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晌午,宋听竹哄睡夏哥儿,刚想回屋歇息片刻,便被两道叩门声叫停了步子。
打开院门瞧见是几位婶子,还以为是来寻婆婆的,便道:“娘去田里了,几位婶子若是有急事,听竹可以作为代传。”
“竹哥儿,我们是来找你的。”几个妇人笑容堆了满脸。
“进去再说,待会儿该被人瞧见了。”
宋听竹侧过身子,不等询问就听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来意道出口。
“俺家也没啥积蓄,给你带了些米面别嫌弃哈。”
“我带了十来颗鸡蛋,这可是好东西,拿到镇上能卖一二十个铜板里哩!
“我家人口多,粮食还不够自家吃的,就没带这些,给你摘了把青菜,不是婶子说大话,但凡吃过婶子种的菜的,没一个说不好的。家里还有,竹哥儿你吃完喊我家小子再给你摘哈。”
五个人半袋子粮食也凑不齐,拿菜的婶子甚至连个竹筐都懒得使,打菜地里摘来,就这么拿着来了,连泥带水撒了一地。
宋听竹着心中冷笑,这是拿他当冤大头了。
“俺家小子聪明着哩,小时还被镇上夫子夸过神童呐,竹哥儿你好好教,说不准来年就能考个童生秀才,这要传出去可不得了,一个小哥儿竟教出个秀才老爷,到时上门求学的人家怕是能将门槛踩破。”
“可不,届时便是收他十两银子束脩也使得!”
“下午啥时候开课呀,我好领我家小子过来。”
“这会儿时辰也不早了,早点来跟几个孩子熟悉熟悉也好。”
几个妇人仿佛认定了宋听竹不会拒绝,将东西搁在一旁后,便要回家领自家小子过来。
宋听竹将人拦下,面上带着笑,眼底却透着冷漠。
“听竹能力有限,教不了这么好的苗子,婶子们还是将人送去书院的好,省得埋没了神童的名号。”
-----------------------
作者有话说:六点了,开始发红包啦
第30章 我也欢喜你
几个婶子闻言登时变了脸色。
“竹哥儿你这是啥意思, 乡里乡亲的帮忙教个孩子咋就不成了,年初你跟虎子成亲那会儿,婶子们也是尽了心的。”
“莫不是嫌我们送的礼太轻, 辱没了你这位教书先生?”
“我就说人家瞧不上咱,你们几个还不信, 人家可是府城来的金贵少爷, 哪能看得上咱们这些个仨瓜俩枣。”方才自夸菜种得好的妇人, 鼻子不是鼻子脸儿不是脸儿,“得了咱回吧, 省得人家待会儿拿扫帚往外撵。”
说着弯腰抓起随意丢在院墙下的一小把青菜,扭身出了院子。
几个妇人见状也纷纷将东西拿回,只有那位送鸡蛋的婶子, 空着手很是尴尬地朝宋听竹笑了笑。
“竹哥儿,婶子就先回了,教书的事儿不成也没啥,篮子里鸡蛋都是自家鸡下的不值几个钱,便留下给你补身子用罢。”
话落不等宋听竹开口, 人已经急匆匆离了院子。
“嫂夫郎, 家里来人了?”刘小妹被一阵说话声吵醒,揉着眼睛推开房门。
“不用理会, 回去继续睡吧。”宋听竹闩上院门道。
“哦。”
小姑娘迷迷糊糊的还有些没睡醒,半睁着眼睛回了卧房。
下午宋听竹教小妹等人认了十个大字, 加上上午的,今儿一共学了十五个字, 眼看天色不早,便让爹将锦宁跟文平送回上河村。
刘大生要去镇上送柴,正好打上河村路过, 顺道的事儿。
走前,宋听竹叮嘱道:“明儿便不必来了,将字儿记熟了,后日来家里我可是要考得。”
阮锦宁点头,“知道了嫂夫郎。”
三人前脚刚走,阮秀莲跟唐春杏便从田里回了家,俩人面上都有些不好看,唐春杏更是直接将锄头一丢,骂骂咧咧道:“一群占便宜没够的,竹哥儿教咱自家孩子碍着谁了,咋的,还非得连你家孩子一起教才成呗,你是给银钱了还是咋,脸咋就恁大!”
