是干净的东西,但草儿知道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以后日子怕是不好过,便偷偷留了几件,现在正好能拿去换钱贴补刘家二老。
首饰有限,在草儿还没有能力养活一家人之前,还是要省着花才行,要不然刘家老两口年纪大了,有个头痛脑热的连看病钱都出不起。
刘家院门比旁边的人都要破落一些,刘归远在的时候他勤快,门户头看着都要好很多,不过现在家里没个汉子,只有刘老翁一个年纪大的老汉,身上还有病痛,根本没心思收拾这些,光是能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
杨冬湖到的时候草儿才拾了柴火,木头被雪打湿,虽然只湿了表面,但烧起来也是烟雾缭绕熏得人眼睛疼,锅里热着糟杂面饼子和一小碗鸡蛋,他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要出去买些肉回来,毕竟是冬至之日,吃些饺子意头好。
家里多个人就多一份生气,刘阿嬷从锅里盛出来稀饭,在堂屋门口叫草儿进去吃饭。
“草儿,快进来,外头落雪冷的慌,先吃饭,吃完了我跟你一起弄。”
草儿直起腰,忙活了一早上身上还有些汗津津的,他拍拍手回道:“哎,我这就来。”
院门挡不住什么,外头里头一样能看见,杨冬湖也没敲门,从板车上下来挥着手臂高声呼喊:“草儿,我来看你啦!”
赵洛川在他身后用手虚虚的扶在他的腰侧,以防他不慎摔倒。
草儿听见声音回头,看见他俩十分高兴,赶紧开门让人进来:“你俩咋来了,这大雪天的你还往外跑。快进来,进去说。”
“嘿,不碍事儿,这一路都是坦荡荡的,好走,今儿不是冬至吗?我来看看你,”杨冬湖挥手让赵洛川把板车上的东西拿下来:“呐,给你带了肉,留给你包饺子吃。”
这么一大块肉有些人家就是过年也不舍得买这么多,从山上打回来的野鸡子也拿了一只,现在天冷,用来熬汤最能暖身子。
“这太多了。”
“哎呀不多不多,你拿着吧,我还给你缝了个手捂子呢,就是我的绣工不好,针脚不平整,你别嫌弃。”
草儿失笑:“怎么会,我谢你还来不及呢。”
刘阿嬷年纪大了眼神有些不大好使,眯着眼睛看外头,却怎么也看不清,咳嗽一声问道:“草儿,是谁来了?”
“阿嬷,是我的朋友,”草儿扶着杨冬湖进屋,赵洛川高高大大的跟在后边,他一进屋给堵住不少光线,给二老吓得不轻。
屋里还算宽敞,赵洛川也觉得自己有些碍事儿,便朝旁边站了站。
刘阿嬷反应过来后又慌着给二人搬凳子,草儿快她一步,先把她扶着坐好,才拿了凳子叫人坐。
二老虽然不认识他俩,但也很热情,刘阿嬷看杨冬湖还带来这么多东西,颇有些不好意思收下。
“草儿的朋友,常来家里坐坐就行,不用拿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