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谢平岳亲自在城墙上督战,也无济于事。
他以为自己拿捏住了谢夷的要害,以为能吓退谢夷。
却没想到,从一开始谢夷就没想过退。
要战,便战。
他们没有在一开始杀了他,便已经输了。
这一场战役从天亮打到天黑。
随着登上城墙的士兵越来越多,几乎是杀红了眼。
这些年来,大裕军备废弛,守城的这些兵士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还有人偷偷逃跑。
谢平岳怎么都没想到,他占据守城便利,又身经百战。
却竟然在谢夷手中连一天都没有撑到。
他目眦欲裂,仿佛透过重重士兵,看到谢夷那只令他既厌恶又恐惧的灰色眸子。
倒是他身边的副将反应过来,急忙拉住他:“大将军,城墙守不住了,咱们快逃吧!”
逃?!
这个词对于谢平岳来说简直就是屈辱,可是他理智上又知道,副将说的是对的。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于是他们且战且退,下到城墙后,便要换马逃离。
谁知道这时,他们身后厚重的城门传来一声沉闷又巨大的撞击声,似乎将整座城墙都撞得摇摇欲坠,原本用做门栓的巨木也发出牙酸的“咔嚓”声。
还没等谢平岳他们反应过来,下一次撞击又来了。
随着一声不祥的轰然。
城门洞开,攻城车如一头巨兽般冲入人群。
谢平岳的副将连忙道:“大将军,快走!”
可就在谢平岳转身欲逃的时候,他再次听见了身后的呼啸声。
一股巨力从后方撞击而来,随后胸口才传来剧痛。
他茫然地垂下头,却只看到从胸口洞穿的箭头,以及箭头上那个被鲜血浸润的“谢”字。
谢夷放下手中的弓箭,布满灰翳的眸子没有半分情绪。
随着一声“杀”。
新的“谢”字旗插在了南奉城城头。
林知霁跟随着后军缓缓走进城门,硝烟弥漫,满目断臂残肢。
他抬眼,便看到道路中央,被簇拥着的谢夷。
谢夷目光冷冷地扫过来,却在看到他的那一瞬间,冷意消散,露出些许柔和。
而与此同时,他的任务列表上出现了熟悉的字句。
【主线任务七加载中——】
林知霁等待许久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
第72章
谢夷让人把谢平岳的尸身送回上京城。
原本朝廷想得很好,谢平岳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对付谢夷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还不是手到擒来?
再不济,谢平岳是谢夷的父亲,谢夷再如何,看在亲爹的面子上总不至于赶尽杀绝。
可谁能想到,谢平岳在谢夷手下连一天都没有撑住。
而谢夷竟也如此冷酷无情,对亲爹痛下杀手。
一时间朝野震动。
可除了几个老学究在骂谢夷弑父,更多人却是胆战心惊,别说骂了,连谈论都不敢。
而宫中气氛则更加低沉。
皇帝本就重病缠身,被这个消息一惊,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不过如今也是进气没有出气多了。
朝中的权力已经完全由太子赵景桓掌控,曾经渴望的东西唾手可得,但他却并未觉得高兴。
毕竟谢夷的大军就在南奉城虎视眈眈,他手中的权力不过是催命符罢了。
如今朝中上下都被谢夷吓怕了,一心想着与谢夷求和,完全没有抵抗的意思。
这时,太子听见门口传来脚步声,不悦道:“孤不是说了,不许人来打扰?”
抬头却看到东宫长史葛晏在一名翰林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葛爱卿?”太子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惊喜道,“东西可都准备齐全了?”
葛晏却谨慎些,直到带路的翰林离开,他才压低声音道:“准备齐全了,明夜亥时从长华门走,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那边,臣也已经着人去通知了……”
“好!”太子长出了一口气。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跑。
可他知道,一旦求和,别人怎么样不好说,但他这个太子大概率是要没命的。
偏偏如今朝中求和派占了大多数,太子有心想战,却也无可奈何。
当初他杀了齐王后,父皇震怒,也疑心他有不臣之心,不仅收回了他的训尉司,又增加了赤戟卫的人数,甚至连巡城营的都统也换了他自己的人。
如今谢平岳一死,上京动荡,他这个太子手中几乎没有什么武力。
于是他一想,不如逃出上京城往北走,他的舅舅就驻守在长州,到时正好能借着舅舅的兵力反攻回来。
他作为太子,一举一动受人瞩目,因而只能将这件事交给葛晏去办。
葛晏是东宫长史,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绝不会背叛他的人。
两人又细细地商量了一番。
却并没有注意到,先前那名带葛晏进来的翰林不知什么时候失去了踪影。
-
与此同时,南奉城内。
众人亦在讨论。
朝中已经透出想要议和的意图。
一部分人认为,而军中虽然士气正烈,但也有他们的困窘。
随着战线拉长,运粮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哪怕有江南和青州作为后盾,压力也不小,况且军队征战多时,如今人困马乏,亦是岌岌可危。
如果能通过和谈,不打仗便进入上京城,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沈献道:“上京到底是国都,高城深堑,城中存粮丰厚,真要打起来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沈献你这是什么意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名将领忍不住道,“上京那群蠹虫怎会是主上的对手,既能名正言顺地打进去,何苦同他们议那劳什子的和,反倒养大他们的胃口!”
洛之棠连忙出来打圆场:“上京那边愿尊主上为摄政王,统领政事,诚意还是很足的,主上身边有诸位精兵强将,谅他们也不敢出什么幺蛾子。”
对方冷嗤一声:“洛先生掌青州与江南两地之事,自是瞧不起这点微末军功……”
两方争执不休,坐在上首的谢夷却只是闭目沉思,一言不发。
直到人群中有人说道:“林公子怎么一直不说话?”
所有人骤然安静下来,连谢夷都睁开眼,看向坐在角落的林知霁。
沈献他们自不必说,这些将领哪个没在战场上受过伤,没在林知霁一手创立的伤兵营中接受过治疗,他们这一路下来打过几场惨烈的战役,若非林知霁带人救治,绝不止死这么些人。
之后又听说,先前那新式军粮其实也是出自林公子之手,只是他生性低调,便假托柳牧之出面。
更别说,他与主上关系密切,他这话的分量在主上心中可想而知。
林知霁睫毛颤了颤,抬起头。
他这几日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合理”地完成主线任务七——请宿主阻止反派成为摄政王。
原书中,谢夷把柳牧之当成傀儡,将他推上皇位,自己则成为权倾天下的摄政王。
而如今没有了柳牧之,那傀儡就成了一名宗室子。
剧情的惯性并不因谁而改变。
然而任务系统却依旧针对谢夷。
林知霁这样好脾气的人都被气笑了。
甚至生出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叛逆心。
于是,当有人问道:“林公子,依你之见,上京这一战,当打还是不打?”
林知霁沉声道:“当然要打。”
沈献等人都愣住了,他们都知道林知霁心肠软,本以为他不忍看生灵涂炭,会提议求和,却没想到他竟然是主战派。
而那些将领却兴奋起来,纷纷附和:“林公子说的是!”
谢夷看着他,忽而轻笑,抬手令众人安静,才问道:“为何?”
林知霁沉默片刻,才看向他:“立朝之战是不能求和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本安静的众人瞬间炸开了锅。
谢夷脸上那无论何时都泰然自若的表情也有了变化,他眸色复杂地看向林知霁:“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林知霁点点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