刘小妹在灶房烧饭,听见叫骂声出来问道:“娘,嫂子这是咋了?”
阮秀莲没好气儿道:“被那些没脸没皮的气着了。”
阮秀莲跟唐春杏锄草回来,远远就听几个婆子满嘴喷粪,说他家儿夫郎府城来的心野,又是代写书信又是教认字儿的,还专挑姑娘小哥儿教,摆明了是瞧不起咱云溪村的小汉子。
今儿引得村里姑娘小哥儿都想着读书认字儿,家里活计都舍下不干了,明儿不知还要闹出啥幺蛾子,这样不安分的哥儿谁娶谁倒霉。
更难听的还在后头,几个上了年纪的婆子仗着年纪大,啥话都敢说啥谣都敢造,直把宋听竹说成那话本儿里的狐媚子,惹得村里汉子一走一过都要瞧上两眼,这般不规矩的留家里早晚要出事儿!
听见这话饶是阮秀莲脾气再好,也忍不住上前跟人呛起来。
唐春杏开始还拦着,几个老婆子毕竟年纪大了,万一被婆婆气出啥毛病可就不好了,谁料几个死老太婆嘴巴跟粪桶有的一拼,竟将她家夏哥儿也牵扯进来。
夏哥儿才三岁,这群老不死的也敢!
于是乎婆媳俩合伙将几个老太太治的服服帖帖,婆子们遭受不住这才将实情说出。
原是那几个妇人在宋听竹这吃了瘪,想着法子要坏刘家名声呢。
阮秀莲挑捡着能说的说了,担心儿夫郎气坏身子,关切道:“竹哥儿你别往心里头去,庄户人家平日里也没啥事儿,就爱说谁家长短,村里哪户没被人说过嘴造过谣,要都记恨在心里,这日子还咋过。
咱关起门来过日子,只管顾好自个儿,旁人咋说不理就是,况且娘跟你大嫂已经帮你出过气了,今儿一遭保管那几个婆子老实上好一阵子。”
一番话听得宋听竹心中发暖,他毫不在意道:“娘放心,那些话我向来是左耳进右耳出,从未放在心上过。”
一些冷言冷语罢了,比起他在宋家遭受的,不值一提。
酉正时分,外出做工的刘家兄弟俩,陆续进了院子。
宋听竹瞧着天色不对,想将摆在外头的案几搬进杂间儿,刘虎瞧见连忙快步上前。
“媳妇儿你待着别动,俺来。”
宋听竹便退到一旁,等人忙活完到灶房打了盆水搁在院里头。
“洗把手准备吃饭了。”
刘虎咧着嘴角,应了声:“哎。”
打进门起汉子脸上的笑就没停下过,宋听竹有些在意,好奇地问:“笑成这样,可是有什么高兴事儿?”
“媳妇儿你跟俺进屋。”汉子捂着胸口,表情神秘。
待进了西屋,宋听竹便瞧见自家夫君从怀里掏出半两多银子,他面上惊讶,不由问道:“哪来这么多银子?”
刘虎高兴道:“昨儿个在后山下的套子,套中两只野兔,俺拎着兔子下山时又遇着一群野鸡,它们瞧见俺扑腾着翅膀要飞,俺就随手捡起几块石头砸过去,运气好还真叫俺砸中了几只。”
野鸡价贵,一只八十文左右,野兔一只百十来文,三只野鸡两只野兔,拢共卖出四百八十文,再加上今日做工得来的,共是五百一十八文,刘虎一文不少,全交给了自家媳妇儿。
宋听竹托着沉甸甸的铜板,一颗心也沉甸甸的。
夫君拿真心待他,他自然是欢喜的,可他不知还能陪伴夫君多久,近日来他夜里总被梦惊醒,起初还当是太过劳累多歇息便好,却毫无成效,这两日心悸的感觉越发明显,晨起梳洗也有些恍惚。
“媳妇儿?”刘虎见他怔在原地,开口唤了声。
宋听竹回过神,强撑着笑意道:“出去吃饭吧,爹娘他们还等着呢。”
“好。”
放好银子,夫夫二人便一同去了堂屋。
-
夏栽茄子,秋收果儿,立夏后云溪村百姓个个都栽种起茄子来,刘家自是也不例外,一大早刘大生夫妇便拎着锄头去了田里,唐春杏去得晚,家里活儿忙完才掩上院门,带着刚冲泡好的茶水去了。
院子里,宋听竹正领着小妹几人在细沙上练字,三个大的记性好,这些天学的字大部分都会认会写了,小的则玩乐居多,不过也能认下不少字,只是写起来就不太成了,字迹歪歪扭扭,好似蚯蚓在爬。
“这一笔要再长些。”宋听竹指出小妹的一处错误。
“哦,我忘了上短下长了。”刘小妹揉掉沙子,又重新写了个大字儿,得到认可后,皱着眉头关心道,“嫂夫郎你昨晚没睡好吗,脸色好差。”
阮锦宁抬头道:“今早进门就觉得嫂夫郎你脸色不太好,不舒服的话还是回屋躺会儿吧,我跟小妹、小满会照顾好夏哥儿他们的。”
宋听竹今日确实心悸的厉害,辰时喝下的汤药也全吐了个干净,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不适,便没放在心上,不想竟被两人瞧了出来。
“好,那我进屋歇会儿。”他揉着夏哥儿发顶,温声说道,“练完大字儿记得跟两个小伙伴把手洗净,脏着手面东西是要生病的。”
小家伙皱着小脸儿,催促:“夏哥儿记住啦,小叔么你快回屋睡觉。”
“好,这就去了。”
回屋躺在床上,听着外头孩子们特意压低的说话声,不知不觉入了梦乡。
这一觉睡得昏昏沉沉,睁眼已是酉时,外出做工的刘虎已经回来了,刚好端着碗汤药踏进门。
“媳妇儿你醒了。”汉子面上带着心疼跟自责,“都怪俺,俺要是能早点发现你不舒服请大夫来诊治,就不会害你难受到昏睡过去。”
“怎么能怪你,我自己也没觉着多严重。”宋听竹瞧着汉子,露出一抹虚弱的笑来,“况且你早上便同我说叫我好好休息,是我没听这才犯了头晕症。不过我是何时昏过去的,我竟不知,还当只是睡了一觉呢。”
“俺也不晓得,俺回来就听见你在那说梦话,喊你也不应,还一直冒虚汗,俺心里担心就去把梁大夫请了来,但是梁大夫也瞧不出啥,俺就又去镇上请了周大夫。”
刘虎将汤药搁在一旁晾着,边给他披着衣裳,边说道:“周大夫说先头的药方子里有一味药跟你犯冲,换过之后就不会再心悸犯恶心了。”
宋听竹微怔,“周大夫说是药方的问题?”
不是他身体出了毛病?
刘虎点头,“这是周大夫原话,他说媳妇儿你底子亏空得厉害,得好好调养。”
后半句刘虎没说,周大夫还严肃叮嘱,万不可行房事。
宋听竹闻言心中的郁结,顿时消散大半。
“媳妇儿你别担心,周大夫说了这病能治好,但治病的前提首先得是放平心态别老惦记。”
“好,我不惦记。”宋听竹笑着伸手,“把药给我吧,凉透了更涩口。”
“俺来吧,你躺了半个下午指定用不上力气。”
宋听竹被汉子揽过去,喂完汤药,还拿帕子仔细擦了嘴角。
他面上一红,从汉子手里接过帕子,有些难为情地道:“你怎的总拿我当孩子一般照顾。”
“你是俺媳妇儿,俺想照顾你,俺还比你大上几岁,照顾你是应当是。”
宋听竹心念微动。
“傻子,哪有什么应当不应当,你欢喜我才会想着照顾我,不然怎么不见你这般心细地照顾旁人?”